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6章、典农治桑积屯粮

作者:凌珊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番话,让殿内之人神色凝重,有的已经在顺着她的话低头思索。


    她环顾目下,「冯翊、北地、京兆、新平,这关中四郡,同一州治之下,怎么就产量差别如此之大?陈司农、还有殿上诸位,可有想过?」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闭口不言,陈善本意还想辩驳,但终究无法否认,于是只好闭嘴。


    其他人也都不吭声了,他们都知道,陆昭漪的话,说的极是,各地粮报,与年初接手过来的天下良田所出的产量,完全对不上号。


    见他们沉默,于是乎,陆昭漪又抬首,直视廷臣,「今年的天灾不算严重,可我们也得防备着,就怕万一,有人趁机出来制造一些人祸,那百姓们不就遭殃了?」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久,陆承业席间起身,走出来冲夏裴叩拜,「臣正好一个提议……」


    转瞬之间,所有人的注意力,立即被他吸引过去,夏裴眯眼,示意他继续说。


    「各地粮仓储备,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卿应是最清楚的,只需将过去一年来,大司农所呈之积田详加审阅,与今年收成再进行比对,便可知今年是收成欠佳,还是有人从中作梗了。」


    陆承业说完,便趴着,等待夏裴的回应。


    「南阳侯的提议很好,既然是这样,朕便依此法。」夏裴微微颔首,瞧向陈善,「陈卿先回去,让人整理成册,朕要亲自过目。」


    不料,大司农卿还没说话,倒是司农丞郭阳,站出来反击,「陛下,臣听不下去了,故而失礼!陆侍郎与南阳侯此言,摆明了是在诋毁关中士族,臣恳请陛下三思!」


    远远地,一双眸子微闪,陆昭漪勾起嘴角,不经意地,微微抬了嗓音,「哟,我等商议了半天,原来朝中有个心系关中的同僚在这呢!」


    她暗指的,就是郭阳,语气讥讽,不像是深思之后说出的。


    此话脱口而出,众人纷纷看向郭阳,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关中官僚们辩解,还是在夏裴面前,这摆明了心底有鬼。


    顿时,他面色煞白,说不出话来。


    这一刻,他终于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自讨苦吃。


    他不该说的!


    当即,他改口,「臣,只是担忧关中安危,并非为了给关中士族辩解,还望陛下明鉴!」


    「哦?」夏裴眯眼,似笑非笑,「朕记得,你的亲族弟兄,大都是在安定、扶风两郡,而不是京兆与天水二郡吧?」


    郭阳面色惨白。


    「陛下明察,臣的家人,都在天水郡,京兆只有一位庶弟,家族庶妹嫁了扶风郡掾曹,还有两位族弟在安定担任官职。」


    「真是好庞大的家族啊……」夏裴摆了摆手,不甚在意,「郭卿不必如此惊慌,朕只是问问罢了。」


    「臣谢陛下!」郭阳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趴在地板上,连连叩首。


    显然是被吓着了。


    瞧着这场景,陆昭漪不由嗤笑一声。


    「行吧!诸卿不必相争了。」最后夏裴打个圆场,作为收尾,「对于关中粮仓之事,朕已然有了想法。」


    说到这里,他忽然抬声叫了「陈善」。


    下位,大司农卿陈善端坐,于席间跪趴着听宣。


    「你且找个人,去一趟雍州长安,让许禄将今年谷稻收成重新排查一遍,给朕做个记录,送回洛京来!命雍州刺史褚中娄,点查各郡粮库,写成奏表交给朕。」


    既已至此,那此次殿议就此告一段落。


    最终夏裴也没怨郭阳的殿上发言,谁都没有指责,一如往常走下殿阶,与内侍准备出门。


    临走时,


    陆昭漪起身赶忙冲上圣驾前,头埋得很低,抬手将裘批与手暖送还,却不巧被他拒绝。


    「你拿着,朕不缺……」夏裴回望,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绕过了她,与内侍同去。


    陆昭漪攥紧手暖,看着渐行渐远的龙辇,心底涌现复杂情绪。


    朝臣们熙熙攘攘的往外走,外面业已滴滴雨下,她仰头望着阴郁的天空,心里一片茫然。


    「陆娘子对雍州之事,是如何看的?」太尉长史卫恒出现她的身后,问道。


    她边走边对回应着,满脸平静,「许禄不是还没到长安吗?一切的消息,都未有定数。而我此刻更关心的,并非雍州,而是南阳。」


    「哦?」卫恒惊诧,「何出此言呢?」


    陆昭漪低着头,手暖把器随即发出叮叮的响声。


    「你说,上一任京兆尹为何非要将上洛并入管辖,不惜撤尹置郡,不惜官位不保,也要做到这些?」她转头看着卫恒,眼睛里泛着幽芒。


    闻言,他先是怔忡一瞬,尔后皱眉摇头,丝毫没有头绪。


    「看来,卫长史需要一份关中堪舆图挂在自己卧房了。」她嫣然一笑,侧身继续走路。那卫恒自然也要跟上去。


    「上洛的武关,往西可通汉中,往东连接着南阳,位置极为关键。撤上洛郡,一分为二,若按太华山为界,那武关得是归于弘农郡啊。」


    她说着,步子停了下来。


    此言既出,卫恒蹙眉,脚步停滞,「偏偏这块重要关城,划给了京兆郡。陆娘子,你觉得是何人如此行事?」


    「还不知道!」陆昭漪毫不掩饰,继续走着,「这一切还需继续观察一段日子,至少正月前,怕是摸不透的。」


    由于年关将至,天气愈发寒冷,随着秋分过后,全天下的谷稻收割结束,各地驿路也将逐渐关闭,各地之间的来往也逐渐停滞,等待年关一过,在恢复通行。


    故而在年底之前,除了军报传递,其他一切的消息传递速度会慢许多,但是对于一件事,也不会因为速度快慢的问题而产生变化。


    年关,关中各处的粮草运输会越发困难,各地的官员,也开始忙碌起来。


    「今年各地的收成欠佳,若不能找出根源,只怕日积月累,动摇了国本,陛下的态度,也是左右为难啊。」


    不过,因着这一年谷稻欠收,各地的官员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想趁机捞点油水,至于此次雍州之事,根源上应该是有关联的。


    「对了,第五还没回来吗?」她转头,问了问。


    如今,卫恒身为太尉长史,几乎暂代了太尉职责下的诸多事宜,但有些军政事务,还需由太尉亲自审阅方可实施。


    司隶州内,典农之策,唯有第五琅琊才能推进,若等来年,只怕会耽误了明年的天下倾田的耕作。


    「快了。」卫恒哈了哈气,摩擦手掌,「陵武军驻扎之处,在兖州的东郡,定然是要嘱托一番才能回京。」


    一出宫门,与卫恒分别,转头,陆昭漪远远地瞧见苏常满脸焦急的面容,绕过她,直接冲向身后,同样往宫外走的,与卫聃交谈的陆承业。


    「内兄,内兄,不好了!」苏常拉着他,压低声音说。


    两人交头接耳,表情都有些不对劲,这也让陆昭漪微微一怔,停下脚步,回身走过去。


    「姊婿、大兄,发生何事了?」她不解的询问。


    陆承业皱着眉,瞪大着眼神瞧了她一眼,便急匆匆冲出去。


    「是伏昌出事了。」苏常留在原地,与她解释道。


    「出什么事了?」她语调平稳,从容镇定,「我不是让影雪看着他的吗?难道此刻不在我府上吗?」


    苏常淡淡的点了下头,一声叹息,「是伏昌他娘,带着他在太学门口闹事呢!」


    「然后,拙荆瞧了见,跑过去就吵起来,两人互不退让,这不,两人吵着吵着,就把人看丢了。」


    陆昭漪喘着气,连连呛声,「又是这个蠢妇……哦,我不是在说我二姊。」


    当初在廷尉府门外,她就能看出,苏常疼爱陆二娘,似也是怕他多想,便补充了一句,而她口中的蠢妇,说的还是陆伏昌的生母,她的大嫂宋瑛。


    她转了下眼珠子,「你说我大兄,为何不早早休了这蠢妇?」Z.br>


    「或许,内兄这是顾忌名声吧?」苏常愣了下回应。


    说罢,也顾不得旁人,两人疾步离去,陆昭漪边走边唤了花枝,「快去,备车,咱们要去一趟太学门口。」


    「是,七娘。」


    自打这些日子陆伏昌回京,便就让人看住,不应该走远才对,除非是有人进府将他接出去的。


    果然,在她刚上马车时,影雪纵马,慌张的赶过来,「七娘,南阳侯夫人今早闯入侍郎府,把未来小世子接走了。」


    「行了,一起走吧!好在太学离得近。」


    太学就在铜驼大街上,旁边便是司徒府,而对面就是廷尉府。


    南阳侯夫人宋瑛在太学门口闹事,就等同于在廷尉府门前,搅扰了清净,那陆二娘岂能不上去吵架?


    只要一想到宋瑛与陆二娘在拳打脚踢,陆昭漪的眉毛就忍不住跳。


    过后不久,太学门口,一派热闹。


    廷尉府、宗***与少府,九卿之三,都被这股吵闹给惊动了,唯有离得最近的司徒府与太尉府,这两公府邸却是一片静悄悄的,丝毫不受其扰。


    第五琅琊还没回来,而路临,倒真的在府里坐的住啊。


    「她们因何事吵闹?」


    影雪跟随,听到陆昭漪的询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