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34 章 番外·三国线完

作者:顾四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昏君就要君主离线制》全本免费阅读


    其实在最开始,听这孩子要告知另外世界有关他们的‘未来事’,并称呼刘备为昭烈帝的时候,四人虽然有些惊讶,但……也就还好。


    毕竟是这个时代,又兼逢乱世,占卜、预言、谶纬之说不要太多。


    就像张飞方才解披风时想到的那样:为了顺利请出卧龙先生,大哥还找个人卜算吉日。


    当时那卜士就说的天花乱坠:简直是上下五百年,没有比他选的这一天更吉利的了!


    甚至坚称若这一天去请贤士,刘使君绝对能时来运转,自今日后大业亨通,遇难成祥,巴拉巴拉(后面的张飞就没再听完了)。


    如他们这些看上去就极为不凡的人,从小到大,多有相士拦住他们,预言他们将来会成为改变天下的贵人。


    再加上刘备的出身,这些年来,遇到口称‘刘皇叔身有龙气/彩云盖顶/祥光满天……将来能登基为帝’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皆是号称自己能勘破天机,预测未来的神算。


    据张飞所知,在他大哥少时还在家乡织席贩履的时候,就有游方术士路过村口的树,表示这树长得好啊,这村里必出贵人。


    所以……


    姜离想:还好我有物证!


    毕竟,要论口才,她应该是不如专业的算命先生们会忽悠。


    *


    看到两箱‘后世书’出现在树下时,张飞环眼愈圆。


    其实他跟二哥,方才就很想要过诸葛先生手里的书看一看,那种材质样式看上去便没见过。只是眼前这孩子,明明白白说了要把书献给诸葛先生。


    他便暂时压住好奇,准备等先生看完后再借。


    但如今出现了两箱书,他便按捺不住,在姜离连连点头表示‘请’的示意下,率先拿起了一本。


    偏巧是一本锻造相关的军械书。


    一看就入迷了,所有外物都被他抛到了脑后,完全不知道时间的流逝。


    直到被大哥拍了好几下肩膀:“……三弟,三弟!”张飞才回神。


    转头看到诸葛先生手里正拿了一张书单,与那孩子一起坐在路边石头上说话,显然是在说这两箱书的事情。


    而大哥则过来,拍醒他们俩。


    毕竟二哥看起来跟他一样,哪怕被大哥叫的


    回神,还是手不释卷。边听大哥说话,还时不时要低头再瞅两眼,显然也找到了一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书。


    张飞不由再次看了看那个突如其来出现的孩子。


    太阳照在她身上,石头上有影子。


    不过,甭管这孩子从哪儿来的,就只这些书——哪怕她是忽然从河里爬出来的,哪怕她真的没有影子,他们都不会觉得她是水鬼,而是送福的河神啊!


    “这些书,真的都送给咱们?”


    刘备点头:“是,只是这孩子说,她在这里只能待一天。”所以书可以回去慢慢看。


    一天?


    她就会出现一天,还正好让他们遇到了!


    张飞忽然一把抓住刘备的手道:“大哥,那位卜士真准啊!快,咱们别让他走了。”


    刘备:……


    姜离:?


    *


    书在刘备的强制征收下,才从关张二人手里重新入箱。


    而姜离也如愿与丞相单独说了两刻钟的话,交付了她一笔笔誊抄的书。


    只觉得两世昏君生涯遭受的精神创伤,都在丞相一句深深动容的‘辛苦’里面,得到了治愈。


    她可以圆圆满满回家去了。


    在朦胧泪眼中,甚至下意识回了一句:“不辛苦,为人民服务。”


    **


    新野县附近的一株苍树下。


    四双眼睛望着姜离,等她说起‘另一个未来’。


    ——许多现代人觉得‘科学无法解释’而十分困惑的事情,于古时人而言,反而没有那么难理解。


    譬如佛语中的一念三千:即为寻常人的一个念头里,亦包含着三千世间的诸法性相。


    无数个世界,自然有无数个他们。


    于是他们虽然为这孩子的突然出现震惊好奇,但不至于惊到失去自身锚点。


    什么是真的?


    此时此刻才是真的,从前一步步走过来的路才是真的!无论听到什么样的回答,他们的心也不会动摇。


    依旧会百折不挠地走下去。


    故而能够持心以定,分辨的清楚明白问道:“那你的世界里,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确实也难免好奇:那素未谋面的自己,一念三千世的其余自己……在近两千年过去的


    后人眼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否持之以恒走到了最后?哪怕再多摧折困苦,也不曾辜负今日之志?


    **


    是什么样的?


    该怎么去描述星辰的升起与坠落。


    ——那便是姜离说起的诸葛丞相的后半生。


    二十七岁出山,五十四岁过世,是真真正正的半生光阴。


    刘备微微一怔。


    这孩子是称呼自己‘昭烈帝’的,然而却没有以他的视角来讲,那大概能推测出两件事:他们并没有一起走到最后;而且,被留下来守住‘平定天下光复汉室’志向的那个人,不是他。


    *


    起初的十年,一切都渐渐好了起来。


    刘备听着也忍不住觉得昂扬,‘他’不再像被困在泥潭里,无法游动的鱼。


    水流动起来了——


    身边年轻的军师,在出山的次年,前往东吴游说联合抗曹,赤壁斗智曹军兵败北还。


    之后的数年,他们在这乱世中同行,一点点打下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平定荆南四郡,兵进益州江州,攻下成都……终于有了能够与其余势力博弈的空间。


    此时也不过而立出头的诸葛亮,正式受任为军师将军,在接下来的几年悉心治理蜀地。


    而刘备等人在外征战,想到有军师坐镇大本营兼筹备粮草,就能安心无虞。


    有什么麻烦,是军师解决不了呢?


    永远不需要担心背后的事儿。


    蜀地日益丰兵足食。


    在诸葛亮出山的第十年,平定关中诸路的曹操,欲夺汉中。


    说来,从前三十年,刘备败给过曹操多回。


    但这一回,哪怕曹军自长安举众南征,刘备还是能有底气说出一句“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他们胜了。


    于是,刘备于五十九岁那一年,成为了汉中王。


    自此,汉末无数诸侯登场,各路势力来去,终是天下三分矣!


    诸葛亮一直安静听着。


    眸中是冬阳映下的点点金光。


    ‘他们’用了十年,实现了隆中草庐他与主公定下的一半战略规划——跨有荆、益。


    剩下的一半:只待来日觅机以出秦川,终有一日能够还于旧都。


    但……


    诸葛亮只看眼前孩子深呼吸后,才决定继续往下说的样子,就猜出了那个世界的他们的结局。


    都走到了这一步。


    但还是……败了吗?


    诸葛亮想起了老师的叹息:你虽得其主,然不得其时。


    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如他,其实明白的:哪怕真按照他的计划,主公有了荆益两地,但比起曹操,孙权,他们这边差的是——容错率。


    走在悬崖上的人,一旦摔倒,可不是拍拍土爬起来这么简单的事儿了。


    往往是致命伤。


    而这点,不光诸葛亮明白,刘备也明白。


    毕竟之前有着二十多年丰富的挫折经验。


    “到底是家底太薄啊。”


    听了这话,一天前还在南宋的姜离不免一个恍惚。


    她不免想起岳少保,如果华夏千载的英灵有知,彼此都能遇到——


    那么丞相或许会跟岳少保叹息:白帝城之后的季汉,但凡有南宋的家底……


    岳少保或许会对丞相苦涩倾吐:南渡后的临安朝廷,但凡有季汉的皇帝……


    然而史册就是这般不讲道理,这般阴差阳错。


    *


    恰有一朵云飘过,遮住了这冬日的暖阳。


    在诸人眼眸中投下阴云的翳影。


    这阴云落在荆益之地——是孙吴的背刺、是想不到的老臣背叛,是丢掉的荆州,是忠义无双的武将死在归途,是新登基的帝王坚持为二弟报仇的大举出征,是夷陵的一场大火,是白帝城的托孤……


    多米诺骨牌似的一张张倒下去。


    或者说,流星一样坠落的朝局。


    身受托孤那一年,丞相四十三岁。


    距离他离开南阳隆中,过去了十六年。


    刘备怔愣过后,猝然转头望向旁边的诸葛亮。


    在那个世界,可不只是他们兄弟三人前后离去这么简单,更是几乎烧光了所有的家底!留下的是满地狼籍,南中将反,诸多危难的季汉。


    他怎么撑下来的!


    但在这苍树下的路边,刘备未来得及问这个问题。


    因他听见一声巨响,是二弟骤然起身打折了路旁一株无辜的树。


    “二弟!”


    对上一双赤红的眼睛。


    身在乱世,他们当然都知道,不一定哪一次出征就是永别,再高强的武艺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在绞肉机一样的战场上活下来。


    哪怕是看诸人皆如‘插标卖首尔’的关二爷,也没有觉得自己是不死之身。


    甚至想过:武将魂归沙场,当是最终的宿命。


    或许是他征战一世终于抵不过岁月衰老,或许是这天下英雄辈出,他遇到了酣畅淋漓的对手……但他真没有想到是这样。


    此时关羽是为了东吴背盟、糜芳背叛怒发冲冠,也为了失去荆州而大为懊恼。


    但更让他难过的是——


    “大哥,你既然已做了皇帝,何必,何必……”


    若不是为了他报仇,若没有夷陵之战,或许不必留下这样一个飘摇的季汉。


    但大哥叫住他,兄弟二人对视的瞬间,关羽又倏尔明白。


    如果大哥不是这样的人,原也没有他们三人,或许也不会有季汉。


    “先回新野军营再说后话吧。”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在路边苍树下待了良久,足有半个多时辰。


    当然,比起十六年来,又太短了。


    刘备依旧是稳得住的主心骨。


    他做出了决定:先回去,正好路上整一整心境。


    之后再细听一听……那一个他们都不在了后的季汉,是什么模样。


    当然,还是五个人只有四匹马。


    姜离能把两只大箱子和她的小碗收来收去,但她可变不出一匹马来。


    “来——”


    这会子刘备看这孩子,实在是很有看自己崽的亲近:姜离的满脸真诚待看重之人掏心掏肺就很像他嘛!当然,更要紧的是,这孩子对他们季汉的一腔真心,带来的两箱无与伦比的珍贵宝藏。


    刘备如是想:这就像光武帝出征,天降陨石;而他拜访军师回来,天降送宝之童——这都是一样的嘛!(秀儿:?)


    于是刘备下意识伸手,准备跟刚才一样,把孩子捞上马一起回去。


    然而,捞了个空。


    这回,姜离吸取经验教训——


    手再长也有个范围,她退到昭烈帝的臂展之外,抓住了丞相的衣摆。


    就一天,让她坐坐丞相的马吧


    。


    要不是来不及,她还想坐一下丞相的战车呢!


    *


    回程路上,刘备的目光总忍不住落在身旁骑马带着孩子的年轻军师身上:被留下来面对一切的人,最辛苦。


    然而直到看到了新野军营的大门,他也没想通:孔明是如何在那等境况下再延续季汉的?


    当然,昭烈帝现在更想不到,他家丞相做到的可不只是延续。


    ——而是一手拉起蜀地的经济,一手率军南征平叛乱。更在几年之后,以一州之力便能数次出兵北伐,令曹魏君臣头疼畏惧,甚至于时人云‘魏人畏蜀如畏虎’!


    **


    新野军营。


    原本在练兵的赵云,刚看到张飞跑过来的时候,还如常带笑开口问道:“三哥,你跟主公回来了?有没有请到……”


    才说了一半,就被张飞一把拉上:“赶紧跟我来。”


    简直是火烧眉毛的样子。


    赵云:?难道主公又没有见到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卧龙先生’?


    但就算没见到,也不至于急成这样吧。


    然而再凝神细细打量张飞,赵云就吃惊发现三哥眼睛颇红,似乎是大怒或是大悲后的样子。


    什么事能让三哥这个样?


    赵云连忙问道:“难道是……主公遇到什么危难了吗?”


    张飞想起方才的事儿,闷声答道:“现下还没有。”


    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被吓到了,什么叫‘现下还没有’?!


    他忍不住反手拖住三哥要问个明白。


    任谁想要拽走不肯配合的赵子龙,都是费劲的,于是张飞加了一句:“大哥二哥和军师都在,有要紧事,快跟我来!”


    赵子龙:军师?卧龙先生吗?


    等等,假如主公没事,还如愿以偿请来了军师,那到底能有什么更重要的事儿?


    张飞只铿锵有力道:“听故事!”


    赵云:……


    *


    是的,故事。


    一路回到新野后,他们已经冷静了下来。


    决定,将那条时间线上的未来,当作史书上的‘故事’。


    可以引以为戒,可以参考,但自不能当作影响将来行事的最要紧指标。


    姜离星星眼:果然是丞相!(</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