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章 沉淀与蓄力:苦修者的日常

作者:山阳真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新高一一班的班委班子,在林疏影老师的高效主持下火速成型。


    班长由原一班的班长罗成礼担任,副班长张艳,学习委员毫无悬念是学霸宇文嫣,生活委员落在了人缘好、办事利索的萧逸肩上,文艺委员则由才子陆耳山出任。


    各科课代表也各就各位:语文是擅长绘画的曹梅,数学由宇文嫣兼任,英语是张艳,历史科代表竟是上次期末考超越我的张正艳,地理是曹昌鹏,物理和化学则由周元霞和陆耳山兼任。


    值得注意的是,原三班班长陈琳此次未能连任,而我,曹鹤宁,则婉拒了所有科代表职务的提名。


    “小书童,你真不当个课代表?”萧逸凑过来小声问,语气带着不解,“历史科代表多适合你。”


    我摇摇头,低声道:“不了,锅巴。现在……只想清静点,专心读书,还有那‘十大才女’的事儿要准备。”


    或许是兼祧二房后心态悄然变化,肩上无形的责任更重;或许是经历了太多,只想从琐碎事务中抽身。我更想将有限的精力,专注于知识的汲取和即将到来的、关乎荣誉与奖金的“大战”。


    这股“淡出”之风似乎会传染。原三班团委书记邵萍也辞了职,萧逸见我态度坚决,竟二话不说,也跟着辞了刚到手还没捂热的生活委员,跑到林老师那儿,理由冠冕堂皇——要“专心经营孤英文学社”。


    这下倒好,我们当初从新华中学考上来的四位“元老”,竟全员脱离新班级的权力核心,成了“无官一身轻”的逍遥派!


    而赵松因斩获全国物理竞赛省赛金奖,被偏爱理科尖子生的班主任唐毅“挖”去了高一二班。


    这股“辞职潮”甚至蔓延到了我们一手创办的孤英文学社。


    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我再次站上讲台,语气平静却斩钉截铁:


    “萧逸社长,各位同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与支持。但我必须坦言,接下来,我的学业和一些……私人事务,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通讯员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热情和及时的反应,我担心自己难以胜任,反而耽误了社里的事情。所以,我在此正式请求,辞去通讯员职务!但我承诺,作为文学社的普通一员,我依然会在幕后全力支持社内活动,支持萧逸社长的工作!”


    我去意已决。萧逸在台下看着我,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那双总是神采飞扬的眼睛里此刻盛满了明显的失落和浓浓的不解,最终只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他早已习惯了我这个小书童作为“最佳拍档”与他并肩作战,我的骤然退出,让他像是突然失去了重要的支柱,为此闷闷不乐了好几天,连苏雪和吴华都敏锐地察觉到了。


    “小书童,你和萧逸闹别扭了?”周末碰面时,吴华悄声问我,“他这两天都没什么精神,念叨着他的‘最佳拍档’撂挑子了,感觉魂都丢了一半。”


    苏雪也柔声补充:“是啊,他说文学社没了你,好像连空气都冷清了不少,商量事情都找不到那种默契了。”


    我叹了口气,把煎包塞进嘴里,含糊道:“哪有闹别扭……就是觉得,是时候把精力收一收,放在更该放的地方了。那死锅巴,至于这么大反应嘛!”


    就这样,我如愿以偿地从班级和社团的核心管理层中彻底抽身,做起了看似“闲云野鹤”的普通学生。


    但这绝不意味着躺平摆烂!相反,我将更多、更整块的精力投入到了更深度的阅读与更具挑战的写作中。


    我在学校查阅大量史料,精心构思,撰写了题为《论北周武帝改革》的史论文章,观点新颖,论据扎实,发表在孤英文学社的《萌芽报》上后,引起了不小反响,连历史老师~都特意在课后找我讨论其中几个论点。


    同时,一个更庞大、更私人化的写作计划开始在我心中酝酿——我决定,就用手中这支笔,将这十六年来的曲折、离奇甚至荒诞的经历,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我开始动笔创作一部中篇小说,取名《天煞孤星》,将幼年被斥为“克星”的孤寂、成长中关于性别的困惑、家族内部的纷争暗涌,以及那些涉及神性与宗法、不为人知的隐秘,尽数融入字里行间。


    另一方面,身为“人母”的责任感也无声地驱使着我。曹珈和曹瑶即将面临中考,进入最关键的冲刺阶段。每个周末回家,我都会认真检查她们的功课,耐心辅导她们相对薄弱的语文、历史、英语。


    唯独数学,始终是我这“小妈”难以启齿的软肋!一看到那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和抽象的函数公式,我就本能地头皮发麻,思路打结。


    好在,我们有宇文嫣这位超级学霸!她看在同班之情和“玉女门”的姐妹情分上,爽快地答应每周抽空指导曹珈曹瑶的数学,这让我感激不尽,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落地。


    于是,我的日常生活,仿佛进入了一种极有规律、近乎“苦修”的状态!


    每天凌晨四点半,残月还清冷地挂在天边,校园仍沉浸在深沉的睡梦中。生物钟便准时将我唤醒,我并不急于起身,而是先盘坐床上,默诵心法,将体内那股源自紫微本源的微弱气流,沿着特定路径缓缓运行三周,直至眉心那点朱砂隐隐泛起常人难以察觉的淡金色微光,灵台一片清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然后,才蹑手蹑脚地起床,利落地换上运动服,如同暗夜中的精灵,悄无声息地离开宿舍,融入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与寒意之中。


    在清冷的空气中,我开始绕着空旷无人的操场奔跑。一圈,两圈……三千米下来,身体微微发热,彻底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头脑变得异常清醒敏锐。


    跑步热身之后,便是我独自一人的“练功”时间。从“玉女门”大师姐黄燕那里“偷师”学来的武当剑法基础,此刻正好派上用场。没有真剑,便折一根长短合手的树枝代替!


    在操场边缘那棵老槐树下,我凝神静气,回想剑诀要领,手持树枝,翩然舞动。起初只是反复练习招式,力求形似。


    待动作熟练后,体内那股若有若无的紫微神力,偶尔会在我心神高度集中时,不经意地流转到手臂。


    一次快速的旋身刺击,树枝尖端竟带起一丝微不可闻的破空声,一道无形无质却凌厉异常的气劲扫过,将旁边老槐树上垂下的几根枯枝齐刷刷斩落!


    正好一位早起巡查的园丁爷爷路过看到,惊得揉了揉眼睛,随即对我竖起大拇指,朗声笑道:“小姑娘,好身手!这下可省得我爬高上低地去清理喽!”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赶紧上前帮忙将地上的枯枝收拾干净。


    练完剑,身上已见汗意。紧接着便是雷打不动的舞蹈基本功和参赛舞姿练习,压腿、下腰、旋转、跳跃……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完美,汗水逐渐浸湿了额前的碎发和后背的衣衫。


    当这一切全部完成,我才带着满身大汗返回307宿舍。这时,东方天际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天色微亮。


    迅速洗漱,换好干净校服,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然后信步走到校门口熟悉的小铺子,买上四个热腾腾、香气扑鼻的煎包和一碗暖胃的稀饭,惬意地享用这顿“犒劳”自己的早餐。


    近来感觉食量似乎也增加了些,以往两个煎包便能果腹,如今四个下肚才觉满足。


    也有特殊时候,比如某天醒来发现桌上已摆好用油纸包着的煎包和一碗温热的稀饭,用脚指头都能猜到是焦琴将军的手笔。


    第一次见到时,我可不敢轻易下口,内心狐疑这莫非是来自恶狗岭、用那些……不可名状之物所做?犹豫再三,空气中传来焦琴将军安排的隐匿护卫低沉的禀报:“小姐请安心食用,食物皆取自阳间正常渠道,干净卫生。”我这才放下心来,大快朵颐。


    当我慢悠悠踱着步子回到教室,准备好第一节课的书本时,宿舍的姐妹们才刚陆续睡眼惺忪地起床,整个校园也才开始真正从沉睡中苏醒,喧闹起来。


    上午课间,如果宇文嫣不用她的古筝进行练习(她同样是“十大才女”评选的有力竞争者),我就会征得她的同意,坐在那架古朴的古筝前,笨拙却无比认真地拨动琴弦。


    指尖流淌出的音符虽远谈不上悦耳动听,但这份对陌生音乐领域的接触与尝试,却让我的心灵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有时,宇文嫣也会难得地放下清冷,指点我一些基本的指法。


    晨跑、练剑、习舞、学琴……日复一日,规律得近乎刻板,却又让我的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平静。


    我将所有杂念抛诸脑后,心无旁骛地打磨着自己,锤炼着身心。这一切,既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清州市十大才女”复赛舞台,也是为了内心深处那个不愿辜负众人期望、更不愿向命运低头的自己。


    复赛的日子,就在这紧张而有序、汗水与坚持交织的筹备中,一天天逼近了。


    喜欢新鸳鸯蝴蝶梦之天煞孤星请大家收藏:()新鸳鸯蝴蝶梦之天煞孤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