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章:春风得意马蹄疾

作者:山花泡枸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丰儿见状不忍“奶奶,大姐儿很喜欢这石头呢。


    怕是喜欢听那个声音.......”


    王熙凤见女儿发狂似的抓她衣衫。


    小肚子伏在她腿上,眼泪掉个不停。


    犹豫再三,口气软下来“罢了,给你、给你......”


    ~~~~~


    烟袋斜街,戴权府邸,高朋满座。


    文会的发起人就是戴公公。


    对外声称;“得柳采薇雅物,与诸君一观。


    雅会东山,曲水流觞!


    岂非美谈耶”?


    “邀请”的客人也不拘泥于当官不当官。


    但凡是目前居住在京城的著名文人。


    戴权都下了帖子“邀请”。


    有几个人敢不来?


    太监,尤其是司礼监的太监。


    不能认为他们全是龌龊,能够批红的太监。


    文化素养是有的。


    这部分中官有专职的人教导学习。


    实话实说,魏忠贤再怎么祸害天下。


    也比那帮霸占土地不交税的东林党好得多。


    与会者有贾琮、戴凤祥、数十个在京衙门小官。


    赵北斗得意门生龚鼎慈、翰林院庶吉士魏无知。


    绣衣卫提督衙门麾下大汉将军牛继宗。


    柳芳、陈瑞文、马尚、侯孝康、石光珠。


    这六人分别是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


    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的孙子。


    绣衣卫大汉将军由勋臣子弟充任。


    并不要求一定会武。


    那就是摆摆样子的仪仗队而已。


    真让这些富家公子上战场,就是炮灰。


    魏无知癸酉乡试解元,甲戌会试、殿试连中。


    一路高歌猛进,但却进不了第一甲。


    位列三甲同进士。


    本来。


    三甲出身的人进不了翰林院,很明显他是托了关系的。


    龚鼎慈是举人。


    此外尚有今年参加丙子乡试的秀才文人。


    张冇才在涿州小有名气。


    张家也有在京做官的亲戚,在邀请之列。


    周六合则不在。


    时值戌时,晚风拂柳。


    后院花厅的著名文人、公子俊秀济济一堂。


    贾琮坐在其中与其他六个国公府的公子敬酒。


    这些公子都吊儿郎当、桀骜不驯。


    首座的主人戴权意气风发,看看。


    这些都是仰慕咱家文风的啊!


    那些受邀请而不来送礼的,咱家心里也惦记着!


    来日有你们好看!


    众人阿谀奉承一阵,提议对对子。


    戴权心里泛过冷笑,优雅地指花厅外的树木道。


    “路旁一古树,上分四丫杈!”


    “噗!”


    镇国公孙子牛继宗一口浙江金华酒扑出来。


    有好多人想笑,却强忍着,看见牛继宗的作态。


    纷纷脸色一变坏了,坏了......


    果不其然。


    戴权面白无须的脸上,即刻阴沉了下来。


    “牛伯爵,咱家的上联很好笑么?”


    牛继宗心里大惊,虽然他爷爷是国公。


    他也是伯爵,但是就连王爷、亲王见了戴权。


    都不敢失大体。


    慌忙道“不不不!公公这上联出得好!出得妙!


    平铺直叙,不屑于华丽辞藻,短短十字。


    竟然能把古树、丫杈说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在下实在佩服的五体投地、望尘莫及。


    望其项背、望洋兴叹......”


    牛继宗犹然觉得不足以宽恕自己的失礼。


    求助似的目光看向贾琮。


    贾琮起身作揖,道“公公,在下接对。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妙!”


    戴凤祥眼睛一亮,也出声解围道“叔叔,贾景之不愧是大楚第一神童。


    这是赞扬叔叔的府邸恢宏大气。


    有白玉黄金之雅致。”


    “嗯。”


    戴权闻言脸色稍稍好看了些,然后饶有兴味地看向贾琮。


    显然,已不计较牛继宗之事了。


    众人暗暗松一口气,太监的性子。


    真是多变啊!


    牛继宗感激地对贾琮敬酒。


    戴权绞尽脑汁又得一联“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贾琮不假思索“白羽浮清水,红掌踏绿波。”


    戴权手指一个五品小官“五品如夫人。”


    那个五品小官据说家里七世同堂。


    孝道可嘉,受朝廷表彰。


    正妻不久前封了五品诰命。


    此刻这小官与有荣焉的样子,笑容如菊花绽放。


    能得戴公公青睐,那可是莫大的福气呀。


    贾琮看了眼魏无知,从容应对“三甲同进士!”


    魏无知脸色大变!


    贾琮这是什么意思?


    拿三甲同进士对五品如夫人?


    贬低我是吗?


    科场论资排行的陋习十分严重,同进士。


    虽然也是“等同于进士”。


    但那个“同”字儿却很别扭,表明三甲的人有点低劣......


    这绝非儿戏。


    好多三甲同进士出身的人对“同进士”三个字十分敏感。


    不能提。


    这无异于指着他的脸骂街。


    魏无知怒了,就要拍案而起。


    然而。


    戴权眉开眼笑,拍案叫好“对得好!对得好!”


    张冇才脸都憋得涨红了,戴权这一声出口。


    魏无知也把要指责贾琮的话,硬生生地憋回肚子里。


    差点憋出内伤。


    殊不知。


    戴权比任何人都明白进士出身的文官。


    骨子里看不起他们太监,这句“同进士”对“如夫人”。


    确实太和他胃口了啊!


    狗屁的进士出身。


    你们在咱家面前,还不是像小媳妇一样!


    贾琮微微一笑,不骄不傲道“戴公公穷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在下惭愧、惭愧!”


    “对,吾等惭愧、惭愧!”


    听着贾琮十分恰到好处的恭维,所有人都有眼色地站起来。


    手执酒杯,摇敬戴权。


    戴权的笑容愈发灿烂“诸君承让、承让!”


    “来呀,上柳采薇字画。


    上咱家冰窖珍藏多年的江西麻姑酒。


    绍兴女儿红,赏贾琮!”


    贾琮再次拜谢,领了赏赐。


    不多时。


    一个小太监捧出柳采薇字画。


    文人官员们开始品评起来,交口称赞。


    这回倒不是违心。


    柳采薇书画水平相当高,是一幅崖山异兰。


    古代名妓多有才华,马湘兰的书画。


    至今都呈放在博物馆之中。


    这副兰花图配了一首《硕鼠》。


    虽然技艺高超......


    但是。


    书画打开不久,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尿骚味.......


    贾琮恍然,以柳采薇的脾性。


    他倒是知道一点,这女人有些清高孤傲。


    怎么会甘心奉承太监?


    定然是......书画的墨水里面放了尿了!


    为什么戴权不发觉?


    因为......太监本来就有股却之不掉的尿味!


    众人品评一阵后,忍住呕意。


    个个都倒胃口起来......


    谁敢说?


    谁要是说有尿味,就是辱骂戴权。


    戴权还不勃然大怒?


    来个不死不休?


    贾琮看着他们各自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


    那个柳采薇,太聪明了,恶心了戴权。


    戴权还不自知,沾沾自喜地得意洋洋。


    但是,也恶心了在座的一场文人......


    不少人纷纷借口逃避,实在受不了一屋子的尿味了!


    参加文会的人借故散了大半。


    这些人来时都送了礼物,或是直接送银子。


    或是在笔、墨、纸、砚上镶嵌金银。


    各人心性不一,送礼物的方式便不同。


    贿赂,也是一门学问!


    把金银珠宝镶嵌在文物上。


    就是一种雅致的互通有无、变相地行贿。


    因为这。


    戴权对他们的离开不假以辞色。


    兀自欢喜自豪地品评那些文人赞美他的诗词书画。


    想吩咐门下小太监装裱起来,又改变主意。


    “这些书画都加了私人印章。


    那可就是我终生的把柄了.......


    嘿嘿,放到内库锁起来。


    往后我要不得志了。


    看你们谁敢弹劾我?”


    贾琮看得暗暗心惊“这太监不蠢啊!


    如果分出派系。


    我将来会不会被打上阉党的旗号?


    罢了......成大事,不拘小节。”


    有守门太监从前院匆匆赶来,至花厅门外传话。


    “老祖宗,顺天府差役来访。


    老祖宗的侄儿中了乡试亚元,春秋经魁。


    龙虎榜已经贴出来了。


    还请去参加鹿鸣宴,会见坐师。”


    “好好,凤祥果然争气......”


    戴权忽而皱眉“亚元?解元是谁?”


    “禀老祖宗,解元是荣国公爷之孙。


    贾琮贾景之。”


    “噢......”


    戴权公鸭子般的嗓音怪笑一声“正是咱家的座上客,直隶乡试。


    前两名都被顺天府包了!


    贾琮、凤祥,你们去吧。”


    贾琮作揖告退。


    戴凤祥在厅中一直沉稳有度,和煦道。


    “师弟先去吧,我换了服饰再来。”


    一场同年、公子哥儿不免恭贺贾琮一番。


    出了府邸,走完烟袋斜街。


    张冇才放声大笑“哈哈......笑死我了,笑死我了......”


    捶胸顿足,笑声冲天。


    笑完又怕暗桩、绣衣卫们听到。


    张冇才鬼鬼祟祟地又憋住,只能回到家里笑了。


    “贾世兄,我才成亲未几年。


    夫人已经有喜,到时一定赏脸做客。”


    牛继宗双手背后,大跨步而行。


    “一定,镇国公爷老当益壮。


    你们六家比我们宁荣二府安稳多了。”


    贾琮慨叹。


    “哪里,还不都是一样?


    倒是世兄你成大器。


    我们就领俸禄,混吃等死了。


    不耽误你的良辰美景,告辞了。”


    戴权府邸。


    他优雅躺在睡椅上“亚元就亚元吧,横竖你中了就成。


    三元、四元、五元、六元,风头太大。


    过刚易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行于人前,众必议之。


    你看古往今来哪个状元能出将入相?


    成就斐然?


    保在中等偏上,就有希望......


    主上还很忌讳咱们太监,会试殿试。


    就让他们去争吧,你保个二甲就好。”


    “入阁也不是非要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以为廷推、会选能绵延不绝?


    把持在六部、九卿手里?


    不然,简在帝心,只要有进士之身。


    主上说谁入阁,就是谁入阁。


    咱家也不容易哪,无儿无女。


    除了靠家人亲信,还有谁呢?


    没准,都没个送终养老的。”


    于此戴权却不能理解榜单排名在读书人心里的位置了。


    戴凤祥是很在乎的。


    由于戴权对桑梓肃宁颇多照顾,他才得以进入国子监。


    之前运道不好,县府院连年不中。


    今年厉兵秣马出来,戴凤祥势在必得。


    可科场又未必人人遂心,对贾琮便生出芥蒂。


    “叔叔说什么话,侄儿一定肝脑涂地,万死莫辞。”


    戴凤祥跪下表态。


    他没听到让他起来,门外又传小钉子求见。


    戴权说声“你去吧”,起身去见人了。


    .......


    .......


    几个木作拆了荣国府东路黑油大门西边的一堵墙。


    引得西府不少下人围观。


    贾赦大是不满意“拆西墙补西墙,举人牌坊美则美矣。


    可是两道门不对称,东边的墙显得别扭。”


    顺天府领头衙役恭笑道“大老爷不必担心,西墙拆了。


    来日东墙也能拆,大门两边。


    一座举人牌坊,一座进士牌坊。


    没什么比这更荣耀的了。”


    牌坊不是建城楼,木作、工匠们。


    一天时间便营造成功,左邻右舍、宁荣街的居民们。


    路过的。


    不时驻足观看,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都说荣国府又发达了,出了一位举人老爷。


    西府荣庆堂,众姐妹请安。


    贾母留饭,王熙凤、李纨不在这里吃。


    时人重小姑。


    这两位嫂子只在旁边布让伺候,食不言寝不语。


    众丫鬟端饭菜、汤点、钵盂、茶水。


    规规矩矩,吃完了,气氛才热闹。


    三春坐在一起。


    贾迎春环顾两个妹妹“我听司棋说,外边传进话来。


    有人来议琮弟的婚事了。


    司棋的叔叔就在门外当差。”


    后来大观园的玫瑰露事件。


    就是司棋派系和柳嫂子的内斗。


    司棋的叔叔、婶娘都在西府。


    外婆是王善保家的。


    表哥潘又安也在西府。


    司棋对表哥感情坚贞,一往无悔。


    但嚣张跋扈也不假。


    贾惜春好奇道“唔?是谁?”


    “据说是二老爷的一个门生的妹子,姓傅。”


    贾迎春随时随地都带着一股软弱的温柔。


    从来不见怒气。


    听说是自己父亲的门生。


    贾探春思忖未几,忽然笑道“我知道是谁了,老爷的那位门生相公。


    叫做傅试。


    托老爷的关系,捐了一个通判老爷。


    六品的官儿......他那妹子,闺名傅秋淓。


    有人传过,年龄不小了,二十几了都......”


    “呀,那不是黄花一朵了么?”


    贾惜春取笑道“为什么早早不嫁?”


    贾探春冷笑“高不成低不就,小门小户。


    傅试不答应,大户人家,人家又看不上他们!


    而琮三哥是庶出的......眼看如今有了前途。


    他们就想将就将就,博一把了!”


    贾迎春蹙眉“也不知我将来的弟妹是谁。


    来议亲的眼光高。


    更不知他自己又是什么想法了。”


    林黛玉、薛宝钗听着她们三姐妹的交谈。


    贾母半眯眼,鸳鸯拿美人捶伺候她。


    黛玉磕瓜子,一言不发。


    薛宝钗只是在和李纨谈论管家的琐事。


    贾宝玉听见了,撇嘴,装作听不见。


    薛宝钗回蘅芜苑,才听说香菱已经送出去了。


    薛姨妈不知真伤心还是假伤心,反正挺为香菱可怜的样子。


    蘅芜苑装饰淡雅,窗帘、帐幔一色素淡陈旧。


    薛宝钗半是撒娇半是劝说“妈,香菱不过一个未开脸的丫头罢了。


    随她去,哥哥可不愿失信于人。


    否则,没由得叫人笑话咱们家!


    妈若是要一个妥当的丫头,出点钱。


    找人牙子,有的是。”


    “宝钗,我有喜儿、贵儿就足够了。


    人多了反而乱哄哄的,只是香菱这种品性的。


    十个丫头也挑不出一个来。”


    薛姨妈抱着女儿“我听说琮哥儿中了举人。


    有人忙不迭地找官媒婆来说合了?”


    “嗯。”


    薛姨妈看着女儿,欲言又止道。


    “宝钗,你也过了及笄了.......”


    “妈......”


    薛宝钗撒娇,羞道“这种事怎么能问我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凭您做主。”


    薛姨妈欣慰揉了揉她的手,叹道“你就是听话乖巧,既会识大体、端庄大方。


    又会哄我开心,叫你出嫁,妈也舍不得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9。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丰儿见状不忍“奶奶,大姐儿很喜欢这石头呢。


    怕是喜欢听那个声音.......”


    王熙凤见女儿发狂似的抓她衣衫。


    小肚子伏在她腿上,眼泪掉个不停。


    犹豫再三,口气软下来“罢了,给你、给你......”


    ~~~~~


    烟袋斜街,戴权府邸,高朋满座。


    文会的发起人就是戴公公。


    对外声称;“得柳采薇雅物,与诸君一观。


    雅会东山,曲水流觞!


    岂非美谈耶”?


    “邀请”的客人也不拘泥于当官不当官。


    但凡是目前居住在京城的著名文人。


    戴权都下了帖子“邀请”。


    有几个人敢不来?


    太监,尤其是司礼监的太监。


    不能认为他们全是龌龊,能够批红的太监。


    文化素养是有的。


    这部分中官有专职的人教导学习。


    实话实说,魏忠贤再怎么祸害天下。


    也比那帮霸占土地不交税的东林党好得多。


    与会者有贾琮、戴凤祥、数十个在京衙门小官。


    赵北斗得意门生龚鼎慈、翰林院庶吉士魏无知。


    绣衣卫提督衙门麾下大汉将军牛继宗。


    柳芳、陈瑞文、马尚、侯孝康、石光珠。


    这六人分别是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


    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的孙子。


    绣衣卫大汉将军由勋臣子弟充任。


    并不要求一定会武。


    那就是摆摆样子的仪仗队而已。


    真让这些富家公子上战场,就是炮灰。


    魏无知癸酉乡试解元,甲戌会试、殿试连中。


    一路高歌猛进,但却进不了第一甲。


    位列三甲同进士。


    本来。


    三甲出身的人进不了翰林院,很明显他是托了关系的。


    龚鼎慈是举人。


    此外尚有今年参加丙子乡试的秀才文人。


    张冇才在涿州小有名气。


    张家也有在京做官的亲戚,在邀请之列。


    周六合则不在。


    时值戌时,晚风拂柳。


    后院花厅的著名文人、公子俊秀济济一堂。


    贾琮坐在其中与其他六个国公府的公子敬酒。


    这些公子都吊儿郎当、桀骜不驯。


    首座的主人戴权意气风发,看看。


    这些都是仰慕咱家文风的啊!


    那些受邀请而不来送礼的,咱家心里也惦记着!


    来日有你们好看!


    众人阿谀奉承一阵,提议对对子。


    戴权心里泛过冷笑,优雅地指花厅外的树木道。


    “路旁一古树,上分四丫杈!”


    “噗!”


    镇国公孙子牛继宗一口浙江金华酒扑出来。


    有好多人想笑,却强忍着,看见牛继宗的作态。


    纷纷脸色一变坏了,坏了......


    果不其然。


    戴权面白无须的脸上,即刻阴沉了下来。


    “牛伯爵,咱家的上联很好笑么?”


    牛继宗心里大惊,虽然他爷爷是国公。


    他也是伯爵,但是就连王爷、亲王见了戴权。


    都不敢失大体。


    慌忙道“不不不!公公这上联出得好!出得妙!


    平铺直叙,不屑于华丽辞藻,短短十字。


    竟然能把古树、丫杈说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在下实在佩服的五体投地、望尘莫及。


    望其项背、望洋兴叹......”


    牛继宗犹然觉得不足以宽恕自己的失礼。


    求助似的目光看向贾琮。


    贾琮起身作揖,道“公公,在下接对。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妙!”


    戴凤祥眼睛一亮,也出声解围道“叔叔,贾景之不愧是大楚第一神童。


    这是赞扬叔叔的府邸恢宏大气。


    有白玉黄金之雅致。”


    “嗯。”


    戴权闻言脸色稍稍好看了些,然后饶有兴味地看向贾琮。


    显然,已不计较牛继宗之事了。


    众人暗暗松一口气,太监的性子。


    真是多变啊!


    牛继宗感激地对贾琮敬酒。


    戴权绞尽脑汁又得一联“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贾琮不假思索“白羽浮清水,红掌踏绿波。”


    戴权手指一个五品小官“五品如夫人。”


    那个五品小官据说家里七世同堂。


    孝道可嘉,受朝廷表彰。


    正妻不久前封了五品诰命。


    此刻这小官与有荣焉的样子,笑容如菊花绽放。


    能得戴公公青睐,那可是莫大的福气呀。


    贾琮看了眼魏无知,从容应对“三甲同进士!”


    魏无知脸色大变!


    贾琮这是什么意思?


    拿三甲同进士对五品如夫人?


    贬低我是吗?


    科场论资排行的陋习十分严重,同进士。


    虽然也是“等同于进士”。


    但那个“同”字儿却很别扭,表明三甲的人有点低劣......


    这绝非儿戏。


    好多三甲同进士出身的人对“同进士”三个字十分敏感。


    不能提。


    这无异于指着他的脸骂街。


    魏无知怒了,就要拍案而起。


    然而。


    戴权眉开眼笑,拍案叫好“对得好!对得好!”


    张冇才脸都憋得涨红了,戴权这一声出口。


    魏无知也把要指责贾琮的话,硬生生地憋回肚子里。


    差点憋出内伤。


    殊不知。


    戴权比任何人都明白进士出身的文官。


    骨子里看不起他们太监,这句“同进士”对“如夫人”。


    确实太和他胃口了啊!


    狗屁的进士出身。


    你们在咱家面前,还不是像小媳妇一样!


    贾琮微微一笑,不骄不傲道“戴公公穷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在下惭愧、惭愧!”


    “对,吾等惭愧、惭愧!”


    听着贾琮十分恰到好处的恭维,所有人都有眼色地站起来。


    手执酒杯,摇敬戴权。


    戴权的笑容愈发灿烂“诸君承让、承让!”


    “来呀,上柳采薇字画。


    上咱家冰窖珍藏多年的江西麻姑酒。


    绍兴女儿红,赏贾琮!”


    贾琮再次拜谢,领了赏赐。


    不多时。


    一个小太监捧出柳采薇字画。


    文人官员们开始品评起来,交口称赞。


    这回倒不是违心。


    柳采薇书画水平相当高,是一幅崖山异兰。


    古代名妓多有才华,马湘兰的书画。


    至今都呈放在博物馆之中。


    这副兰花图配了一首《硕鼠》。


    虽然技艺高超......


    但是。


    书画打开不久,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尿骚味.......


    贾琮恍然,以柳采薇的脾性。


    他倒是知道一点,这女人有些清高孤傲。


    怎么会甘心奉承太监?


    定然是......书画的墨水里面放了尿了!


    为什么戴权不发觉?


    因为......太监本来就有股却之不掉的尿味!


    众人品评一阵后,忍住呕意。


    个个都倒胃口起来......


    谁敢说?


    谁要是说有尿味,就是辱骂戴权。


    戴权还不勃然大怒?


    来个不死不休?


    贾琮看着他们各自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


    那个柳采薇,太聪明了,恶心了戴权。


    戴权还不自知,沾沾自喜地得意洋洋。


    但是,也恶心了在座的一场文人......


    不少人纷纷借口逃避,实在受不了一屋子的尿味了!


    参加文会的人借故散了大半。


    这些人来时都送了礼物,或是直接送银子。


    或是在笔、墨、纸、砚上镶嵌金银。


    各人心性不一,送礼物的方式便不同。


    贿赂,也是一门学问!


    把金银珠宝镶嵌在文物上。


    就是一种雅致的互通有无、变相地行贿。


    因为这。


    戴权对他们的离开不假以辞色。


    兀自欢喜自豪地品评那些文人赞美他的诗词书画。


    想吩咐门下小太监装裱起来,又改变主意。


    “这些书画都加了私人印章。


    那可就是我终生的把柄了.......


    嘿嘿,放到内库锁起来。


    往后我要不得志了。


    看你们谁敢弹劾我?”


    贾琮看得暗暗心惊“这太监不蠢啊!


    如果分出派系。


    我将来会不会被打上阉党的旗号?


    罢了......成大事,不拘小节。”


    有守门太监从前院匆匆赶来,至花厅门外传话。


    “老祖宗,顺天府差役来访。


    老祖宗的侄儿中了乡试亚元,春秋经魁。


    龙虎榜已经贴出来了。


    还请去参加鹿鸣宴,会见坐师。”


    “好好,凤祥果然争气......”


    戴权忽而皱眉“亚元?解元是谁?”


    “禀老祖宗,解元是荣国公爷之孙。


    贾琮贾景之。”


    “噢......”


    戴权公鸭子般的嗓音怪笑一声“正是咱家的座上客,直隶乡试。


    前两名都被顺天府包了!


    贾琮、凤祥,你们去吧。”


    贾琮作揖告退。


    戴凤祥在厅中一直沉稳有度,和煦道。


    “师弟先去吧,我换了服饰再来。”


    一场同年、公子哥儿不免恭贺贾琮一番。


    出了府邸,走完烟袋斜街。


    张冇才放声大笑“哈哈......笑死我了,笑死我了......”


    捶胸顿足,笑声冲天。


    笑完又怕暗桩、绣衣卫们听到。


    张冇才鬼鬼祟祟地又憋住,只能回到家里笑了。


    “贾世兄,我才成亲未几年。


    夫人已经有喜,到时一定赏脸做客。”


    牛继宗双手背后,大跨步而行。


    “一定,镇国公爷老当益壮。


    你们六家比我们宁荣二府安稳多了。”


    贾琮慨叹。


    “哪里,还不都是一样?


    倒是世兄你成大器。


    我们就领俸禄,混吃等死了。


    不耽误你的良辰美景,告辞了。”


    戴权府邸。


    他优雅躺在睡椅上“亚元就亚元吧,横竖你中了就成。


    三元、四元、五元、六元,风头太大。


    过刚易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行于人前,众必议之。


    你看古往今来哪个状元能出将入相?


    成就斐然?


    保在中等偏上,就有希望......


    主上还很忌讳咱们太监,会试殿试。


    就让他们去争吧,你保个二甲就好。”


    “入阁也不是非要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以为廷推、会选能绵延不绝?


    把持在六部、九卿手里?


    不然,简在帝心,只要有进士之身。


    主上说谁入阁,就是谁入阁。


    咱家也不容易哪,无儿无女。


    除了靠家人亲信,还有谁呢?


    没准,都没个送终养老的。”


    于此戴权却不能理解榜单排名在读书人心里的位置了。


    戴凤祥是很在乎的。


    由于戴权对桑梓肃宁颇多照顾,他才得以进入国子监。


    之前运道不好,县府院连年不中。


    今年厉兵秣马出来,戴凤祥势在必得。


    可科场又未必人人遂心,对贾琮便生出芥蒂。


    “叔叔说什么话,侄儿一定肝脑涂地,万死莫辞。”


    戴凤祥跪下表态。


    他没听到让他起来,门外又传小钉子求见。


    戴权说声“你去吧”,起身去见人了。


    .......


    .......


    几个木作拆了荣国府东路黑油大门西边的一堵墙。


    引得西府不少下人围观。


    贾赦大是不满意“拆西墙补西墙,举人牌坊美则美矣。


    可是两道门不对称,东边的墙显得别扭。”


    顺天府领头衙役恭笑道“大老爷不必担心,西墙拆了。


    来日东墙也能拆,大门两边。


    一座举人牌坊,一座进士牌坊。


    没什么比这更荣耀的了。”


    牌坊不是建城楼,木作、工匠们。


    一天时间便营造成功,左邻右舍、宁荣街的居民们。


    路过的。


    不时驻足观看,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都说荣国府又发达了,出了一位举人老爷。


    西府荣庆堂,众姐妹请安。


    贾母留饭,王熙凤、李纨不在这里吃。


    时人重小姑。


    这两位嫂子只在旁边布让伺候,食不言寝不语。


    众丫鬟端饭菜、汤点、钵盂、茶水。


    规规矩矩,吃完了,气氛才热闹。


    三春坐在一起。


    贾迎春环顾两个妹妹“我听司棋说,外边传进话来。


    有人来议琮弟的婚事了。


    司棋的叔叔就在门外当差。”


    后来大观园的玫瑰露事件。


    就是司棋派系和柳嫂子的内斗。


    司棋的叔叔、婶娘都在西府。


    外婆是王善保家的。


    表哥潘又安也在西府。


    司棋对表哥感情坚贞,一往无悔。


    但嚣张跋扈也不假。


    贾惜春好奇道“唔?是谁?”


    “据说是二老爷的一个门生的妹子,姓傅。”


    贾迎春随时随地都带着一股软弱的温柔。


    从来不见怒气。


    听说是自己父亲的门生。


    贾探春思忖未几,忽然笑道“我知道是谁了,老爷的那位门生相公。


    叫做傅试。


    托老爷的关系,捐了一个通判老爷。


    六品的官儿......他那妹子,闺名傅秋淓。


    有人传过,年龄不小了,二十几了都......”


    “呀,那不是黄花一朵了么?”


    贾惜春取笑道“为什么早早不嫁?”


    贾探春冷笑“高不成低不就,小门小户。


    傅试不答应,大户人家,人家又看不上他们!


    而琮三哥是庶出的......眼看如今有了前途。


    他们就想将就将就,博一把了!”


    贾迎春蹙眉“也不知我将来的弟妹是谁。


    来议亲的眼光高。


    更不知他自己又是什么想法了。”


    林黛玉、薛宝钗听着她们三姐妹的交谈。


    贾母半眯眼,鸳鸯拿美人捶伺候她。


    黛玉磕瓜子,一言不发。


    薛宝钗只是在和李纨谈论管家的琐事。


    贾宝玉听见了,撇嘴,装作听不见。


    薛宝钗回蘅芜苑,才听说香菱已经送出去了。


    薛姨妈不知真伤心还是假伤心,反正挺为香菱可怜的样子。


    蘅芜苑装饰淡雅,窗帘、帐幔一色素淡陈旧。


    薛宝钗半是撒娇半是劝说“妈,香菱不过一个未开脸的丫头罢了。


    随她去,哥哥可不愿失信于人。


    否则,没由得叫人笑话咱们家!


    妈若是要一个妥当的丫头,出点钱。


    找人牙子,有的是。”


    “宝钗,我有喜儿、贵儿就足够了。


    人多了反而乱哄哄的,只是香菱这种品性的。


    十个丫头也挑不出一个来。”


    薛姨妈抱着女儿“我听说琮哥儿中了举人。


    有人忙不迭地找官媒婆来说合了?”


    “嗯。”


    薛姨妈看着女儿,欲言又止道。


    “宝钗,你也过了及笄了.......”


    “妈......”


    薛宝钗撒娇,羞道“这种事怎么能问我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凭您做主。”


    薛姨妈欣慰揉了揉她的手,叹道“你就是听话乖巧,既会识大体、端庄大方。


    又会哄我开心,叫你出嫁,妈也舍不得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9。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