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戈壁滩瞬间变成了沸腾的工地。消息传回司令部,贺司令拿着王胡子发回的“物资数量远超预期,装备之精良前所未见,我军战力必将倍增”的电报,哈哈大笑,对着延安方向拱了拱手:“咱们八路军,真是出了条真龙了!”
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豫西山区。
刘/司令看着电文,沉吟半晌,对旁边的邓政委说:“宋兴华这家伙真是雪中送炭啊。十个苏械师,足以改变中原的力量对比。”
邓/政委点点头,睿智的目光中闪烁着光彩:“看来东野局面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这是好事,全局的好事。立刻安排一个旅去接收,要绝对保密,万无一失。”
“告诉王旅长,”刘/司令补充道,“接收之后,优先装备主力,尽快形成战斗力。鬼子在中原的日子,快要到头了。”
漆黑的夜晚,豫西某处密林环绕的洼地。王旅长亲自带队,看着眼前如同魔法般涌现的钢铁洪流,这位身经百战的悍将也禁不住心潮澎湃。
“司令员这回可真是…大手笔。”他喃喃自语,走到一门120毫米迫击炮前,拍了拍厚重的防盾,“有了这家伙,我看郑州的鬼子城墙还够不够硬!”
战士们沉默而高效地忙碌着,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和震撼。他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着武器,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
济南,山东野战军司令部。
林司令看完电文,平静地放在一边。
旁边的参谋有些不解:“司令,十个苏械师的装备啊!您不激动?”
林司令头也没抬,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个箭头,淡淡地说:“装备再好,也要人来用。宋兴华能搞来装备,是他的本事。我们能用好这些装备,打出胜仗,才是我们的本事。”
话虽如此,当他派出的最精锐的师在鲁中山区一处隐秘的山坳里,看到那几乎将山谷塞满的苏式装备时,带回的详细清单还是让这位以冷静着称的司令员动容了。
接下来的几天,宋兴华的司令部成了最繁忙的地方。报务员们不断接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电报。
“报告司令,华中叶司令电,感谢我部无私支援,称此批装备如久旱甘霖,解了燃眉之急…”
“报告,西北贺司令电,语气激动,连用三个‘厉害’,说西北野战军全体指战员感谢东北兄弟的厚赠…”
“报告,中原刘/司令、邓/政委联名电,措辞严谨,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认为此举极大增强了中原军民的抗战信心…”
“报告,山东林司令电,虽言语简练,但表示已制定初步换装及训练计划,必不负厚望…”
宋兴华看着这一份份热情洋溢的感谢电,对王信庭和熊德诚笑道:“看看,兄弟们这是把我当散财童子了。”
王信庭感慨道:“司令,你这‘财’散得好啊!这不仅仅是装备,更是信心,是希望!这盘棋,活了!”
熊德诚也点头:“四大野战军同时得到加强,日寇的好日子确实到头了。”
宋兴华走到窗边,望着南方,正色道:“回电各位司令,皆言:同为革命队伍,相互扶持乃分内之事!”
谦逊而有力的回电,再次让几位老总对宋兴华的格局和气度赞叹不已。
太原,八路军第二总部。
副总司令和副总参谋长拿着东北野战军发来的通报以及各野战军陆续反馈的接收情况报告,脸上满是振奋之色。
“老总,你看看,三十四个苏械师啊!就这么不声不响地送出去了!”副总参谋长指着报告,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喜悦,“宋兴华这小子,在到底是捣鼓出了多大的家业?我看他现在,富得流油啊!”
副总司令拿着旱烟袋,却没有点,在屋里踱着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好!好啊!这是我们八路军整体实力的一次飞跃!华北鬼子被我们基本肃清,现在华中、西北、中原、山东的部队又得到如此加强,是时候改变战略了,不能总是被动防御!”
他猛地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地看向墙上的巨幅中国地图:“参谋长,立刻召集参谋部所有人,开会!议题只有一个——”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华中区域:“趁着各部队换装,士气正旺,我们主动出击,集中优势兵力,狠狠打击华中日军的要害!彻底扭转华中战局!”
“我同意!”副总参谋长一拳砸在掌心,“华北已定,东北野战军即将出关,华中若能打开局面,全国抗战的这盘棋,就彻底活络了!日军将陷入首尾不能相顾的绝境!”
总部作战室内,气氛热烈而紧张。巨大的地图前,参谋们各抒己见,激烈讨论。
“我认为应该调西北野战军一部入华中,他们刚得到加强,求战心切!”
“不妥,西北方向仍需防备胡宗南,且距离华中过远,长途跋涉,恐贻误战机。”
“中原野战军如何?他们地处中原,南下华中最为便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中原野战军本身压力就大,要警惕郑州、洛阳之敌,恐怕难以抽出太多机动兵力。”
“山东野战军呢?林司令用兵如神,部队得到加强后,完全可以一面巩固山东,一面分兵南下苏北、皖北,与华中野战军形成夹击之势!”
“这个方案可行!山东与华中毗邻,调动方便。而且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本就同气连枝,配合起来默契度高。”
讨论持续了数小时,各种方案被提出、分析、辩论。副总司令和副总参谋长凝神静听,不时在地图上写写画画。
最终,副总司令站起身,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
“同志们,综合大家的意见,以及各部队的实际情况,总部初步决定——”他声音洪亮,斩钉截铁,“命令山东野战军,在完成初步换装后,南下进入华中地区,与叶司令的华中野战军汇合!”
他拿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巨大的红色箭头,从山东直插华中腹地。
“两大野战军,合计超过二十个苏械师的主力,再加上地方部队配合,我们的目标是——”他的铅笔重重地敲在几个点上,“争取在三个月内,收复徐州、打通山东与华中联系,并相机夺取武汉外围重要据点,将日军第十一军主力压缩在武汉等少数大城市,彻底改变华中敌我态势!”
“是!”所有参谋起立,眼中燃烧着战意。
一份份载着重大战略决策的电令发出,飞向山东,飞向华中。整个八路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因为宋兴华送出的三十四个苏械师而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加速运转起来。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亮剑:横扫晋察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