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6章 坐收鱼翁利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王预料到野人的结局,只不过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这让他不得不暂时调整策略,将原计划准备进攻野人部落的军队,调往北边抵抗黑水军。


    同时命人前往野人的地界,希望用真金白银让他们继续卖命。


    吴王一边关注着北方的动静,一边命吴军穿过鲁国,驻扎在韩国的边界。


    韩王即将动身前往京城,此时不但吴军做好了准备,越军同样做好了准备。


    越王同时在东西两线做出布置,又将三万人调往京城,震慑猴子的军队就突然少了许多。


    猴子虽然落后愚昧,但是并不愚蠢,这些混蛋察觉到这一变化,开始蠢蠢欲动。


    世子将此事向越王禀报,面有忧色。


    “怕什么?”越王哈哈大笑。


    军事,是世子的强项,从越王的笑声中,他听出了浓浓的杀机。


    告退!


    世子命人在书房挂上了猴子地界的舆图。


    与东线相比,越王更关注西线的局势。


    宋军拼死抵抗,徐军向前推进的速度逐渐放缓。


    越王不认为是宋军挡住了徐军,而是徐国需要时间来消化占领的土地。


    除了派遣官员,徐国甚至还让一部分百姓迁往占领的区域。


    越军,在徐国的边界上愈发活跃。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越国的都城迎来了徐国的相国。


    相国呈上礼单,态度恭敬。


    越王看也不看,请相国坐下说话。


    世子与越国的相国在另一侧落座。


    “越王为何在边界驻扎数万越军?”


    一番外交辞令之后,徐国的相国开始切入正题。


    两国世代联姻,驻扎边界的军队,从来都只是意思意思。


    “防备!”越王手持酒杯,态度十分骄横。


    “防备我们?”相国装作不解。


    越王用点头给出了回答。


    “徐越两国世代交好,越王大可不必!”相国冲越王拱手。


    “你们与宋国也是世代交好,还不是说打就打?”越王面露不屑。


    “我们只是想给宋国一个小小的教训。”相国表现得十分诚恳。


    “官员都派了过去,怎么,徐王不打算吐出来了?”


    相国的表演,无法打动精明的越王。


    “代管而已!”


    “回去告诉徐王,寡人只是防备,绝对不会主动进攻。”


    越王算不上很有耐心,准备结束谈话。


    相国起身,冲越王拱手弯腰。


    越王只是定下一个方向,至于具体内容,自然有越国的相国同他商议。


    越国的相国,客气的请徐国的相国退下。


    “你说,应该怎么做?”


    等两位相国退下,越王开口询问。


    “制造一点冲突,不过没必要扩大。”


    在彻底吃透了越王的安排后,世子的军事才华起到了很好的补充。


    越王点头应允,将此事交由世子负责。


    于是,两位相国正在磋商的时候,主动挑衅的命令就已经飞往了边界。


    宋王不清楚越王准备拉自己一把,已下定了以身殉国的决心。


    关键时刻,燕王通过缓冲地带,送来了五万大军。


    胡罗素也命一万镇西军从缓冲地带逼近宋国。


    一万定西军,也出现在西原与宋国的边界。


    西线的情报,开始源源不断的从西原传递到京城。


    燕王的再次上奏,在太子的意料之中。


    不过对于宋王的决绝,太子倒是十分意外。


    也许,以前有些小看了这位宋王!


    乾清宫内,燕王的奏折与锦衣卫的情报,安静的躺在御案之上,诸位大佬正在展开热烈的讨论。


    康亲王是第一次参加,表现得有些拘束。


    “宋王独立抗争的决心让下官十分钦佩!”兵部尚书冲皇帝拱手弯腰。


    这些老狐狸说话很少直接挑明,不过兵部尚书的意见倒也不难理解。


    既然钦佩,就得成全!


    换句话说,朝廷暂时静观其变。


    卢学士觉得不太厚道,认为朝廷至少应该在精神上予以鼓励。


    太子对二人的意见均表示赞同。


    “陛下,徐王派遣官吏前往占据的城池,恐怕已没有归还的想法。”钱学士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那几座城池,不管在谁的手中,对朝廷都没有丝毫影响。”郑亲王悠悠的开口。


    这几句,是文官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只有郑亲王,不会有这些顾忌。


    太子看向郑亲王,满脸的佩服。


    关于宋国的命运,这些大佬已经替它写好了剧本。至于燕王的请求,则由胡罗素派一万镇西军前往燕国的北境。


    众人告退!


    出乾清宫后,几位王爷还是跟在太子的身后。


    “殿下认为朝廷何时干预比较合适?”


    走下台阶,曹亲王冲太子拱手。


    “说不定不需要朝廷的干预!”太子的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曹亲王面露不解。


    “徐王最多也就是想占据一些城池!”


    “您的意思,他没有吞并宋国的打算?”


    “吞掉宋国?越国不会答应,燕国更不会同意。”太子的表情极为轻松。


    几人这才想起驻扎在南郊的三万越军。


    那是越王在向帝国宣告自己的立场。


    “如果朝廷不想办法逼迫徐国吐出那些城池,恐怕其他几家将来都会有样学样。”康亲王神色复杂。


    他是小诸侯,自然会站在弱势的一方思考问题。


    其实,方才在殿内他就想开口反驳,不过到最后还是一言不发。


    “除了梁国,还有谁敢?”郑亲王在一旁笑了起来。


    “就算只有梁国,如果像这样逐步蚕食,将来诸侯就只剩下梁徐二国。”康亲王依旧无法理解。


    空旷的广场上,不是议事的地方,郑亲王没有继续争辩,冲太子拱手告辞。


    其余几位王爷也只得拱手告辞。


    太子请康亲王留下。


    “你家的四公子,孤打算让他去锦衣卫。”


    太子转身,慢慢朝自己的铜辇走去。


    康亲王跟在太子身后,静待太子说出缘由。


    “侍卫营需要熬资历,熬到一等侍卫再外放出去,说不定早已错过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康亲王心中一喜,谢过太子对李硕的提携。


    “孤可不全是为了李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三妹!”太子实话实说。


    康亲王的心中更加高兴。


    太子对三公主如此关心,李硕将来的前程将是一片光明。


    对三公主这位儿媳妇,康亲王是越发满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