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7章 处处见扩军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越王的判断是正确的。


    谁先挑起这场战争,谁也会最先出局。


    正确的判断,不只是越王独享,其他诸侯,也是深有同感。


    太子敏锐的抓住他们正在观望的时机,悄悄的壮大自己的实力。


    河西军扩军至一万,最兴奋的,莫过于曹亲王。


    他立刻写信告知以前的属下,要求他们全力配合。


    若不是太子阻拦,他甚至想亲自赶往河西,监督征兵的进度。


    太子之所以阻拦,是因为漠西城。


    如今江湖人士像蝗虫一样的扑向漠西城,让他们损失惨重。


    好歹也是江湖的五巨头之一,漠西城怎会坐以待毙?


    既然江湖追杀令出自曹亲王府,他们自然会将目标对准曹亲王。


    当然,在燕王的暗示下,恐怕太子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去年底吃了大亏,燕王不会同意漠西城的人再次前往京城。


    不过如果曹亲王敢前往河西,燕王恐怕就没那么多的顾忌。


    还是将话题说回到扩军。


    扩军五千,那些大诸侯还不会放在心上,几十万大军碾过,五千人还不够他们塞牙缝。


    更让他们关注的,还是陈国的扩军。


    陈王上折,特意做出了解释。


    野人蠢蠢欲动,而且变得更有组织,为保边疆安宁,不得已才扩军五万。


    等到将野人打回石器时代,陈国承诺会主动裁撤。


    当然,这里还没有石器时代一词,完全是为了方便理解。


    理由充分,皇帝批了一个大大的‘准’字。


    太子将陈王府的九公子召来问话,随即笑着留他陪自己用膳。


    太子的坦荡和流露出来的支持的态度,让九公子感慨不已,当日就有信使出陈王府,朝东北方向赶去。


    等扩军的事情安排妥当,太子又将目光投向了东方。


    内务府的一位副总管,已带着大批人手赶往江东。


    他们要在江东设立衙门,负责同鲁国的交易。


    当然,内务府对外的说辞,则是准备在江东收购产业,弥补富户流失带来的影响。


    太子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在里面安插了大量的锦衣卫。


    这些锦衣卫的任务,除了刺探消息和监督内务府,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深入考察鲁国的各行各业,评估东宫与鲁国有没有其他合作的可能。


    太子打算用利益将鲁国绑上自己的战车。


    或者说,用利益建立起良好的互动。


    目的,自然是不让吴王轻易的得到鲁国。


    得不到鲁国的吴国,在太子眼中,与燕宋两国并无多大的区别。


    年前的申斥,同样扫了吴王的颜面。


    只不过有了燕宋两国的前车之鉴,吴王态度端正,直接上了请罪的折子。


    诸侯家的子弟,要比太子更加了解诸侯。所以,太子最近频繁出现在詹事府,同一众官员畅所欲言。


    某日,太子在返回皇宫的路上,与安阳公偶遇。


    安阳公避道。


    听到金畅的禀报,太子略一思索,命马车停下。


    见太子下车,安阳公急忙迎了上去。


    行礼,安阳公态度恭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安阳公如今位高权重,听说你发起怒来,满朝勋贵都要瑟瑟发抖!”


    太子面带笑意,语气温和。


    安阳公拱手弯腰,表现得诚惶诚恐。


    “躲了孤这么长时间,怎么不继续躲下去了?”太子笑着将安阳公扶起。


    “殿下何出此言?”


    安阳公看向太子,面露诧异。


    这演技,妥妥的一枚老戏骨!


    太子在心中感慨。


    “前几次,为何远远的就选择改道?”


    太子没留情面,问得十分直白。


    安阳公一愣,随后表示也许当时有什么突发状况。


    太子笑着点头,认可了安阳公的解释。


    安阳公在一旁陪笑,心中早已翻起了惊涛骇浪。


    太子的这几句话,实际上是在警告安阳公,这京城里面,没什么事情能将他瞒住。


    转身、上车,安阳公恭送太子离去。


    回到东宫,太子刚在凉亭坐下,就看到金畅急匆匆赶来。


    杜公公求见!


    这么快?


    太子微微一笑,随即冲金畅点头。


    等太子将泉水注入壶中,杜公公的身影也出现在凉亭外面。


    杜公公入内行礼,太子笑着吩咐免礼。


    请杜公公入座,太子介绍起面前的茶叶。


    恒记出品的冬茶。


    冬茶的苦味和涩味偏弱,茶味细腻,味道要淡上一些。


    杜公公面带微笑,听得十分认真。


    等一杯香茗放在杜公公的面前,他这才恭敬的表明来意。


    果然是为了皇城内出现的那一场偶遇。


    “就是闲聊几句!”太子端起了面前的茶杯。


    “殿下能否说得再具体一些?”杜公公冲太子拱手。


    也就杜公公有这个面子,太子抿上一口,这才将二人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殿下,安阳公就是一滚刀肉,您招惹他干嘛?”


    “前几次躲得远远的,突然间不躲了,孤自然想知道原因!”


    “殿下——”


    “别殿下了,孤不过是同安阳公聊了几句,父皇为何如此紧张?”太子开口打断。


    “殿下,安阳公打算在两年之内,将禁军的窟窿填平。”杜公公刻意压低了声音。


    “两年?”太子微微有些意外。


    那可是上千万两白银啊!


    “他为何如此着急?”


    紧接着,太子又问出一句。


    “安阳公打算扩军三万,不是被陛下驳回了么!”


    怕太子不记得此事,杜公公特意停顿了一下。


    太子缓缓点头。


    “陛下驳回的理由,就是兵部拿不出这笔军饷。”


    “昨日安阳公面圣,主动揭开了禁军的窟窿,承诺用两年的时间将窟窿填平。”


    “而且还自筹禁军一半的军饷!”


    太子放下茶杯,起身在凉亭内踱步。


    “他哪来的钱财?”


    片刻过后,太子开口问道。


    就算安阳公深谙敛财之道,可也不至于如此豪富啊!


    “安阳公没有禀告,陛下也没有询问。”


    “他有没有提扩军?”


    “没有!不过依奴婢看来,等他还上一部分,向陛下证明筹钱的能力,就会再次提起。”


    “难怪父皇会如此紧张!”太子发出了一声轻叹。


    任谁有能力堵住这么大的一个窟窿,都会得到皇帝无比的重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