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初现端倪 第52章、云烟逢生寻深浅

作者:凌珊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后的两日内,也是陆昭漪最难熬的时刻。


    她也没闲着,重新整理了曲芷芸、赵夫子与楚年手中的消息,冲着舆图,寻找一切,她可能忽略的地方。


    “影风的信,今日应该能到吧?”


    她问的是夏笙。


    “或许吧!”


    果真,在几炷香后,陆昭漪终于收到了这份迟来的消息。


    展信之后,内容确是有关江左的建业城一处隐藏渡口,与淮南郡历阳县的另一处隐藏渡口之间的来往记录,而且几乎都在疠病爆发之后。


    “隐藏渡口?”


    此事,她早该想到的。


    这时,站在她身边已久的夏笙轻轻一笑。


    “先前说,我有李潜的信函,眼下正是交给你的时机。”从襦袖中取出竹简,轻轻地拍在她的手心里,“李潜说过,此信,只能你一人可看!”


    她撇嘴,一把夺过来,快速摊开竹简。


    看罢,陆昭漪眉心蹙起,又盈盈一笑,“这个李潜,做事怎么这么疯?到底学的谁啊?”


    只瞧了瞧信,就让她感觉到,此人行事风格,与她熟悉的一个人极像。


    “你不知道?”夏笙及时回应,“此人做过陵县县令,后又当过陵国参军,是第五琅琊三位徒弟之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


    她当然知道,李潜与第五性情极其相似,尤其是行事手段,这师徒二人简直如出一辙,看他也确是深得了第五的真传。


    信中说的是,李潜派人查封隐藏渡口,并严明禁令,一旦发现郡内有人跨江,或是江左之人渡江,则立即射杀,不论是谁,没有例外。


    无疑,他这是在得罪江左诸郡的士族,以及朝堂上荆越一派的朝臣。


    同时,他又向夏裴写奏疏,亲下淮南,于颍上关坐镇。


    一来可以给那些,隐藏在暗中之人的震慑;二来也可鼓舞士气、汇集民心,为灾郡抗疠助威。


    “李太守,还交代你什么事吗?”夏笙瞧着她,不禁疑惑。


    陆昭漪恍然回神,仍有所思,只简单的回了一句,“他就叮嘱我,要及时翻看第五的锦囊而已。”


    她故作高深,甜甜而笑,一转身就朝着曲芷芸走去,取了暂放在她那处的两袋锦囊。


    她离开洛京的前一日,第五琅琊托苏公转交给她的锦囊,一直没能打开过。


    或许此时,也正是到了可以开启的时机了。


    将锦囊打开,拿出这两份信纸,一一展开……


    第一份:清风与明月,浮生若梦长,寄颂而世故,天思长恨久。


    第二份:若明岂若暗,隔江扶山岗,逍遥遇相似,他乡任凭乱。


    一口气看完,陆昭漪浅笑。


    果然,第五琅琊还是这么故弄玄虚,却也是直接点明了,自己当下所陷入的困境。她心里想,手中摩挲着这两份锦囊,却也与自己先前猜测的差不多。


    这两句,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有人因仇恨交加,在即明即暗的地方捣乱,却是为了缓解个人的心中不忿。


    而疠病本非天灾,而是有人故意为之,似要搅动风云,以此煽动人们,造成天下大乱。


    刚好,也符合她们这些日子的判断。


    而淮南郡内投毒之事,也给了几处关键地点。


    陆昭漪摇头,只觉得是第五琅琊卖弄之举,但她刚要准备烧毁两份锦囊时,突然眼眸光芒闪烁,似是想起什么。


    她赶忙又摊开来看,想在这两份锦囊里,找出一丝怪异的地方。


    “即明即暗!”她嘀咕一声。


    刹那间,她猛坐起身,直扑向曲芷芸,连盛池与夏笙都不禁发懵。


    “快,找一下,淮南三郡之内,哪些地方是即明即暗!”陆昭漪急忙摊开堪舆图,趴在地上,与第五的字相对比。


    盛池与夏笙为之一惊,与曲芷芸一起,趴在地上搜找起来。


    几个人搜找许久,都没有找的符合这一特征的地方。


    自古以来,天下之广,大多数地名的命名,以山、河与阴、阳搭配命名,位于山北则为阴,山南为阳;若是江河,则是北为阳,南为阴。


    可是,此地因淮河的缘故,便为淮阴之地,若寻找即明即暗之地,则寻找山南之阳。


    可是淮南三郡境内,唯有东南处的大山跟江汉大泽分割。至于其他地方,要么是山丘,要么就是一马平川。


    不过,若是找山阴,则必须寻找河阳,可这块地方,除了淮河,大多都是南北流向,确是很难寻找。


    过后不久,盛池哆哆嗦嗦,指了一处地方,声音微颤,“上使,只有这处符合即明即暗的特征了。”


    众人望那处一瞧,则是处于肥城以东八十多里的浚遒县。


    这里,也是陆昭漪先前重点标注的一个地方。


    数年前,这里是渊国与越国的前沿阵地,由于当年越国多次进攻肥城久攻不下,便在八十里外建了这座城。


    但天下一统之后,兵戈收缴,这座城也逐渐废弃,人烟稀少,如今也不过仅两千户久居于此。


    可是,若严格来说,这里又不算山阳,此地东北方向一百里才有一座山,却又不符合山南之阳的特征。


    一时间,众人陷入焦灼。


    “难不成,第五先生指的即明即暗,并非是地形的阴阳?”夏笙皱眉不解。


    “为什么咱们只找河,就不能是湖泊或者洞穴吗?”曲芷芸没来由的说了一句。


    就是这一句,令陆昭漪猛然惊起,再次看向堪舆图。


    “就是这里!”她手指很是坚决的,按在一个地方,众人一看,那指的地方,令人出乎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寿椿?”


    若是将此处淮河支河排除,那便是在湖之阳,山之阴。


    寿椿、浚遒,还有一个历阳。


    三个位置几乎符合,她自己的先前的预判。


    想到这里,陆昭漪眼神渐冷,更有底气起来,转头敲向门外的夏平朗,“传令,命驻守在颍上关的龙舟水师,立即进关,赶往寿椿县,全城禁令!”


    “是!”答得极为干脆,命令传达至颍上,也需两日,他不敢拖延,立刻撤退。


    当初,护送陆昭漪等人的龙舟水师,自到夏口关后,便又被派遣回颍上关,随时待命。


    直到今日,才算真正的用上派场。


    命令已下,陆昭漪这才起身,看向盛池,“再过些日子,带安风郡疠病控制住,七娘便要出发淮南郡了。”


    “这……”盛池见此,暗暗点头,“陆娘子是要做大事的,若能尽快解决此事,亦是为三郡百姓着想,盛某,感激不尽!”


    “我也一同离开,影卫与甲卫都有职责在身,我跟着你还能保护你!”曲芷芸赶紧插了一句。


    “好……让你跟着我。”陆昭漪摇头,似哄着她一般,“我与寒王还有事要谈,你先回去休息。”


    曲芷芸回头,瞧了夏笙一眼,勾着嘴角,“那便如此,我先上楼睡了。”说着,她瞧着两人,会心一笑间离开。


    盛池也有所领会,便与其他人一同退出夷人馆。


    馆内,只剩陆昭漪与夏笙两人。


    旁人一走,她面色急转,冷凝着,瞧着夏笙:“接下来我说的每字每句,还请寒王务必一字不差的转达给李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