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4章 高岚大舅妈科学种田

作者:采彩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虎妹每次回家,都给她买鱼、买排骨、买新鲜水果,让她多做点有营养的吃,她却舍不得动,把鱼和排骨冻在冰箱里,水果放着直到皱皮、发霉,才舍得拿出来吃,还说 “等狗蛋和虎妹回来一起分”。


    只春儿狗蛋回来的时候,春儿会炒个青菜、煮个肉,吃的时候,春儿帮她挟肉,她还拦着让春儿吃,说 “不用不用,你们吃,我吃咸菜就好,你们慢慢吃,我要赶快到田里扯草去了,吃那么多肉懒得嚼,耽误干活,庄稼人哪那么多讲究!”


    她总说 “庄稼人不用吃那么好,能填饱肚子就行,地里的青菜白菜一大锅一大锅地煮给猪吃,自己闻都闻饱了,哪里还用炒菜嘛!有盐有味的咸菜多省事……”,可她哪里知道,天天吃高盐咸菜,营养跟不上,身子早就空了。


    她从天亮忙到半夜,就没停过手。煮猪食的间隙要上楼给鸡鸭添食,检查鸡的毛色亮不亮、肚子鼓不鼓、有时又手去鸡屁股里去摸一摸看看有没有快下的鸡蛋,有时又很仔细地去瞅那些鸡的眼睛有没有瞎,因为好多鸡抢食的时候,鸡的眼睛会被同类长长的嘴壳子啄伤,那时候她就蹲下来轻轻抚摸着小鸡的伤口,眼里满是心疼,嘴里却不断念叨着 “可怜哟,可惜哟,又要少下两个蛋了哟!”; 楼顶的粪便沾满裤脚,她也不换,接着去山上割猪草;有时是去地里摘菜,给菜地除草;冬天用刺骨的井水洗衣,手上裂着一道又一道血口子,她就用布条缠上,接着干活;夏天在闷热的厨房煮猪食,油烟呛得她直咳嗽,嗓子常年沙哑,后背起了痱子,痒得难受,她也只是随便挠两下;顿顿高盐咸菜,偶尔的腊肉蛋花就是顶配,常年喝院里的井水,哪怕冬天也是如此,累了就抿两口自酿的米酒,说 “喝了有力气,能扛活”。


    “夏天收获谷子的时候是大舅妈最幸福,也是最劳累的时候,每天不到4点就得起床,忙完近百张嘴里的食物,煮好自己和大舅的早饭就着泡菜几口吃完,就拿着鎌刀寻着谷萝,再找到伴桶档席,所有东西找其以后再把所有东西一股脑丢进打谷桶里,再和大舅一起抬着去大田里打谷子。


    有时是大舅一个人直接扛着打桶桶去,那样的话,大舅妈会把所有行头放进谷萝里,再木头做的扁担一担就向大田里跑去。


    大田里的谷子金黄金黄,大舅妈看得双眼闪闪发光,那灿烂的光芒和金黄的谷子在阳光的光芒交相呼应,成了人间最美的乐章。


    然而,在最美的时候,大舅妈那一小把骨头却是遭了殃……


    去田里打谷子,那多是男人的活,稻禾在田里活生生地立着,要把它们弄下来又弄回家,首先第一步便先把那一根根细长叶片又如刀般刺人,有时甚至可以划破肌肤时是可以流出血来的,所以每天大舅妈打完谷子回家的时候,那手上便有了大大小小无数便叶片弄伤的细细长长伤痕。


    大舅妈弯腰低头使劲割稻禾的时候是非常忘命的,常常是几个小时不抬一下头,就那么如牛吃草样,所到之处,便有一株株稻禾不停地倒下,直到割倒一大片,预计够大舅打一上午的活后,大舅妈才直起腰,搂着一大抱稻禾跑回到大舅身边,帮着大舅一边打谷子一边笑着问大舅:“今年的谷子怎么样啊”


    正在打谷桶边使劲啪啪啪地打谷子大舅便也喘着粗气大声地吼着:“老伴啊,今年的谷子可是几十年来最好的一年啊!”


    “好在哪里呀?”大舅妈笑得汗水乱飞地认真问道。


    桶边的稻禾越来越少,大舅拿起最后一把稻禾,用手捏捏稻禾又长又大的谷粒说:“你看,”说着用手指着稻禾上一颗颗亮晶晶的谷粒说道:“哎,老婆,这是怎么回事呀,是你用了什么特别的肥料,还是多施了一次肥呢?”


    大舅停止打谷子的手认真地看着大舅妈问着。


    “说什么呢?怎么会胡乱施肥呢?今年谷子获得丰收,一是刘书记要求我们搞了一种新的宽窄行一绳到底裁培和半旱式的栽种技术,不向以前编箩篼那种老方法,所以,刘书记说质量问题至关重要,是关系到一季庄稼的好孬收成问题。以前编箩篼那样栽虽然快一些,但产量低,不通风不透气,新技术虽然慢点,但最多也就慢两三天,但收获是完全不同的,到时可以总结经验看看。刘书记说要大家都向别人学习,宽窄行一绳到底裁培半旱式栽种技术,不是搞起来好看,而是发挥地力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谷子干粒重,籽粒饱满,少得病害,为什么又不可以搞呢?半旱式的好处是相当多的,一是可以提高旱地育苗,小苗直插早裁早管早收割,有利于再生稻生产;二是能早裁行成四月裁秧五月收麦加管理,不与农活打斗;三是裁得早半旱式早分叶上株率高,谷子线线长,籽粒饱满,干粒重能增产;四是能解决冷浸坐篼;五是能多关水,平作田水管多了,秧苗要坐篼半旱式有沟,干干上可以适当关点水,有利于秧苗正常生长;六是可以养鱼和养鸭,所以半旱式值得推广。今年做得好的要坚持,没有做的社员户要有思想准备,因此,请全体村民要有思想准备,积极接受科学技术的运用。”


    “这样啊!”大舅激动地说,“现在家里也兴科学种田了呀!真好!”


    ”还有更好的,除了栽种技术有了科学的改变,谷种也已经进化了。今年,袁隆平爷爷在杂交稻杂交的基础上又通过技术改进,谷子产量也有了提高,听说亩产可以达到3000斤,说如果把这个技术向全世界推广的话,全世界人民都不会饿肚子了。”


    “哇,真的?”大舅惊奇地大声叫了起来,“那我可得好好看看,咱们今年这18亩田能打多少斤谷子?”


    喜欢一抹星辰照斜阳请大家收藏:()一抹星辰照斜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