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婷在东南亚初战告捷,成功投资“Blossom”的消息,如同投入看似平静的国际资本湖面的一颗重量级石子,激起的层层涟漪正迅速扩散,其影响远超表面的波澜。港岛“风华国际”亚太总部的正式设立与高效运作,以及其对东南亚本土项目精准而迅速的投资,明确无误地向全球市场宣告了“风华系”这头源自东方、此前一直深耕内地市场的资本巨鳄,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国际化布局,正式将强健的触角伸向了风云变幻的全球舞台。
这一动向,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习惯于主导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投资格局的老牌欧美资本的神经。在港岛中环那些位于摩天大楼顶层、需要特定引荐才能进入、隐秘而奢华的私人会所和俱乐部里,在雪茄的氤氲烟雾和威士忌的醇香之间,关于“风华”、关于方婷、关于其背后韩风的讨论,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那些掌握着巨额资本流向的操盘手们的谈话中。
在一间可以俯瞰整个维多利亚港夜景的私密包间内,几位衣着考究、气质各异的中年男子正围坐一堂。其中一位金发碧眼、典型盎格鲁-撒克逊面孔的外籍基金经理,摇晃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语气带着明显的不忿与轻蔑:“这个姓方的女人,手段确实不简单,不像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些只会跟风的亚洲投资者。‘Blossom’那个项目,我们‘环球资本’(化名,代表某一派系国际资本)前期做了大量工作,本来已经是势在必得,估值也谈得差不多了。谁能想到,竟然在最后关头,被她用一套什么‘战略赋能’、‘长期伙伴’、‘生态协同’听起来很虚的东方哲学话术给截胡了。真见鬼!那些印尼人居然还就吃这一套!”
坐在他对面的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更为沉稳的亚裔背景投行董事总经理沉吟片刻,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地提醒道:“约翰,我建议你不要太小觑这个对手。我深入研究过他们的背景。‘风华’的背后是韩风,那个男人在内地互联网领域几乎创造了点石成金的神话,他的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得可怕,短短几年积累了惊人的资本和难以估量的政商资源。最关键的是,他们现在出海,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财务投资者,而是带着一整套在内地经过残酷市场竞争验证过的互联网思维、技术赋能经验和强大的生态协同能力进来的。这种打法,强调深度绑定和长期价值创造,对我们这些侧重于短期财务回报和快速退出的传统投资模式,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挑战。”
“挑战?”一个阴恻恻、带着几分沙哑的声音从角落的阴影里响起。说话者是一个面色略显苍白、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的中年白人男子,他手中把玩着一枚古银币,他是以嗅觉敏锐、出手狠辣着称的知名做空基金“秃鹫资本”(化名)的资深合伙人之一,名叫维克多。“或许,对于我们来说,这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呢?”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风华’这只来自东方的独角兽,扩张速度如此之快,野心勃勃,树大招风是必然的。他们投资的那些公司,无论是国内那个靠着游戏赚得盆满钵满的‘千讯’,还是那个搞企业服务的‘阿慧’,甚至是刚刚到手的东南亚‘Blossom’,难道就真的完美无瑕,毫无破绽可寻吗?只要我们能耐心细致地找到他们的弱点,无论是财务数据上的瑕疵、业务模式上的漏洞,还是政策合规上的风险,然后集中力量,精准狙击,就像草原上的秃鹫盯着受伤的角马一样……就能让他们狠狠地栽个跟头,尝尝国际资本市场的残酷滋味,甚至……”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眼中寒光一闪,“让他们把刚刚吃进去的,连本带利地给我们吐出来。”
维克多的话让整个包间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维港游轮的微弱汽笛声。雪茄的烟雾缓缓升腾,几双代表着不同资本势力的眼睛里,同时闪烁起算计、冷酷甚至是一丝兴奋的光芒。一种无形的共识在沉默中达成——一场针对迅速崛起的“风华系”的、看不见硝烟却可能更加血腥残酷的资本围剿与猎杀,正在这片繁华之下,于暗流深处悄然酝酿、布局。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一个能最大化引发市场恐慌和连锁反应的攻击点。
喜欢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