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9章 盗墓笔记

作者:莜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而斯语,则在一次由周明轩安排的、高度保密的内部参观中,仔细观摩完一批刚刚从某处战国大墓出土的、刻满了奇异难以辨识符号的珍贵帛书后。


    于万籁俱寂的深夜书房里,在加密硬盘上,新建了一个命名为“战国帛书解析与构想”的文件夹。


    他轻轻敲击键盘,在空白的文档页面上,写下了第一个,注定将开启另一个传奇的文件名:


    《盗墓笔记·七星鲁王宫》。


    历史的厚重迷雾,地下世界的诡谲波澜,似乎比浩瀚宇宙的物理法则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逻辑,更吸引他此刻强烈的探索欲与创作冲动。


    又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与禁忌的文学领域,在他面前如同徐徐展开的古老卷轴,等待着那支仿佛能点化万物、贯通古今的笔,去揭开其层层包裹的神秘面纱。


    全球的读者尚且沉浸在福尔摩斯的烟斗与演绎法的世界里为之疯狂,却浑然不知,另一场围绕着古老谜团、家族秘辛与幽深地底世界的冒险传奇,已然在寂静无声中,悄然启程。


    加密文件夹内,光标在《盗墓笔记·七星鲁王宫》的标题后闪烁着。


    斯语没有立即开始撰写正文,而是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构建这个全新世界的底层逻辑。


    他首先勾勒出老九门的庞大架构:上三门张启山、二月红、半截李的传奇往事,平三门陈皮阿四、吴老狗、黑背老六的江湖恩怨,下三门霍仙姑、齐铁嘴、解九爷的智谋算计。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暗藏着一整部家族兴衰史。


    接着,他梳理起盗墓体系的专业知识:


    分金定穴的堪舆术,闻土辨代的秘法,对付尸蹩的黑驴蹄子,克制粽子的糯米,以及青铜神树、蛇眉铜鱼、云顶天宫这些贯穿始终的神秘线索。


    他在细节处格外用心,甚至绘制了几幅简易的墓葬结构图。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斯语才正式开始动笔。


    开篇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在杭城西泠印社旁经营着一家小古董店,某日突然收到一份神秘的战国帛书拓本。


    这个开篇看似平淡,却暗藏玄机 - 拓本上的七星疑阵,正是通往鲁王宫的第一把钥匙。


    随着三叔的出场,故事陡然加速。


    七星鲁王宫的传说缓缓展开:战国时期的诸侯墓穴,诡异的七星棺布局,还有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尸蟞王。


    当写到张起灵在墓穴中展现双指探洞的绝技时,斯语特意放缓节奏,将每一个动作都描写得细致入微。


    他的手指修长有力,在墓墙上轻轻划过,突然停在某处。只见他双指并拢,竟生生插入了石缝之中...


    在创作过程中,斯语巧妙地将大秦联邦的考古发现融入故事。


    他参考了近期出土的战国时期龙形玉佩青铜异兽尊,将其艺术加工后写入小说,使得故事既充满奇幻色彩,又带着一丝可信的历史质感。


    与此同时,言究堂的运营团队正在为这部新作做着精心准备。


    他们注册了盗墓笔记相关商标,与考古研究所合作筹备战国文物数字展,甚至开始物色适合改编影视剧的取景地。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仿佛在积蓄力量的暗流。


    当《盗墓笔记》的第一批稿件送到编辑案头时,阅稿无数的资深编辑也不禁拍案叫绝。


    这种将悬疑、探险、历史、民俗熔于一炉的创作方式,再次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类型。


    我们可能要见证又一个奇迹的诞生。


    编辑在内部会议上激动地说,这不仅仅是又一部畅销书,这是在开辟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


    斯语站在云顶苑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朦胧的山峦。


    在他的构想中,《盗墓笔记》将不止是一个冒险故事,它要探讨的是关于记忆与遗忘、宿命与反抗、终极与永恒的深刻命题。


    张起灵追寻的不仅是身世,更是存在的意义;吴邪经历的不仅是冒险,更是成长的蜕变。


    夜色渐深,他回到书桌前,继续书写那个充满奇诡想象的世界。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尸蟞王即将现世,青眼狐尸即将苏醒,张起灵的秘密即将初现端倪...


    而此时的外界,还沉浸在福尔摩斯的热潮中,对即将到来的这场文学地震毫无察觉。


    就在斯语于云顶苑潜心构筑他的地下世界,将战国帛书、七星疑阵、老九门传奇一一付诸笔端之时。


    外界的舆论场却因为他这突如其来的“转向”,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一次,不再是众口一词的赞美,而是夹杂了更多复杂、甚至是不满的声音。


    最直接、最响亮的抱怨,自然来自于数量庞大、且刚刚被《福尔摩斯探案集》上册彻底征服的全球推理迷。


    【不是吧阿sir!《福尔摩斯》下册呢?!我等得花儿都谢了,言吾老贼居然跑去开新坑了?!】


    【上册结尾明明留了那么多悬念,莫里亚蒂教授的阴影才刚刚浮现,我每天都在刷更新,结果等来了个这?《盗墓笔记》?这听起来跟推理完全不搭边啊!】


    【求求了,先把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故事讲完好不好?没有演绎法的日子我快要活不下去了!这个新书能不能先放一放?】


    【我承认言吾是天才,但这样跨领域是不是太频繁了?刚在推理界封神,凳子还没坐热呢,就跑去挖墓了?这也太‘不务正业’了!】


    各大读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类似的呼声此起彼伏。


    福尔摩斯的热度实在太高,粉丝的期待值已经被拉满,这种“断更”式的操作,无疑让无数翘首以盼的读者感到失落和焦急。


    他们渴望看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的恐怖传说,渴望见证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蒂在莱辛巴赫瀑布的巅峰对决,而不是一个听起来充满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盗墓”故事。


    然而,与普通读者的急切不同,在文学圈、出版界,以及斯语的那些“同行”作者们中间,引发的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情绪。


    喜欢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请大家收藏:()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