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的二十八岁生日,是在一种近乎麻木的疲惫中开始的。
清晨六点半,手机闹钟准时响起,尖锐的铃声刺破了公寓的寂静。她没有像励志视频里那样立刻弹起,只是睁着眼,望着天花板上那盏因为年久有些接触不良、光线略显昏黄的吸顶灯。它闪烁的频率,恰好契合了她此刻的心跳——一种规律但缺乏激情的搏动。
作为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她刚刚熬过了一个堪称噩梦的季度。一个新启动的重要项目像是陷入了泥潭,需求无休止地变更,客户吹毛求疵,团队里的成员也因连续加班而怨声载道。昨天,她更是亲自斡旋了一场技术部和运营部之间因沟通不畅引发的激烈冲突,直到晚上十点才拖着灌了铅般的身体回到这个称之为“家”的单身公寓。
理性告诉她,生日不过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普通的一天,无需赋予过多意义。但情感上,在这个被社会标记为“又向三十岁迈进一步”的节点,面对依旧扑朔迷离的职业前景和一片空白的情感生活,一种难以言说的倦怠感,还是如同窗外的晨雾般,悄然弥漫开来。
她起身,给自己冲了杯黑咖啡,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短暂的清醒。手机屏幕上,已经零星弹出几条祝福信息,来自几个要好的大学同学和远在老家的父母。他们的问候真挚而温暖,但林知夏只是机械地回复了感谢的表情包,内心并无太多波澜。她习惯了规划一切,包括情绪。在她的人生清单里,二十八岁本该是事业小有成就、生活稳定向前的阶段,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卡在瓶颈里,进退维谷。
至于感情……她抿了抿唇,将那个偶尔会冒出来的、关于一场无疾而终的初恋的模糊影子强行按了下去。那段青涩的恋情结束得仓促而莫名,像一首没写完的诗,留下的更多是对“永恒”这个词的怀疑。自此之后,她愈发觉得,成年人的爱情更应该是一场资源整合与风险共担,清晰、明确、有结果导向。那些所谓的怦然心动和不顾一切,太过奢侈,也太过脆弱。她宁愿把精力投入在更能掌控的事情上,比如工作。
上午的工作依旧是高速运转的陀螺。邮件、会议、评审、扯皮……林知夏像一名训练有素的消防员,四处扑灭着或大或小的“火情”。她逻辑清晰,言辞犀利,处理问题干脆利落,团队里的年轻人都有些怕她,私下里称她为“冰山林姐”。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份看似坚硬的理性外壳下,包裹着的是不愿示人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午休时间,她难得地没有边啃三明治边看资料,而是独自走到公司楼下的咖啡厅,想给自己一个短暂的放空。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暖洋洋的,她却莫名想起了大学时代。那时的生日,似乎总是热闹的,有朋友的簇拥,有喧闹的聚餐,有收不完的礼物和祝福。而现在,大家各自奔忙,散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连聚一次都成了需要提前许久预约的奢侈。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她端起微凉的咖啡,自嘲地笑了笑。
下午回到工位,前台的小姑娘抱着一束花笑吟吟地走过来:“林经理,生日快乐!有你的花哦。”
同事们投来好奇和略带暧昧的目光。在职场,收到花,尤其是匿名花,总是能轻易引发遐想。
林知夏道了谢,接过花束。是一束简单的白色满天星,没有玫瑰的浓烈,没有百合的馥郁,只是细碎的小白花,簇拥在一起,像夜空中的点点星尘,干净,素雅。
她心里微微一动。
这束花,她并不陌生。从她十八岁上大学那年的生日开始,每年这一天,她都会准时收到一束匿名送来的白色满天星。花束里从来没有卡片,没有署名,只有花店统一的配送单,收货人信息准确无误。
第一年收到时,她曾和室友们兴奋地猜测了很久,是哪个暗恋者?还是某个朋友别出心裁的祝福?但年复一年,送花的人始终没有露面,这束花便渐渐成了她生日的一个固定背景板,像是一个恪守承诺的老朋友,准时出现,却又沉默不语。
她曾一度怀疑过是当时关系还不错的某位学长,或是社团里某个有过好感的男生,甚至旁敲侧击地问过,但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久而久之,她也不再深究。也许是谁恶作剧?或者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远方旧识?生活被更多具体而庞杂的事务填满,这束年复一年的花,从最初的新奇和期待,变成了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习惯。她习惯了它的存在,就像习惯了生日这天会收到父母的祝福电话一样。
今年是第十束了。
她将花放在办公桌的一角,细小的白花在灰白调的办公环境里,增添了一抹柔和的亮色。有年轻同事凑过来羡慕地说:“林经理,好浪漫啊,送了十年呢!肯定是哪个长情的人暗恋你!”
林知夏只是淡淡一笑:“可能只是花店的促销活动,记得比较牢。”
她并非完全不信这背后或许有某种情愫,但她更倾向于用理性的方式去解释。十年,太长了,长到足以让任何热烈的感情冷却,长到让她觉得,如果真有其人,那这份沉默的坚持,与其说是浪漫,不如说是一种她无法理解的固执,甚至……有些笨拙。
下班时,她抱着这束满天星,挤上了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车厢里混杂着各种气味,人群拥挤,但她怀里的那抹白色,却仿佛隔开了一小片安静的空间。她低头看着这些细碎的花朵,花语是什么来着?她依稀记得,满天星好像有“甘做配角”的意思?倒是挺符合这送花人的风格,永远躲在幕后。
回到冷清的公寓,她将花随手插进餐桌上的一个玻璃瓶里。手机响起,是母亲打来的生日祝福电话,絮絮叨叨地关心着她的身体,又旁敲侧击地问起个人问题。林知夏耐着性子应付着,心里那点因为生日而泛起的微澜,也渐渐平息下去。
这就是她的二十八岁生日,平淡,疲惫,和过去的许多天并无本质不同。除了那束如约而至的满天星。
她给自己煮了碗简单的面条,算是长寿面。吃完后,窝在沙发里,准备查看一下明天项目评审需要的资料。目光扫过茶几上的花束时,她忽然注意到,今年的花束似乎和往年有些微不同。包装的牛皮纸边缘,好像露出了一个极小的、方形的硬物轮廓。
她心中掠过一丝疑惑。以前的花束,除了花,别无他物。
她放下电脑,起身走过去,小心地拆开缠着花茎的丝带和包装纸。随着花枝被取出,一张对折起来的、质地厚实的白色卡片,悄然滑落在茶几上。
果然有东西。
林知夏捡起卡片。它不是花店那种印着祝福语的通用卡片,而是纯白的卡纸,没有任何装饰。翻开,里面没有预想中的祝福语,更没有署名。
只有一行打印上去的、清晰的黑体字:
【一个网址:"memory-galaxy" (memory-galaxy)】
以及下方,另一行手写的、墨水颜色略深的数字与字母组合:
【初始密钥:20130901】
林知夏愣住了。
网址?密钥?
这完全超出了她过去九年对这份“生日礼物”的认知范畴。匿名送花,可以理解为某种含蓄的浪漫或恶作剧。但附上一个需要密码才能访问的网址?这显得过于刻意,甚至……带有一种神秘的仪式感。
“memory-galaxy……”她低声念出这个网址,“记忆星系?”
这名字听起来有些抽象,又似乎蕴含着某种深意。而那个手写的密钥“20130901”,她盯着那串数字,眉头微蹙。这个日期对她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她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是她大学入学的日期。十年前,她第一次离开家乡,踏入那座承载了她无数青春记忆的校园。
为什么是这个日期?这个网址和送花人又有什么关系?十年了,那个一直隐藏在迷雾背后的人,终于打算以一种如此奇特的方式,揭开一角面纱吗?
好奇像是投入静湖的一颗石子,在她原本平静无波的心绪里,荡开了一圈圈涟漪。理性告诉她,这可能是个恶作剧,或者某种营销手段,随意点开不明链接存在风险。但内心深处,一种被压抑了许久的、对未知的探索欲,却被这个突如其来的谜题轻轻撩拨了一下。
十年。这个时间跨度本身就带有一种沉重的力量。它意味着一种近乎固执的坚持。送花人用十年的时间,每年准时送来一束花,却在她或许已经开始对此习以为常、甚至有些麻木的第二十八岁生日,递来了这样一张通往未知的“门票”。
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她拿起手机,点开浏览器,手指在输入框上方停顿了片刻。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映在她略显犹豫的脸上。最终,好奇心战胜了谨慎。她深吸一口气,将那行网址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小心翼翼地输入了进去。
页面加载的进度条缓慢移动,像是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正被缓缓开启。
林知夏忽然感到一丝莫名的紧张。她隐约觉得,自己即将打开的,或许不仅仅是一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