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章 稳固北疆

作者:逍遥神王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江南的警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虽未直接波及北疆,却让坐镇并州的李贞心中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柳如月密信中提及的“明月楼”,神秘莫测,意图不明,且远在千里之外的财赋重地,纵使他此刻权倾北疆,亦有鞭长莫及之感。


    他只能以最加密的渠道,将消息传回洛阳紫微宫,附上自己的判断与忧虑,请求武媚娘暗中调查应对。


    江南若乱,则北疆的钱粮命脉必受掣肘,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将南线事务托付给妻子后,李贞强压下心中的一丝不安,将全部精力收回到眼前更迫在眉睫的问题——稳固北疆根本。而根基之固,首在强军,军心则为强军之本。


    并州大营,坐落于城北十里外的汾水河畔,营垒连绵,旌旗招展,乃是北疆都护府麾下精锐的屯驻之地。然而,李贞在赵敏、程务挺等将领的陪同下,一连巡视了数日军营,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表面上看,军容尚算整齐,操练也未懈怠,但军营中弥漫的那种精气神,却与他理想中的虎狼之师相去甚远。


    士卒们的眼神中缺少锐气,更多的是疲惫与麻木,操练时的呼喝声也显得有气无力。


    偶尔还能听到一些压抑的抱怨声,关于伙食粗粝、饷银拖欠、赏罚不公等等。


    这一日,李贞巡视至左骁卫营地时,恰逢午膳时分。空气中弥漫着粟米粥和咸菜的味道,并不丰盛。


    李贞信步走入一处营房,只见士兵们正围坐在一起,捧着粗陶碗,默默地吃着简单的饭食。


    见到王爷驾临,士兵们慌忙起身行礼,神情拘谨,甚至带着一丝畏惧。


    李贞示意众人坐下继续用饭,他随手拿起一名年轻士兵的碗看了看,里面是半稠的粟米粥,几根看不出油星的咸菜,不见半点肉腥。他眉头微蹙,问道:“平日伙食,皆是如此?”


    那年轻士兵不敢抬头,嚅嗫道:“回……回王爷,差……差不多……”


    就在这时,角落里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了起来:“哼,差不多?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还指望餐餐有肉?月饷能按时发齐就烧高香了!


    王爷您是不知道,咱们这都快半年没见着饷钱了,说是朝廷困难,呵,谁知道钱都流到哪个窟窿眼里去了!”


    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兵,面色黝黑,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眼神油滑,带着一股兵痞的习气。他叫王悍,是军中有名的老兵油子,仗着资历老,平日里就好发牢骚,拉帮结派。


    程务挺曾向李贞提过此人,疑似与军中某些被清洗的旧将有关联,是颗需要警惕的钉子。


    王悍这话一出,营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所有士兵都低下头,不敢出声,但眼神中的怨气却明显浓重了起来。


    赵敏脸色一沉,就要呵斥,却被李贞用眼神制止。


    李贞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他走到王悍面前,目光平静地看着他:“你叫王悍?”


    王悍被李贞看得有些发毛,但兀自强撑着,梗着脖子道:“是!小的王悍,当兵吃粮二十多年了!”


    “你说饷银拖欠,伙食粗劣,可是实情?”李贞语气依旧平淡。


    “句句属实!王爷若不信,可以问问弟兄们!”王悍指着周围的士兵。


    李贞环视一圈,见不少士兵虽然不敢抬头,但紧抿的嘴唇和紧握的拳头,却印证了王悍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军中积弊,尤其是后勤保障和赏罚公平,确实是影响士气的关键。


    他深知,光是严刑峻法打压抱怨,只会让矛盾更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收服军心。


    他没有斥责王悍,反而转身,大步走出营房,对紧随其后的程务挺下令:“击鼓!聚将!集合全军!”


    “咚!咚!咚!”


    急促而雄浑的战鼓声瞬间响彻整个大营!


    各营将领不明所以,慌忙披甲持械,带领本部兵马,迅速向校场集结。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偌大的校场上,已是黑压压一片,数万将士肃立,鸦雀无声,只有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气氛凝重而压抑。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位年轻的摄政王突然召集全军所为何事,尤其是左骁卫的士兵,心中更是忐忑不安,生怕是因为王悍的狂言而引来责罚。


    李贞登上点将台,一身寻常戎装,未戴盔甲,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目光如电,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军阵,声音清越,清晰地传遍校场:


    “将士们!”


    全场肃然。


    “本王今日巡视营房,听到了一些话。有人说,饷银拖欠,伙食粗劣,当兵卖命,却连肚皮都填不饱,家人也得不到抚恤!”李贞的声音陡然提高,“告诉本王,此言,是否属实?!”


    台下寂静无声,无人敢应答,但无数道目光中流露出的委屈和期待,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


    “好!你们不说,本王替你们说!”李贞朗声道,“此事,属实!是本王失察,是朝廷有亏于诸位弟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此言一出,台下顿时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谁都没想到,摄政王会当众承认“有亏”于士卒!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李贞抬手,压下骚动,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但是,今日,本王在此,对着这数万将士,对着这苍天厚土,立下军令状!”


    他伸出三根手指,目光灼灼:“一月!只需一月之内!本王必让尔等餐餐见肉,月饷足额,抚恤及时!若有伤残,妥善安置;若有战功,重赏不吝!若有一件做不到——”


    他顿了顿,声音如同金铁交击,响彻云霄:“本王李贞,自请削去王爵,向陛下请罪,向全军将士谢罪!”


    “哗——!”


    全场哗然!自请削爵?这可是惊天动地的誓言!自古以来,只有将士向主帅立军令状,何曾有过主帅向全军士卒立下如此重誓的?这需要何等的担当和自信!


    短暂的哗然之后,是死一般的寂静。所有将士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点将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怀疑、惊讶、期待、乃至一丝热血,在各种眼神中交织。


    “本王知道,空口无凭!”李贞不给众人消化的时间,继续道,“程务挺!”


    “末将在!”程务挺踏步出列。


    “即刻持本王手令,前往并州府库,调拨现钱三十万贯,绢帛五万匹!今日之内,务必足额发放全军所有拖欠饷银!”


    “末将遵命!”程务挺大声领命,立刻带着一队亲兵飞马而去。


    “赵敏!”


    “末将在!”赵敏出列。


    “持本王令牌,协调‘大唐商号’并州分号,立即采购猪羊各五百头,鲜鱼万斤,时令蔬菜,即日起,改善全军伙食!每日需见荤腥!”


    “遵命!”赵敏领命,转身离去。


    “另,”李贞看向台下,“自今日起,设立军功司,抚恤司,由裴炎兼任总办,专司功过记录、赏罚发放、伤残抚恤,务必公正严明,不得有误!”


    一道道命令,如同雪片般发出,迅疾而具体!没有空泛的承诺,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台下将士们,从最初的震惊、怀疑,渐渐变成了激动和难以置信的狂喜!拖欠的饷银马上就能发到手了?天天都能吃到肉了?赏罚抚恤也有专门衙门负责了?这……这是真的吗?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整个大营都沸腾了!


    当日下午,程务挺便押送着满载钱帛的车队进入大营,在各营将领的监督下,开始按名册足额发放饷银。沉甸甸的铜钱和光鲜的绢帛拿到手里,许多士兵的手都在颤抖,有些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紧接着,赵敏采购的大量肉食蔬菜也运抵各营炊事点,当晚,整个并州大营都飘荡着久违的肉香!


    李贞言出必行,雷厉风行!仅仅一天时间,困扰军营多时的两大难题,便得到了立竿见影的解决!


    底层士兵的感受最为直接,谁让他们吃饱饭、拿到饷银,他们就认谁!


    一时间,摄政王李贞的声望在军中达到了顶点,士兵们训练的热情空前高涨,操练时的呼喝声也变得铿锵有力。


    然而,在这片看似军心振奋的景象之下,暗流依旧涌动。


    左骁卫营地,王悍掂量着手中刚领到的足额饷银,看着碗里油光闪闪的炖肉,脸上非但没有喜色,反而露出一丝阴冷的讥笑。


    他对着身边几个心腹老兵低声道:“哼,收买人心?倒是舍得下本钱!又是发饷又是吃肉,真当自己是散财童子了?


    打仗,靠的是真刀真枪玩命!不是靠这点小恩小惠!老子倒要看看,你这个绣花枕头,除了会花钱,还能怎么练出一支能打仗的兵!等着吧,有你好瞧的!”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和挑衅的光芒。


    喜欢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请大家收藏:()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