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九章:解元的归属

作者:山花泡枸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全本免费阅读


    坦白的说,在古代宗族。


    儿女。


    是父母的私有货物,一点都不夸张。


    徐阶为了迷惑严嵩,把孙女嫁给严家孙子。


    然后徐阶獠牙毕露,干掉严嵩。


    严家被抄家。


    他的那个亲孙女被徐阶儿子,也就是她的父亲,毒**!


    就是一枚**棋子,政客的冷血,令正常人不寒而栗。


    这和朱元璋为了讨好王保保。


    毒死邓愈(开国功臣)之女邓贵妃如出一辙。


    就是功大于过的张居正,阴谋斗倒高拱之后。


    联合冯保,准备整死高拱。


    无奈功亏一篑!


    而高拱,还对张居正有恩。


    贾琮能改变一些东西。


    但这些东西他改变不了,至少现在改变不了。


    他始终被圈在封建礼制里面。


    挣扎、突破、遵循游戏规则。


    不要说不能自己选正妻!


    就是一个通房丫头也必须征求父母同意。


    现在想想,封建社会,真是**操蛋。


    贾赦沉吟道:“那个晴雯,不是母亲点头拨过来的?


    琮哥儿房里有三个丫头,秋桐是我赏的。


    小红是你点头进来的......”


    三个丫头,居然代表了三个人的倾向.......


    他拍板道:“还是晴雯吧,至多就俩通房。


    他年纪不大。


    香菱,则要看他中不中举。”


    邢夫人牵强地笑了笑,内心颇为不甘。


    那个小红还是很听话、有眼色、会奉承的。


    可她从来不敢违抗贾赦,笑道:“是,那我明儿去给老太太回一声。


    王善保家的,去把晴雯叫来行礼。”


    贾琮全程一言不发,目光看向贾赦。


    贾赦也在审视他。


    这对血浓于水的父子,看不出来有多少亲情。


    如果贾琮没有取得功名,这一天是不可能的。


    贾琮佯装地眼神、语气充满关切:“父亲上了年纪,是有了孙女的人。


    应多注意身体!


    儿子和二哥都不是不懂事的年纪了。”


    贾琏唯唯得应和。


    贾赦一缕胡须,欣然道:“我时下还不缺什么,等你书坊开大了。


    做了官,还需叫你物色几个标致的丫头。


    几样精致的古玩珍品......”


    贾琮皮笑肉不笑地点头,心里却愈发想整死这副身体的父亲了。


    主动斟酒敬上:“这都是儿子应该做的,父亲一句话的事情。”


    贾琏还没什么。


    席间的王熙凤却察觉到这小叔子有点口不对心。


    ........


    晴雯是个聪明的女孩。


    但她不把聪明运用于上位。


    晴雯在面对王夫人的时候,都很聪明。


    王夫人问她可在宝玉房里如何如何。


    晴雯说:“她不知道,老太太还要叫她做针线。”


    王夫人哪里敢去问贾母:“您老还要叫晴雯做针线哪”?


    只从这点上,她就成功忽悠了王夫人。


    今儿看王善保家的那讨好、恭敬的态度。


    她眼珠滴溜溜一转,心里已然经明白几分了。


    妖妖娆娆地进内仪门,赶去正经大堂。


    琏二爷、琏奶奶、琮爷、大老爷、大太太都在。


    邢夫人正襟危坐:“晴雯,你听好了,今儿一大家子都在。


    往后琮儿的里间,一应事务,全靠你照应。


    出了事,我也唯你是问。


    不出事,今儿就定下一两银子的月例。


    从我这里领,你要当奴才?


    还是要当半个主子?”


    晴雯眼眸亮晶晶的飘向贾琮。


    贾琮默契地离坐起身,与晴雯并排站立,不断使眼色。


    两人便心有灵犀地跪在垫子上,给贾赦、邢夫人磕头。


    老的一对在笑,年轻的一对,晴雯脸红彤彤地,几分羞涩。


    贾琮却在心里嘀咕:“都是给**磕头的......”


    内中最不是滋味的就是王熙凤了。


    瞧瞧这一小对。


    想想自己和贾琏从恩爱甜蜜到同床异梦。


    不禁悲从中来。


    不忍看别人的欢喜,再看看丈夫贾琏。


    除了年纪,哪里也比不上贾琮。


    我怎会嫁了这样的男人?


    ~~~~~


    是夜睡下。


    晴雯已经不是第一次和这位爷躺一张床了。


    她虽然性子刚烈火爆,平时胡打胡闹却不管那么多。


    可是今天不寻常,她是当堂和琮爷一起跪的


    。


    来日便是妥妥的姨娘身份。


    这事儿,半天之内,整个西府都传开了。


    我是通房......也就是说,琮爷现在就可以......


    想到这儿。


    晴雯便两脸颊发烫,浑身泛起燥热。


    他......他翻身过来了!


    晴雯涂抹丹蔻、戴银镯的玉手,合起来紧紧放在胸口。


    心儿就像捶鼓一样,扑腾扑腾得。


    等了半响,预料之中的情况并未发生。


    正当晴雯将小脑袋伸出被窝,去打探时。


    传来了男儿的声音。


    贾琮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打趣道:“晴雯,你莫不是发烧了?”


    “没.......”


    “唔,那把灯灭了,费油。”


    他......他竟然二话不说就睡了。


    男儿的反应令晴雯又庆幸、又有股失落。


    难道他不满意了?


    小声问道:“爷,通房不是要.......”


    “我知道.......”


    黑夜里彼此的视线很模糊,话音刚落。


    晴雯便感觉到贾琮朝她抱了过来,少女唇角微抿。


    将娇小地身子缩成一团,依偎在他怀里。


    感受到贾琮在她发间呼气,热热的、痒痒的。


    晴雯稍显别扭的动了动,移了个姿势。


    贾琮一手摸到她胸口,习惯地揉腻起来。


    “先不急,等你生辰之日,再开脸可好?”


    “嗯。”


    少女的声音微不可闻,这一夜的心都一上一下的。


    .......


    .......


    贡院内帘。


    正主考汪应沅、副主考陈东生、十八房官、几个书吏。


    齐坐一堂,阅卷完毕!


    开始定秋闱正副两榜了。


    内帘大堂,红烛高照。


    昏黄的烛光映射在二十多个人脸上。


    这二十几个人,都把恭敬的目光看向主座的王应沅。


    作为内阁次辅、兼户部侍郎署事。


    拥有票拟之权和国家财政权的汪应元。


    身材粗大,陕西榆林人,他与陈东生还是老乡。


    两人皆穿大红绯袍,头戴乌纱帽,团领束衫。


    不过汪应沅的是仙鹤补子。


    陈东生的是孔雀补子,腰带也不同。


    汪应沅用一品玉带,大楚的大学士贵为一品。


    陈东生的是三品金花带,靴子都是皂靴。


    “三场卷子都定好了,此次未出差池。


    实属大幸,汪阁老你看解元选谁合适?”


    批阅一番后,陈东生微笑说道:“河间府来的监生戴凤祥,果然不同凡响。


    场场优异,几名房官联袂荐上来。


    幽燕不比江南,但也人才济济。


    其他可圈可点的,不在少数。”


    汪应沅翻翻前几份卷子,沉吟不语。


    陈东生这是在激将,久经官场考验的他岂能不明白。


    另一贡生贾琮的头场三篇时文。


    明显文惊四座,老练沉达。


    不在在座的某几位房官之下,大家风范纤毫毕现。


    可他迟迟不能决策的,是另有太多缘由。


    内阁权重,毋庸置疑!


    但辅臣不是丞相,尤其北明率先实施废丞相以来。


    **已大加强,至楚朝三世,一如北明制。


    京堂地方公文都称“属翰林院”,也就是说。


    明朝终止到楚朝定鼎一百年,内阁。


    始终不能成为正式的衙署,至少明面上如此。


    皇帝都很忌讳的,也因为票拟权、批红权分开。


    内阁、司礼监相互制衡,明、楚。


    都没有出现过权臣篡位的现象。


    反而助长了太监的气焰。


    哪怕心里再鄙视太监也不得不给老内相戴权一个面子。


    戴凤祥文章无差错,取中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然而,究竟取第几名?


    这是个很费脑筋的难题。


    豫亲王府长府官雒仁。


    也是陕西榆林人和陈东生是同乡、同年。


    过从甚密,在地域上。


    汪应沅一致被认为是;“陕西三秦的代言人”。


    就算他不愿意,他也是。


    而这位风头不小的“大楚第一神童”贾琮。


    已经是公开的陈东生门生,未来暗中为豫亲王摇旗呐喊。


    是可以预见的!


    特别是陈东生不仅是他院试座师。


    还是他科考、入国子监、乡试诗经题的铺路人。


    在这样的抉择之下。


    汪应沅双手安之若素


    地放在大红绯袍覆盖的膝上。


    皱眉问道:“本阁部近来听闻一桩逸事,戴公公喜欢风雅。


    欲求柳采薇字画,那柳采薇在江南名气不小。


    大有秦淮遗风,诸位可听闻此事?”


    阁部一词是六部堂官兼任内阁辅臣的称呼。


    如黄淮,兵部尚书兼大学士,人称“黄阁部”。


    采薇二字。


    则是柳采薇的表字,不是名。


    “这个.......”


    几个房官闻言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且不说此事真实与否,就算是真的。


    堂堂内阁辅臣,在神圣公正的贡院内帘。


    哪有谈这些风花雪月的?


    这不是有辱斯文么?


    房官之一的吏科都给事中罗敏发言道。


    “汪阁老,此时谈秦淮逸事。


    恐怕不合适吧?”


    六科老大就有这个底气。


    虽然只是七品却是和尚书平起平坐的。


    首辅也能**。


    很多时候他们是辅臣的枪。


    但是科道官抓起笔杆子喷人,那真是不要命的。


    “罗给事以为有何不可?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你家也有几房小妾吧?


    京师风月场所不少,你没去过?”


    陈东生为汪应沅挽回脸面:“汪阁老,这事我听说过,属实。


    <p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