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秘书那句“多加小心”,像一根细刺,扎在晓燕心头,让她对韩春的怜悯里,不由自主地掺进了一丝挥之不去的疑虑。她看着怀里这个因为哭累而沉沉睡去、眼角还挂着泪珠的孩子,心情复杂难言。这孩子瘦小的身子蜷缩着,呼吸轻微,脆弱得仿佛一碰即碎,怎么看都不像包藏祸心的样子。
可王秘书的提醒,顾知行之前的疑虑,还有这孩子出现得过于“巧合”的时机,都像阴云般笼罩着她。她轻轻将韩春放在里间小屋的床上,盖好被子,站在床边看了许久,才叹了口气,掩上门退了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晓燕表面上一切如常,对韩春的照顾无微不至,送她上学,教她认字,铺子里不忙时,也让她在一旁看着学做些简单的活计。韩春似乎也渐渐从丧母的悲痛中走出来,脸上有了笑容,话也多了些,对晓燕更是依赖。但晓燕暗地里,却多了个心眼,留意着韩春的一举一动,留意着是否有陌生人与她接触,也留意着她偶尔流露出的、超出年龄的沉默和若有所思。
民政局的调查似乎真的“特事特办”了,孙干部带着人来过两次回访,态度客气了不少,只简单问了韩春一些生活琐事,记录了一下便离开了。关于韩春母亲赵素珍的身份背景,却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只说还在核查中。
这天晚上,铺子打烊后,韩春已经睡下。晓燕和顾知行坐在柜台旁,就着昏黄的灯光,低声说着话。
“民政那边,还是没消息?”顾知行问道。
晓燕摇摇头:“没有。只说赵素珍户籍信息很模糊,像是早年从外地迁来的,具体从哪里来,还有什么亲人,都查不到。”
顾知行眉头紧锁:“这就更奇怪了。一个身份如此模糊的女人,在临终前,为什么会指名道姓地把孩子托付给你?她是怎么知道你的?又凭什么相信你会收留她的孩子?”
这些问题,也正是晓燕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她林晓燕在省城虽然因为“桂香斋”有了点名气,但也绝不到能让一个城郊贫民区的垂死妇人笃信托孤的地步。
“俺也想不明白。”晓燕叹了口气,“有时候看着春妮儿,俺就觉得是俺想多了,她就是个可怜孩子。可有时候……心里又总觉得不踏实。”
“谨慎些总没错。”顾知行沉吟道,“我托朋友在公安系统内部也打听了一下,暂时没发现韩春或者赵素珍牵扯什么案件。但越是这样干净,反而越让人觉得……不寻常。”
两人正说着,里间小屋的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韩春揉着惺忪的睡眼走了出来,小声说:“林阿姨,我渴了。”
晓燕连忙起身给她倒了杯温水。韩春接过杯子,却没有立刻喝,她看着晓燕和顾知行,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林阿姨,顾叔叔,我……我昨天收拾我娘留下的那个包袱,在衣服夹层里……摸到个硬硬的东西。”
晓燕和顾知行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动。
“什么东西?”晓燕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好像……是个小本子。”韩春说着,跑回里间,从枕头底下拿出那个她一直紧紧抱着的旧包袱,摸索着从棉袄的夹层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巴掌大小的东西。
油布包入手沉甸甸的。晓燕接过,在顾知行凝重的目光下,小心地一层层打开。里面果然是一个颜色发黄、纸质脆硬的小册子,封面上没有任何字迹。
晓燕深吸一口气,轻轻翻开册子。里面是用毛笔工工整整书写的小楷,记录的不是点心配方,而是一笔笔清晰的账目!时间跨度从民国三十几年一直到解放初,收入、支出、往来客户、甚至是一些简单的货品记录,条理分明。
而当晓燕的目光落到册子中间几页,看到那几个熟悉的字眼和后面的数字时,她的呼吸骤然停顿,瞳孔猛地收缩!
只见那泛黄的纸页上,清晰地写着:
“腊月初八,收‘桂香斋’ 冯秉坤 大洋五十块,利钱三分,借期半年。”
“五月初三,收‘桂香斋’ 冯秉坤 本息结清,大洋五十一块五。”
后面还有几条类似的记录,借款方都是“桂香斋冯秉坤”,金额不大,但利钱却不低。
冯秉坤!这是冯青山父亲的名字!是“桂香斋”上一代的掌舵人!
这本账册,竟然是一本记录着“桂香斋”冯家早年借贷往来的……账本!而债主的名号,在册子扉页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用朱砂写着两个字——“赵记”!
赵记?!赵素珍也姓赵!难道……
一个惊人的、带着浓浓狗血意味的猜测,如同惊雷般在晓燕脑海中炸响!韩春的母亲赵素珍,难道就是这本账册上“赵记”的后人?冯家早年,竟然向赵家借过高利贷?
那么,赵素珍在临终前,让韩春来找自己,就绝不是单纯的托孤了!她很可能知道“桂香斋”现在由晓燕掌管,她让韩春来,是来……认亲?还是来……讨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晓燕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账册差点脱手掉落。顾知行见状,连忙接过账册,快速翻看了一遍,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
“晓燕……”他抬起头,看着晓燕瞬间苍白的脸,声音干涩,“这……如果这账本是真的,那韩春她……很可能真是冯家的……债主后人?”
债主后人!这四个字像冰锥一样,刺得晓燕浑身发冷。她想起冯青山生前偶尔流露出的、对家族败落原因的含糊其辞,想起他对手艺传承近乎偏执的坚守,却对家中旧事讳莫如深……难道,冯家当年的衰败,除了时代的原因,还和这高利贷有关?
而赵素珍,这个看似穷困潦倒、孤苦无依的女人,握着这本可能牵扯到冯家声誉和过往恩怨的旧账本,让女儿来找她林晓燕,究竟是想做什么?是看在同乡或者旧识的份上,给孩子找条活路?还是……别有所图?
韩春站在一旁,看着晓燕和顾知行骤变的脸色,吓得大气不敢出,小手紧张地绞着衣角,怯生生地问:“林阿姨……这……这本子是不是不好的东西?我娘她……她没干坏事吧?”
晓燕看着韩春那双纯净又惶恐的眼睛,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混作一团。她蹲下身,握住韩春冰凉的小手,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事,春妮儿,别怕。这……这是你娘留下的……一件旧东西。跟你没关系。”
她将账册重新用油布包好,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攥着一块烧红的烙铁。这东西,像一颗不知何时会引爆的炸弹,彻底打破了她刚刚平静下来的生活。
冯家的旧债,赵家的后人,突然以这样一种方式,纠缠在了一起。而她这个继承了“桂香斋”牌子和手艺的外人,却被卷入了这场跨越了两代人的、充满宿命和算计的漩涡中心。
窗外,夜色深沉。晓燕知道,从她翻开这本旧账册的那一刻起,她面临的,将不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或阴谋陷害,而是一段被尘封的、可能充满不堪的家族往事,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加复杂难解的人情与利益的纠葛。
省城这潭水,因为她和她守护的这间老铺,是越搅越浑了。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