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预考

作者:溪下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勤学苦读中,转眼便到了六月。


    因为两大书院的入学考试,不是谁人都可以参加的,需要先参加一个预考,通过之后,才算获得了考试资格。


    而预考时间是从六月一日起,每日上午两场,下午两场,连考十日。


    想着越到后面,从外地赶来考试的人越多,越挤。


    花夫子六月一便停课,让他们先去参加了预考。


    清溪书院的预考试卷是不分年龄段的,因为每个人考的都不一样。


    据说书院夫子会提前公布书目范围,以及每种类型书籍的出题比列,之后让在书院就读的所有学子,都出一张试卷。


    考试的内容类似于默写填空。


    去考试的人,抽取到的试卷是随机的,难易程度也会有些差异。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要求其实不算高,只要能答出六成的题目,便可以获得考试资格。


    他们六个同窗自然是一道去参加预考的,不过没有坐一辆马车。


    花麟和杨柏舟坐的花家的马车走在最前面,李家马车紧随其后,孟知行依旧是与黄绩学同乘,跟在最后。


    在马车上,黄绩学有一点点紧张,他微微蹙眉有些焦虑:“孟弟,你说万一抽到特别难的试卷,要是考不过……”


    “应当不会,书院那边不是说了,四书五经的内容占一半,剩下的我们只需再答出一二,即可通过。”孟知行安慰。


    但实际上孟知行心里也直打鼓,因为书院那边稍微一打听,就可以知道今年出题的书目。


    先前几日,他们已经看过了,书目中有些是他们背过的,有些是读过没背下来的,还有压根都没读过的。


    若是运气特别背,剩下五成的题目,全碰到没背过的,那铁定通过不了。


    读书的时日太短,积累不够,是孟知行和黄绩学都面临的短板。


    两人互相安慰了几句,便各自拿起书,争取再记住一些。


    到了书院时,刚巧赶上了第一场考试。


    匆匆登记完身份,六人便齐齐坐到了考场中,拿到了各自的试卷。


    孟知行先整体看了一眼,然后心中立时感叹一句,出他这份试卷的学长,笔锋可真够凌厉的。


    他虽然已经练了一年半还多的字,但水平也就只是看上去不难看了而已。


    考试时间只有半个时辰,题量还不少,孟知行当即收起心神,提笔。


    看向第一题,考的是《论语》君子九思。


    孟知行提笔写下答案: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写完又看向第二题。


    ……


    担心写错字,孟知行每个题的答案,都先在草稿纸上写过,等把会的题目全部写完,誊抄到试卷上,就已经过去了三刻钟的时间。


    他粗略估计了一下,答出来的题目,已有七成,瞬时便放松了不少。


    看到花麟和杨柏舟先后交了卷,孟知行也不着急,继续回忆那些记得不熟的,倒是又答出来了几句。


    等到监考的夫子宣布考试结束,孟知行才交了试卷。


    他们这个考试,出结果的速度也是很快的,通常是下一场考试结束前,便会公布上一场考试的结果。


    所以几人也没有离开,只是走到稍远一些,可以说话的地方,边聊边等。


    孟知行过来时,观察了一下每个人的神情,就基本确定大家答的应该都不错。


    互相问了一下,果然如此。


    因为都考得不错,等着也没什么事情,几个人便还饶有心趣的,交流各自试卷的内容。


    过了将近半个时辰。


    远处一个留着山羊胡子黑面夫子,拿着名单大声念:“我念到的人,到这边领取考牌。”


    孟知行他们六人便都收起东西,快速跑到那夫子面前。


    “罗湖生。”


    夫子话音毕,人群中一人喜气洋洋应到,然后便从那夫子身旁管事手中接过了考牌。


    “花麟。”


    花麟应答,上前领取。


    “杨柏舟。”


    ……


    顺着念下来,他们六人都领到了各自的考牌。


    考牌很简单,就一根竹签,上面有个数字,孟知行的是六号。


    竹签的背面,有一张刚贴上去的纸,上面有他户籍外貌之类的一些信息,那纸撕开的边缘处,剩下一半的印章,孟知行估计这是为了防止作假。


    拿到考牌,他们便没有继续在清溪书院呆着,迅速回了城。


    下午,便全部又回到了花夫子的讲堂,继续读书。


    不过也是从这日起,花夫子便不再教授其余的内容了,只按照清溪书院的考试模式,给他们出题进行模考。


    每日都是,半日考试,半日讲评。


    李家兄弟,也就是这个时候,才彻底意识到问题,开始慌了。


    孟知行只心中暗叹,现在才后悔,未免太晚了。


    先前一整年,因为大家是同窗,看他俩如此糊弄学业,他们四个人,都旁敲侧击的提醒过几次。


    尤其是花麟,可能觉得几人都是到自己家中读书,便更多几分责任感,私下明明白白的与两人谈过。


    可惜那会两人都贪玩,虽嘴上答应,但依旧我行我素。所以这会儿,见他们后悔,孟知行也不会有多少同情心的。


    花麟和杨柏舟,今年定是可以考上的。


    孟知行和黄绩学虽然作诗都不行,但文章都还可以,尤其是孟知行的文章,因为超前的思想理念,花夫子还难得夸过一两次。


    按照花夫子所言,他俩考上的概率还是大的。


    但李家兄弟俩,花夫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六人都清楚,就是他俩考不上。


    依旧是六月十五考试。


    六月十四日下学之前,平日里一直冷淡的夫子。难得语气温和的,勉励了他们几句。


    然后他们每人得了一份赠礼。


    孟知行的,是花夫子给他特地写的一本字帖。


    花夫子说他心性坚定,只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如今的状态即可,假以时日,定能做出一番成就。便只给他一份字帖,祝他练字。


    黄继学得了一份文章手稿。


    李家兄弟俩,各自得了一本修身养性的书,说是让他们切忌浮躁。


    之后孟知行他们几人,向花夫子行了大礼,算是彻底结束了在花家读书的日子。


    次日,几人便又一同前往了清溪书院。


    参加决定前途命运的入学考试。《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