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回国

作者:归来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常成宗独居纽约的第六个年头,他姑妈的女儿为了躲避婚约来美国投奔了他。


    那一日,沈迎嘉在豪华的商场被偷了钱包,捏着电量不足四十的手机到处求救,也不知通过谁联系上了他。


    ““trade center 右手边那个指示牌。”沈迎嘉发了定位以后又详细地给他描述了一遍自己的位置。


    美国街头最爱用带白色剪头的蓝色指示牌,“the only one”的字样也写得十分醒目,她的位置并不难找。


    过了一会儿,沈迎嘉先看到了常成宗的豪车,车顶微微显着菱形轮廓。她没刻意了解过,但生在这样的家庭,不需要别人提醒,心里自然横着模糊的概念。当时想的大抵是,她表哥这家境放在曼哈顿也得算是顶中顶了吧。又想多年不见,如今看到他会不会感到害怕,可惜来的只有他助理。


    常成宗在她记忆中堂皇留存的,还是**年前见过时那份眉目凛然,戾气满满的样子。


    没过多久这个表哥打了一个电话过来,没有寒暄,直截了当问她想住在哪个片区。


    她说,“都可以,麻烦表哥了。”


    ……


    车开了二十分钟,助理留了司机送沈迎嘉先去酒店安顿。


    到酒店后她舒服地泡了澡,这一会儿的功夫,常成宗就帮她找回了丢失的钱包,由服务员和餐食一起送了进来。


    --


    后来他听助理说,沈迎嘉搬到 Quay Tower 又住了十多日,每天漫无目地睡觉,看电影,偶尔出门购物吃饭。


    助理的原话是,“沈小姐大约在美国没什么朋友,所以不爱社交。”


    没有朋友吗?或许是吧。


    以前在国内,他身边的女生都爱各种各样的party和下午茶,有聊不完的八卦,关系似乎也很好,至少表面看起来就像亲姐妹。只要有人提议出去玩,下面一定是这群女人先附和。


    只有那个人,是真的娇懒,比他这个表妹更甚。


    记得有一回约着露营,不知道她是被谁带过去的,居然在帐篷里睡了一个下午,他们外面的声色犬马似乎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如果不是她被饿醒出来找吃的,常成宗甚至都不知道还有一个人在帐篷里睡觉。


    还记得很清楚,她走过来时头发有些乱,但非常浓密看起来很是柔软厚重。


    皮肤很白,穿的是一件浅色T恤配了条黑色绸质的阔腿裤。


    一眼望过去,这一堆女人里,谁不是超短裙低胸/装,恨不得将身上的本钱和盘托出。其实这样不合群的人,不该出现在这里,多少会让人觉得她在摆谱,以后难免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排挤。


    但她实在新鲜,他就这样被莫名其妙地吸引走了注意力,问身边人,“这是谁?”


    “清荣啊,我哥今年结婚就是在她家饭店办的,还行吧。”


    当时房地产行业盛极一时,周清荣父亲借此发家,几经辗转托人打通了京城的门路。


    但他不解,如果真如游启明说的那样,这是难得能攀关系的机会,她不该谁的交道都不打。


    --


    半个月以后沈迎嘉被未婚夫说服,估摸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很难再翻出什么天,夫家那边也给足了空间,让她自己决定回国的时间。


    临走时,常成宗受了母亲嘱托,空出半天来送她。


    这时的沈迎嘉才见到这个多存在于父辈闲谈中的表哥,只是她心灰意冷,漫无目的地看着车窗外变换的景致,似有若无地开口:“表哥,是你会怎么办?”


    “同你差不多吧。”抗争一回,接受现实。


    沈迎嘉有些震惊,关于常成宗的流言蜚语实在太多,她也好奇这其中有没有一部分真实存在过。


    坊间关于他的传闻还是早年间在世家子弟里吃的尤其开的他,再往后是他越过一众红粉知己,爱上了有夫之妇。


    但她不敢把好奇问出口,只道,“表哥,你什么时候回国啊?爷爷他们总是念叨你。”


    常成宗沉默地皱眉,然后抿唇一笑没有说话。


    他当然知道,很多人“关心”他。这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在美国这几年,私人号码时不时也会收到些讯息。无非是打着关心他近况的由头露个脸熟,指望他某一日回国还记得自己这个“故交”。


    如果是这样的结束语,常成宗也想不了太多,偏偏沈迎嘉没忍住,下车时犹豫片刻还是说了不该说的话:“表哥,你回国看看吧,去年我听说清荣闹离婚,人都跑到机场了又被赵二哥带了回去,想来这些年大家也都有自己的苦衷。”


    赵屿这人他了解,并不能算是周清荣的良人之选。


    当初他反复地劝诫,挽留,甚至是哀求过。如今回过头来他该不该落井下石地说一句,这不是你自己选的吗?


    送别沈迎嘉后,走过一段车辆密集的快速通道转头拐进了曼哈顿的某条街区。


    他把车停靠在路边,从大衣口袋里摸出烟与打火机,点燃后狠狠吸一口,降了车窗偏头朝外面望去。


    还能清晰地看见楼宇的伏线和隐没于高楼大厦之后灰蓝浅橙的云影。纽约是繁华的城市,昼夜交替之际已是灯火葳蕤,弥漫浮浪好似夜光海。


    --


    好巧的是,隔了几天他莫名接到一通国内打来的电话,接通后那边也无人说话,沉默数十秒钟又匆匆挂断。


    他莫名想要一探究竟,连忙播回去,却始终无人接听。无尽的慌乱接踵而至,然后在这慌乱中神经紧绷的他居然浅浅睡了过去。


    便梦到周清荣了,在赵屿的新婚别墅里,他遣散了保卫,悄悄爬上二楼阳台。隔了玻璃门只能隐约看到她裹着厚厚的被子,惨白一张小脸,似乎蹙着眉头,睡得并不安心。


    那时他实在年轻,这样一幕已让他痛到无法呼吸。当时认为一辈子,这就是最后一面了。


    ……


    后半夜他惊醒过来,在枕头上翻来覆去,也不晓得原因,只是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


    认定了自己再难入眠,常成宗起身去阳台抽烟,此时天空荡起满天的风,这么夜了,她有没有偶尔地想起过自己呢?


    窗外璀璨的城市灯火绵延不绝,昏黄光影里头,雨水正绵密地落下,整个纽约像是哭泣般笼罩着悲绝。


    浓烈的情绪冲上胸腔,他的双手开始颤抖。


    常成宗深知自己已经无心准备几天后的会议,他摁了摁颤抖的左手,终于做出决定,拿了手机给助理打电话。


    深更半夜,那边也不敢有情绪,仍然公式化地问道:“常总,有什么安排?”


    “我要回国。“顿一顿他又说,“不必等航线批准了,帮我订最快的航班。”


    --


    隔天,常成宗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见舷窗外垒垒云海,他忽然清醒,原来自己走了那么久,那么远,如今还是要回到那里。


    妆容精致的空姐走了过来,蹲在他腿边常柔地问:“先生,您需要毛毯吗?”


    听到娇柔的声音,他垂下眼来打量她,很年轻漂亮,但美得太过刻意,是他二十五六岁时也不会多看一眼的女人。


    ……


    他与周清荣初见时的那场露营趴,到了尾声时大家起哄着抽签组队。


    周清荣才表现出情绪,不理解地问身边的朋友:“我自己搭的帐篷,为什么要跟别人一起睡?”


    有人听到她的话,露出不屑地笑,觉得十分扫兴。


    身旁人推了推她,附在清荣耳边,看唇语说的是:别坏了姐妹的好事。


    常成宗看在眼里,还是默许了大家的游戏。英雄救美他不会,但乘人之危是可以的,所以他拿了周清荣那顶帐篷的号码。


    等到两人疏离地呆在一起,年轻男女的暧昧游戏他有一点兴趣,而她懵懂无知。


    她犹豫着抬头看他一眼,也是弱弱地问了同样的话:“你要毯子吗?”


    他起初是想和她聊聊天,这样的人让他觉得十分有趣。


    正欲开口时,周清荣又说:“白天睡得太多,我出去透透气。”似乎怕他不高兴又补充道:“我在帐篷外面守着,您安心睡。”


    在他面前还把自己当盘菜的人少有,强扭的瓜不甜,他也觉得没了兴致。


    后来他还一度觉得,周清荣这么端着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直到那回以后,常成宗再也没有在这些人组的局里见过她。才隐约有些惊异地想: 这个女孩,原是有些特别的。


    也是好奇,他隐晦地让人邀约过几次,知道他花名在外,周清荣连拒绝的理由都在替他着想:“常先生不喜我,我就不去扰他清净了。”


    结合当初她在帐篷外面坐了一夜的事,所有人都对此深信不疑。


    常成宗另一个名字叫常瀛久,从小到大熟识的人里头都唤他“久哥”,叫多了就变成了“九哥”。


    每每聚会,一群狐朋狗友也是“九哥,九哥”地叫,陪在他身边的女人被恭维时也是说她们:魅力无限,能得九哥青睐。


    毕竟他看不上的人,硬规矩下也不会给点面儿,逢场作戏更是不会,比如后来在聚会上被赶出去的周清荣。


    --


    空姐的纤纤玉手抚上常成宗的腿,把他拉回现实。


    同样的话,有人是为了相遇,有人是为了划清关系。


    他不着痕迹地把腿挪开,扬着下巴:“不需要,谢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