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0章 来自东方的注视(下)——山雨欲来

作者:冉冉升起新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太极的意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大清这台日益精密的战争机器中激起了层层涟漪。盛京皇宫大政殿内的议政之声方才落下,相应的指令便已随着快马信使,如同无形的蛛网,迅速向四方蔓延。


    数日后,一封盖着兵部大印的密令,被送到了正率部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一带驻防、负责监控漠南蒙古局势的贝勒岳托手中。密令上的字迹清晰而冰冷:


    “……着尔等即刻选派精干哨骑,扮作商队或流散牧民,深入河套以南,详查‘西虏’之虚实。其军寨布置、兵马多寡、火器形制、粮道往来、乃至边民舆情,俱需探明。遇其巡骑,务必避开,以潜行匿踪为上。此乃圣上亲谕,事关重大,切切!”


    岳托不敢怠慢,立刻从麾下正白旗巴牙喇(护军营)中挑选了数十名最为机警悍勇的哨探。这些人不仅弓马娴熟,更兼通晓蒙语、熟悉边地风情,甚至有人略通汉话。他们脱下耀眼的盔甲,换上破旧的皮袍,将锋利的顺刀和强弓藏于货物之中,分成数股,如同滴入沙地的水珠,悄无声息地向南渗入那片对他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正被沈正阳集团牢牢控制的河套地区边缘。


    几乎是同一时间,西安督政府衙门内,烛火同样摇曳到深夜。


    沈正阳刚刚审阅完格物院报上的几项民间小改良——一种更省力的水井辘轳,一种改良的镰刀样式。虽然只是细微的进步,却让他看到了民间智慧被激活的迹象,这正是他颁布《专利令》所期望看到的。他揉了揉眉心,正准备歇息,门外传来了急促而熟悉的脚步声。


    “主公,末将曾大牛有紧急军情禀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进来。”沈正阳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恢复了一贯的沉静。


    曾大牛大步走入,风尘仆仆,显然是从边境快马赶回。他顾不上行礼,直接双手呈上一封薄薄的绢书,语气凝重:


    “主公,驻守花马池(今宁夏盐池)的前营游击今日午时派快马送来急报。三日前,其麾下夜不收(哨探)在黄河拐弯处东北方向约五十里的沙地中,发现数行新鲜的蹄印,蹄铁形制与我军及熟蒙各部皆不相同,更深更窄,似是东虏惯用之物。”


    “随后几日,各处边堡亦陆续上报,发现有不明身份的小股骑手在边境线外游弋,远远窥视我方墩台、屯田点,人数不多,约三五骑一队,行动极为诡秘迅捷。我方巡骑几次试图靠近,对方立即远遁,其骑术精湛,马匹脚力极佳,不似寻常蒙古马匪。”


    “末将推断,”曾大牛抬起头,眼中锐光闪烁,“恐是东虏派出的精锐哨探,前来窥探我方虚实!”


    沈正阳接过绢书,迅速扫过上面简练却关键的信息。他的手指在“蹄铁形制不同”、“行动诡秘迅捷”、“骑术精湛”几处微微停顿,脸色沉静如水,但眼神却瞬间变得无比深邃,仿佛两口幽深的寒潭。


    他没有立刻说话,书房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两人沉缓的呼吸声。空气仿佛凝固,一种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许久,沈正阳才缓缓放下绢书,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要穿透这重重夜幕,看到那遥远的盛京,看到那位雄才大略又深沉多疑的对手。


    “来了……”他轻轻吐出两个字,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


    他转回头,看向曾大牛,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有一种“终于来了”的决然。


    “皇太极……果然目光如炬,嗅觉敏锐。他这是把我们当成真正的对手了。”


    “主公,我们该如何应对?”曾大牛沉声问道。边境出现清军精锐哨探,这意味着平静发展的时期可能即将结束。


    沈正阳站起身,在书房内踱了两步,果断下令:


    “第一,令边境所有驻军、堡寨,提高戒备,加派双岗暗哨,巡骑范围向外延伸三十里。但切记,若无把握,不得主动攻击这些哨探,以免打草惊蛇,反被其探知我方军力反应速度。”


    “第二,命刘虎,从他麾下轻骑中挑选最善追踪反侦察的老手,组成猎杀小队,同样化整为零,潜入边境地区。他们的任务不是驱赶,而是反向追踪、监视,最好能活捉一两个舌头回来!”


    “第三,通知袁大山,军工坊全力运转,火药、弹丸、箭矢储备需再提升两成。各地农兵(民兵)冬训强度增加,随时准备征调协防。”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展现出沈正阳面对危机时的高速运转和周密思虑。


    “另外,”他补充道,眼神锐利,“让我们在草原上的‘朋友’们也动起来,留意清廷使者在各部的动向,有任何异动,立刻来报!”


    “末将遵命!”曾大牛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书房内,沈正阳再次独自立于窗前。远方,似乎有隐隐的雷声滚过天际,那是春日的第一次雷鸣。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来自白山黑水的最终考验,那决定生死存亡的惊涛骇浪,已然掀起了第一道微澜。


    喜欢开局明末建基业请大家收藏:()开局明末建基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