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反抗

作者:溪下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问题一开始出现在,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班里的小学童们,一个赛一个的努力背书,可是每次考试时,仍旧只能做出几个题。


    学童们开始思考,出现问题的缘由。


    然后就有人发现,问题出现在夫子的教学身上。夫子教读、抄写、背诵之后,一本书的学习就结束了,但考试题目却不止这些。


    在黄绩学和孟知行的推波助澜下,班上的同窗们开始了团结协作。


    把文章拆分开,每个人拿一部分,轮流向夫子请教,私下再互相教学,拼凑出完整的文章释义。


    人总是对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格外珍惜。


    学习或许是辛苦的,但若这学习知识的机会,是所有人团结合作,千方百计才得来的,自然无一人会懈怠。


    所以白日里努力拼凑出来的文章,散学回去之后,每个人都努力去学,虽然可能算不上真的懂了,但起码文章及其释义是背诵下来了的。


    随着学童们学习进度的加快。询问小梁夫子的问题,涉及到书目也繁杂了许多。


    时不时便会遇到,小梁夫子不会的问题。


    每当这时,小梁夫子总是脸色难看的,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次数多了,各种搪塞的理由都用过之后,小梁夫子恼羞成怒,不再回答任何问题。


    只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若再有问题,就说明读的不够多,读得不够认真。


    他也借此理由,惩罚辱骂了所有问问题的学童。


    若是一开始,小梁夫子便一个问题都不答。只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或许这些小学童还能被他糊弄过去。


    如今却是不行了。


    再说这苍梧县,学风盛行,但除了正经拜师收徒,一般私塾的师生观念反而十分淡薄。


    加之所有人都能看出,小梁夫子是因为丢了颜面,才胡乱惩罚班上的学子。


    班上的小学童们,对小梁夫子并没有太多尊重,大都十分不满。


    然后私下有了各种闲话、传言。


    说是小梁夫子学识不丰,考不过县试,答不上问题,却借口惩罚班里的学子,说他德不配位,不配做大家的夫子。


    又说甲、乙、丙、丁四个班,大家交一样的束脩,也是冲着梁秀才来的,丁班也应该是梁秀才教学。


    ……


    就在一个院中,没几日,小梁夫子便知道了一些。


    然后他开始了‘打击报复’,以各种手段折腾班上学子。


    比如一两个时辰之内,让所有人背完一本一万多字的书籍,背不完就打手心,打完还要罚抄个五遍十遍的。


    班里除了早先就背过的孟知行和黄绩学,人人带伤。然而夫子也不想放过他俩,直接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赶到院中罚站。


    诸如此类的事情,连续发生了三日之后。


    孟知行的这些同窗们,决定奋起反抗。


    只是他们想到的办法是,一起去找梁秀才做主。


    孟知行在旁边默不作声,心中暗道:这些孩子还是太单纯了。


    不过好在,这本就是他与黄绩学计划的一环。


    作为整个丁班年纪最大的黄绩学和孟知行,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次活动的领头人。


    趁小梁夫子回了书房,一群人溜出丁号院,浩浩荡荡,直奔甲号院而去。


    刚走到甲班的院前,就遇到院中负责敲钟的小厮。


    那小厮紧皱眉头斥问:“你们干甚?”


    无需孟知行和黄绩学说话,他们身后那些同窗,就七嘴八舌的说了要见梁秀才。


    那小厮发现事情不妙,马上进去通报了情况。


    不过片刻,梁秀才走了出来,开口询问发生了何事?


    面对梁秀才这个有功名在身的人,先前那些七嘴八舌的同窗,都瑟缩着不敢开口。


    最后还是由黄绩学阐述,孟知行从旁补充,说完了事情的经过,以及所有人都诉求——要梁秀才做大家的夫子。


    梁秀才听完之后,做出一点讶然状:“竟有如此事,不过就算县公断案,也不能只听一家之言,你等不若先回学舍,待我查清此事,若真如你们所言,定会主持公道。”


    他说话时,亦如孟知行最初见他那般随和,倒是让先前不敢说话的小学童们,低声欢呼了几句。


    只是孟知行分明从梁秀才眼中,看到了藏都藏不住的厌烦。


    这时小梁夫子才匆匆跑来,他先恶狠狠瞪了丁班学子一眼,才恭敬向梁秀才行礼。


    梁秀才直接当着众学童的面,呵斥了小梁夫子几句。


    他这一举动,让正准备回学舍的丁班学童更是激动。


    一群人再次回到学舍,所有人都仿佛打了胜仗一般,反复畅想着梁秀才会如何处理这事。


    只有孟知行与黄绩学对视一眼,并未多言。


    学舍中,热闹的氛围很快便被打破。


    有小厮来说,梁秀才要单独问话。


    先是黄绩学被叫了出去。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黄绩学并未回来,小厮则再次过来,点了孟知行的名。


    孟知行离开前,最后看了一眼,脸上皆是不安的同窗。


    然后跟着小厮走出院子,穿过私塾与梁家宅院相连的拱门,到了前院一间屋内。


    梁秀才端坐上首,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坐在两侧,几人面色皆是黑沉,也不开口,只是死死盯着孟知行。


    孟知行心中暗道,果然是玩心里战术这一套。


    不过,孟知行又不是真的小孩,加之有所准备,自然不会被吓到,他泰然自若的站在原地,任几人打量。


    梁秀才见他如此,十分不悦的开口:“今日之事我已调查清楚,是你们不愿背书,才闹事的,是否如此?”


    孟知行摇头否认,再次说了先前的说辞和诉求。


    梁秀才几人轮番恐吓,见孟知行依旧不改口,便让小厮把他带走了。


    那小厮也没带他回先前的学舍,送他进了旁边一个院子。


    听着身后的锁门声,孟知行只微微抬了抬眉,便笑着和站在院中的黄绩学打了招呼。


    这院中房屋门上皆有锁。


    估计可能还要许久,两人便寻了一处干净的石板。


    刚一坐下,黄绩学凑过来,揽住孟知行的肩膀:“好兄弟,我果然没看错你,先前是我小人心,还怕你扛不住,最后就我一个人。”


    孟知行笑笑,并未就这个话题说下去。


    其实他也担心过,黄绩学‘叛变’。所以他提前还交代了孟遐几人,以保证后续不会被梁秀才盯上报复。


    “你猜能有几个人被带过来?”黄绩学询问。


    孟知行摇摇头:“估计就我们俩。”


    人性经不起任何考验,跟何况是一群孩子。他们先前见到梁秀才都不敢说话,面对威胁恐吓,不改口的可能性极低。


    等了许久,一直不见再送人过来。


    黄绩学“嘶”了一声:“其他人果然不可信。”


    孟知行轻嗤一声,正想说,有没有旁人都不影响他俩的计划,院外便传来了开锁的声音。


    两人不再说话,起身过去。跟着小厮,到了一个明显会客的厅舍。


    还未进去,孟知行便看到了孟遐,眼神交汇之后,叫了声:“舅舅。”


    进去之后,才看到舅舅身边站着的人。他一愣,黄绩学家里来的,竟不是原先预想好的老管家。


    这人他不认识,但长的和黄绩学有几分相像,他突然有了个不太好的猜想。


    然后就听到旁边黄绩学哆嗦叫了声:“爹,你怎么来了。”


    孟知行暗道不好。


    据黄绩学所说,他爹暴躁易怒,还独断专行。


    果然,还未待孟知行有任何反应,身边的黄绩学已经被他爹一巴掌抽得,撞到了一旁的柱子上。


    屋内所有人都一惊。


    黄父又接连踹了黄绩学几脚,嚷嚷:“我不来还不知道,你这小兔崽子,离了家也不安分,不好好学也就算了,你还带头闹事,看我不打死你。”


    说着他又想继续动手,孟遐过去劝架,还被推得一个趔趄,而梁宅众人只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黄伯父,仅凭别人一面之词,都不给一个辩驳的机会,就给自己的儿子定罪了吗?”


    孟知行这个年纪,自然是拦不住,一个魁梧高大的成年男人的,只能开口劝阻。


    听到孟知行开口,黄父转移了注意力,不再打黄绩学,上下打量了孟知行一眼,开口讽刺:


    “我儿子就是和你这个小子带头闹事的?看你这样,也不是个好东西。”


    听到黄父骂孟知行,孟遐就想上前理论。


    孟知行赶忙拉住他。


    孟遐这才退后两步,把孟知行护在身后。


    “你凭什么这么说我的朋友?”黄绩学从地上爬起来,两眼死死瞪着黄父,眼泪唰唰往下流。


    孟知行侧头朝黄绩学看去,黄绩学脸上是鲜红的巴掌印,加上鼻腔流血,被他用袖子擦的满脸都是,看着实在可怜。


    他心中一叹,怎么偏偏今日黄父就到了苍梧县,实在是不凑巧。


    上首坐着的梁秀才,见他们全冷静下来,这才轻咳一声:”


    “黄绩学、孟知行两位学子,不学无术,威胁同窗,带头顶撞师长,如此大错,本应逐出私塾。但师者仁心,我也不忍看他们就此堕落荒废学业,故只小惩大诫,停课反省三日……”


    听完梁秀才一番大义凛然的话,黄父就要告辞离开。


    黄绩学反应过来,大声嚷嚷:“骗子,假的,他说的都是假的,爹你听我说……”


    黄父皱眉,又给了黄绩学一个巴掌。


    “你还学会撒谎狡辩了,看我回去不打断你的腿,说着直接把黄绩学拖了出去。”


    黄绩学凄然一笑,不再言语,任由他父亲拖拉着,不再反抗。


    孟知行担忧的看了黄绩学一眼,扭头却见梁秀才眼中,一闪而过的得意。《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