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8章 文化软实力

作者:莜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随之而来的,是如同冬季北大西洋风暴带来的雪片般密集的国际版权合作请求。


    这些请求的目标,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正在风头上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此前出版的《三体》(尤其是其令人望而生畏的宏大概念)、《西游记》(其丰富的角色和故事宝库)乃至由“问徵”创作的、在“万象之声”音乐会上大放异彩的音乐作品。


    都受到了来自全球各大出版商、制片公司、游戏厂商前所未有的强烈关注和竞逐。


    曾经在《三体》版权上试图压价、姿态颇高的环宇出版集团,其竞争姿态早已消失不见。


    集团总裁数次亲自致电顾磊,转而以极其谦逊、诚恳和提供近乎优厚到无可挑剔的条件,希望能够全面代理言吾所有已发布及未来作品在全球(除大秦联邦外)更多地区的独家出版与发行权。


    好莱坞最顶级的几家制片公司,也纷纷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递来橄榄枝。


    不仅对《福尔摩斯》的影视改编权表现出志在必得的决心,其旗下最富盛名的制片人甚至开始召集顶尖编剧团队,认真评估此前一直被业界视为“不可能影像化”的《三体》的改编可能性与技术路径,预算预估已经达到了史诗级巨制的量级。


    顾磊所带领的核心商务与法务团队,在这突如其来的全球性追捧下,忙得脚不沾地。


    连续数周高强度工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到疲惫,只有一种参与并缔造历史的亢奋与荣耀感。


    他们心里清楚,此刻正在谈判桌上博弈的,已经不仅仅是单一作品的版权交易金额,而是围绕着“言吾”这个名字所构建起的、一个潜力无限的“言吾宇宙”进行的一系列深度、长远的战略性全球合作。


    斯语对此的指示清晰而坚定:合作的大门敞开,但核心原则不可动摇。


    必须绝对保证作品内涵的完整性、艺术表达的纯粹性以及后续开发过程中的核心创作主导权。


    条件不符者,宁缺毋滥。


    这份底气,源于作品本身无可辩驳的质量,也源于斯语对自身所持文明瑰宝的绝对自信。


    与此同时,在大秦联邦内部,一种微妙而极其积极的变化,正在文化领域的肌理中悄然发生,并逐渐扩散。


    之前那些因《血色晚宴》的垄断性成功和奥利弗·詹金斯那番隐含优越感的言论而感到无比憋闷与屈辱的文化界人士、评论家以及广大读者,此刻可谓是扬眉吐气,胸中块垒尽消。


    官方媒体的文化版面和相关节目中,充满了对《福尔摩斯》全球现象级的成功进行深度分析的专栏文章,以及洋溢着民族自豪感的热情抒发。


    这些报道普遍将其视为“大秦文化成功走出去”、“以世界语言讲好大秦故事”的标杆性典范案例,并高度赞扬其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巨大贡献。


    之前那些一度甚嚣尘上、自我矮化的“文化基因论”、“逻辑缺乏论”的声音,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被主流舆论场彻底边缘化。


    取而代之的是对言吾本人“学贯东西、融汇古今”的惊人创造力与深厚文化积淀的普遍赞美与研究热潮。


    更重要的是,《福尔摩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巨大成功,像一剂强效的肾上腺素,极大地刺激和激活了大秦联邦本土的文艺创作生态。


    许多原本蜷缩在武侠、仙侠、言情等传统舒适区,或盲目追逐海外流行套路的创作者与内容公司,仿佛被一道闪电劈醒,看到了另一条充满荣耀与可能的路径。


    他们清晰地意识到,并非只有一味强调某种固定的、刻板的“本土特色”,或者盲目模仿、追随海外一时的潮流风向才能获得成功。


    真正的成功密钥,在于回归创作本身,追求作品在构思、叙事、人物塑造乃至知识细节上达到极致的质量,并勇于挖掘和展现独一无二的创造力。


    一股摒弃浮躁、潜心打磨作品、勇于挑战科幻、硬核推理、历史正剧等过往被视为“高风险”题材的清新风气。


    正在文学、漫画、影视等多个内容创作领域悄然形成,这对于整个大秦文化产业的健康与多元化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就在这片内外交织的盛誉与追捧之下,处于风暴眼最中心的斯语本人,却依旧保持着一种近乎苛刻的冷静与极致的低调。


    他几乎婉拒了所有国际顶级媒体的专访请求,将一切外部商业交涉与品牌运营事务全权委托给能力日益精湛的顾磊团队。


    将具体的文学、音乐、动漫等子项目的创作管理与执行,交由各子公司经验丰富的负责人。


    他大部分时间依然停留在云顶苑那仿佛与世隔绝的顶层空间,但他的活动范围并不仅限于那间堆满书籍和资料的书房。


    他更加频繁地出入国家博物馆、国家级考古研究所、古籍文献修复中心,甚至通过周明轩的深厚人脉关系,接触到了一些负责重大文化遗产修复项目与核心历史研究的顶尖专家。


    他的兴趣焦点与研究方向,似乎正从《三体》的宇宙深空、《福尔摩斯》的伦敦街巷这类宏大或精巧的文学叙事,悄然转向了更为具体、更为厚重、也更为幽微的历史尘埃与文明碎片。


    他在那些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残破的战国帛书、斑驳的简牍前驻足的时间,越来越长。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他下一步将要做什么。


    全球的读者和评论家都在翘首以盼:


    他是会趁热打铁,迅速推出《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下册,用《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经典案件彻底巩固其“推理之王”的宝座?


    还是会回归那个令人敬畏的《三体》宇宙,完成那个关乎人类文明命运的宏大史诗?


    或者,他会再次以“问徵”之名,谱写出另一首如同《左手指月》般惊世骇俗、挑战人类听觉极限的乐章?


    所有的目光,所有的猜测,都紧紧聚焦在云顶苑那扇不轻易开启的门后。


    试图捕捉任何一丝关于下一次震撼即将到来的征兆,揣度着那将以何种石破天惊的形式再次降临世界。


    喜欢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请大家收藏:()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