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解密的轨迹

作者:梧桐的星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深了。


    窗外,城市的喧嚣逐渐沉寂,只剩下零星的车灯划破黑暗。公寓里,只有笔记本电脑屏幕散发出的幽幽光芒,映照着林知夏专注而震惊的脸庞。


    她已经完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明天还要早起上班,忘记了身体的疲惫。整个人像着了魔一样,沉浸在“记忆星系”的解密过程中。每一个正确的密码,都像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一个新的网页节点,更撬开了她记忆深处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最初的震惊和不安,逐渐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緒所取代——是好奇,是感动,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愧疚。她像一个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发掘着一座名为“过去”的遗址,而这座遗址,完全是由另一个人的默默付出堆砌而成的。


    她尝试着输入一些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日期。大学毕业典礼的日子——密码错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日子——密码错误。甚至包括那次无疾而终的初恋开始和结束的日期——依旧错误。


    看来,这个星系的创造者有着自己严格的“记录标准”。他选择的节点,并非都是林知夏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更多是一些细微的、甚至她本人可能早已忘却的瞬间。这些瞬间,却恰恰暴露了观察者的视角——他总是在她需要帮助、感到脆弱或绽放光芒的时刻,悄然出现。


    林知夏改变了策略。她不再盲目猜测,而是开始结合网站已有的线索和模糊的记忆,去反推可能的密码。


    她想起大二那年冬天,她为了准备一个重要的资格考试,经常在图书馆熬夜到很晚。有一个下着冷雨的深夜,她走出图书馆时,发现自己的伞不见了,正懊恼地准备冒雨冲回宿舍,却意外在门口架子上发现了一把陌生的、深蓝色的长柄伞,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伞柄上贴着一张便签纸,写着“请取用”。她当时以为是哪位粗心的同学放错了,或者图书馆提供的便民伞,撑着伞回到宿舍后,还特意写了失物招领贴在公告栏,但一直无人认领。后来事情一多,也就忘了。


    她尝试输入那个大雨的日期。


    密码正确。


    页面展开,背景是淅淅沥沥的雨点动画。页面上没有照片,只有一把简笔画勾勒的雨伞,伞下的空白处,画着一个微笑的表情。记录是:“【雨大,别淋着。】”


    林知夏的心被轻轻撞了一下。原来那把伞,不是巧合。


    她又想起刚工作不久,有次加班到凌晨,打车回家时,因为极度疲倦,把装有重要公司文件和笔记本电脑的公文包落在了出租车上。等她发现时,车早已开走,她如遭雷击, panic 几乎要崩溃。她通过支付平台艰难联系上司机,司机却告诉她,后排座位上什么都没有。就在她万念俱灰,准备接受严厉处分时,第二天一早,公文包却神奇地出现在公司前台,说是凌晨有位“好心人”捡到送来的,没留姓名。她检查过,里面东西一样没少。她一直以为是那位司机后来良心发现,或者是别的乘客拾金不昧。


    她输入那个丢失公文包的日期。


    密码正确。


    页面跳转,背景是城市深夜的轮廓。页面中央是一个简笔画的公文包图案。记录只有言简意赅的一句:“【重要物品,已妥善送回。】”


    林知夏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波澜起伏。那些曾经让她觉得幸运、觉得人间自有温情在的“巧合”,背后竟然都指向同一个人为的干预。这种感觉太奇妙了,仿佛她过去十年的人生剧本,一直有一位无声的编剧,在幕后悄悄为她修改着不够完美的情节,抚平那些突如其来的褶皱。


    他的守护,细致入微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有一次她只是在社交平台上随口抱怨了一句公司楼下新开的咖啡馆拉花难看,第二天再去,咖啡杯里竟然出现了她最喜欢的小猫图案。她当时还惊喜地跟同事说这家店进步神速。


    有一次她出差外地,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在酒店房间里虚弱地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宣泄情绪的朋友圈。结果不到一小时,酒店前台就打来电话,说有位先生委托闪送送来了对症的药品和清淡的白粥。


    有一次她心血来潮想去听一场小众乐队的现场演出,却因为票务火爆没能抢到票,失落之余在微博上感叹了一句。演出当天,她却收到一个匿名快递,里面正是那张一票难求的入场券。


    ……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同散落在时间河流里的珍珠,此刻被这个神秘的网站一根线串联起来,变成了一条璀璨夺目、令人无法逼视的项链。每一颗珍珠,都闪烁着沉默的付出与深沉的关切。


    林知夏的情绪,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深深的震动。她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能够支撑一个人,以如此隐秘而长久的方式,关注着另一个人的一切。不打扰,不索取,只是在她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递上一份温暖。这份爱,太过安静,也太过厚重。


    她开始不由自主地在记忆中疯狂搜寻那个可能的“他”。大学时代,社团里那个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帮她调试过相机参数的学长?还是那个在辩论队里逻辑清晰、但私下里沉默寡言的队友?或者是工作后,某个曾经合作过、技术很强但性格内向的项目组成员?


    一个个面孔闪过,却又似乎都差了点意思。谁能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这种近乎“隐形”的守护?而且,从网站展现出的技术能力来看,创造者无疑是个中高手。这个线索,让她想起了一个人。


    一个几乎快要被她遗忘的名字,模糊地浮现在脑海边缘——陈序。


    大学时低她一届的学弟,同一个高中考上来,算是半个老乡。印象中,他是个非常安静,甚至有些寡言的男生,总是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戴着黑框眼镜,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或机房。因为来自同一所高中,开学时偶遇过几次,算是认识,但交集并不多。只记得他专业课极好,尤其是编程方面,是老师口中的天才。后来好像还帮她们宿舍修过一次网络,动作利落,话很少,修完就走。


    毕业后,似乎听谁提起过,他进了一家顶尖的科技公司,成了很厉害的产品工程师。他们的联系方式,好像只有早已沉寂多年的班级□□群,或者那个几乎从不发朋友圈的、头像是一片漆黑星空的企业微信?


    会是他吗?


    林知夏被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念头吓了一跳。陈序?那个在记忆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深刻印象,像背景板一样存在的学弟?可能吗?


    她努力回忆着关于陈序的更多细节,却只有一些模糊的碎片。他好像确实总是出现在她周围的不远处?图书馆、食堂、讲座……但从未主动上前搭过话。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大四那年她失恋后,一个人躲在教学楼顶楼哭,好像……好像有个人影在楼梯口晃了一下,然后默默放了一包纸巾在地上,就离开了。当时她哭得昏天暗地,根本没看清是谁。现在想来,那个沉默离开的背影,似乎和陈序有几分重合?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如果真的是他……那这十年……


    她不敢再想下去,目光死死盯住屏幕上那条延伸至“第十年”的时间轴。所有的答案,应该都在那里。那个最终的节点,需要最后的密码才能开启。


    最终的密码,会是什么?


    她尝试输入今天的日期,她的生日。


    密码错误。


    她尝试输入“满天星”的拼音或英文。


    密码错误。


    她尝试输入“第十年”或者“十年”。


    依旧错误。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个网站的创造者如此严谨,最终的密码,一定是一个对她、对他都极具意义的密钥,是开启这十年守护最终秘密的钥匙。


    她重新审视那张写着初始密码的卡片。手写的字迹,干净有力,带着一种工科生特有的整洁感。她忽然想到,既然初始密码是“20130901”(入学日),那么最终密码,会不会是另一个关键的、标志着一个阶段结束或开始的日期?


    是大学毕业的日子?还是她生日的某种变形?


    或者……是某个只属于他们两人之间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可是,在她的记忆里,她和陈序,几乎谈不上有“两人之间”的时刻。


    林知夏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花瓶里那束安静的白色满天星。甘做配角的爱……沉默的守护……代码构建的星系……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她拿起手机,手指微微颤抖着,点开了那个几乎从未主动打开过的企业微信应用。在搜索框里,她缓慢地、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输入了那个名字:陈序。


    搜索结果出现。头像,果然是一片深邃的、点缀着星辰的漆黑夜空。昵称就是本名:陈序。部门显示是某知名科技公司的研发中心。


    她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她点开他的个人资料页,背景图是默认的灰色,签名栏的位置,只有一串看似随机的、毫无规律的字符:


    “ZX-20130901-LZX-20240901”


    林知夏的瞳孔猛地收缩。


    ZX——陈序。


    20130901——她入学的日子,也是“记忆星系”的初始密码。


    LZX——林知夏。


    那么20240901……是今天!是她的二十八岁生日日期!只是年份写的是明年?不,不对……她仔细一看,那串字符里的日期是“20240901”,而今天是2023年,难道……


    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想涌上心头。这串字符,看起来像是一个独特的标识符,连接着他(ZX)和她(LZX),以及两个关键的日期:开始(20130901)和……一个未来的日期(20240901)?还是说,这个“20240901”另有所指?


    她死死盯着那个“20240901”。难道,这就是最终的密码?


    她不再犹豫,回到电脑前,在“记忆星系”最终节点的密码输入框里,郑重地敲下了这串数字:20240901。


    按下回车键的那一刻,她的心脏几乎跳到了嗓子眼。


    屏幕暗了下去,随即,一片更加浩瀚、更加璀璨的星辰宇宙,在她眼前缓缓铺陈开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