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洞中疗伤

作者:柳在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山隙之外,追兵的声响彻底远去,只余下山风穿过林梢的呜咽,以及不知名虫豸的窸窣鸣叫。逼仄的空间内,黑暗浓郁得几乎化不开,唯有彼此近在咫尺的呼吸声,证明着对方的存在。


    温序竹背靠着冰冷粗糙的岩壁,试图平复依旧有些急促的心跳。手腕上,杨舒明手掌传来的灼热温度异常清晰,甚至有些烫人。她微微动了动,这次,他松开了手。


    “追兵或许还未远离,此地不宜久留,但也不能贸然出去。”杨舒明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带着激战后的沙哑,却异常沉稳,“先处理一下伤口。”


    温序竹这才注意到,他呼吸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抽气声。“你受伤了?”


    “小伤。”杨舒明不以为意,摸索着从怀中取出一个火折子,晃亮。微弱的光芒瞬间驱散了咫尺的黑暗,映亮了他染着尘灰和血迹的脸,也映出了他左臂衣袖上一片不断洇开的暗红。


    伤口在靠近肩膀的位置,是被利刃划破,虽不深,但血流了不少,将绯色的官袍染得更深。


    温序竹蹙眉,不及多想,习惯性地上前一步:“让我看看。”她语气是惯常的冷静,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杨舒明似乎愣了一下,没有拒绝,任由她靠近。在跳跃的火光下,他能清晰地看到她纤长睫毛投下的阴影,闻到她身上淡淡的、与这血腥山林格格不入的墨香与冷冽气息。


    温序竹小心地撕开他伤口周围的衣料,检查伤势。伤口皮肉外翻,血迹斑斑,确实不算严重,但需及时清理包扎。她想起青黛常备在她身边的金疮药和干净布条,今日出门匆忙,并未携带。


    “没有药……”她抬起眼,正对上杨舒明低头看她的目光。那目光深邃,里面映着跳动的火光,也映着她的影子,复杂得让她一时有些怔忡。


    “无妨,死不了。”杨舒明扯了扯嘴角,想露出个惯常的、漫不经心的笑,却因牵动伤口而微微蹙眉。


    温序竹沉默片刻,忽然伸手从自己官袍内衬的衣角,用力撕下一条干净的细白棉布。“先止血。”她声音低缓,动作却利落,用布条小心地替他擦拭伤口周围的血污,然后用力按住伤口上方进行压迫止血。


    她的指尖微凉,触碰到他滚烫的皮肤时,杨舒明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他垂眸,看着她专注而认真的侧脸,看着她因为用力而微微抿起的唇瓣,心中某个坚硬冰冷的地方,似乎被这细微的触碰悄然撬开了一道缝隙。


    他从不是轻易信人之人,十几年隐忍,早已将他的心磨砺得冷硬如铁。但此刻,在这荒山野岭的洞穴中,在这个他曾以为只是冰冷精明女官的女子面前,他竟然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近乎安心的感觉。


    “你……”他开口,声音比刚才更哑了些,“不怕吗?”


    温序竹手上动作未停,声音平静无波:“怕有用吗?”她抬起眼帘,清冷的目光直视着他,“比起害怕,我更想知道,是谁非要置我们于死地。赵文康的死,速达船坞的线索,还有今天的追杀,都说明我们触碰到了他们绝不能暴露的东西。”她顿了顿,意有所指,“或许,与旧事有关。”


    杨舒明眼神骤然一锐,紧紧锁住她的眼睛。她没有明说,但她提到了“旧事”。她心中已经有了疑云!


    火光噼啪轻响,在两人之间明明灭灭。


    “温序竹,”他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她,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你究竟是谁?”


    温序竹替他包扎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又恢复如常,将布条打了个结实的结。“下官是陛下钦点的漕运案副使,刑部郎中温序竹。”


    “宣平侯的义女?”杨舒明追问,目光如炬,不容她回避。


    “是。”


    “三岁入府,来历成谜。”杨舒明缓缓道,每一个字都敲在温序竹的心上,“温大人,以你的聪慧,当知我并非在打探你的**。今日你我所遇,已非寻常漕运贪墨。这背后水之深,可能远超你我想象。若不能坦诚相对,下次,未必还有这般运气。”


    温序竹沉默下来。她看着他臂膀上自己亲手包扎的伤口,看着他那双褪去所有伪装后、只剩下深沉与锐利的眼睛。她想起他方才毫不犹豫挡在她身前的背影,想起他紧紧抓住她手腕时传来的力量。


    信任是一场豪赌。尤其是对于他们这样身负秘密、行走于悬崖边缘的人。


    良久,她终于抬起眼,迎上他探究的目光,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决绝:“杨将军,你隐忍多年,伪装纨绔,是为了查清宣武大将军府的旧案,是吗?”


    她直接挑明了他的心思。


    杨舒明瞳孔微缩,周身气息瞬间变得危险而凛冽。但看着温序竹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眸,那紧绷的气息又缓缓散去。他自嘲地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反问道:“那么温大人呢?你如此殚精竭虑,步步高升,真的只是为了效忠那个……坐在龙椅上的人吗?”


    他刻意放缓了“坐在龙椅上的人”几个字,带着一种冰冷的讽刺。


    温序竹的心猛地一沉。他果然也怀疑了。他查过她。


    两人目光再次交汇,这一次,不再是试探与防备,而是一种在绝境中终于找到同类的确认与震撼。


    他背负着将门血案。


    她呢?她身上又藏着怎样的满门冤屈?


    洞外,隐约传来纪云压低声音的呼唤:“公子?温大人?”


    是纪云和青渠寻来了。他们摆脱了追兵。


    温序竹迅速收敛了外露的情绪,恢复了平日的清冷神色,退开一步,拉开了两人之间过于亲近的距离。


    杨舒明也敛去了眸底的深沉,仿佛刚才那片刻的坦诚相对从未发生。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包扎好的手臂,淡淡道:“看来,我们运气不错。”


    然而,两人心中都清楚,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这场生死追杀,这个黑暗山洞,这次伤口包扎,以及那几句点到即止、却重若千钧的对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彼此真实世界的大门。


    信任的种子已然播下,在这弥漫着血腥与阴谋的土壤中,悄然生根。而那份在危难中滋生、因了解而加深的微妙情愫,也如同石缝中顽强探头的嫩芽,在无人察觉的暗处,悄然生长。


    前路依旧危机四伏,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孤身一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