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第四章 杏酪分邻暖,蒙馆笔墨忙

作者:倚松听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晨露还凝在院中的杏树叶尖,宋杏婉就被灶间的木柴噼啪声催醒。穿好妈妈浆洗得挺括的襦裙,一脚踏进厨房,就见月娘正站在灶台前,把昨夜泡好的杏仁倒进石臼里。


    “醒啦?快来搭把手。”李月娘头也没回,手腕用力捣着杏仁,“昨儿阿婆送了梅干,想着做些杏酪,晾凉了给你弟弟带去蒙馆,也分给同窗们尝尝。”


    宋杏婉挽起袖子,接过妈妈递来的细纱筛,看着雪白的杏仁泥顺着筛眼漏进瓷碗,忽然想起现代喝的杏仁露,忍不住提议:“娘,咱们加点蜂蜜试试?再兑点凉井水,说不定更爽口。”


    李月娘挑眉笑了:“你这丫头鬼点子多,倒要瞧瞧是什么滋味。”


    等杏酪做好,装在竹编食盒里,琥珀色的浆液透着蜜香,连灶台边的小猫都绕着打转。


    刚要出门送弟弟去蒙馆,就见沈砚之背着书箧从隔壁走来,青衫被晨风吹得飘逸飞扬,见了她便点头:“杏儿,今日要送承安去蒙馆?”


    “沈大哥早,今日小满第一天去学堂。”宋杏婉点了点头。把食盒递向他,“我娘做了杏酪,你要不要尝尝?”


    沈砚之刚要推辞,就见小满从屋里跑出来,举着小拳头喊:“沈大哥快吃!我姐姐加了蜂蜜,可甜了!”说着就舀了一勺递到他嘴边,沈砚之无奈接住,清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眉眼都柔和了:“确实爽口,比酒楼里的蜜浆还润。”


    杏儿送小满到蒙馆门口,就见几个妇人正围在墙角说话,声音不大却句句清晰。


    “听说先生要选几个孩童去参加府学的启蒙礼,得字写得好才行。


    ”“我家那小子,写的字跟鸡爪似的,愁死我了。”


    杏儿叹了口气,戳了戳小满的额头:“你可得好好写,别让咱娘也跟着操心。”


    宋杏婉看着小满撅着嘴跑进蒙馆,忽然想起现代的家长群,忍不住笑了,心想:我晚上教弟弟用格子纸练字,保管写得端端正正。


    傍晚去接小满,刚到蒙馆就见一群孩子围着他,手里都拿着空瓷碗,叽叽喳喳地喊:“承安,你姐姐做的杏酪真好吃,明天还能带来吗?”


    小满得意地扬起下巴,拉着宋杏婉的手说:“姐姐,先生还夸我字有进步呢!”


    回到家,宋杏婉找出一张粗纸,用炭笔画了些小格子,教小满把字写在格子里。李月娘坐在一旁缝补衣裳,看着姐弟俩头挨着头的样子,嘴角噙着笑。


    这时宋明远下班回来,手里拎着个油纸包,进门就喊:“快尝尝,州桥夜市的姜汁蹄膀,热乎着呢!”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嚼着蹄膀,吃着剩下的杏酪,宋杏婉摸了摸腰间的罗盘,指尖传来一丝微热——这汴京的日子,就像这杏酪一样,细品之下全是甜。


    连着几日晴好,汴京的日头也渐渐暖了。月娘要去采买布料,宋杏婉闲来无事,便跟着一起出门,打算去州桥附近的茶坊逛逛。


    刚走进茶坊,就见里面坐满了人,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穿着绸缎的富商,还有几个妇人围坐在一桌,正聊得热闹。


    娘俩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碗甘草汤,就听邻桌的妇人抱怨:“你说这惠民河清淤,按理说该方便了,可我家那口子,昨日去码头运货,竟被摊贩占了道,耽搁了大半天。”


    另一个妇人附和:“可不是嘛!我家隔壁的张屠户,把肉案子摆到了巷口,来往行人都得绕着走,找街道司的人说,也只劝了两句就没下文了。”


    宋杏婉心里一动,想起爸爸就在街道司当差,或许能帮上忙。正想着,就见茶坊老板端着甘草汤过来,笑着搭话:“姑娘是外乡人吧?咱们汴京就是这样,买卖兴旺,难免有些占道的小事。不过你放心,宋吏员可是个办实事的,前几日还带着人疏通了巷口的排水沟呢。”


    “老板认识我爹爹?”宋杏婉好奇地问。


    “怎么不认识?”老板嗓门洪亮,“宋吏员清淤那几日,天天带着人吃在河边,还教我们用竹筐装泥沙,省了不少力气。”


    喝完甘草汤,宋杏婉跟着妈妈去布庄,路过州桥时,远远就看见宋明远正站在河边,和几个摊贩说着什么。走近了才听明白,原来是摊贩们觉得码头空地不够用,宋明远正指着河岸边的一片空地说:“那边划定了摊位,按次序摆放,既不占道,又方便行人,你们看如何?”


    摊贩们纷纷点头:“宋吏员说得是,我们这就挪过去。”


    宋杏婉看着爸爸耐心协调的样子,忽然想起现代的城管执法,忍不住走上前:“爹爹,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画个摊位图,每个摊贩都有固定位置,这样就不会乱了。”


    宋明远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杏儿你真聪慧。”


    回家的路上,宋杏婉摸着腰间的罗盘,忽然发现指针竟微微转动,一直指向汴河的方向。她心头一疑,想起月圆夜的穿越,难道这罗盘真的和汴河有什么关联?


    路过巷口的张婶茶摊,张婶笑着喊住她们:“月娘,杏儿,快来尝尝新泡的雨前茶!”说着递过两碗热茶,“听说你家明远帮摊贩们划了摊位,大家都夸他呢。”


    月娘笑着接过茶:“都是街坊邻里,互相体谅罢了。”


    宋杏婉喝着热茶,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行人,听着远处传来的叫卖声,忽然觉得,这市井里的小矛盾,解决起来也满是温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