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育儿心得

作者:落墨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说恼怒,但现在毕竟是在校阅现场,众目睽睽之下,他倒也不好直接发作,只能暂且忍下。


    心中却是打定主意,等回去之后,定要找老李好生说说此事。


    贾平生见众人没了反应,便继续点名:“张邯!”


    这个名字一出,周遭的众多勋贵眼眸纷纷亮起。


    他们既是勋贵,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张邯乃是张勋独子!


    而以张勋的武艺和成就,他的儿子,又能差到哪里去?


    定然是武艺非凡,说不定能与这贾太岁好生交手一番。


    唯独张勋本人,心中忐忑得紧。


    生怕从张邯口中听到什么不好的话语。


    可终究天不遂人愿,怕什么便来什么,只见张邯眼眸明亮,看向擂台上的贾平生,坚定地吐出三个字来:“我弃权!”


    轰!


    此言一出,全场气氛顿时寂静下来。


    张勋脸色铁青,难看到了极点。


    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平日里不喜刀枪棍棒,只喜欢读书习字。


    只是,爱好归爱好,这校阅中的武试,乃是一众勋贵子弟今后安身立命的根本,岂能如此儿戏,说放弃就放弃?


    好啊,方才自己还替老李暗暗可惜。


    没承想...没承想到头来,自己竟落得跟他一个下场。


    唯独贾平生看气氛不对,开口缓和道:“我看此子眼神坚定,又作一身儒生打扮,不像是怯懦之人,应当是想节约体力,为之后的文试全力以赴。”


    此言一出,周遭勋贵们面面相觑。


    作为勋贵魁首定国公家的子嗣,不喜刀枪棍棒,却由爱读书,甚至放弃校阅武试而专攻文试,这着实是有些...离经叛道了。


    只不过众人看着张勋铁青的脸色,一时间倒是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时候最好让人家一个人静静,任何宽慰之语,只怕都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


    在李长空和张邯相继弃权过后,剩余的不过寥寥几人,上场之后,又哪里是贾太岁的对手?不过坚持了数个回合,便匆匆落败。


    这还是贾太岁收了手的结果,否则就凭这群人,怕是连一个回合都走不到。


    毕竟朱犇此人虽说爱人前显圣了些,但一身的武道实力,却也是不容小觑的。


    可即便如此,也没能在贾太岁手上撑过一个回合,直接被一戟挑飞擂台。


    难不成之后上场的这些人,还能人人都比朱犇强不成?


    就这样,在贾太岁的一枝独秀下,武试很快结束。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金腰带的归属已成定局。


    然而这个结果,除了贾太岁本人之外,好似并没有多少人希望看到。


    至少于贾平生而言,这金腰带烫手得很。


    他们贾家世代清流,摆这么个象征着勋贵荣誉的金腰带在家中成何体统?


    这不是毁人清誉吗?


    唯独张勋,看着擂台上的贾太岁,不由得心生羡慕,甚至有一丝嫉妒。


    他这一生,有过许多腰带,连圣上御赐的都不少。


    可在他看来,这些腰带却通通及不上这校阅场上得来的金腰带。


    毕竟...这金腰带考校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子嗣!


    若是张邯能子承父业,把这金腰带拿回家,他只怕是晚上睡觉做梦都能笑醒。


    甚至能把这腰带供起来,每日三炷香奉着。


    “唉!”张勋长叹一声,只觉家门不幸。


    随后余光瞥了瞥一旁的贾平生,又看了看擂台上的贾太岁。


    神色不由得怪异起来,随后贴近少许,压低声音问道:“贾公,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望赐教。”


    贾平生闻言,先是一愣,颇有些意外,随后不免有些自得。


    这位可是勋贵魁首,竟也有事找自己请教,当真是不可多得。


    当即便道:“定国公只管说来便是,老朽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知贾公是如何教育儿子的,竟能教导出如此猛士。”


    “可否,告知一二?”


    贾平生脸上的自得直接僵住,整个人也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他是真不知道,这张勋究竟是诚心发问,还是来拆台的。


    不过事已至此,只好如实回答道:“平日里公务繁忙,却是疏于教导,让定国公见笑了。”


    张勋闻言,顿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人家这话不就是说,他压根没教,贾太岁这一身的武艺,全凭自学而来。


    再想想自己的孩子,家学渊源,自己这一身武艺,恨不得倾囊相授。


    结果...结果硬生生教成个读书秀才。


    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要不还说读书有用呢,你看看这读书人,教导孩子的方法就是不一样,比咱这些大老粗强。


    这贾太岁虽说没有子承父业,走读书成才,科举入仕的路子。


    但只凭这一身武艺,今后就了不得,现在更是拿了金腰带,那可是上达天听,能在圣上面前露脸的存在。


    今后的发展道路,岂不是一片光明?


    再看自己的儿子,呵呵!


    读书读了大半辈子,又有什么用?难不成当真比得过那些个家学渊源,自小与圣人文章,诗书典籍相伴的秀才举人?


    到最后,便是不伦不类,学文文不成,学武武不就。


    只能老老实实袭了自己的爵位,过那混吃等死的日子。


    当真是悲哀呀!


    看着张勋这副样子,贾平生又忍不住看了看一袭儒袍的张邯。


    那副眼眸明亮,长身而立的模样,当真是越看越满意。


    这不就是个活脱脱的读书模子吗?33qxs.m


    这要是自己的孩子就好了,自己定然倾囊相授,让其连中三元,先入翰林,再入内阁,最终继承自己的衣钵,辅佐陛下,成为当朝首辅。


    只可惜,人家不是。


    贾平生心中羡慕得紧,当下便斟酌着语句,问道:“我看令公子腹有诗书气自华,颇有古之君子风范。”


    “不知定国公是如何教导的?可否指教老朽一二?”


    张勋一听,诧异地看向贾平生,一时间都有些分不清这是真心实意地请教,还是在嘲讽自己。


    便只能学着贾平生先前的回答,道:“平日里军务繁忙,却是疏于教导,让贾公见笑了。”


    贾平生闻言,一时间瞠目结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