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京,神嗣府,外湖区域。
相较于内湖那片由时光碎片凝聚、唯有嫡系方能踏足的银色水域,外湖虽也烟波浩渺,灵雾氤氲,却终究多了几分烟火与……等级森严的压抑。
湖畔的“砺行院”,是众多旁系子弟及家臣子嗣启蒙、修行的公共区域。此刻,在一株叶片边缘泛着雷光的“引雷木”下,正上演着并不罕见的一幕。
几个穿着明显华贵许多、灵气充盈的少年,正围着一个身形单薄、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式青灰道袍的少年。那被围住的少年低着头,紧紧抱着怀里一个看起来颇为陈旧的木质剑匣,肩膀微微瑟缩。
“应少怜,听说你前几日侥幸得了族学长老一句夸奖?”为首一个锦衣少年,名唤应少宸,是某位实权长老的嫡孙,他抬着下巴,用手中装饰意义大于实用价值的玉骨折扇,轻佻地戳了戳那单薄少年的肩膀,“就凭你?一个连‘凝华露’都用不起的边缘旁系?”
旁边一个跟班嗤笑:“少宸哥,跟他废话什么?我看他这破剑匣里,怕是连柄像样的飞剑都没有,抱着当个宝似的。”
应少怜头垂得更低,嘴唇紧抿,抱着剑匣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泛白,却始终一言不发。他的沉默,似乎更助长了对方的气焰。
“听说你娘为了给你凑资源,连陪嫁时那点压箱底的灵珠都典当了?”应少宸语气带着恶意的“同情”,眼中却满是优越感,“真是可怜。不如这样,你把这剑匣给我看看,若真是破烂,我便赏你几颗灵珠,也好让你娘宽宽心,如何?”
说着,他便伸手要去夺那剑匣。
应少怜猛地抬头,露出一张清秀却带着营养不良的苍白面孔,一双眸子黑得惊人,里面压抑着屈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他死死护住剑匣,声音低哑却坚定:“不劳少宸兄费心。”
“哟,还敢顶嘴?”应少宸脸色一沉,折扇收回,手上却运起一丝灵力,直接朝着应少怜的手腕拂去,意图震脱剑匣。这一下若是拂实,以应少怜微末的修为,手腕少不得要肿痛几日。
周围几个跟班也嬉笑着围拢,准备看好戏。
就在那丝灵力即将触及应少怜手腕的刹那——
一道平和,却带着无形威压的声音,如同清泉滴落玉石,在不远处响起:
“族学重地,何时成了嬉闹之所?”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让人心神一凛的力量。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袭霜色袍服的应见月不知何时立在那里。他似乎是刚从内湖方向出来,或许是要去往某处,恰好途经此地。周身并无迫人气势,只是静静地站着,那通身的清逸气度与腰间垂落的、流转着隐晦金纹的饰带,便已与这砺行院的氛围格格不入。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被围在中间的应少怜,以及应少宸那尚未完全收回的手上。
“府……府君!”
以应少宸为首的几名少年脸色瞬间煞白,慌忙收起脸上的嚣张,齐齐躬身行礼,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惶恐。在神嗣府,府君的威严,是刻入每一个族人骨子里的,无论嫡庶。
应少宸更是额头沁出冷汗,他方才的举动,往小了说是嬉闹,往大了说便是欺凌同族,若被府君追究……
应见月的目光并未在他身上停留太久,仿佛只是看到了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看向依旧紧紧抱着剑匣、因他的出现而显得有些无措的应少怜,语气依旧平和:“你叫什么名字?”
应少怜似乎没料到府君会亲自问话,身体僵了一下,才低声道:“回……回府君,弟子……应少怜。”声音微不可闻。
“应少怜。”应见月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目光在他那身过于朴素的旧道袍和紧抱的剑匣上掠过,并未多做评价,只是淡淡道,“修行之路,漫长艰险,重心性,重毅力。同族之间,当以互助为要,而非无谓争执,虚耗光阴。”
这话,既是对应少怜说,也是对以应少宸为首的那几名少年说。
“是,府君教诲,弟子谨记!”应少宸等人如蒙大赦,连忙应声,头垂得更低。
应见月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便欲离去。他的出现,像是一阵偶然拂过的清风,搅动了一池萍踪,却并未停留。
自始至终,他与应少怜之间,除了那两句简单的问答,再无任何交集。他没有对应少怜的处境表示额外的关切,没有对应少宸等人的行为做出具体惩处,更没有赐下什么丹药或法宝以示安慰。
他就这样来了,说了两句不偏不倚、符合府君身份的话,然后便离开了。仿佛真的只是恰巧路过,顺手制止了一场不合时宜的玩闹。
直到那抹霜色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尽头,砺行院外的压力才骤然一松。
应少宸等人直起身,面面相觑,脸上犹带着后怕,却也夹杂着一丝侥幸。他们不敢再对应少怜做什么,只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低声撂下一句“算你走运”,便匆匆离去,生怕府君去而复返。
原地,只剩下应少怜一人。
他依旧抱着那个陈旧的剑匣,低着头,看着自己洗得发白的鞋尖,以及地上被方才灵力微风吹动的几片落叶。
府君的话,还在耳边回响。“重心性,重毅力……”他低声喃喃,抱着剑匣的手臂,收得更紧了些。
刚才府君看向他的那一眼,很平静,没有任何怜悯,也没有任何鄙夷,就像看这外湖的水,看那引雷木的叶,平淡无奇。这种平淡,反而让他紧绷的心神稍稍放松。他不需要怜悯,那只会让他更难堪。
他慢慢抬起头,望向府君离去的方向,那里空无一人,只有内湖方向氤氲的灵雾与更深处那株巨大的世界树虚影。
他知道自己是谁,边缘的旁系,父母天赋有限,在族中碌碌无为,所能提供的资源极其有限。他能进入族学,已是侥幸。像应少宸那样的嫡系子弟,生来便拥有他难以想象的资源与地位。
府君……那是立于云端之上,连应少宸的祖父都需要仰望的存在。与他而言,更是遥不可及。今日能得府君一言,已是意外。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怀中视若珍宝的剑匣打开。里面躺着一柄最普通不过的青钢剑,剑身甚至有些许磨损的痕迹,连剑穗都只是最普通的青色丝线编织。这是母亲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为他购置的。
他轻轻抚过冰凉的剑身,眼中之前的屈辱与慌乱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沉静的坚定。
府君说得对,修行之路,重心性,重毅力。他没有傲人的天赋,没有丰厚的资源,但他还有手中这柄剑,还有不肯认命的心。
他将剑匣小心合上,抱在怀中,转身朝着砺行院内供旁系子弟打坐的静室走去。背影单薄,步伐却异常沉稳。
风波似乎已平息,湖面重归平静。一片浮萍被微风推动,在水面打了几个转,最终缓缓飘向湖心,无人留意。
而已经远去的应见月,走在通往剑阁驻地的廊桥上,脑海中或许也曾闪过方才那少年的身影,或许没有。神嗣府太大,支系太多,类似的事情每日都在发生。他身为府君,能做的,也仅仅是在偶遇时,维持最基本的秩序与体面。
更多的,他给不了,也不能给。
这便是白玉京,这便是神嗣府。等级森严,规则分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也有自己必须独自面对的命运。
他眉尾那点墨痣,在廊桥两侧流动的灵光映照下,寂然无声。他自己的命运尚且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又如何能轻易去搅动他人命运的轨迹?
曾几何时,他也曾身着那样统一的月白窄袖练功服,立于类似的地方。
不是在这外湖的砺行院,而是在内湖边缘、更为核心,却也更为残酷的“承晖堂”。那里,是嫡系及极受重视的旁系子弟的启蒙之地。
六岁回归,被确认为府君继承者。然而,在真正承袭先祖力量之前,他只是一个空有尊号、修为进展却异常缓慢,甚至堪称“天资平平”的孩童。神嗣府的资源向他倾斜,但也引来了更多审视与……嫉恨。
“看啊,就是我们的小府君?”
“听说今日引气又失败了?”
“真不知祖宗为何选了他……”
“嘘,小声点,他看过来了。”
窃窃私语,明目张胆的打量,以及练习基础剑式时,那些“不小心”挥过来的、力道加重的木剑。
族学规矩,启蒙期皆着统一制式的月白窄袖练功服,长发以一根简单的白色布带束于脑后,手持木剑,直至剑道有成,方可根据各自属性领取第一柄真正的法剑。
那身素净的练功服,本该象征纯净与起点,于那时的他而言,却是他无所遁形的自卑。
汗水时常会沿着额角滑下,浸湿鬓角,他却无暇也无心如某些讲究的同辈那般时时擦拭。
他也曾紧握着那柄制式木剑,指节泛白。
可他是真的无力。
各大宗门及各界青年才俊的“清谈盛会”之上,他第一次断了儿时梦魇,虽然双方木剑都不能再用,但是应见月第一次那样舒畅。
对方错愕的神情、断裂的木剑都让他畅快。
可是,这不能改变什么。
“他太轻敌了!”修善大师道出了应见月真正取胜之处。
应见月不记得自己的反应,应该是悲伤的,委屈的。
为什么,他那么没用?
但是修善还是,给了应见月一把剑——
君子剑。
修善大师的本命剑。
不久之后,他便在族中安排下,吸收了七色宝莲,承袭了先祖“应如韫”那浩瀚如海的七成修为,正式奠定了其无可动摇的府君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