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四章 西域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语惊醒梦中人。


    西都虽好,但太闭塞了,四面群山,出去麻烦,进来也麻烦。


    如果杨峥只求割据,此地也是个好地方。


    但如果杨峥想进一步,则一定要走出去。


    从沙盘上看,移治姑臧,能更好控制西平、西海、金城、西套、安定。


    姑臧城的格局也比西都大很多。


    武威北面有鲜卑,内部有羌胡、士家豪强,除了这些,还有张掖、酒泉、敦煌,跟武威在一条绳子上。


    自己不亲自坐镇,肯定是不行的。


    移治姑臧,其实就是表明一种决心。


    一种进攻的决心。


    杨峥目光转向杜预,杜预沉吟许久之后,点点头,“我军若想成气候,则必移治于武威。”


    “此事最好征询鲁公之意。”杨峥没忘记在后方镇守的鲁芝。


    没有他,就没有这一连串的胜利。


    后世总喜欢吹捧张良运筹帷幄,实际上,真正的顶梁柱是萧何。


    没有萧何一次次为刘邦稳固后方,向前线输送士兵、粮饷,刘邦早就输的底朝天。


    征询鲁芝的意见,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杨峥把卫瓘留在鹯阴,协助杜预处理各种战后事宜,带着一千亲骑,飞奔西都。


    一路归心似箭。


    西平这些年没有大战,吸收了不少人口,渐有几分世外桃源之象。


    一座座村庄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阡陌纵横中,老人、妇孺怡然自乐。


    不过杨峥没有心思浏览一路的风景,快马赶到西都。


    一见到鲁芝,忍不住心中微微一酸。


    只见鲁芝两鬓的白发又密集了许多,脸上的沟壑又深刻了几分。


    杨峥来到这纷乱的世界,没见过生父,也没像其他人一样,感受过家族的暖意,孤身一人,一路砍杀,才有今日。


    只有在鲁芝身上,感受到几分长者的关怀。


    “伯父……”


    “兴云大破雍凉,直抵长安,名动天下,可喜可贺。”鲁芝见到杨峥,脸上的皱纹也荡漾开。


    “若非伯父,小侄安能建功?”


    鲁芝摇摇头,“郭淮虽有私心,但毕竟是为国征战的宿将,你能善待他尸首,足以说明你心胸宽广,雍凉军日后也能为你所用。”


    杨峥这才想起当年还是郭淮推举的鲁芝。


    “逝者已矣,折辱其尸,非大丈夫所为。”


    “近日,敦煌太守皇甫隆、张掖太守杜通、酒泉太守王慧阳皆有信至,将推举你为凉州刺史,都督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鲁芝笑的越发和蔼。


    杨峥一愣,旋即大喜。


    司马师给自己弄了个征蜀将军,明显是在给自己挖坑。


    如今自己麾下五郡,加上一个西套,只当个金城太守有些说不过去了。


    再说也不好跟属下交代。


    现在他们三人举荐,相当于站在自己这一方。


    凉州刺史,都督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背后的意思,就是张掖、酒泉、敦煌以后都归自己管!


    这三郡的实力绝不下于武威。


    尤其是敦煌,地域广大,被仓慈、皇甫隆经营多年,人口繁多,钱粮广盛。


    而且汉末大战,他们都置身事外,家底丰厚。


    幸亏当初没有在安定斩尽杀绝,不然皇甫隆肯定跟自己不死不休。


    不仅皇甫氏,敦煌也有张氏、梁氏。


    西北士家豪右同气连枝。


    倒不是怕他们,而是这种内耗,会极大的消耗汉家实力,牵扯杨峥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士家豪右同气连枝,牵一发而动全身,内外勾结,加上鲜卑、羌胡虎视眈眈,杨峥很可能陷入当初胡奋一样的境地。


    到时候司马昭倾国之兵而来,几个带路党开门……


    那画面实在不敢想象。


    “小侄一介军奴,未想亦能都督一方。”回想过往的种种艰难,杨峥不胜感慨。


    至于洛阳朝廷答不答应,则基本不重要了。


    只要内部和周边承认就行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兴云不可懈怠呀。”鲁芝脸上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


    “侄儿谨记!”杨峥拱手。


    至于移治姑臧,鲁芝想也没想就点头同意,“西北王气,皆聚于姑臧,当年也是匈奴休屠王之王城,兴云且去,河湟自有老夫为打点。”


    “多谢伯父。”


    这一路虽然历经艰难险阻,但杨峥终究还是走对了。


    其实西平最大的优势是内部和谐,羌胡汉被揉成一个整体,至少目前没有内耗。


    杨峥的所有命令,都能被执行下去。


    “张掖、酒泉、敦煌与我们站在一处,西域却无动于衷,兴云不可不防啊。”高兴完了之后,鲁芝又来了一句。


    “西域?”


    “不错,西域长史府,戊已校尉马延未附议,或许有其他心思,不可不防。”


    西域就在西海的头顶上。


    汉魏以凉州治西域。


    敦煌对高昌楼兰的掌控力极强。


    这两地都是西域的精华所在,尤其是高昌之地,在其后的四百年里,相继崛起了四个汉人高昌国。


    自大汉起,高昌之地就是汉家经营屯垦的重心。


    两三百年过去了,汉民绝对到了一定数量。


    而且这些地区可耕可牧,一定有相当数量的骑兵。


    对凉州威胁很大。


    “那就先派人打探一番,看看马延是什么心思。”西域长史府再强,能跟现在的自己比吗?


    其实,马延有异心更好。


    如今的形势,向东面扩张显然不可能了。


    再说关中屡遭大战,也没多少油水,反而是西域油水丰厚。


    打通西域,就是打通了商路,钱财还不是滚滚而来?


    做个比较,敦煌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深正,而高昌就是后世的香、港……


    这他娘的刚要下雨,有人就送伞过来了。


    马延要自己往刀口上撞,就怪不得自己心狠手辣了。


    “兵事你自决即可,皇甫隆、杜通、王慧阳、范粲这些人多少跟老夫有些情面,能不动兵戈自然最好,河西汉民生长不易。”鲁芝悲天悯人道。


    杨峥点头道:“侄儿知晓。”


    “今年就不要再打了,西平家底都被你折腾完了,士卒也需要休整,内部亦要调整。”


    “今年当然不会再战,说不得马延会回心转意的。”杨峥笑道。


    自己若当了凉州刺史,那么就对西域有管辖之权。


    唬不住马延,但可以唬住西域将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