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4章 考察

作者:鬼三范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老夫人的登门造访,像一阵阴冷的风,吹散了“桂香斋”表面那层短暂的宁静。那本藏在晓燕贴身口袋里的旧账册,此刻仿佛有了温度,烫得她坐立难安。而商业局马科长被调离、换上背景复杂的吴副科长的消息,更是在这不安的心绪上,又压了一块巨石。


    何老那边似乎也察觉到了风向的微妙变化,王秘书再来时,语气里少了几分之前的笃定,多了些谨慎的提醒:“林老板,吴科长那边,何老已经打过招呼,但具体工作还得你们自己对接。凡事……按程序来,多留些材料,总是没错的。”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何老这面大旗,在具体的“程序”和“规矩”面前,能提供的庇护也有限了。


    果然,没过几天,商业局那边就来了正式通知,新任的吴科长要带队来“桂香斋”进行“纳入市重点扶持老字号品牌项目”的实地考察。通知上罗列了详细的考察清单,从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到技术工艺、品牌历史,要求极其详尽,甚至要求提供“清晰无争议的品牌所有权法律证明文件”以及“主要产品配方及工艺的简要说明(需确保真实性及独特性)”。


    看到“配方及工艺简要说明”这一条,晓燕的心猛地一沉。这看似合理的要求,在此刻敏感的局面下,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诱饵。


    考察的日子定在了周五上午。为了这次考察,晓燕和顾知行连着熬了几个晚上,准备各种材料,将铺子里外打扫得一尘不染,连韩春都跟着忙前忙后,小脸上满是紧张。


    周五上午九点整,两辆半旧的上海牌轿车停在了“桂香斋”门口。吴科长带着商业局、计委、财政局等四五个部门的代表下了车。吴科长约莫四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梳着整齐的分头,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脸上挂着标准的、却没什么温度的官方笑容,看起来比之前的马科长更显精明和……难以捉摸。


    “林晓燕同志,你好你好!久闻大名啊!”吴科长热情地与晓燕握手,力度适中,时间恰到好处,“我们是按照程序,过来实地看看,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你不用紧张,就当是正常的工作交流。”


    他说话滴水不漏,态度无可挑剔,但晓燕却从他镜片后那双快速扫视铺面的眼睛里,捕捉到了一丝审视和算计。


    考察组先在铺面里转了一圈,吴科长对店内的陈设、点心的品相问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随行人员做着记录。然后,一行人被请到后面临时收拾出来的小会议室,听取晓燕的汇报。


    晓燕深吸一口气,将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又陈述了一遍,重点强调了“桂香斋”的历史文化价值、冯青山手艺的传承以及自己接手后的经营情况和未来规划。她尽量说得条理清晰,数据准确。


    吴科长一直面带微笑地听着,偶尔点点头,却不置可否。等晓燕说完,他扶了扶眼镜,开口了,依旧是那副温和的腔调:


    “林晓燕同志的汇报很详细,我们也看到了‘桂香斋’确实在经营上做出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在恢复传统手艺方面,精神可嘉。”他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我们这次考察,是为了评估项目扶持的可行性和风险。有几个问题,还需要林晓燕同志再明确一下。”


    他拿起那份要求提供“配方及工艺简要说明”的通知,看向晓燕:“首先,就是这个产品配方和工艺的说明。老字号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独特的技艺。我们要评估扶持价值,需要确认其真实性和独特性。不知道林晓燕同志准备得怎么样了?”


    来了!晓燕的心提了起来。她按照事先和顾知行商量好的策略,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经过删减和模糊化处理的“简要说明”,里面只提及了一些基础的原料选择和大致流程,核心的配比、火候、秘制配料等关键信息一概隐去。


    “吴科长,这是俺们整理的一份简要说明。”晓燕将材料递过去,“具体的核心工艺,涉及祖传秘方和商业机密,按照行业惯例,恐怕不方便详细提供,还请领导理解。”


    吴科长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微微冷了一下:“林晓燕同志,你的顾虑我们理解。但是,政府扶持,投入的是真金白银,我们必须对项目的核心价值和技术壁垒有清晰的评估。你提供的这份材料……太过笼统,恐怕很难支撑我们的评审啊。”


    他放下材料,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一种看似为你着想实则施加压力的意味:“你看,是不是可以再考虑一下?哪怕提供一部分关键参数的验证数据也行?或者,由我们指定的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对你们的产品进行成分分析和工艺还原评估?这都是为了确保扶持资金能够用在刀刃上,避免资源浪费嘛。”


    第三方检测?工艺还原?这简直是赤裸裸地要掏空“桂香斋”的老底!晓燕的血一下子涌上了头顶,脸涨得通红,她强忍着怒气,尽量平静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吴科长,冯师傅临终前将手艺托付给俺,俺发过誓,不能辜负他。这核心工艺,是‘桂香斋’安身立命的根本,别说详细参数,就是这粗略说明,俺拿出来,心里都愧得慌!至于第三方检测还原,这……这不合规矩吧?哪有这样评估老字号的?”


    吴科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语气也硬了几分:“林晓燕同志,话不能这么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在讲究科学管理,市场化运作。老字号不能总抱着‘祖传秘方’固步自封嘛!要敢于接受新事物,新方法!我们这也是为了‘桂香斋’更好的发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其他部门代表,意有所指地说:“如果连最基本的技术评估都无法配合,那我们很难判断这个项目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后续的扶持资金审批……恐怕也会遇到困难啊。”


    这话里的威胁意味,已经毫不掩饰。会议桌上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其他部门的代表眼观鼻,鼻观心,没人出声。顾知行在一旁眉头紧锁,想要开口帮腔,却被晓燕用眼神制止了。


    晓燕知道,此刻任何争辩都是徒劳。这位吴科长,是带着目的来的。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韩春的小脑袋探了进来,怯生生地说:“林阿姨,外面……外面来了个老奶奶,说是……说是姓李,想见见你。”


    李老夫人?!她怎么又来了?而且偏偏挑在这个节骨眼上!


    晓燕的心猛地一沉,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攫住了她。她看向吴科长,只见吴科长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丝微妙的弧度,随即又迅速恢复如常。


    “哦?有客人?还是位老同志?”吴科长故作惊讶,随即大方地挥挥手,“林晓燕同志,你先去接待客人吧,我们这边可以稍等一下。正好,我们也需要内部讨论一下情况。”


    晓燕只得起身,歉意地笑了笑,走出会议室。她看到李老夫人果然拄着拐杖,站在铺面中央,神色平静,目光却深邃地看着她。


    “李老夫人,您怎么来了?”晓燕迎上去,心里警铃大作。


    李老夫人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目光越过她,看向会议室的方向,慢悠悠地说:“我听说,今天有领导来考察?是为那扶持项目的事?”


    晓燕心里咯噔一下,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是……是的。”晓燕含糊应道。


    “嗯,这是好事。”李老夫人点了点头,话锋却陡然一转,声音不高,却足以让会议室里隐约听见,“不过啊,晓燕,有些老话说的好,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政府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条件开出来,答应了,就得守规矩。不然,这账啊,一笔一笔,迟早都得算清楚。”


    她这话,像是随口感慨,又像是意有所指的警告。尤其是那“账”字,咬得略微重了些。


    晓燕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明白了,李老夫人此刻出现,绝非偶然!她就是来给吴科长撑腰,来施加压力的!她在用那本旧账册,逼自己就范!


    李老夫人说完,也不等晓燕回应,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便拄着拐杖,转身慢悠悠地走了,留下晓燕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铺面里,浑身冰凉。


    她回头看向那扇紧闭的会议室门,仿佛能感受到门后吴科长那志在必得的、冰冷的笑容。


    前有吴科长以扶持资金相逼,后有李老夫人用陈年旧账威慑。


    这“桂香斋”,她还能守得住吗?那本藏在身上的旧账册,此刻沉重得像要压垮她的脊梁。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