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1章 陈群入江东,曹孙联盟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131章 陈群入江东,曹孙联盟


    荀彧看着曹丞相一脸的喜色,摇头微微皱眉说道。


    “哦?”


    曹操停住了笑声:“他们三个,是诸葛卧龙的密友,而诸葛卧龙可是诸葛闻德最亲信的人,必能从卧龙的身上,了解诸葛闻德一二。你前次的那个计谋,便极好。只是不知道如今可到了荆州了么?”


    荀彧躬身说道:“书信早已发出,按日程算的话,当已经抵达荆州,不日便可到达诸葛明的手里。只是此计未必能奏效,恐怕不但不能建功,反而让诸葛亮看明白了他这三个所谓‘密友’的本性,以后有了防备,便更难施计了!”


    曹操点了点头,又忍不住摇头叹息说道:“没想到诸葛闻德如此大才,昔日在荆州,竟然被蔡瑁张允那两个混蛋欺负成那样。早知如此,我便不打袁绍,也要先往荆州,灭刘表,得诸葛闻德。”


    曹操说道这里,心头兴起,猛然站了起来,眼中飘过一丝亢奋:“若此时我手里握有诸葛闻德,天下我怕谁?什么江东、西川、西凉!孤信手拈来,如提童稚!”


    荀彧点了点头,喃喃说道:“诸葛大才,我等望尘莫及,自愧弗如。但事情不可操之过急,还需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才行。京师与后方事宜,荀彧不才,会替丞相打点停当。”


    曹操听到荀彧的话中,带着几分凄凉。


    一阵风过,吹动的桌上蜡盏明灭不定,虽是春日,但午夜的风,依旧有几分寒冷。


    “孤已年过五旬,岁月蹉跎。恨天不假年!”


    ……


    陈群急忙摆手,赔笑说道:“岂敢!岂敢!黄公覆沙场老将,久闻大名,今日一见,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只这一份威压,纵然世之虎将,也不过如此。”


    守卫兵马截住小船,报入内营。周瑜命将陈群带入大堂。


    整个江面上,除了不时被江风吹来拍打岸边崖石的巨浪之声,其余皆静悄悄的,没有丝毫的生机。


    小船上,只有船头船尾两个舵手,掌握着船只的平衡和方向,船舱之中,一盏微弱的马灯之下,端坐着一人,青衣布袍,一副书生的打扮。


    曹操坐定之后,手扶桌案,环顾了五大谋士一眼,张口问道。


    曹操看着荀彧已经苍苍的白发,满眼皆是怜悯之色。荀彧的年龄,比他还要小上十岁,但多年的超负荷工作,早已夺走了他的健康。


    黎明时分,陈群的小船,荡悠悠到了鄱阳湖的湖口。


    “六十而终,不称夭寿。但孤若不平定四海,横扫天下,死不瞑目。”


    曹操闻言,跌足叹息,以手拍案说道:“此乃荀文若离间之计也!刘备大耳贼,竟然如此化解,令我计谋无效!”


    陈群来这里之前,早已听闻周瑜最善治军,江东水军天下无敌,今天看着这些战船,这些将士,不由的暗暗心惊:若在陆地对决,丞相之师丝毫不惧,进退自如。但若真的吞并江东,舍死水战,恐怕非丞相所长。甚至丞相手下,都没有一支像样的水军,又怎么能应对这么一支水性惯熟,久经沙场的虎狼之师?


    “陈群拜见大都督,久闻大都督盛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


    水路通道两岸,艨艟密布,气势如山。大堂里,众将皆身披重铠,腰悬长剑大刀,一个个杀气腾腾,威风凛凛。


    “刘备为了对抗我丞相的兵马,陈兵五万在樊城。却将所有的水军家底,关羽所部的十万水军,陈列在沿江一线,所防者谁?大都督耳!”


    曹操极为烦恼的说道:“孤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才会与荀彧定计,想要离间他上下关系,只要诸葛闻德离开荆州,我便有办法在一月之内,克复荆州九郡!无奈刘备狡黠,根本不上钩!”


    陈群做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对于两侧众将的威势,视如无睹,来到堂下周瑜的面前,躬身行礼,泰然说道。


    他的表面目的,是劝周瑜绝户樊城,不提供任何援助。


    “大汉第一名相,非丞相莫属!”


    划江而治,两岸的孙刘兵马船只,往来巡逻有时候甚至擦肩而过。但虽然鸡犬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甚至见面碰头,也不过是点首示意,或者摇旗招呼,其他便在我更多的交集了。


    曹操将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投入荀令君府,一语道破诸葛闻德的经历秘密。荀彧千里作书,挑拨离间刘备和诸葛之间关系的计策粗略说了一遍。


    他这是在讽刺曹操昔日行离间计,为了破坏孙刘联盟,特意托天子之意,封周瑜为襄阳太守,封孙权为荆州牧。


    曹操目光之色忽然变得凌厉,仿佛如一把刀,欲要将乾坤切割,声音也变得万分坚定:“孤明日便回宛城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必要斩荆州,平江东,令卿与孤,名垂竹帛,万古流芳!”


    荀攸急忙往前走了一步,与贾诩并肩而立,躬身说道:“丞相无忧,且听我分析。”


    曹操摇了摇头,又连连摆手:“此计不成!”


    五大谋士身在宛城,对于许昌荀彧献计之事一无所知。如今听到曹操言辞,一个个瞠目结舌,不知是何计策。但看丞相那副失落以及的样子,想必此计玄妙


    无双,丞相原本以为,指望此计可以实现莫大的目的,结果却一场惨败,无功而返。


    “陈御史好雅兴,如何到了我鄱阳湖?莫非是曹丞相又有什么旨意下,要封我做益州牧,还是成都太守了么?”


    次日,曹操拜别天子。汉献帝刘协与众官送出城门之外。


    而刘备自领荆州牧,表奏诸葛明为襄阳太守,诸葛军师坚辞不受,因此襄阳太守一职,也由刘备自领兼任。


    荀彧垂首沉默,良久之后,方才抬起头来,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嘶哑:“丞相,老臣虽身体不复当年,但还可勉强为之。若十年之后,大汉依旧不能一统天下,则你我皆老矣,恐遗憾此生了。”


    但又不止于此!


    醉温之意不在酒。此行他只要入了鄱阳湖,便已经成功了一半。至于周瑜是不是真的会答应孤立荆州,不提供粮草,那倒是微末之事了。


    钟繇伸手从袖中抽出一纸折报,递给陈群,陈群捏在手里,拱手说道:“近日襄阳城内斥候传说,刘备许诺,要讲荆襄九郡的军马大权让与诸葛闻德。还有‘若我刘备无才,军师自当之’的言辞。”


    陈群张口说道:“昨夜荆州斥候新报,但内容匪夷所思,真假难辨。”


    贾诩缓缓起身,声音虽然低沉,但一字一句,如板上钉钉:“丞相,虽然如此,我等商议,还有一计,可乱荆州江东。令他两处不能呼应,我军便可逐个击破。”


    曹操翻眼看着陈群:“有何匪夷所思之处?说来听听。”


    周瑜面色阴沉不定,似笑非笑的看着陈群,淡淡的说道。


    昔日曹操第一次南下,诸葛军师宁可将樊城孤军驻扎,也要留下江夏的十万兵马驻守原地,非军师之令不可随意调离。更将荆州第一名将关羽派往江夏镇守。足可见诸葛明对于江夏这块地界的重视!


    “我欲屯兵江东之意,天下皆知,难道周瑜还不知晓,这与虎谋皮的事,周瑜若答应,他便不是江东小周郎了!此行自取其辱,毫无意义!”


    两岸的军营里,灯火零零星星,犹如月黑风高夜的天幕中仅剩的几颗星斗一般,明灭不定,时隐时现。


    结果孙权并未上当,反而在诸葛亮的撮合下达成了孙刘联盟的局面,还主公给江夏提供了十万石粮食的见面礼。


    “今日荆州方面,可有什么讯息传来?”


    正是曹操帐下,五大谋士之一的陈群!


    若论智谋果决,陈群不如荀攸,论阴谋绝计,陈群比贾诩更是不如。论行兵布阵,为政为纲,陈群不如程昱。但陈群才高八斗,博闻强记,诗词歌赋样样皆能,又善舌辩,却是个天生的外交家。


    “何况江东借不借粮,在孙权,不在周瑜。我们去问周瑜,简直是头疼医脚,脚疼医头,好没来由!”


    但在孙刘的接壤处,却并无丝毫的和睦融洽之感。


    人人皆知道,曹操不日南侵,孙刘两家,若不能抵挡得住,荆州江东的两家基业,将不复存在。


    因此曹操才派他为使者,趁着黑夜之光,偷渡江东,往鄱阳湖见周瑜,行挑拨离间之计!


    程昱往前两步,指着大帐中的一副山河画卷,分析说道:“如今天下虽有孙权、刘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