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1第五十一章 枇杷煎。

作者:年糕粉丝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如春姐儿般信誓旦旦的还有同去的另一名学徒, 等到次日剩余三名学徒也是同样的反应。


    夸张的反应直把家人弄迷糊了,险些以为晴姐儿给自家孩子灌了迷魂药。


    学徒们的话语传开以后,也让村民们面面相觑。


    在简家做帮工的仆妇们都觉得春姐儿几个说得太过夸张, 暗暗怀疑几个学徒是不是想要讨好晴姐儿, 从晴姐儿手里多摸出些许方子来。


    午休,用午食, 讲课, 回家。


    简家人对整个流程越发信手拈来的同时,学徒们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


    这般轮番练习半月后,简雨晴宣布春姐儿可以出师了。


    出师意味着可以单独摆摊。


    春姐儿按着简雨晴的叮嘱,在城里仔仔细细转了一圈,决定租下扬州官署前面集市的位置。


    虽然这里摊位租金稍高些, 但每日都有固定来官署上下班的官吏、小厮和脚夫。其中不少人都因为距离以及排队问题,都只吃过一两次简家饼子。


    准备活计,准备食材。


    次日春姐儿也正式开始摆摊了。


    春姐儿后头,几名学徒也陆续出师。他们的摊位分布在扬州城各个位置里,相互距离完全不影响彼此的生意。


    有简家的招牌和酱料,生意起伏一段时间后很快稳定下来。


    即便面糊和酱料都从简家走, 春姐儿几人赚到的银钱也足以让村里人惊掉下巴。


    几户人家扬眉吐气,得意非常。


    春姐儿家里更是给李婆子送了一筐枇杷以表谢意。


    枇杷乃是扬州附近常见的果子, 河头村里也常有人会在摊贩手里买些, 酸酸甜甜, 清口得很。


    要是如此也不算什么稀罕物。


    只是春姐儿家送的枇杷却有个更好听的名字:金丸芦橘。


    其个头比鸡蛋略小些,足有掌心大小, 色泽鲜亮,香味扑鼻,一看就不是摊贩卖的山野货, 而是城里买来的上等品。


    那滋味,更是酸甜可口诱人得很。


    李婆子得意之余还不忘询问春姐儿,得知他们还送了简家、黄娘子家和卢婆子家后才高高兴兴地收下。


    李婆子看着金丸芦橘很是欢喜,尝了口后更是得意。


    她眼珠子一转,生出个坏主意。


    李婆子提起一篮金丸芦橘往外走,拉着一帮婆子到那三户临时跑路的学徒门口聊天,满嘴都是我侄女有出息,赚了钱也没忘记我这个老太婆,最后再拿出金丸芦橘显摆下。


    那心眼坏的,人尽皆知。


    不少村民憋着笑不说,卢婆子还要凑进来一起聊。


    那叫一个贱,那叫一个戳心眼。


    听着外头的说笑声,坐在里面的婆子直抹泪:“我都说了,我就说了……瞧瞧现在!我都没脸去请卢婆子帮忙说说话,找个帮工做做。”


    屋里其余人,都不敢吱声。


    半响有人才悄声道:“事情都发生了,谁能想得到?现在还想想看要咋办才好……”


    要怎么办才好呢?


    屋子里安静的只留下呼吸声,坐着几人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谁能想得到,事情变化得如此快。


    前半个月他们还在嘲笑春姐儿几个是为简家白做工,而如今被嘲笑的成了他们几人。


    事实上,薛二郎的摊子生意不差。


    位处人流量最大的城门口,四五天时间便基本转亏为盈。


    问题在于几人是合伙置办,所有的收入都需要扣除成本后再进行平摊。


    已经上交的市金、每日的面糊钱、制作酱料的香料钱、还有制作里脊撒子之类的食材钱……


    最后薛二郎还要按入股的钱算账,这么一算几名靠手艺入股的学徒到手只剩下几十文钱。


    要知道在简家食摊帮工的春姐儿几个,一天都能拿到一百文的兼工工资!


    而他们是做了好几日啊!


    哪有我们出力的比你们出钱的拿得少?眼看拿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钱,负责做饼子的几人也心里恼火,做生意自然没最初那边巴结。


    摊子没攒下老客户不说,还因态度恶劣赶跑了不少食客,生意瞬间差了一大截。


    等那些学徒开的简家摊子出现以后,他们‘冒牌货’的身份也被人揭发。


    本就勉强支撑的生意更是彻底跌至谷底,从清晨摆到落日都没能卖出几个。


    与薛二郎合伙做生意的村民悔青了肠子,特别是最后那三名学徒更是悔不当初,晚上想起来都得坐起身,直接给自己来两个大耳刮子。


    如今还等来了李婆子的刺激。


    他们听着春姐儿等人这几日的收入,心里越发悔恨。


    要是他们没离开,赚那么多的人里面应当还有他们啊!


    连着好几日,三名学徒都不敢出家门,唯恐走出房门就会被守在外面的李婆子等人拉住盘问一通。


    就是家里人也怨气渐浓,抱怨不断。没了简家帮工赚的银钱贴补,还得往外掏钱继续弄摊子……别说走上致富道路,倒是快把裤衩子给亏光了。


    没过几日,黄叔载着人来时就说起:“和薛二郎一起做生意的那帮人打起来了。”


    春姐儿几个吃瓜得起劲,和说连续剧似的每日把村里的事转告给简家人。


    薛二郎与其他人闹掰了。


    薛二郎想转让摊位结果没人接手。


    原本走的那三名学徒跑他们家里,还想让他们帮忙说话再回来做事,当然春姐儿表示他们果断拒绝了,坚决不会帮他们说话的。


    ……


    零零碎碎,倒是让简家人也吃了一回瓜。有了学徒们开的煎饼摊子,简雨晴一家也总算轻松了……那么一点点。


    早食摊上还有千层饼和葱油饼呢。


    简雨晴准备把前者也教给春姐儿几人,日后也由他们去做,而后者因着做法更复杂,肉馅还有很多要求,目前还是由简云起负责制作。


    再来还有粢饭团和茶叶蛋。


    因着扬州城里有不少做粢饭团的摊贩,加上酱菜制作相对麻烦,所以简雨晴直接取消了这个品类,而是把卤汤方子交给简娘子,由她每日熬制卤汤,制作茶叶蛋,并由黄叔等人配送到其他几家摊子上。


    简雨晴也终于稍稍清闲了些。


    如今的她经常不参与早食的工作,直到正午前才带着午食到摊位上。她负责转交自取的单子,而简云起则负责上门的订单,乘着驴车挨家挨户的送货。


    下午收摊,再一并回家。


    简雨晴和简云起轮番给简岚上课,有时候也聚在一起捣鼓捣鼓吃食。


    这日,也是如此。


    简雨晴拿起一枚提前拿盐糖腌制过的枇杷,左右看了看,而后转身看向正为背书事而掐做一团的简云起和简岚。


    简岚想跑,却插翅难逃。


    她被冷酷无情的简云起拎回椅子上,不得不苦着脸继续读书。


    简雨晴收回目光,忍不住笑了笑。


    她用清水洗去枇杷表面的盐糖,再用小刀剥去枇杷的外衣,露出金橙色的内里。


    剖开,去核,切片。


    简雨晴的动作行云流水,只在盘里留下片片枇杷肉。


    再来热锅,往里放入蜂蜜。


    简雨晴把枇杷肉倒入蜂蜜中,,用小火熬煮粘稠收汁。


    甜蜜的香气氤氲而起。


    还在读书的简岚再次放空脑袋,忍不住转身看向简雨晴:“阿姐,您在做什么……好痛!”


    简云起:“读书时不准分心。”


    简岚瘪着嘴,用最快的速度念完面前这一页,而后才合上书本瞪着简云起:“现在总行了吧!”


    “嗯,那开始背吧?”


    “…………阿兄是大笨蛋啦!”


    为了读书的事,每日都要吵上两句。见怪不怪的简雨晴使着木筷,慢悠悠地把枇杷肉均匀翻面,力求每一处都裹满蜂蜜。


    待到汁水收干,简雨晴熄了火。


    她手持木筷夹起颜色偏深如琥珀的枇杷肉,一片一片搁在竹编簸箕上。


    还得再晒上两三日,才能用上。


    简雨晴把簸箕搁在院子里,由着阳光晒着枇杷。


    简岚终于摆脱烦人的简云起,三步并两步蹦到简雨晴身边:“阿姐,这个可以吃吗?”


    “再等两三日,才能吃哦。”


    “哎……还要再等两三日啊?”简岚盯着浑身写满‘快来吃我’‘我超甜超美味’‘吃了我你就能上天’的枇杷肉们,咽了下口水。


    唔,让我来尝尝?尝尝?


    简岚贼眉鼠眼,欲盖拟彰,伸出小手朝着枇杷肉而去。


    就在她的手即将落在超甜超美味的枇杷肉上时,简雨晴抓住了她的手。


    “小岚——”


    “唔切!不吃就不吃。”


    简岚嘀嘀咕咕个没完,站在簸箕边磨磨蹭蹭,一双眼睛盯着枇杷肉久久都不愿意挪开。


    就是阿姐在旁边,她也不敢动。


    正巧此刻外面传来阵阵敲门声,简雨晴刚转身往门口去,简岚就夹起一块枇杷肉往嘴里塞。


    唔——!好烫好烫好烫!


    简岚顾不得那甜甜的味,只急得捂着嘴,要吐不吐,烫得眼眶都泛起一抹红色。


    简雨晴一开门,便看到崔哥儿。


    崔哥儿提着篮子,厚着脸皮往门里挤。他连连作揖,殷切喊道:“简小娘子……晴姐儿,晴姐儿!”


    “……方长史,又要毛豆腐?”


    “是。”崔哥儿红了脸,忍不住搓搓手。


    简雨晴嘴角直抽抽,一双眼睛睁得溜圆。上回她还说阿娘想得太过简单,方长史八成是尝个鲜,还不一定喜不喜欢。


    哈,哈,哈。


    喜不喜欢呢:)


    方长史可太喜欢毛豆腐了!


    普见到臭香交织,味道怪异的毛豆腐时,方长史是抗拒的。他瞪着毛豆腐半响,想着自己夸下的海口那是硬着头皮夹了块。


    然后……他惊为天人!


    外皮焦脆,牙齿撕开的瞬间里面绵软的内里便会一涌而出,裹挟着芬芳的汁水一块冲入唇齿间。


    香臭香臭的味道涌上鼻腔,再一路冲上天灵盖——霸道震撼的味道让方长史大开眼界,更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起初是隔三差五,最近更是日日使着崔哥儿到简家买上一份尝尝鲜。


    今日,也是如此。


    简雨晴的心情很复杂,还是点了点头。


    崔哥儿欢欢喜喜,又把篮子送到简雨晴跟前:“这是主家令我送来的,是些从长安送来的果子吃食。”


    简雨晴笑着接下来。


    她转身回了灶房,炸了份毛豆腐交给崔哥儿。简雨晴想了想,还是没忍住叮嘱道:“崔哥儿还是劝着长史些吧,小心上火!”


    豆腐本身是不容易上火的食材,可架不住是油里煎炸的。再加上现在煎炸食品又不多,长史此前还是个爱清雅吃食的。


    简雨晴想了想,越发担忧。


    崔哥儿听到简雨晴的话,也是连连应是:“我知晓了,谢晴姐儿提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