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7章 东线的较量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乾清宫!


    昨日下午,陈王的奏折出现在内阁,几位学士商议后,立刻转送至内务府。


    刘总管没有犹豫,亲自送到了御前。


    所以,太子在例行请安的时候,就欣赏到岳丈的大作。


    一股怒火在心底升腾,被太子强行压住。


    “引野人对付梁国,你这位岳丈还真是出人意料。”


    皇帝在殿内踱步,语气中喜怒莫辨。


    “让异族人踏入帝国的土地,陈王应该付出沉重的代价。”太子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他可是你的岳丈!”皇帝看了太子一眼。


    “儿臣首先是您的儿子,是帝国的太子。”太子的语气更加坚决。


    “你想如何处置?”


    “表彰!”


    “表彰?”皇帝又看了太子一眼。


    “等梁王歼灭野人的消息传来,梁国册立世子一事,也该尘埃落定了!”太子欠身回话。


    解除了梁王的后顾之忧,相信他一定能领会朝廷的用意。


    “如果梁王借此机会攻击代国?”


    “那镇北军就有机会推进到长岭布防。”


    长岭是帝国天然的屏障,对梁国来说,这是一块极为难啃的骨头。


    就算黑水军凶悍无比,也只能一点一点的去啃。


    皇帝沉吟片刻,同意了太子的建议。


    告退!


    出乾清宫后,太子的脸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


    杜公公请他到角落说话。


    “太液池的尸体,奴婢已经派人仔细查过,那人可能是不慎落水。”杜公公压低了声音说道。


    “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太子微微一愣。


    “殿下,让王义不要查了!”杜公公的声音压得更低。


    太子瞬间就明白过来。


    王义在宫中的行事再隐秘,也不可能瞒得过杜公公。


    “父皇的意思?”


    “不是,是奴婢的建议!”


    “你总得给孤一个理由吧?”


    “殿下,奴婢这里可能出了点问题。”


    犹豫了一下,杜公公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嗯?”


    “奴婢暂时不方便细说!”杜公公面有难色。


    “漏风了?”


    “是!”


    “东厂有没有问题?”


    太子想起东厂的太监,大多都来自于杜公公掌管的那个神秘的地方。


    “目前还不清楚,不过请殿下放心,奴婢一定会尽快查清。”


    太子轻轻点头。


    锦衣卫拿到的账册,早已给杜公公誊写了一份,太子无需在此事上多费唇舌,于是拍了拍杜公公的肩膀,慢慢朝铜辇的方向走去。


    东北!


    梁国表现出同徐国一样的耐心,而且梁国比徐国更有优势。


    代国绝不会主动出击,梁国可以专心对付陈国。


    徐国每攻下一座城池,就会将宋国的官员驱逐,梁国在攻下第一座城池后,直接将所有的官员下狱。


    相国不解,请梁王解惑。


    “这些官员,是将来攻打盛天的利器!”梁王想得十分深远。


    相国恍然大悟!


    城池不大,守城的陈军异常顽强,黑水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攻破了城门。


    梁国的官员在黑水军的保护下入城,第一时间贴出了安民告示。


    城内还有零星的抵抗,被黑水军毫不留情的镇压。


    陈军组织反击,想要将城池夺回,不过在离城十余里的地方被黑水军拦下。


    双方在城外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这已经不能用冲突来形容,战争或许要更加恰当一些。


    陈国的世子表现得十分忧虑,陈王不以为然。


    梁国不可能将全部的兵力都投入到陈国,陈王对十几万陈军极有信心。


    而且如今天寒地冻,田地里早已没有了庄稼,陈国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集中优势兵力,利用陈国的地形将黑水军切割歼灭,这是陈王给军队定下的战略。


    是否借助这个机会,北上攻击陈国?


    时刻关注着战事的吴王,内心十分纠结。


    相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韩王即将退出诸侯王的序列,吴国需要在韩国的土地上,同越国来一场较量。


    吴国,目前还不具备两线作战的实力。


    “他们到哪了?”吴王开口询问。


    “已经上岸,目前正在向南方移动。”


    “在他们身上,寡人砸下去上千万的白银,希望不会让寡人失望。”吴王的目光无比深邃。


    “下官曾上岛看过,保证不会让主上失望。”相国冲吴王拱手弯腰。


    吴王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残忍的笑意。


    吴王同相国商议,鲁王同样在同自己的相国商议。


    “主上,岛上有消息传来,世子发现的位置,的确适宜筑城。”


    相国冲鲁王拱手,满脸的轻松。


    “工匠准备好没有?”


    鲁王听后,也是精神一振。


    “工匠、民夫已全部准备妥当。”


    “不要等到年后,即刻将他们送往岛上。”鲁王目露赞许。


    相国欠身应下。


    “新发现的那座大岛,暂时不要去碰,等站稳脚跟,再徐徐图之。”


    经过谨慎的评估,鲁王将这视为上天的眷顾。


    “主上英明!”相国与鲁王有着同样的看法。


    “岛上如今有多少军队?”


    “七万!”


    “再派五万过去。”


    “主上——”


    “世子在岛上,你不必担心。”鲁王清楚相国的忧虑。


    “下官立刻去办!”


    “剩下的军队,大部分都调往南边。”


    “下官明白!”


    “太子——”


    鲁王突然想起远在京城的太子,神色复杂。


    “太子在江东做得极好!”


    须臾,鲁王发出了一句感慨。就如同有锦衣卫在鲁国的境内活动,鲁国同样有探子在江东刺探。


    相国附和了几句。


    对太子在江东的富民政策,相国也是极为赞赏。


    “最近,孤时常在想,若是将鲁国交给太子,是否会更好一些?”


    这几句话牵涉到吴国,而吴王与鲁王又是总角之交,相国明智的选择了保持沉默。


    “可人不能言而无信,吴国这些年也做得不错,如果吴王能得了天下,对百姓来说,未必不是福气。”


    清楚相国的为难,鲁王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相国虽然不敢苟同,但是依旧保持沉默。


    “你辅佐寡人十几年,有话不妨直言!”


    相国表情的变化,鲁王尽收眼底。


    “下官在想,以吴国的实力,未必能坚持到最后。”相国谨慎措辞。


    “你最看好谁?”鲁王没有丝毫不悦。


    “以前是梁国,不过目前看来,赢面最大的——”


    “是太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