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是官二代里少有的青年才俊。
朱门一家文武双全,亦是羡煞旁人。
在他向朱夫人辞行期间,说话声音虽然不大,可却也被别有用心之人听到。
几经传播,便就使马球场里不少人家听到。
朱夫人在闻言后,不免有些伤悲,
“是你父亲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朱勇恭敬道:“既是父亲的意思,也是孩儿的意思。”
这时,坐在朱夫人身旁的迎春突然心里一紧。
在今早来马球场前,她便听到一些传闻。
说是北方出了大事。
但具体什么事,暂且不得为知。
如今听来,是与表哥有关?
她欲发问,待细细想来,又觉不妥,便耐住性子。
旁人一听朱勇言外之意,似有心参与北伐?
这让不少大家闺秀颇为费解。
好端端的一个读书人,去什么劳什子战场?倒是有辱斯文了。
朱夫人语重心长道:
“你弟从武,是因他自幼习武,素日吃食就比你多,有把子力气。”
“你自幼读书...身子骨不如你弟,何苦去那北疆?”
站在幔帐外的朱勇深深作揖道:
“孩儿虽不喜舞刀弄枪,但孩儿平生志向,乃是建功立业。”
“孩儿在蜀地时,听人说起昭武将军,孩儿认为,身为七尺男儿,当如昭武,为国戍边,为民御敌。”
如今,不得不说,嬴昭武这三个字,份量当真极重!
待他话音落下,周遭听到的人,都不由得议论起来,
“朱勇一介书生,视武将为楷模?”
“那怎么了?你可莫忘了,朱家乃是武将人家。”
“话说那位嬴昭武究竟出了什么事?不是说北伐一切顺利吗?”
“...”
相较于朱勇这位青年才俊。
在场的男子,多半也是喜欢议论北疆战事与嬴渊。
毕竟,这件事,可是如今大周朝的头等大事了。
幔帐里。
迎春因心忧嬴渊安危,终是忍不住了,问向身旁的朱夫人,
“我表哥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
闻言,后者握着迎春的小手,语重心长道:
“事关朝廷,你我女儿身,莫要再问了。”
顿了顿,她又向帐外的朱勇开口道:
“既然你已决定随何福老将军北上,为娘也不好拦你,总而言之,万事小心为上。”
朱勇恭敬回应,“儿记下了。”
就在他欲离此间时,迎春突然按耐不住的开口道:“朱公子,且慢。”
嗯?
朱勇看向幔帐内,正觉困惑时,耳旁又传来迎春声音,
“此行北上,不知你能否见到昭武将军?”
朱夫人道:“这位是迎春郡主,与昭武将军有婚约。”
朱勇释然,“原来是郡主。”
“至于能否见到昭武将军,在下不知。”
迎春瞬间有些失落。
就算她身为郡主,但是想打探到嬴渊的具体消息,也是难如登天。
毕竟,如今朝廷里,知道嬴渊目前处境的,不超过二十人。
而且,还都是国朝的中枢大臣,位高权重。
朱夫人暖心的拍了拍迎春的后背,“可是想他了?”
后者点了点头。
朱夫人叹了口气,“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丈夫出征在外,心里也时常挂念着。”
“他们这些男人,只知道建功立业,哪顾过咱们女儿家的一片痴心。”
“你若是想他,便写封信交给我家勇儿,若是我家勇儿能见到昭武将军,自会替你将信转达。”
嬴渊身为三军主帅,早就立下规矩,战时,不准将士给家写信。
除非战役进行到了僵持阶段。
这样做的原因,是杜绝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也是担心他们会在信上泄露出一些不必要的内容。
毕竟,与敌交战时,将士们满脑子都是期盼故乡的回信或是被敌军劫了送信之人,都是麻烦。
嬴渊更是以身作则。
是以,自他北伐以来,迎春即使心里想着、念着,却也不敢给嬴渊写信。
如今,有那么一个机会,她自然是有些触动。
不过,她也明白,为何朱夫人要让朱勇帮这个忙。
朱家毕竟是武将人家。
朱勇回京待堪这么久,朝廷对他的新任命迟迟没有下来。
归根结底,是因为朱家在文臣那边,没有什么人脉。
朱大都督本人,更是曾与胡永忠有过矛盾。
既然从文不成,那就只能从武了。
而如今,从武获得功勋最快的地方,只有北地,只有表哥那里。
若是因为我的一封信,使表哥不得不对朱勇多加照顾,从而心生为难。
那我...真就是百死莫赎了。
想到这里的迎春,只得强行压抑住内心的不安与相思情绪,摇了摇头,道:
“罢了,不合规矩。”
如果是以前的迎春,哪里会想这么多?
这还要多亏了皇后的教导。
可以说,如今的迎春,越来越有能力,去担任一家之主母了。
假以时日,她也必将会成为嬴渊的贤内助。
“勇儿,你去吧。”
朱夫人开口。
朱勇就此离去。
约莫到了申时末。
迎春与朱夫人一道离开马球场。
待将上马车之际。
忽有几名文臣之女在她背后小声嘀咕道:
“这位就是陛下与皇后娘娘的义女?迎春郡主?”
“是她...看起来平平无奇,也不知怎了,偏偏就得了陛下与娘娘的厚爱。”
“还能因为什么?不还是因为那位昭武将军,他可是陛下的爱将啊!”
“陛下爱将又如何?如今还不是兵败如山倒?”
“当真兵败了?”
“...”
她们本是来送朱夫人离去的。
主要是想给朱夫人造成一个印象。
在这个世道,女儿家想寻觅个好人家,可谓极难。
像是她们这些低阶文臣家的女儿,虽有个知书达礼的名头。
但多半,也去不了胡永忠、汪朝宗那样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家里当儿媳。
若是寻个新科进士,未来仕途不定,她们也跟着忧心。
但若是嫁给朱勇可就不一样了。
在大多数文臣心里认为,他们嫁女要是嫁到武将家,那是下嫁。
毕竟,武将家没有文脉传承。
而文臣家里有。
当迎春听到那些人所言后,陡然停下脚步,轻叹一声。
刚欲踏上马车的朱夫人,见迎春忽然驻足,微微皱了皱眉头。
迎春向她施礼。
随后,转身,走向方才讨论嬴渊的几名女子那边。
见状,朱夫人却不再皱眉,而是竟离奇般眉头舒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