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0章 许昌再掀波澜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130章 许昌再掀波澜


    诸葛明并未扶起孔明,而是负手背对着孔明,丝毫不予理睬。


    堂堂一代卧龙,便这么跪伏在诸葛明的身后,作声不得。


    马良见状,不能沉默,上前两步,走到诸葛明的身后,躬身行礼,说道:“军师,孔明先生说是荀彧的离间之计,如今看来,真是如此,这一条计策,非但要离间军师和主公之间的关系,还要将你们兄弟之间的关系疏远斩断,不可谓不毒啊!”


    “马良本是外人,不便多言,但军师对卧龙先生有抚养教导之恩,亦师亦友,亦兄亦父。孔明但有不对之处,可规劝教导之,万万不可以着了荀彧的计谋,使得你们两个人生分了。”


    诸葛明缓缓的转身,来到诸葛亮面前,诸葛亮屈膝跪伏,不敢抬头看自己的族兄。


    在他幼小之时,兄长诸葛明抚养教导他和弟弟诸葛均,哥哥诸葛诞的时候,也曾十分的严肃,每有错误不妥之处,便苛责严惩。也正是因为兄长的严厉督导,才有了他今日的成就和造诣。


    但时过境迁,自己已经成长为名冠华夏,世人膜拜的诸葛卧龙,天下第一谋士。而多年分别之后的兄长诸葛明,也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再训斥过他了。


    “孔明,我并未怪你,但想让伱知道。天下之事,不可因情废智。你的智谋,天下无出其右者,但你若为情所困,必显愚钝。友情便是其中之一。”


    “崔州平、石广元等三人,对你未必不是真情。但你的智谋高于他们,便是他对你的恨!天下间,多是气人有,笑人无。你比他强,他表面羡慕钦佩,实则指望着你早死,你若死了他们便是第一!”


    诸葛亮跪在地上,听得战战兢兢,心惊肉跳。他自小读书,后隐居卧龙岗,躬耕钻研,结交者多是淳朴友善的百姓,或者三五好友,对于时间的尔虞我诈,所接触者不多,却没想到人情险恶,一至于此!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后当多些世故,少些迂腐。否则他日,你必会再次吃亏。到那个时候,我也救不了你了!”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鲁肃一怔,一股心事涌上心头,不由的转头,看着鄱阳湖方向。


    “哈哈!”


    须知刘备素有大志,奋斗半生,才有了这荆襄九郡的惨淡基业,如今竟然为了能够稳固诸葛军师的心意,彰显自己的信任,毫不犹豫的将兵马之权交出!、


    顾雍一笑,缓缓摇了摇头,一副不屑的样子:“子敬,不想都能知道。刘备的反应依旧是强烈!”


    诸葛明和蔼的说着,轻轻拍了拍诸葛亮的肩头。


    “若天子真有意,恐怕也不想诸葛军师入许昌,助纣为虐。只要军师和主公在荆州,曹操在许昌便如坐针毡,也不敢把圣上如何。但若主公倾颓,军师入京,恐怕曹贼肆无忌惮,杀帝篡逆,也未必做不出来!”


    “军师!哈哈!”


    不须政令,不须告示,甚至连一道手令都不需要下,只要夏侯惇带着两千铁骑耀武扬威的在许昌城内走上一遍,就已经足够那些氏族们战战兢兢,心胆皆裂,闭门不敢出了。


    刘备一愣,伸手接过,轻轻拆开从头读了起来。


    诸葛明微微一笑,缓缓的摇了摇头,似乎并不想与刘备讨论这个话题。


    刘备皱眉微微沉吟,忽然又朗声大笑起来。


    刘备一愣,指了指跪在地上的诸葛亮,眼睛眨动,盯着军师诸葛明。


    “我和军师识于危时。若无军师,我刘备在新野的时候,便死在曹贼的手里了。我即军师,军师即我,彼此不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看这茬架可不像。军师,你若有事,尽管告诉我知道,可莫要瞒我。”


    诸葛明越说无事,他反而越想问个明白查个清楚了。


    “主公,这是我新近收到的一封信,刚刚对他们两个读过了。你也看看。”


    诸葛亮和马良互相议论,猜测着曹操的诡计和用心。


    唯有诸葛明,似乎并不在意,依旧恬淡如水,静静的站在那里,似乎心中另有所想。


    诸葛亮一生智算无双,这还是第一次被人利用,心里不但失落,而且羞愧,若是诸葛明或者刘备能对他大声痛斥一番,他反而心里踏实的多。如今两人都对他不加苛责,倒令他无所适从,惴惴不安了。


    稍微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只是江东有人,恐怕要日夜忧思,不能安寝了!”


    北地冀州,刘晔筹措的粮草,依旧源源不断的运抵许昌,再经由许昌荀彧整理划拨之后,分发各地。


    夜已深,华灯明灭不定,整个街道上,只有三两明灭不定的灯火。


    “这……”


    孙权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曹操家大业大,后院还坐着一个伪天子。不管何事,盖上玉玺便是皇帝的命令,这一招虽然卑鄙,但也确实卓有成效。对于想要出仕的人,有着无上的诱惑力。试问天下,有几个贤才,不愿意侍奉朝廷的?单就这一点,我与刘备都比不过他!”


    荆州氏族对他的伤害,他有报复,有原谅,有宽恕,有计较。但这些事,皆是他自己的事,与荆州无关。


    刘备久历江湖,眼睫毛都是空的,看到诸葛亮和马良的举止表情,便知道这军师府里,必定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


    许昌的氏族们,原本争着抢着想要逃出许昌,到冀州青州等地避祸,没想到形势急转直下,马超回兵,而丞相带着夏侯惇,引领两千铁骑从宛城赶来了许昌。


    鲁肃也不住的点头,不知心中是喜是悲:“刘备用人,有似高祖刘邦!”


    诸葛明哈哈一笑,将那颗印绶放在手里掂了掂,重新塞进刘备的手里,淡定的笑道:“我倒用它不到。还请主公保管。主公能仁政爱民,那就够了。我无求于其他!”


    马良唯恐刘备多心,等他放下手里的信纸,急忙上前接过,一边急切的解释说道。


    吴候宫的大殿上。


    “刘邦起自一亭长,经营半生,才发展壮大,却能将三军之帅,交给韩信,任由他调派。如今刘备过了大半辈子,才有了这些兵马,竟然丝毫不以为意,谈笑间便让给诸葛闻德!如此用人,荆州无忧矣!”


    双辕车,八乘轿,正是大汉丞相曹操的车马坐骑。


    刘备激动不已,眼角含泪:“军师心怀天下,忧思百姓。时刻不忘爱民之心,我又岂敢旦夕或忘!”


    许昌,枝繁叶茂,晴空万里,正是一年最好的风景。


    江东。


    “我待军师诚心如一,永不改变,我也相信军师不会弃我而去。”


    刘备说话之间,忽然解囊,将太守府的印绶取出,放在诸葛明的手里。


    “若我可堪辅佐,军师且辅佐我,共成大事。若我昏聩无才,不堪大用,军师可贬我为民,你自取之!”


    “刘备还说,若自己可堪辅佐,则求军师辅佐之。若不堪大任,则不必辅佐,军师可取而代我,自立为荆州之主!”


    诸葛亮也往前走了一步,轻轻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满面羞愧的说道:“此时皆是我的过错,主公若怪,便责罚孔明好了。”


    “到底如何?”


    诸葛亮和马良私议说道:“军师为民请命,放为军师。若为权而行,恐怕也不会在荆州立身了。”


    刘备忽然转身,走到诸葛明的面前,双眸之中闪着精光,直直的看着诸葛明,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没有曹贼挟天子的本事,唯有以诚相待!军师的委屈,我已尽知。荆州的兵马,我此刻便尽交于军师之手。以示我不疑之心!”


    诸葛明淡淡一笑,示意马良将孔明扶起,站在一边。


    “荀彧想要让我军师兄长前往许都任职,如此笼络人心,真是天下少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谓的圣旨,也不过是他随口而下,丝毫代表不了天子之意。”


    诸葛亮和马良震惊,站在一侧,瞠目结舌!


    鲁肃在侧,忽然转头看着顾雍,好奇的问道:“此时诸葛闻德自然是不便多言,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