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第 16 章

作者:路枝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家伎乐婵》全本免费阅读


    阿婵一月中旬跟着公孙弘认字,到了二月中旬,她已识得一千多字,但她还来不及骄傲,便进入了下一个难关。


    书房里,公孙弘将一摞厚厚的故事书摆在阿婵面前,冷冷道:“三月之前,把这些书看完。等入了三月,你要开始写文章。”


    阿婵挑了一本《二郎神劈山救母》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公孙弘手指轻轻叩桌,提醒她:“看完一本书以后,写出你的感受,不拘多少字,不拘文笔,就像你平时跟我说话一样。”


    阿婵敷衍的回答,“知道了,老师。”


    她的心神,早已被吸进书里,哪里还听得到公孙弘讲什么。


    阿婵看书速度很快,不到一个时辰,便将一本《二郎神劈山救母》看完了。


    但她写不出读书的感受,从早上想到下午,也没写出来。


    公孙弘在阿婵桌前盘腿坐下,看着阿婵面前的白纸上,只写了“杨戬”两个字,并不感到意外,“既写不出来,那你便用嘴说。”


    阿婵措辞谨慎,言简意赅:“嗯,杨戬是个孝子。”


    公孙弘眼睛微微眯着,眼神洞若观火,嘴唇轻抿,嘴角似有笑意。


    阿婵被他看得有些紧张,心砰砰跳个不停。


    公孙弘的声音仿佛有些兴奋,不像是在生气:“你大可直抒胸臆,我不会怪你。”


    阿婵眼睛一亮,不敢相信:“真的?”


    公孙弘点头,“真的。”


    阿婵此刻的高兴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像是重获自由的金丝雀,亦像是秋日干旱时的一场及时雨,更像是炎炎夏日吹来的一丝凉风。


    公孙弘竟然懂她!


    他洞察了阿婵的言外之意。


    想到这一点,阿婵心里比吃了蜜糖还高兴。


    阿婵毕竟年纪小,开心时不免有些得意,说话时眉飞色舞:“杨戬很好,他劈山救母,是个大孝子。但我对写这个故事的人有意见,杨戬当了神仙这么久,难道除了劈山救母,他没有别的成就?他因劈山救母,被玉帝贬为凡人后,除了孝顺就没有做过别的善事。”


    公孙弘有些意外,她竟然会这么想。


    阿婵见公孙弘没有生气,才继续说:“这个故事看完,让我觉得荒谬。孝顺父母,是为人之本。若要推行孝道,该说父母为了养育孩子,吃过多少苦头。将心比心,待父母年纪大了,孩子理应照顾年迈的父母。但这本书却告诉人们,只要孝顺父母,死后就能成为神仙……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我看完这本书,心里有些不舒服。”


    公孙弘点点头,道:“把你刚才说的这些,一句句写在纸上。不会的字,可以问我。顺带想一想,若你来执笔,写杨戬救母,该如何写?”


    阿婵听到还要写,丧着一张苦瓜脸,却只敢在心里悄悄埋怨公孙弘为何要故意刁难她。


    她刚才说的,他明明很满意,不是吗?


    都已经说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再写一遍?


    公孙弘见她满脸不服气,道:“你以为我耐心坐在这里听你说,是因为你见解独到?不,那是因为你在我所有学生中,是最差劲的是一个。”


    公孙弘起身,走到书房角落里,打开一个梨花木箱,又在木箱里拿出一个竹盒,他从竹盒的一叠厚厚的纸张中,小心翼翼地抽出几张泛黄的旧纸。


    公孙弘回到阿婵对面坐下,将这几张旧纸小心轻放在阿婵面前,“这是我其他学生的作业,你可以看看你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阿婵看完,把旧纸还给公孙弘。


    公孙弘仍旧小心翼翼将旧纸放回盒中,收入木箱。


    “你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吃晚膳,别想偷懒!”


    傍晚时分,马仲文赶在晚膳前来了公孙府。


    前阵子,公孙弘交代马仲文去办一件事,他今日前来复命。


    用晚膳时,阿婵和袁三娘一起坐在膳厅的角落里。


    袁三娘偶然会起身给马仲文倒酒,她也会将自己面前那盘阿婵喜欢吃的羊肉饼放在阿婵桌上,她见阿婵有些无聊,便跟阿婵说:“仲文和阿弘小时候一起在白鹭书院念书,同睡同吃,这两兄弟感情非比寻常。”


    阿婵不这么认为,“老师总嫌他蠢。”


    袁三娘笑了笑:“在他眼里,谁不蠢?”


    袁三娘以为,阿婵失落是因为读书时被骂,温柔宽慰她,“你现在还小,等你到二十岁时,你的学问不一定比他低。到时候,你也可以嘲讽他!”


    袁三娘凑过来,小声在阿婵耳边说,“到时候,你也嫌弃他,一定要狠狠嫌弃。把我们被他嫌弃过的那份,都嫌弃回去!”


    阿婵闻言浅浅一笑,她遥遥看向主桌上的马仲文和公孙弘。


    他们两个坐同一桌,并未分桌而食。


    两人聊得投机,举止亲密。


    马仲文说话的时候,公孙弘耐心地听,会将桌边上差点被马仲文衣袖扫落的酒杯放到桌子中间去。


    马仲文也会在公孙弘说到某句话时,拊掌捧腹大笑,或将手拍向公孙弘的肩膀。


    “你看他们两个,好的时候,就好得跟一个人似的。”袁三娘摇摇头,哼笑一声,“不好的时候,你是没瞧见。两人吵得谁也不肯认输,互相掐着脖子,拽着耳朵和头发,从书房一路打到门口,谁都不敢去劝。就跟小孩一样!”


    阿婵默默收回视线,安静地吃着餐盘中的羊肉饼。


    袁三娘察觉她兴致不高,以为她是读书太累了,想着吩咐厨房,一会儿给阿婵送一碗羊乳羹过去。她现在正长身体,必须多吃点补的。


    转眼便到二月底,正是莺歌草飞的季节。


    又到了公孙氏一年一度祭祀祖先的日子。


    兄长去世后,公孙氏族长之位传给了公孙弘,需由他领着公孙氏全族人去家庙祭祖。


    公孙弘没有儿女,但阿婵作为公孙弘的嫡传弟子,也参与了本次祭祖。


    祭祖诸事繁忙,公孙弘作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