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6章 两位大诸侯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句话,在诸侯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梁国与燕国!


    上百年来,这两家诸侯一直都极为默契,联手做下了许多大事。


    甚至,燕国一度还对梁国言听计从。


    至少甘泉之围,就出现了梁国的影子。


    不过,燕王并非是无底线的配合,他也有着自己的坚持。


    那就是梁国的大军,不准踏入燕国半步。


    虽然他没有听过假途灭虢的典故,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句俗语,经常在他的口中出现。


    当然,他的祖先也是用这种方式,吞掉了周边的几家小诸侯。


    燕王固执己见,梁王就只得硬生生的从代国碾压过去。


    代国有什么?


    有长岭!


    这可是一块无比巨大的拦路石。


    想当年游牧部落最鼎盛的时期,也只能止步于长岭,无法再南下一步。


    就在梁王苦思对策的时候,朝廷突然出手,开始打压燕宋两国。


    这一举动让梁王茅塞顿开!


    既然燕王不愿意借道,那就干脆将燕国变成梁国的一部分。


    所以,这就有了后来的梁国使者进京,在暗中推波助澜。


    如果将燕国抛弃缓冲地带的行为无限扩大,梁王就能找到合法的借口出兵。


    可人算不如天算,梁王还没高兴多久,使者就被人当街刺死。


    在相国的一番开导下,原本十分沮丧和愤怒的梁王,再次兴奋起来。


    使者遇刺,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怪罪到燕国的头上,然后发动一场有限度的复仇之战。


    不需要占领燕国的全境,只要能打通到西原的通道,黑水军就可以直逼帝国的粮仓。


    没想到,既腐朽又官僚的朝廷,居然完成了一次高效的侦破。


    在背后捅刀的,是吴王!


    如果朝廷查出来的背后主使是某位官员,梁王可以大声质疑,甚至不予认可,但是吴王——


    梁王绝不认为朝廷会明目张胆的栽赃一位大诸侯,全天下的人也不会有这个想法。


    梁王并不意外!


    尽管梁国与吴国最近眉来眼去、互动频繁,可那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达成的暂时的同盟。


    至于吴国的这一举动,梁王可不认为吴王是在助自己一臂之力。


    唯一的可能,是吴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打算借梁王之手,来开启乱世的局面。


    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吴王失去耐心?


    梁王的判断,是年龄!


    梁王正值壮年,就算再等上几年,也不是不行。


    不过吴王的年纪同郑亲王差不多,按照这时代的平均年龄,再过上几年,别说提刀上马,他还在不在人世,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吴国的世子没有吴王的魄力,这一点,梁王清楚,吴王更加明白。


    他要在有生之年,给自己的继承人开创一个稳固的局面。


    创业,世子不行!


    不过守成,世子还是能够做到!


    所以说啊,年轻——真好!


    除了感慨没有纯洁的友谊,梁王还有一层顾虑,那就是陈国。


    陈国尚武,兵员素质一直都相当不错。


    虽然陈王准备将最宠爱的女儿嫁入京城,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态度。可陈国扩军的消息,还是让梁王提高了警惕。


    坐拥十几万的虎狼之师,难道还对付不了一群野人?


    梁王认定陈国的扩军,是在为将来做准备。


    鹬蚌相争,渔翁获利!


    等到其他几家诸侯斗得你死我活,陈国只需要站出来收拾残局。


    心头同样充满着困扰的,还有徐王。


    虽然通过联姻,徐国拉近了同周边诸侯的关系,特别是与宋、越两国的关系。


    不过老辣的徐王十分清楚,这种关系,只能保证在和平的时候互惠互利。


    同梁王相比,徐王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那就是通往京城的道路,算是一马平川。


    如果双方同时行动,徐王有绝对的把握先一步攻到京城。


    让他困惑的,是越王的态度。


    隐瞒人口也好,掌控着数十万的大军也好,当这些消息传得天下皆知的时候,越王曾明确表示,自己并不在乎。


    相反,对于有一个强大的亲戚,他甚至还不止一次的表达出自己的喜悦。


    是的,两国世代联姻,不是亲戚,又是什么?


    但是,越王也同时表达了对太子的支持。


    越国遍地是宝,南边那群猴子的地盘上,值钱的东西更多。


    可两百余年来,只有在太子的提醒下,越国才能将它们换成黄金珠宝,供越王挥霍。


    香料生意的利润,远远超出了越王的估计,太子的来信中,告诉他这是门可以一直做下去的生意。


    如今双方又联手做起了奴隶买卖,除非是脑袋被门反复挤压过,才会希望有其他人扳倒能给他带来巨额财富的太子。


    越军吃苦耐劳,擅长山地作战。虽然在徐王的军团面前,显得有些单薄,不过想要在越国的地界战胜越军,也得付出巨大的代价。


    徐王约越王在边界谈过一次!


    看在亲戚的份上,越王详细的给徐王分析了当前的形势。


    假如——


    每一句的含义都是大逆不道,当然只能假如。


    假如徐军能率先抵达京城,他们面对的,将是帝国最坚固的城池。


    京城至少储备着能消耗半年的粮食,只要城内没有出现人吃人的惨状,徐国就没有攻破的可能。


    没提禁军,越王提到守城的军队,是太子掌握的武装。


    半年时间,梁王早已过了长岭,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同徐军厮杀。


    更不用提,还有其他几位诸侯,都想要分一杯羹。


    “寡人会怕他们?”徐王语带轻蔑。


    “你目前人口最多,军队最多,你说他们会不会打算先联合起来,将你干掉?”越王面带笑意。


    徐王听后,沉默不语!


    越王继续!


    徐国地处西南,又无外患,不如休养生息,静观其变。


    如果觉得太过沉闷,派人去诸侯间挑拨离间,也不是不行。


    可以预见的是,最先挑起这场战争的诸侯,也必定会是最先出局的诸侯。


    “你支持太子?”


    告别时,徐王问出一句。


    “当然了,难道你不支持太子?”越王的表情十分严肃。


    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