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8章说好的朝廷不与百姓争利,怎么不能赚钱了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之前因商业纷争,爷孙俩冷战了数日,朱小宝可不想因琐事再次与老爷子发生争执。


    朱元璋放声大笑。


    “咱不是平心静气吗?咱不是吗?”


    “咱问你,你提出将江南驿站从仅供官员使用改为通用,那若发生紧急军政事件,该如何处理?”


    朱小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区别对待即可。”


    “如何区别?”


    朱元璋再次追问。


    朱小宝摇了摇头。


    “我对驿站的结构尚不熟悉,也未曾实地考察过,因此无法详述,所以我认为这个策略还尚不完善。”


    朱元璋未理会朱小宝,继续说道。


    “那些马匹和骡驴在驿站中闲着也是闲着,平时也不会有太多官员需要进京。”


    朱小宝眼前一亮。


    “原来如此,既然这样,就用马匹和骡驴来区分。”


    朱元璋点头表示同意。


    “你所言皆为便民良策,咱很欣赏,但你说可以利用此法开源,其依据何在?”


    朱小宝笑着反问。


    “那我得先问问老爷子您,您认为这属于商业行为吗?”


    朱元璋皱眉沉思片刻后,表情严肃地摇了摇头。


    “不算,最多算是人情往来。”


    “即使民间百姓都会给送信人一些腊肉、鸡蛋等礼品作为回馈,现在更是流行给送信费,但这又怎能算是商业?”


    “哪有远离家乡的孩子不思念父母的,这也不过是帮助他们实现心愿罢了……”


    这不仅仅是朱元璋个人的看法,而是普天下百姓和权贵们共同的信念。


    这能称作什么商业?


    这只是人们最为钟爱的人情往来。


    在过去的战乱时期,那都是必须依靠远近乡亲的帮助,才能将平安信送回家中。


    在那个时代,想要将信件安全送达异地,是何等艰难?


    能够帮助他人传递信件的人,谁不心存感激?


    即便是敌军,见到这些民间传递信件的信使,也不会轻易伤害,因为这会失去民心。


    由此可见,若此政策得以实施,百姓对朱元璋的感激之情将何其深厚。


    为何朱元璋在阅读朱小宝的策论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除了金钱,朱元璋还深思熟虑了更多其他方面的事情!


    朱小宝表示赞同。


    “既然您不视其为商业行为,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至于如何增加收入,首先需要将这些邮件和书信进行分类,以直隶为例,将信件送往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具体多少公里我也不太清楚……”


    “大约四千里路。”


    朱元璋脱口而出。


    朱小宝惊讶地望着他,老爷子还真是见多识广!


    “那就以四千里路来计算。”


    “邮票的里程设置,按距离计算费用,几文钱或十几文钱,大家都能接受吧?”


    朱元璋点头表示同意。


    “价格适中,大家都能承受。”


    老爷子最是关心民众,既然连他都说价格合理,那肯定就是真的合理。


    朱小宝继续说道。


    “那么,这些钱就是我们增加收入的来源。”


    朱元璋眉头紧锁。


    “那骡马和驿站的运营成本呢?”


    朱小宝爽朗地笑了起来。


    “老爷子,我想问您,应天府大概有多少居民?”


    “几十万肯定有吧!”


    朱元璋不悦地斥责道。


    “何止几十万?!”


    “应天府有二百二十二五户,总人口大约五六百万!”


    呃……


    朱小宝尴尬地答道。


    “我也只是猜测一下嘛!”


    看来老爷子对全国的情况,还真是了如指掌啊!


    朱小宝不禁感到有些敬佩。


    “那么,这数百万居民需要寄送的信件和物品数量,也算是够多了吧?”


    “这样一来,应天府每月收入十万两白银,应该不成没问题吧?”


    “应天府尚且如此,那整个大明呢?”


    “如果每个驿站都能连成网络,累积起来,老爷子认为这收入是否相当可观?”


    “而且通过驿站发送的信件,沿途的镇江是否也能合并计算?”


    “这样收入增加,成本是否还在持续下降?”


    朱元璋听着,眉头逐渐放松,沉思后说道。


    “很好!”


    朱小宝搓了搓手,看到老先生一脸赞许,接着说道。


    “这个,我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写下这么多内容,经商并不丢人,所以老爷子如果认为可行,朝廷若真有意推广……”


    “那什么……我的那份报酬……”


    朱元璋震惊道。


    “你想要什么报酬?”


    “难道你还想要从中获利?”


    这简直让朱元璋感到窒息。


    你是不是疯了?


    这些钱最终不都是你的,不都是咱大明朝的吗?


    朱元璋不悦地盯着他,想要严厉斥责,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毕竟这小子还不清楚自己的身份。


    可即便不清楚,难道你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吗?


    你还想要钱?


    朱元璋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就在这时,蒋瓛拿着两本书走来。


    朱元璋不悦地对朱小宝说道。


    “这是大明时期各地方的风俗、地理、财政和人口资料。”


    朱元璋说完便一挥袖,气呼呼地做出要离开的姿态。


    “等等……老爷子!”


    “那个钱的事,还没说清楚呢!”


    朱元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得亏蒋瓛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


    他愤怒地回头,冷哼了一声。


    “哼!”


    随即便挥袖而去,傲慢至极。


    他走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接连踉跄了两次,显然是被朱小宝气得不轻。


    朱小宝挠了挠头,看着老爷子那副恨铁不成钢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我难道说错什么了吗?


    不是……


    老爷子你自己说过啊,朝廷不会跟百姓争利的啊!


    我想了一整夜才构建起的驿站快递框架,从中获取一些钱财,这并不为过吧?


    为何如此生气呢?


    即便此事闹到了皇帝那里,朱小宝依然也是站理的一边!


    想不劳而获?


    绝无可能!


    朱小宝心中也有些不悦。


    他随手翻阅起老爷子送来的两本书,一本名为《钦依直隶均平录》,另一本名为《洪武会计录》。


    这两本书都是史馆中珍贵的政治史料,记载了洪武二十五年各地的物价、人口、劳力分布,财政收入方式以及各种人群的统计。


    当然,还包括了各地的地理位置、寺庙、非法产业、荒地,府州之间的距离等各种风俗地貌,应有尽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