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三章 善后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对诸葛诞而言,唯一的生路就是寿春。


    自从司马师腰斩夏侯玄之后,诸葛诞就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妥协,终究会与司马家反目。


    诸葛诞与夏侯玄、邓飏交情深厚,又是曹爽力排众议,启用为扬州刺史,封昭武将军,有这层关系在,与司马家始终有根刺在。


    亲眼看到王凌、毌丘俭,诸葛诞变得更为谨慎。


    暗中招募扬州轻侠者数千人为死士,倾尽府库家财以结众心,厚养亲附,善待扬州士民。


    诸葛诞担任扬州刺史十几年,素有恩威,能得人死力。


    寿春城下,尽是训练之士卒,寿春城外,到处是屯田之客。


    寿春在毌丘俭手上,与在诸葛诞手上,有天壤之别。


    “朝廷将升君侯为征东大将军,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焦彝拱手道。


    “当年司马懿诛王凌,也升其为太尉。”诸葛诞脸上没有丝毫欣喜之色。


    “如此说来,与洛阳便是不死不休之局?”长史吴纲道。


    诸葛诞冷笑道:“非是某要与司马家不死不休,而是司马家一定不会放过某。”


    焦彝叹道:“曹氏故旧,皆被司马昭屠戮一空,君侯与夏侯泰初、曹大将军有旧,司马氏必不相饶,朝廷除了升赏君侯,还调任乐綝为扬州刺史,平寇将军庞会、骑督偏将路蕃为副,领步骑一千,一同入淮南。”


    乐綝在讨伐毌丘俭时大放异彩,被司马师倚重。


    而庞会这么多年的攀附,终于摸到了司马家的门路,加为平寇将军。


    这三人都是司马家的爪牙。


    司马昭派这三人前来,目标明确。


    “若司马师尚在,吾惧其三分,司马昭大不如也,区区爪牙不足惧,吾今潜龙入渊,不可进中原,却可自立于淮南!”诸葛诞的一大优点就是比毌丘俭务实。


    焦彝道:“君侯不妨结好东吴为后援,暗结杨峥为外应,互为唇齿,司马昭讨凉州,则却青徐为基业,司马昭若讨我,则杨峥可下关中。”


    杨峥一脚踏入关中之后,没人再怀疑他的能力。


    诸葛诞之前不怎么看得上杨峥,现在也刮目相看了。


    似乎淮南二叛,得利的却是他。


    “那么司马昭会先伐凉州,还是先伐扬州?”诸葛诞看着西北方向道。


    西北方向,寒风呼啸,春日已至,大地也在缓缓解冻。


    一支万人步骑顶着寒风而行。


    队伍虽不怎么齐整,军容不怎么鼎盛,但旌旗飘扬之下,士卒们全都昂头挺胸。


    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让他们的士气与信心不断攀升。


    杨峥的威信也达到了顶点。


    没人会怀疑下一次东出时,会攻破长安。


    这就是心理优势。


    “伯玉,你说司马昭会不会恼羞成怒,引军攻我?”杨峥还是有些担忧。


    摸了人家的屁股,打了人家的脸,人家能不记恨?


    其实天下形势已然明朗。


    中原实力在三国中脱颖而出,吴、蜀都被甩在后面。


    而雍凉形势也更为明朗,司马昭喘过气来,一定会引重兵卷土重来。


    “司马昭新立,短期内不会伐我,然数年之后,淮南、或者凉州必有大战。”卫瓘扬了扬缰绳,跟上乌羽的步伐,落后半个马头。


    杨峥最不确定的是司马昭先打自己还是先打诸葛诞。


    记得历史上的淮南三叛,司马昭出动二十六万中军,征发青、徐、荆、豫诸军,将近五十万大军泰山压顶。


    打仗,其实最怕这种打法。


    不跟你玩虚的,就拼国力,玩消耗。


    司马昭兵略不如司马懿,心狠手辣不如司马师,但在用人方面,颇有独到之处。


    “有这数年时间,足够了。”杨峥放心多了。


    到时候把安定弄成铁桶,南面河关、枹罕、榆中再打造一个铁三角。


    进攻不足,防守绰绰有余。


    再说凉州的位置与淮南不一样,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丢了萧关,有黄河,丢了黄河有祁连山、积石山,就算丢了祁连山积石山,还有西海。


    淮南只有一座坚城——寿春。


    司马昭只要不傻,就会远交近攻,先弄诸葛诞。


    渡过黄河,回到鹯阴,宣义司已经将有功将士的名录清点出来。


    五转之功有十七人。


    大部分都是鹯阴之战。


    杜预在鹯阴渡口同时抵御郭淮、邓艾的进攻,为杨峥突袭河东大营创造了条件,居首功。


    此外还有成奚先登姑臧之功。


    刘珩数次血战,也得了一个五转之功。


    四转、三转也不少,二转最多。


    不过立功之人有的已成残疾,有的已经长眠在黄河两岸。


    十七个五转战功,没受伤的只有杜预,后续战斗中阵亡的五人,重伤的七人……


    杨峥一一查看,每个升赏名字的后面,都有宣义使核实画押,还有九野营的确认。


    不管活着的,捐躯的,受伤的,赏赐绝不会变。


    这一连串的大战,虽然节节胜利,收获颇丰,但士卒伤亡惨重,的确到了不得不休整的时候。


    鹯阴渡口的雍凉军俘虏,这两个多月来,在宣义司的思想攻势下,明显转变不少。


    任何时代,人对土地的渴望都无以复加。


    也超过了对洛阳的忠诚。


    而且杨峥也不是什么叛逆,在宣义司的宣扬下,成了根正苗红的“大魏忠臣”。


    俘虏们也就渐渐心安理得了。


    在九野营暗中接回他们妻儿时,再大的仇,再大的恨全都消失了。


    大部分雍凉军都是天水、广魏、三辅一带的人,天水、广魏、扶风离西平不远,如今邓艾缩回南安,司马孚缩回长安,九野营正好行事。


    “蜀军与我军摩擦不断,张司马为避免不测之事发生,引兵退回枹罕。”这些时日,最忙的就是杜预,人都瘦了一大圈。


    不过脸上却越来越容光焕发。


    “元凯,我欲留陇西为缓冲,让邓艾与姜维争夺如何?”


    不找点事情给蜀军,说不定哪天姜维的刀子就对着自己。


    虽然有默契在,但杨峥一天没脱下曹魏的虎皮,就一天还是蜀国的敌人。


    当利益足够大时,蜀军一定会出手。


    杜预拱手道:“属下正有此意,将来可利用蜀军一起制衡洛阳的反攻。”


    卫瓘眼睛忽闪忽闪道:“属下以为,现在当务之急,是移治于姑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