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5章 以道义相交,以学问相往来

作者:鸡蛋番茄轮番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个洪亮的声音带着几分戏谑从人群后传来。人群分开,只见士陆老师傅穿着一身沾满油渍的工装,大大咧咧地走了过来。


    一看“仇人”上门,呆毛崽不由缩了缩脑袋。


    主要吧,这彭老师的根脚太大了,两个呆毛崽绑一起都没人家一半硬气。


    要说呆毛崽只能看照片的话,别人那可是能大大咧咧上门混口茶喝的。


    不过彭老师也确实好玩。早年在江湖上摸爬滚打的经历,让他身上多了几分鲜活的人味儿,不像某些大佬,光是瞪你一眼,就能让你魂飞魄散、半天回不过神来。


    士陆老师径直走到江夏身边,非但没有长辈的严肃,反而伸出粗糙的手指,玩笑般地拽了拽江夏额前那撮倔强的呆毛,“咋啦,小夏子,读了几本洋书,就敢来指点你士陆叔了?”


    江夏被他拽得一晃,有些无奈地拍开他的手:“士陆叔,不是指点,是这钢材真的不能那么焊。”


    “哦?那你说说,该怎么焊?”士陆老师双手抱胸,摆出一副“我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的架势,存心要考教一下这位故人之子。


    “您用大电流快速焊,虽然效率高,但热输入太大,热影响区超过 10mm,再加上没预热,冷却速度太快,马氏体组织一形成,肯定开裂。”


    “胡扯!” 士陆老师眼睛一瞪,“大电流焊熔深够,焊缝强度才够!小电流焊半天,焊道堆得跟小山似的,还容易夹渣、未焊透,到时候下潜时水压一压,照样出事!”


    “您看这碳当量分析报告。” 江夏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这钢碳当量超过 0.5%,冷裂纹敏感性极强,大电流只会加剧应力集中。”


    他拿起焊枪比划,“得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焊,每道焊完清渣,保持层间温度 200℃,焊前预热 300℃,焊后立刻后热消氢,这样才能减少马氏体组织,降低内应力。”


    “嗯?金相分析报告?”


    士陆老师拿着那张纸嘴巴都“喔”了起来:“你小子去哪做的?”


    “一机部分析室!”


    “咋那么快?”


    士陆老师这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多问了。


    还能是啥原因?肯定是靠着“大黄”和它背后那套特殊的信息网络呗。


    一机部作为这兔崽子的家里人,接到信了,加急做个材料测试也不是啥难事。


    嘿,可显摆你小子了是不?


    “那未焊透怎么办?” 士陆老师追问,“小电流熔深浅,对接焊缝容易留空隙。”


    “可以开 X 形坡口,钝边留 2mm,根部先打底焊,用氩弧焊背面清根,再填充、盖面。” 江夏立刻回应,“际銮老师算过,这样熔深能达到 8mm,完全满足耐压要求,还能避免夹渣。”


    “际銮老师?是姓潘的那个嘛?一开始在哈工大,最近跑回四九城那个?”


    “嗯呐!您认识?”


    “认识!老熟人了,我原本这边考察完了,就准备去找这家伙的!”


    “诶,我电话都打不通,你是怎么找到他的?”士陆老师狐疑的看向呆毛崽。


    这小子咋越来越看不透了?


    自己自从接手了那个项目,好不容易搞出了点成果想和老朋友分享下,结果不是电话占线,就是查无此人。


    怎么这小子能随时联系上这些老家伙?


    难道……


    嘿,江大哥,你厉害,你儿子也不简单啊!


    原本还想遇到了带在身边照顾的……


    士陆老师想到这,不由看着江夏露出姨母笑。


    不过他的心态极好,想不通就不要想。当初自己在大街上流浪的时候,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士陆老师大大咧咧的搭在江夏肩头,把人朝自己这边拉了拉:“诶,你知道际銮这小子在西南联大的时候,物理没及格嘛!”


    (?`?Д?′)!!


    大佬,这种前辈的黑历史您不用说给我听的!


    传出去我怕是要被际銮老师用电弧焊烤成炭!


    还好,还好士陆老师没再往下扒,马上又转到了比较专业的方向。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焊接电流、预热温度、坡口形式、后热工艺争辩起来。


    专业术语一套接一套,旁边的工友们听得目瞪口呆,原本的抱怨全变成了敬佩。


    士陆老师越辩越心惊。


    他原本以为江夏只是懂点电子和机器码,没想到在焊接工艺上也这么精通,而且句句都戳在要害上。


    他心里清楚,江夏说的是对的,自己确实是按老经验办事,没考虑到特种钢的特性。


    人前显圣成功的江夏脸上带笑……


    别以为这小子这么全面。


    他之所以能对答如流,全靠之前在“百家论坛”上,与窝在四九城摆弄电子束焊机的际銮老师深入探讨过这套维修方案。


    士陆老师的这些问题,洒洒水啦!


    什么?


    你不认识际銮老师?


    好吧,还记得那个笑话不?


    亲戚:“学啥专业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学生:“焊接。”


    亲戚:“哦!挺好!我修车铺缺人,月入八千,包吃住!你要不要考虑下?”


    学生:“……我不太会焊车。”


    亲戚:“我就知道!上学偷懒了吧!说说你会焊啥?”


    学生平静回答:“核潜艇、航母、要是运气好,过两年还能去焊空间站的密封环。”


    这位老师,就是那种“高考七百分,进校就失踪”专业的创始人级人物!


    表面焊铁,实则焊国运。


    ……


    士陆老师心里已经认同了江夏的方案,但面子上有点挂不住,被一个小辈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得哑口无言,老脸往哪搁?


    人在江湖飘,脸面最重要!


    有着特殊经历的士陆老师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焊接的具体工艺是小事,他真正头疼的是另一个大问题。他没说明这关乎到他正在秘密参与的大黑鱼论证项目,只是装作不经意地,把项目中关于总体结构的一个棘手难题抛了出来:


    “假设,我是说假设啊,我们要造一条新的大船,水下潜航的。为了追求更快的水下速度和更灵活的机动,需要采用一种水滴形线型,但这就带来了一个矛盾:指挥台围壳(帆罩)与艇体的连接处,应力会异常集中。


    尤其是高速转向或遭遇不均匀水流冲击时,这个结合部很容易产生疲劳裂纹。按我们现有的计算和试验,要保证结构安全,要么极大地加厚该处结构,牺牲重量和内部空间。


    要么就严格限制机动时的速度和角度,但这又违背了设计的初衷。你觉得,有什么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吗?”


    看着江夏张开的嘴巴,觉得自己压了他一头的士陆老师开心的笑了。


    但,呆毛崽吃惊的却不是这个。


    他只觉得士陆老师的江湖气太重了点,脸面什么的,您至于问这种问题嘛?


    你以为我听不出来你说的是大黑鱼嘛!


    至于解决方案,那当然有!


    拉着士陆老师来到大老王和横着长的赵刚身后,在士陆老师耳边轻轻说道:


    “有!”


    “啥?”


    “翼身融合!”


    “啥?”


    “参考飞机机翼与机身的融合技术!”江夏补充道,脸上带着点不怀好意的笑容,“把围壳和艇体当作一个整体来设计,平滑过渡,消除直角!”


    “可行?”士陆老师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嗯呐呗!”


    呆毛崽笑的不怀好意。


    嘿嘿嘿,顺寿老师,当初您把三分量应变天平甩给我,今天我就把翼身融合重新甩给您!


    这就叫天道好轮回!


    喜欢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请大家收藏:()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