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6章 电脑之学

作者:空空如斯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经历了内科的严谨思维、外科的精准操作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一门充满新鲜感、甚至带着些许“未来科技”色彩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尽管前期已经上过几节理论课,老师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基本组成CPU、内存、硬盘等、二进制原理以及DOS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命令,但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电脑依然是一个停留在书本概念和老师描述中的、神秘而昂贵的“大脑袋机器”。


    他们对于“操作”电脑的认知,几乎为零。因此,当听说本周的实验课将首次进入电脑室进行实际上机操作时,整个班级都沸腾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周三下午,计算机实验课。 同学们早早地就聚集在位于教学楼顶楼、平时紧锁的计算机房门口。机房门口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叮铃铃——”上课铃响,负责电脑课的年轻女老师——张老师,拿着一大串钥匙走过来,笑着对翘首以盼的同学们说:“同学们,久等了!今天,我们终于要和电脑‘亲密接触’了!大家排好队,保持安静,跟我进来。”


    “咔嚓”一声,机房的门被打开。一股混合着尘埃、机器散热和淡淡臭氧味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


    同学们鱼贯而入,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机房不算大,整齐地排列着两排、共二十多台乳白色的电脑。每台电脑都配有一个硕大的、像电视机一样的CRT显示器,球面屏,显得很厚重,一个键盘,和一个机械鼠标。


    机器侧面贴着小小的标签:Intel 486 DX2/66。这就是这个时代主流配置的“486”电脑。在教室前方,还有一台连接着投影仪的教师机。


    “哇!这就是电脑啊!”


    “这么多台!看起来好高级!”


    “这个屏幕好大啊!像电视一样!”


    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叹,小心翼翼地走到分配给自己的机位前,好奇地打量着这些“高科技”产品,却不敢轻易触碰,生怕碰坏了。


    詹晓阳跟着人群走进机房,目光扫过这些熟悉的“老家伙”,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


    前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轻薄如纸的液晶显示屏、无声静音的薄膜键盘、灵敏的光电鼠标、秒开的固态硬盘、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与眼前这些笨重、缓慢、功能单一的“古董”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种强烈的时代落差感,让他一时间有些恍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